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时间:2022-05-13 20:38:37 MBA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通用7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通用7篇)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1

  摘要:现代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企业信誉是关键,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因此,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应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约束能力,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管理体系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企业信誉的构建更加重要。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如何在当下构建完善的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信用管理体系。为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收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市场经济;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工商企业管理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合理的信用管理体系使其在企业风险控制中起到积极作用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一、影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管理法律不健全,约束能力较低

  鉴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其在构建工程中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也就是就是说,工商管理法律法规是其信用体系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缺乏这一有力后盾作保障,企业管理体系构建将受到制约,管理效率降低甚至导致企业管理出现混乱,影响企业最终发展。同时,由于我国企业管理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存在着许多漏洞需要解决。目前,关于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法律规定尚不健全,一旦出现管理问题,无法追究责任。针对这一先祖昂,如何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关键,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这一影响因素,降低其对管理体系构建的影响,提高企业信誉,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需要建立不同的部门,并且要求不同部门之间要进行必要的协作。另外,现代社会下,相互协作,由各部门之间完成自己的任务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为企业节省了资源。企业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同,能力范围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够使管理者在第一时间获取企业所需的信息,从而对企业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或者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实践证明,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严重影响着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缺乏协作将导致管理信息的缺失,从而工商制约企业发展。

  (三)管理体系构建和评价模式

  目前,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体系问题得到重视。但受到管理准则不一,企业对管理体系重视程度低等影响,在企业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缺少信用评价机制,管理模式不一。实际上,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正确的评价模式是影响其管理的重要因素。一旦这种评价模式缺失,评价标准不一,管理将失去科学性。另外,管理体系评价模式将影响管理过程中信息或数据的获得,从而使管理信息不完全,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现代社会,企业要提高信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必须依赖信息化技术。而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来说,信息化发展水平滞后,企业无法获得最新的管理信息,致使企业在构建信用管理体系过程中缺乏对国家政策和相关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认识,体系构建缺乏实际作用。另外,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十分复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构建完善的经济体系,涉及大量的其他学科知识,信息含量较大。只有使管理信息化,实现管理技术的提高,才能够促进管理效率的上升,达到提高企业信息的作用。因此我们说,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掌握是影响其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企业应给予重视,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信息化。

  二、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意义

  企业信誉是企业立足之根本,因此加强企业信誉,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就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行为更加规范,企业欺诈减少,企业销售等更加正规,从而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提高了企业的销售业绩,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立足。

  其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商业道德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必须遵循的轨迹。也是促进市场经济稳定,维持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环境复杂,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然而现代市场经济混乱已经成为现实,市场经济的犯罪行为较多,因此企业急需从自身出发,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维持市场经济稳定。具体要求企业应做到规范化管理,彻底消除市场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减少企业经济的犯罪行为。

  第三,只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自身竞争力得到提高。诚信、公平始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其生存的根本保障。因此只有在构建诚信体系的前提下,企业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获得价格优势,并且通过与客户的接触获得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原则,也是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

  三、构建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途径

  (一)加强管理人员对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者和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其必须加强对企业信用度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企业信誉,使企业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风险管理是其核心,但对于复杂的风险管理来说,由于涉及专业和众多因素,因此仅靠一个部门无法实现完善管理。并需将企业业务和管理融入到各个部门之中,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更加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应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出台相关准则和奖惩制度约束部门行为,提高各个部门的管理效率,从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工商管理人员应加大风险管理的投入,建立全方位的工商部门职员之间的协作模式,并且增加企业信誉构建方面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大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服从管理,提升其思想高度,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这是构建工商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员之间共同努力。

  (二)构建系统的信用管理部门

  工商企业信息的更新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其效益。风险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高超的技能和管理能力,因此,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在企业内部独立存在,而不是依附或从属于其他部门,并且部门及部门人员的职的调查、分析以及执行。确保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掌控,对待企业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政策,如针对企业销售业绩低下问题应全面排查企业人员的诚信问题,针对现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使销售人员与财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之间建立和谐互助的关系,提高工商管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由于工商企业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构建系统的信用管理部门有助于企业人员建立共同的目标。当然也要求管理人员不断的通过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重视个人信誉的重要性。

  (三)推行资信管理制度

  推行资信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关键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客户资料的收集是重点,只有企业了解客户具体信息,才能以客户为基础推行自信管理制度,构建完整的客户资料管理库,并不断开发新的客户,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也就是说,自信管理制度的推行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即时的客户信息,企业可利用合法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客户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真实信息。通过建立工商企业的内部授信制度,考察合作客户的赊销条件。正确了解客户的信用额度,并以此作为向客户发放贷款的依据,降低工商企业运营风险。

