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时间:2022-05-27 11:28:17 财务税收 我要投稿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精选7篇)

  财务是一家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之一,而随着人们对财务的重视,财务亦在慢慢的转型,那么要怎样写一篇关于财务转型分析的论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精选7篇)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1

  摘要:当前我国财务会计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各界均提出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观点,但受现实情况限制,管理会计不适合目前实证研究的导向,很多企业也并不愿意泄漏自身的重要信息,最终导致财务会计转型方面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工作中,财务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局限在众多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无法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财务服务,也几乎是丧失了提供创意决策的能力,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要认清当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实需求,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释放会计人员的工作潜能,从而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人员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服务能力,培养其决策能力,从根源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论述,从国内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转型;管理会计;问题;途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会计人才也逐渐受到企业倚重,尤其是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做好基层财务管理和大方向的战略决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就要求企业完成传统财务工作人员朝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型的工作,不仅要求具备记账、算账、核算的基本能力,而且还需具备资本运作、价值管理、风险管理、决策规划等多方面能力,从而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有效克服经济压力,把握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并适应市场竞争。如何实现核算型财务工作人员朝业务型、战略型、管理型财务人员的转变,并实现信息化财务共享服务,这些都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重心更多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是否能被合理配置,力求让企业在各方面约束条件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投资所需。二者在财务数据方面也有较大差异,财务会计所反映的均为历史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则需要运用大量的预测数据为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行描述,从而用于决策支撑。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财务会计侧重于满足企业对外部信息的需要,所提供的数据信息频率多为一月一次,不仅时间滞后,且内容也比较浅薄,主要包括权益变动表、资产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等,而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资本市场重组并购现象逐渐增多,因此企业更应该将财务数据信息积极贯彻到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方面,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市场角逐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国内产业结构处于升级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的转型风险和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抓好绩效评价、风险管理、战略决策等工作,才能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促进企业经济稳步发展。

  三、当前财务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和大数据给传统财务人员带来的影响

  互联网、云服务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存储量,但仅仅只是将数据信息存储起来并不会为企业提供多大价值,只有将海量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分析优化,提取企业所需的数据信息才能促进企业增值效益。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任何企业均需要重视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会计转型。

  (二)会计成本核算问题

  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核算工作仍然是一项繁琐的环节,如何准确核算成本并尽量节约成本是企业利益的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也在于成本,其中“显性”成本在于对企业人员的必要经费和薪酬进行核算,“隐性”成本则在于对企业部门数据的疏漏进行核算。在转型期间,大部分工作人员不适应对这两个成本性质进行区分管理,难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三)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的矛盾冲突

  会计工作的主要漏洞在于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数据核对出现差异,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脱离了业务范畴,无法履行决策职能,而业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极为有限,且无法进行精细化的加工整理,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最终导致矛盾冲突,究其原因主要与员工能力差异、数据服务无法共享等因素有关,这类“隐性”成本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专业的会计核算人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能,将工作重点局限于外界数据搜集上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工作环节,自我潜能尚未被激发出来,无法有效辅助财务部门开展管理工作。

  (四)财务会计职能问题

  目前很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过于重视报表和上级监察部门数据反映工作,忽视了对大数据信息的预测、控制和分析工作,最终导致企业常常在经济效益评估、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现有条件下重要决策定夺等环节举棋不定,影响到企业经济转型和业务整改等重要工作。

  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

  (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对待

  财务会计能为管理会计提供数据和信息来源,对管理会计起到辅助作用,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两个方面,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根据资金运动、实际成本以及对实际利润的影响对二者进行区别对待,例如:

  ①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服务对象确定会计工作内容,财务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外部,管理会计面对的是企业内部;

  ②注意区分二者工作空间,避免职能交叉,财务会计工作空间为企业整体,通过编制合并报表来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管理会计则是整体和局部并重,在成本控制和决策规划方面侧重于企业整体,而绩效考核与评价方面则侧重于企业局部责任中心;