  企业可对客户近期及以往的交易记录进行调查,建立专门的审查部门对客户进行追踪调查,确保调查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工商企业应建立全面一体化的客户信用资料系统,制定相关审查法规,将信用额度的审查合理化,法律化。审查部门要真正做到切实承担企业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管理合理化,高效化。

  (四)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级评价

  客户是企业服务的目标,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工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来说,其首要目标就是获得客户满意度。要实现这一点,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并对其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认真分析客户的品质,信用度以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内容,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一般,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用等级评价应建立在分析客户需求和整理客户基本信息基础上。客户信用分析可按月或按季度进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做出合理的评价。总之,企业应平衡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商企业,信用是其生存的灵魂。因此企业应将加强工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等级评价作为其立足的根本,不断提高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

  三、总结

  上世纪末,我国开始逐渐转向国际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了经济利益,但巨大的金钱诱惑导致其迷失了方向,企业信誉度急速下滑,企业经济的犯罪现象频繁,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单纯靠技术发展已经无法稳定发展,树立企业信誉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实际上,这与企业管理者对工商企业管理的认识不深有关,并且企业缺乏对自身的认识,过分追逐经济利益有关。企业自身应重视信誉度的建立,并且了解自身运状况,对企业员工进行经济管理相关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对信用管理体系的认识,从而构建符合企业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降低企业经济的犯罪,使企业能够将信用度放在首位,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宝庆.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J].西安金融,2011(11).

  [2] 李敏,试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过程的工商管理运用[J].现代商业,2013(6)

  [3] 朱晓兰,浅析运用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引导企业质量诚信行为[J].商场现代化,2012(31).

  [4] 任瑞全、张合振,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浅析[J].前沿,2012(24)

  [5] 尹龙,建立建筑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0).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2

  效益早已被企业认定为追求的第一目标,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围绕效益这个原则展开。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单纯最求效益的活动越来越行不通,效益也越来越难轻易的实现。通过我们课题组调研资料显示,为了不断提高效益,企业都在寻找全新的商业模式、营造全新的商业项目,试图改变现状。在国家强调构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城市,大力开展信用建设的号召下,有一部分洞察敏锐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已经深刻感觉到信用管理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效益,但是如何开展、怎么加强信用管理工作是他们一直的疑问。

  一、效益理念与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关系

  效益理念与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一)企业信用管理建设创造经济效益

  江苏省地处经济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服务业相对密集,企业间交易频繁,在这种频繁的交易下,信用管理尤为重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个失误的、缺乏诚信的交易很有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迫使企业退出市场。企业体系构建的好,供应链间的交易稳定、自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信用体系是一个无形的经济效益网,是企业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没有信用就没有商业,没有信用企业就没有发展。

  (二)经济效益理念是信用管理建设的驱动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开始。企业有再好的规划、再好的方案,没有理念与行动也相当于纸上谈兵,不会成功。有句话说的好,有梦想才有现实,经济效益就相当于企业的梦想,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现实,现实成就梦想,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成就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并不断壮大。企业信用一旦形成,那是一笔源源不断的财富,势必带动企业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效益表现

  在我们课题组走访的江苏省企业中,36%的企业认为构建信用管理体系能创造高的效益,44%的企业对信用管理能否创造高的效益持观望态度,10%的企业认为实施信用管理会加大企业成本,效益收效甚微。这个调研结果从根本上说明,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信用管理,对信用创造的效益没有充分的认识。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社会效益

  目前,有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活动带来的社会效应,大多企业家会通过广告宣传方式尽可能的创造社会效应,他们深刻的意识到增加社会效应就会创造社会效益,效应与效益是一个共同集合体。但是企业通过宣传等活动带来的效益是一时的,只有做好的产品、诚信经营、拥有好的口碑,也就是进行信用管理才能促使企业长远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信用带来的效益不仅有利于企业获益、发展,还有利于企业所在城市的发展和企业所在城市居民的需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平常化,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更多的国人宁愿购买价格偏高的外国商品,宁愿不惜成本寻找国外代购……这些现象都是我国企业家需要深1效益,赢得民心。我们课题组进行街头调研,竟然高达91%的居民认为国外的企业更有信用,相比本国产品更相信国外的产品质量。可见,信用管理对于我国企业显得尤为迫切。有信用就相当于有交易,有交易才能有效益。

  在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下,企业市场规模才能得以扩大,企业发展了必然会带动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些都是构建信用体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一种利人利己的效益状态,它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城市、国家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从企业自身角度而言的,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客户数量和质量,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必然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目前企业涉及到的信用管理主要包括对赊销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客户的信用评估、商账追收等。

  1.赊销活动管理的经济效益。企业进行赊销管理实质是指财务意义上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客户明确赊销流程、赊销规则、账款归还要求,有利于收回企业的应收账款,降低应收账款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据我们课题组调研的企业反馈,目前93%的企业还是以销售额作为员工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个考核指标容易导致企业赊销额偏高,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可见,企业进行赊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信用评估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主要是指建立信用档案、对客户档案进行分析、整理,在进行业务活动时,首先与信用较高的企业进行交易。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使企业与越来越多的信用客户进行交易,与越来越少的失信客户交易,最终达到失信客户没有市场,真正达到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状态。信用是针对赊销业务发展出的一种涵括范围广、具有较高效率和显着经济效益、以及很大发展潜力的管理模式。

  3.商账追收的经济效益。赊销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销售方式,但是应收账款收回困难是企业头疼的问题,导致坏账的发生率偏高不下,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据调研,只有3%的企业设有专门的追账人员,35%的企业虽有商账追收的程序但都表示实施起来非常困难,追收效果不好。

  综上所述,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就相当于一项无形资产,强化信用管理对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基于效益理念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

  我们课题组经过5个月的调查研究,根据江苏省企业的特点,基于效益理念提出加强江苏省企业信用管理建设的措施,主要是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以企业为主体采取的措施。

  (一)设置信用管理职能部门

  调研发现,江苏企业对信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94%的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信用管理涉及的工作非常多,范围非常广,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或者销售部门对客户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明显不够的,职责很难明确,责任无人承担的局面时常发生。基于效益考虑,信用能够给企业创造巨大的效益,设立信用管理职能部门专事专管非常有必要。

  (二)建立相应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

  信用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过程,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每个岗位负责一块工作内容,并明确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就是员工的要求,有了制度要求员工才能更好的工作,企业才能更好的管理、发展。目前,江苏省的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相关的信用岗位责任制度,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大幅度加快岗位责任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岗位建设是开展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出发点。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企业信用全过程管理

  信用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实施全过程管理,做到各个环节、各个步骤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采取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内部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每个环节的目标、控制管理重点各有不同。事前主要是指客户信用档案的规范管理,事中主要是指销售、生产过程的管理,事后主要是指应收账款的监控。据调研,江苏省企业的客户信用档案的规范管理还远远不够,虽然高达87%的企业创建了客户信用档案,但真正对照客户信用档案实施销售策略的只有3家公司。可见,江苏省加强企业信用全过程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应用信用管理系统

  本着经济效益原则,如果企业完全采用新的信用管理系统耗资巨大。但是在现有ERP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信用管理系统模块尤为经济,并且能够与现有企业使用的数据无缝对接,在毫无影响企业现状下,增强信用管理的幅度,增加信用管理的管理方式是经济的、可行的。

  (五)在网站上增加信用管理窗口

  据我们课题组调研,江苏省73%的企业都设立有自己的网站,在信用管理过程中,在企业站中增加信用管理窗口,使客户、政府、居民随时了解企业的信用信息,构建企业的信用文化。信用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相当于企业的商誉,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信用管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信用能够带来的效益,才有增强信用管理的动力与信念,直到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婧。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0):209-210

  [2]刘桂英。企业信用管理的效益分析[J].财会月刊,2007(2):14-15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3

  工商企业管理是一种管理科学,主要对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包含企业行为管理和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等内容。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诚信已经成为工商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工商管理对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具有很大作用,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总结,构建合理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1、影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分析

  现阶段,我国工商企业已经采用积极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社会中构建了良好的发展体系,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应用。但是目前企业依然存在很多影响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缺少法律规章制度管理,法律约束力不强

  企业管理信用涉及的内容较广,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只有利用一定的法律约束,才能规范行为,保证措施的实施,做到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当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时间较晚,各项法律法规或法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法律漏洞和问题,引发了很大矛盾。企业必须及时建立一些法律法规约束企业信用管理行为,保证各项法律法规与企业信用体系紧密联系,让企业管理和信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生存和发展,及时弥补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完善各项权利和义务。