  ③区分二者对企业人员的行为影响,财务会计多以确认、计量、传递财务信息为主,涉及到的人员管理行为较少,而管理会计则注重通过业绩报告和计量结果影响企业人员行为,激发其工作潜能;

  ④区分二者时间跨度,财务会计工作时间固定,主要是按月、嫉妒、年度编制中期报告,而管理会计工作弹性和时间跨度较大,因管理者对财务信息需求不同而变动;

  ⑤区分二者数据信息的精确度,财务会计对数据的精确度要求高,核算成本分配率时需保留五位小数点,力求真实准确,而管理会计则不求绝对精确,但要用到线性代数、统计概率论等方法来规划未来战略。

  (二)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建设机制

  企业需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和广泛社会招聘的途径引进大批人才,并不断推进在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可通过淘汰式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加强与行业内其他优秀企业的交流,在行业内组织企业共同针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实践研究,分享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管理会计等方面的宝贵经验,通过互帮互助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需完善人才资格考试体系,推广CMA考试,并将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内容作为必考知识点,突出人才评价的效果。

  (三)完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

  ①财务功能的集中整合,企业可借助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向,让财务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数据分析、差异解释、风险管控等高价值回报的工作中;②财务向业务渗透,财务分析从面向结果转型为面向过程,财务人员可深入到企业业务运作当中参与规划的决策,并在财务管理中落实企业战略;③企业其他运营部门的人员也要纳入到管理会计的组织架构当中,并对管理会计的职能、方法、工作范围有清晰的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

  (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企业可针对自身特点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差异化设计,将具有共性的财务工作交给独立性较高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从而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规划提供支持。例如在某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转型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时通过实时关注“两金”等高风险指标项目的相关经营状况变化,并及时掌握市场对瘦肉型商品猪、种猪的需求,将本企业和竞争企业的优劣数据输入财务系统进行量本利分析,结果发现市场逐渐向“公司+合同育肥+品牌”的趋势发展,且消费者对商品猪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通过制定详细的分析报告和竞争战略规划,提出了“好种猪+好服务+好收益”的农商联合发展模式,计划用3~5年时间完善综合加工到优质猪肉品牌专卖连锁店的一系列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亿的目标。

  (五)规范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部门可通过财务软件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每月需备案留档以供后期查看,月末结束后上传至企业管理层,让其了解会计核算的日常数据和资产运行状况,利于开展下一阶段的运营工作;会计核算流程方面需根据企业具体核算科目特点建立最契合的会计核算体系,例如重视对“隐性”和“显性”成本的核算,忽略非重要信息,并突出决策辅助功能和管理会计对总体信息的反应功能;针对会计报表需尽量简化形式和内容,提高报表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六)做好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服务

  ①在电算化基础上利用软件系统将原本较为分散杂乱的财务处理与成本核算等业务进行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处理,为财务转型提供管理和信息基础,并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实现资金流、报表数据、审计、税务等内容的集中处理和共享服务,确保所有数据信息在源头到加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统一的标准,为财务融合和战略决策提供良好的价值导向。

  ②开展业财融合服务,财务人员需深入到一线业务当中,利用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精准数据信息分析业务开展对财务的需求,对业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其业务经营能力。

  ③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战略深入落实到一线业务管理当中,严格执行预算要求,保证资金、税务、绩效、财务、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束语

  财务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可通过区分对待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完善组织架构等措施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并结合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核算体系、促进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等措施契合市场与价值导向,实现企业财务转型,开源节流,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芳群.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15):111-112.

  [2]周祥丰.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探讨[J].商,2015(33):136-136.

  [3]赵会芹.基于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低碳世界,2015(28):175-176.

  [4]王锵.现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相关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180.

  [5]周建宁.互联网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6(12):200-201.