  1.2部门内部沟通不强,影响了协作能力的发展

  企业信用管理不是相对独立发展的管理,而是市场各部门相互沟通和协作后发展的环节,而且各项环节环环紧扣,不能脱离独立发展,只有认真协调并做好各环节管理,才能有效协调市场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做好企业信用管理,同时各部门内部还要加强沟通,减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促进了企业各项管理的顺利发展。管理信息沟通和协作不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沟通和协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导致企业领导各项决策出现错误,失去了企业领导层管理的真实性,会引发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给企业信用管理造成了很大影响。

  1.3信息化程度不高

  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影响构架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经济发展各环节和各部门因素,同时管理中各部门和各环节还会受到管理综合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有充足的信息量和数据支持。近几年,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进展的影响下,原有的管理模式经常会受到落后的信息及数字化的影响,导致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对企业整个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种情况下,是企业最容易遭受影响的时期,企业一方面把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的信息,制订长期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面对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4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制约了企业的完善和发展

  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用管理模式是保证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顺利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各项行为进展的前提。如果企业实施的信用管理缺少评估和评价体系,就会影响企业管理和评价的有效性,制约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同时,缺少统一参考标准,会影响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缺少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影响下,容易导致企业信息收集中标准不统一,而且实施的综合管理也会给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制约了企业各项管理程序的有效进展。

  2、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的方法

  2.1构架企业信用管理部门

  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和管理水平都会对企业信息管理产生影响,还使有效的管理企业信息存在风险。为了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必须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让企业人员及时掌握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全方位了解企业信用管理过程,构建科学化的信用管理体系。所以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应用时,一方面加强企业财务和销售部门管理职能的调节,另一方面实现企业内部运营体系的结合。

  2.2工商管理部门实施的经济户口

  形成监督企业信用的工具“经济户口”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可以进行市场监督、整理档案资料、管凭据等职能,是工商管理市场经济的载体,经济户口实质是一种由工商行政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检查中发生的凭证、文件的资料。经济户口中的企业信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更新,可以给企业失信行为提供证据。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已经实施并建立了信息联网技术,可以随时更新户口信息,是一种管理经济户口的新方法,提高了经济户口在企业信用管理中的价值。

  2.3工商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分类监管,实现了奖励守信和惩罚失信的作用

  分类监管制度表示工商管理部门以经济户口为依据,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管理,惩罚企业失信行为,奖励守信行为,实现了企业各项职能的整合,可以对企业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等实施全过程监管,提高了执法效能。

  我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起步早,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构建了管理企业分类监管的制度、条例和法规,促进了分类监管制度的发展;

  第二,在国家工商总局的带领下,对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分类监管实施了联网,同时颁布了相关方案;

  第三,建立了科学化企业信用分离标准,将其划分为A、B、C、D四类。A、表示有良好信用具有激励作用的企业;B、类为有一些不良信用,需要正面激励的企业;C、类为不良记录较多,重点监管企业;D、表示工商管理部门强制其撤出市场的企业。

  2.4以计算机为基础的金信工程建设

  已经成为企业办理工商业务的核心平台工商部门实施信息网络建设时,明确指出,必须加强信用网络建设,促进监管技术的实施。构架信息网络时,各级机关必须统一思想,遵循统一标准,制定互联互通的仿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还要极强资金投入,保证金信工程顺利实施。工商行政实施的红盾网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各级工商行政部门公示信息的平台。如各级地方驰名商标企业、诚实守信企业等,可以利用网页直接看到企业名单。部分地方的红盾网还可以进行企业失信行为查询,是一种促进企业诚信的方法。另一方面,是企业申请和办理业务的平台。如,部分地方设置了工商业务办理,可以进行企业年检申请表下载操作,有的还可以进行工商登记申请,方便了企业与个人。

  3、结论

  本文主要对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构建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影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然后针对性提出了四方面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管理意义较大,只有构建一套适用的信用管理体系,才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4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工商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以信用的竞争为主,只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加强对诚信问题的重视,才能够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可见,诚信的主要支撑力就是信用。现如今,我国的各大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更要将诚信放置到首位。这是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另外,工商管理工作应该采用相对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不断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诚信管理的高效性也是促进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1、工商管理机构在企业信用监督方面的作用

  “经济户口”工作的开展,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信誉状况进行监督,对于工商部门这是实现自己的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来说经济户口是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进行日常监督的凭据以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科学划分的资料档案,这是我国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信息管理的载体。经济户口的实质是由工商部门掌握各个企业信息的资料,经济户口当中记录着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记录与在监管过程发放的各种各样文件,这当中包含了企业在注册申请时上交的注册材料、审核材料、年度报表、违规违章记录、商标注册信息以及信用评选资料等等。户口经济是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而进行企业信息的完善了,这方便了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有效监管,这在工商管理之中,极具权威性,并且具有高度精准性,工商管理部门可以经由经济户口,进行企业信息的全面掌握,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失信行为。

  2、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1)缺少法律的约束力。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可以看出,信用管理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但是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法可以,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的应用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很多不足依旧存在,要想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明显缺少法律的规定和约束。

  (2)企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程度不够。从这一点上看,几乎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进行信用体系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部门之间沟通障碍的影响,使得信息无法得到直接的交流。长此以往,工商管理工作的协调程度就会明显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性。

  (3)管理体系不明确。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评价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就不够完善,信用管理模式的建立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的实施中并没有起到应用的作用。因此,工商管理工作的实践性明显不够,而且参考标准也缺少统一性。

  (4)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现如今,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都会实现信息化。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信用管理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明显不够,因此难度较大。要想实现全面的信息化还需要一定时间。

  3、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前面详细地评价,然后根据企业的特点来开设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信用程度较高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还需要对失信的企业进行惩罚。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整体互动的模式来进行,对企业部门的职能进行整合,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程监管,提升执法力度。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相关的工商监管工作已经制定,在实施的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将法律放置到首位,做到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手段来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2)工商管理工作的行为主体是工商总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工作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对于企业信用体系的分类上看,可以按照字母顺序来进行划分,从信誉度较强的企业一直到信誉度较差的企业。对于一些信誉度达不到标准的企业来说,工商管理部门应该果断地撤销营业执照,强制信誉低的企业市场。

  (3)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以科学的制度为标准。尽量争取地方政府的帮助,然后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程序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信用评价以及披露等。比如我国有些地区的工商分局就会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进行交流和协商,争取在自身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的工作上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挂帅,集合其他的部门相关领导,分配好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具体工作责任,对信息内容、申报途径等进行详细阐述,争取从制度的方面加强,强化制度管制的约束力,使其在构建发展信用管理目标上发挥重要作用。

  (4)制定统一的信息数据规划标准

  企业必须在征集信息和数据等方面的工作上具备指导权,坚守效能、统一的规划发展原则,同时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管理中经济户口等基础作用,使得企业在信息建设中具备发展先机。企业对于信息资料的收集是为了在运营中充分运用,因此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效能:

  首先是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用意识,其次是强化企业在行政监管工作上的工作效能,最后是要通过社会服务来达到社会上对信用的需求。工商部门则需要对其信用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化的完善和升级,积极开展信用的评价活动,对企业自身经营上的信用等级加以了解,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公示企业的信用和原则,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鼓励,对不良信用者予以打击,使行政监管的能力得到巩固。

  此外,还要不断开拓企业在数据资料方面的查询能力,以社会服务的参照系数为准,在监督环境下诚信经营。可以说工商的信用管理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资料越多,那么对管理过程的开展就越有效。

  4、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信用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有关工商企业管理的要求,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管理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以完善,使信用体系发挥最大的功效,对社会、对企业、对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5

  一、我国工商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分析

  就实际情况而言,以下是调查人员对我国工商行业信用管理现状进行的具体分析:

  第一,在国内工商企业内部,通常会设置众多的财务部门、销售部门来对企业信用销售进行系统管理,这一方式的运营往往会给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带来很大的制约。因为不同企业部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销售与财务部门在合作交流中往往会产生分歧,从而使得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呈现出缓慢的发展趋势。

  第二,由于企业内部销售的目标管理与信用风险的管理有实质上的区别,因此两者在职能上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如果让销售部门履行信用风险的职能,则会使企业销售人员在销售利益的驱使下对企业造成更大的风险。

  第三,因为财务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客户的背景资料以及客户与公司的交易情况,如果让财务部门来掌控信用管理,则会导致两大部门间产生严重的分歧。所以,怎样能在企业内部配置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促进各部门间良性职能沟通,是构建企业风险机制管理的关键要素。

  二、完善工商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信用引起足够重视。就工商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来说,它通常会融入到企业各个生产以及业务部门中,如果要构建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仅凭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工商管理人员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投入一定的精力,全方位地加强工商管理部门人员间的协调沟通,加大企业财政资金在这一部门中人力、物力的投资。与此同时,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增进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优化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模式。