  [6]郝维维.会计人员由“账房先生”向“财务顾问”转型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228-229.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2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随着地质勘查经济转型发展的加快,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从分析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入手,结合多年来从事地勘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体会,对地勘单位财务转型的道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勘;财务;转型

  一、地勘单位财务工作现状

  长期以来,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工作因受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核算模式影响,被冠以“记账会计”而蒙羞受苛。究其根源,在于制度落后、知识陈旧、缺少创新,有的单位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财会队伍落后,制约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以地勘专业技术为主导的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属于非地勘专业,在人才开发计划中,难得真正的一席之地,又因地勘单位长期封闭,本身开放程度低,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连通的渠道狭窄,与市场对接的机会较少,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内部循环现象明显。财会人员中“半路出家者”不在少数,人员数量过剩与专业素养不高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总体业务能力偏低。老一代“因循守旧吃老本”,工作进取心不足,而新生代又“苹果华为不离手”,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知识结构老化、理财意识欠缺,创新能力较弱,工作方法落后。对于会计核算尚可胜任,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行业改革发展,以及财会制度的更新,则反应迟缓,乏善可陈,更谈不上发挥财务辅助决策功能。

  (二)两种制度冲突,不适应地勘经济发展需要

  目前,地勘单位基本上戴的是事业的帽子,走的是企业的路子,已完成了财政资金二级预算管理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制正走在路上。地勘事业和企业两种会计制度的并用,必然造成冲突,比如:在项目收入、成本费用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等处理过程中的冲突,势必对项目的核算带来直接影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进步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又给财务管理带来难度,致使财务管理活动无法高效开展,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对各项财务数据的需求。地质调查项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惑和严峻的考验。

  (三)管理方法陈旧,难以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

  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水平,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有的单位决策者甚至对财务的基本概念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财务杠杆是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面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潮流,从单位领导到二级实体经营班子、项目经理、财务人员,要么认识不足,要么还不习惯,必然导致方法的落后。有的单位即使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热衷于站却冷落了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对集成的、实时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感到非常生疏,因此,财务管理现代化仍然停留在美好愿景中。

  (四)监督机制缺失,风险承压能力比较脆弱

  长期的事业体制和思维约束,使得地勘单位财务行为更习惯于原有的圭臬,财务监管机制往往无从体现,不仅自身融资功能低下,而且承受风险的能力脆弱。地勘单位在向市场经济进军的途中,普遍采用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二级实体单独核算制,由于缺乏严格的制约,不免也染上“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疽患,部分资金难免出现体外循环。一旦在项目合同评审、资金预算、资金审批流程上出现漏洞,在工程分包、劳务比选、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结算等关键环节稍有松懈监控不力,极易出现虚报费用、虚增成本、套取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产生职务犯罪。财务风险、廉洁风险就会成双而来。此外,地勘单位在建设市场上往往面临买方市场,处于“打工者”、“找吃匠”的被动地位,在完全市场竞争中弱势净显,甚至在低级市场上常常与个体户“同槽争食”,为了争取项目常常不得不降低报价、垫资揽工,最终导致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与日俱增。

  二、地勘单位财务转型之路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随着地勘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要求愈显迫切。如何转型?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地勘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认识和体会,笔者认为,探索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道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知识结构,加快角色转型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要想摆脱困境,人的觉醒最为重要。在信息和资讯异常发达的当今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诡谲多变的外部环境,地勘单位的经营活动对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作为管理系统的核心,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和更强的功能:既要负责成本核算,控制支出,确保经营收益,又要加强财务筹划,保障资金获取、优化配置,提升绩效水平,创造新的价值;既要辅助经营决策,降低决策风险,又要负责投资和经营过程监管,防范投资风险。对此,传统的财务管理显然难以胜任,转型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得一本好账,编得一手漂亮的报表,更要主动转变观念,强化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与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勤奋自学不断“充电”,加快知识结构更新,提高业务层次,养成战略思维习惯,自觉贴近经营活动,深入生产一线,掌握真实信息,主动以管理者的视角、以会计的思维去对待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及时做好横向纵向的沟通,提出对策建议,用控制手段规范业务流程,用数据支持相关决策,在为单位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提升,促进自己岗位角色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从后台型向前台型转变,从传统单一型向复合智能型转变,进而完成从记账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跳跃。