  1.构建系统的信用管理部门。在工商企业运营中,企业信息风险的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水平都具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对此,只有在企业内部开设纯粹的信用管理部门,方能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信用管理职能,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进行系统控制,实现对信用管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方位掌控,这一系列工作的进行都需要相关人员做出大量的调查、研究。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单独的信用管理部门,在调节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同时,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的运营体系。

  2.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培养。工商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相当高专业性能以及技术性能的长期性工作任务。使其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协调领导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的合作,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不断发展中共同努力。同时,它切实要求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对此,在信用管理工作中,企业内部应切实加强对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提升企业信用管理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企业人员信用管理技能。

  3.推行资信管理体制。推行资信管理是实行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内容,其大体上要求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积极收集全方位的客户资料,构建完善的客户资料管理库,同时定期加入新的客户资料,开展资信核查,整理出具有良好信誉的客户资料。就建立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体系而言,是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做综合的评估。对此,企业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如对工商管理部门、媒体企业等进行调查来了解客户的信用。

  4.构建工商企业内部授信制度。工商企业内部的授信制度即系统地对客户的赊销条件进行考察,全面地掌握客户的信用额度。授信管理是工商企业信用管理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就是企业依据之前对客户做出的信用评估,通过前期与客户的交易信息,切实按照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经由专门的信用审查人员来判定该客户的信用额度。同时,企业应构建一体化的客户信用审查流程。对此,应具体实施一套专门针对信用体制而制定的交易审批模式,切实承担企业风险管理责任,从而有效地规避其它部门利用信用管理中的漏洞来获取私利的情况发生。

  5.实现与客户间的信用等级评价。针对于工商企业的信用管理来说,实现与客户间的信用等级评估,能便捷地建立客户档案,对信用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估,即将客户的合约履行能力以及还款能力作为中心内容,对客户信用进行量化分析。对此,企业应分季度地对客户信用进行分析,在年终的时候对客户上一年的信用进行财务评估。

  6.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工商企业管理中,完善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经济市场的前提条件。第一,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观念,建立中国传统的经商美德。对此企业可以将信用管理机制有效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理论中,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二,是维系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内容。在日益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中,应切实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经济市场参与者巨大的工作效能。与此同时在完善好企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企业管理模式,及时缓解市场经济中不稳定因素,根除不讲信用的交易行为。第三,提高企业竞争资本,树立企业自身诚信机制,创建公平、公开的市场交易环境。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毫无诚信可言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在竞争日益激烈化的市场贸易中,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参与者,如果要维护好企业自身的经济地位,需要制作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售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能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机制。与此同时,切实根据企业实际运作情况,拟定出一套完整的符合现代气息的企业信用管理模式,这不论是对企业经营还是市场经济环境的构建都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帮助企业开通客户渠道,和谐企业与客户间的交流合作,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推进企业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有针对性地对工商企业中的信用管理进行了系统论述,从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完善企业信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同时就信用对企业生长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而言,有针对性地对新时代的企业管理者信用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6

  摘要: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诚信的企业必然会赢得市场。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因此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管理层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开展管理活动,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析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降低风险

  引言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在信用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申请向银行借贷,可以获得商品但不需要马上缴费。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无法预料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等。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严重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信用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取胜法宝之一。根据大量实践证明,符合实际需要的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能够控制运营和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信用风险,保证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1、企业信用管理概述

  企业信用的核心是企业。企业信用指的是企业和其他涉及利益的企业的信誉。企业的信用内容主要包括商业信用,资金信用等。企业高层要意识到信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必要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信用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政策,对各部门业务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分险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企业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控制客户的各项信用风险。信用管理和其他管理不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项目之一就是信用管理,企业应该对此加强重视。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调节信用管理的方式,将风险降到最低。例如对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采取科学信用管理手段可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企业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运营目的。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信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信用管理要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全面系统性的策略完成信用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运行和交易过程中风险的'降低。

  2、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措施

  上文已经分析到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和手段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保证企业信用度和对客户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自身的优势。以下具体探析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措施。

  (1)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的管控。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抵押应收账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保证拖欠资金成本的下降。同时企业可以加强对良好金融机构资信条件的利用,可以采取应收账款让售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就会使企业的风险下降。企业可以向保险公司转移无法预料的重大风险和损失。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产权滞缓转移,诉讼,仲裁和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等方式,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将企业损失降到最小。此外,企业清收责任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员工实行的业绩考核制度,建立对账回执制度,并落实好这一工作,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加强,避免企业出现坏账等风险。

  (2)通过内部授信审批制度的建立提升企业信用度。内部授信审批制度的建立是提升企业信用度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一制度指的是企业交易决策过程中需要执行的程序和信用审批方法。审批方法主要有“交易审批制度”“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批制度”等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是严格审查客户赊销条件,并对信用额度进行控制。企业贸易往来中总会有一些新客户和信用度不高的客户。对于这些客户可以通过条件销售和担保赊销等策略,保证企业信用度的提升。

  (3)政府要不断规范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发展需要不断提升信用质量。市场中信用垄断是不允许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将信用作为市场上的商品,通过法律,政策等宏观调控的方式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信用在市场上需求量的提升,从而保证信用在企业交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此外,政府可以建立数据范围,数据分类等技术标准。在加工,存储和报告等环节都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这些统一标准对数据的组合利用和统一检索平台的构建都是非常有利的。此外,这一标准的建立也能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

  (4)建立健全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评估制度,属于对信用等级的科学评估。客户资信管理制度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收集客户资料,并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完整的档案,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信用管理人员在企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展信用管理工作。管理过程要具有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企业与客户交易的过程既要有最大化的收益,而且要最低限度的控制信用风险。企业在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时,需要按照相关流程进行评价。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评价。

  第一,要做好评级准备工作。信用管理部门要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并按照实际情况对评级工作进行布置。

  第二,对客户的资信调查也是重要的工作环节。通过调查可以充分掌握业务开展,财务,竞争等情况。

  第三,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级别情况进行评价。在这项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加工各项资料,并划分客户的信用级别。第四,级别的审核也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规定权限审核信用评级结果。第五,加强对客户的监控和跟踪。信用管理人员需要保持对客户较高的关注度。一旦发现客户的情况发生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用级别的调整。第六,监督检查客户的情况。评级工作是信用监控委员会的重要环节,管理人员对评级业务开展情况和评级结果要及时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建立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的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是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重要条件。组织机构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部门的作用。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需要每一个工作环节责任人的落实到位。现阶段,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上的类型包括矩阵式,职能型,混合型等形式,企业高层对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持忽视态度。因此建立信用管理部门是非常必要的。企业高层在建立组织管理机构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开放性和对立性的原则,根据管理部门运作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加强对各个组织结构的优化,加强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保证信用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6)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企业信用管理的主体就是管理人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信用的管理水平。现阶段我国企业这方面的管理人才比较欠缺。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强重视,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和讲座等方式宣传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淘汰一些过时的管理理念和基础知识,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此外,在讲座和视频宣传中,要渗透信用管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在真正开展工作时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3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信用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出来的管理内容。企业要发展和壮大,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企业要不断探索,寻求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措施。文章首先概述企业信用管理,再从“企业信用风险的管控,内部授信审批制度的建立、政府对信用管理体系的规范、客户资信管理的健全,信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探析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强,杨茂江,刘探.基于统一信任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8):38-34.

  [2]李萍,B2B交易中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宁玮,耿旭,程威,等.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3(2):228.

  [4]刘莹,浅议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对策和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5):108.

  [5]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刘海林。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3(6):42-44.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 篇7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进行了30多年,目前关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很多企业也开始逐渐树立自己的信用品牌。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失信现象仍时时出现,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毒瘤,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于对信用风险的考虑,企业不敢加大投资力度,银行不敢扩大放贷规模,导致市场经济严重萎缩。其实,信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济活动双方在无形中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对于企业来说,信用和风险往往同时存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用风险有被称为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或物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信用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来降低信用风险。

  1 企业信用风险的内外因分析

  1.1企业信用风险的内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之所以面临信用风险,其自身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意识是主要的原因。

  一是不合理的经营战略。企业的发展往往和其经营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受传统经营思想影响,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大多是“销售为主,控制为辅”,即将短期的经济效益看作是经营目标,而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企业的信用经营,例如,收入来确定企业经营的好坏,随意向客户放账,忽视了账款的回收难度。

  二是没有足够的信用风险意识。现代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是很强的,但这种风险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过于重视企业的账面利润。其实企业的账面利润和企业的实际利润是有所区别的,坏账损失其实是减少了企业的净利润,而大多数企业却忽视了这个概念,从而造成了公司流动资金的减少,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三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不协调。企业是多个部门的集合体,其中市场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市场营销,占领市场,完成销售目标,而财务部门主要负责货款的回收。两个部门的不协调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市场营销部门为了顺利完成销售目标而不考虑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财务部门更是不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只知道客户的欠款数量,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企业面临严峻的信用风险。

  四是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机制。虽然说目前很多企业已意识到了信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但在信用管理机制的构建上几乎空白,这也是导致企业账款拖欠、经营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内部有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等,唯独缺乏了信用管理部门,这从侧面证实了目前企业对于信用管理仍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1.2企业信用风险的外部原因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国企业之所以面临信用风险除了自身原因之外,整体的经济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经过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我国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是很强,信用意识也没有得到全民普及,使得我国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有序、规范、合理的社会信用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经济活动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在经济活动中,赊购方往往要比赊销方掌握的信息资源更多,利用信息上的优势在进行交易活动时赊购方通常会通过“逆向选择”即在签约之前提供一些真假难辨、掺有水分的信息给赊销方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性拖欠”也是造成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大概有70%左右的账款都无法及时收付,交易双方产生纠纷。

  2、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2.1建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善目标的信用风险,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来专业地进行信用分析、管理工作。首先,要在和客户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进行全面客观的信用调查,根据其信用状况来确定客户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建立起客户档案,强化交易活动的前期控制。其次,要实施严格的账龄管理,对于客户的账款支付进度来实时进行跟踪调查,确保客户能及时支付账款,最大限度降低其拖欠账款的可能性,强化对交易过程的控制。最后,如果已遇到了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那么企业应当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采取有效合理的政策来进行收账,减少企业的损失,强化企业交易事后控制。

  2.2构建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主要是指对企业所从事的生产、销售、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经济活动额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和管理的方式。一般来说,在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机制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用风险评估机制要能准确的确定风险因素。只有确定了目标,风险评估才有意义。例如。企业进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赊销业务,避免坏账的出现。因此风险评估时确定的应收账款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坏账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成本增加风险等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在确定风险因素之后要对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风险的发生频率、风险的严重程度等。

  2.3强化信用风险的信息与沟通

  信用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指以不同形式取得和传递信息,使内部员工懂得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责任,更好地履行职责,并形成有利的外部沟通环境,保持经营信息和控制信息畅通,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管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首先,要建立起账款台账。坏账现象是企业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对此企业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台账,将客户的应收款项发生的变化如实表现出来,如账款的增加或减少、账龄等,根据台账的反映对客户进行调查,防止坏账。其次,要定期编制应收款项明细报表。通过应收款项明细报表,企业管理人员和销售部门可及时了解应收款项的余额和账龄等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企业所遭受的损失。最后,确保实时对账。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要定期的和市场营销部门进行对账,核实应收账款,也要通过其他方法和客户进行对账,将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和期限核对清楚。然后将信息反馈到企业的领导层次来进行决策,避免因财务部门的失误而导致应收账款的损失。

  2.4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监督

  由于赊销这一经济活动的资金回收具有很大延迟性,因此其账款的回收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企业面临信用风险。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信用风险,企业必须采取以下监控措施。

  第一,要对赊销的发生进行监督如接受客户订单、批准客户赊购、后期的货款回收等。

  第二,要对赊销账款进行监督。例如财务管理部门对赊销客户的经营状况、赊销历史、账龄的长短等信息利用比率、趋势结构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坏账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采取不同的赊销策略。

  第三,对客户进行跟踪管理。从赊销的开始到应收账款之间,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要和赊销客户随时保持联系,一方面是为了确定客户能正常支付货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发生因质量、运输、包装等因素造成的纠纷时及时采取对策进行处理,保持和客户的良好关系。

  3、结语

  信用风险的出现不是因为一家企业缺乏信用造成的,而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的信用意识不到位。因此,避免企业遭遇信用风险的根本方法是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而目前降低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途径就是从企业内部着手,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建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最大限度避免信用风险。此外,企业也不能忽视自身信用品牌的塑造,如果大多数企业都塑造了自己的信用品牌,那么信用风险也会大幅度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小毅,任利军,郭立忠,等.浅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J].企业活力,2003(9).

  [2]何军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与控制[J].经济论坛,2005(15).

  [3]朱星文.论企业信用风险及其控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6).

  [4]祝亚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外资,2012(13).

  [5]田秋丽.Logistic模型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0(8).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论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谈谈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工商管理构建策略10-08

工商管理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研究10-02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思考论文08-09

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论文07-17

浅谈欠发达地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论文07-17

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思考04-08

高等院校二级财务管理体系构建10-21

关于构建我国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体系的思考论文03-27

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探究论文06-25

课程的教学逻辑构建论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