  (二)创新财务制度,增强内控能力

  第一,以企业化为标准,以问题为导向,对原有财务制度重新进行调整、设计,完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尽力减少内部摩擦,降低组织成本。第二,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本要求的内控制度,做到体系结构谨严、要素合理、权责明确、程序清晰,使之真正成为约束经营管理者的行为规范。细化内部财务控制规范,包括资产控制、负债控制、权益控制、财务风险控制、成本费用控制等内容。严格执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保证不相容职务完全分离。第三,完善财产保全制度,限制未授权人员对财产直接接触,并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记录保护、财产保险、记录监控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第四,正确处理好地勘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关系,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并切实做好地质调查项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尽力消除报账制带来的弊端。第五,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重点针对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股权转让、债务清偿、资产损益和税收支出等关键环节,采取风险辨识、评估、预警、报告等措施,及时预判、防控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尽力分散、化解风险,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发挥核心功能,创新管理方法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应坚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对预算结果经常跟踪验证、有效控制偏差。建立健全资金管理责任制,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尽力缩短项目结算周期,重视客户信用管理,做好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按市场规则实行资金有偿使用制,根据目标任务规模和资金回收预期,准确核定资金占用额度,拟定资金台账和滚动时间表,使资金分布合理、流动顺畅、周转加快,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营运水平,产生更大收益,实现资金管理的精细化。在发挥好财务管理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创新管理方法,学会投资理财、善于税收筹划、做好筹资融资,甚至学习外贸财务知识,了解利率、汇率风险,适应地勘单位“走出国门”的需要。

  (四)拓展服务职能,实现转型升级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会计核算活动并不创造价值,而计划、预算和预测、投融资等活动则有助于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他对华为集体的财务部门提出了四条箴言:第一,如果财务不懂业务只能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第二,财务人员必须要有渴望进步、渴望成长的自我动力;第三,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财务人员就不可能成长为CFO;第四,称职的CFO应该随时可以接任CEO。可见,任正非先生对财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有多么高,对那些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财务人才是多么看重。地勘单位的财务工作,虽因自身特殊性而不能简单地类比,但是至少可以从他这种务实的财务价值观中,得到一条重要的启示:要想财务转型成功就必须精通业务。这就要求地勘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自觉转换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要主动融入生产经营活动,洞悉业务流程,经常深入野外地质勘查和工程施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动态监督检查,充分履职尽责,严防资金流失,控制财务风险。同时积极为生产一线热情服务,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提供具体有用的、实实在在的指导,真正形成“业财联合”。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工作标准,拓展服务能力,借助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工具和手段,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一部分工作重点逐步切换到企划、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来,把财务信息的关注点也从汇总过去转向面对未来,充分发挥财务在决策辅助、风险防范、绩效提升等方面的管控与助推作用,引领资源调配,带动管理变革,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峰彪.浅析林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对策.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9)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以及我国管理会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转型

  一、引言

  2014年财政部发布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在5到10年之内我国管理会计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它通过加工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业务资料等相关数据,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最优状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逐渐突显。能否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中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此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财务工作开始向经济业务具体事项的源头延伸,财务核算已不再是主要职能,以预算、规划、分析、管理、绩效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职能日益变得重要起来,财务人员面临转型问题。在以上背景下,进行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的研究无论是在企业发展层次还是在国家政策层面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财务人员转型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无法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一项改革的实行,改革者必须要了解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推动财务人员转型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必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形成正确清晰地理论认识,才可能设定可行适当的转型的目标、内容,确保推动转型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并取得效果。回顾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引进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的最早出的美国相比,足足晚了60年。且在近三十年间,由于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高,进行管理会计研究的人员远远小于财务会计且获得的研究资源极其有限,国内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现实经济的需求,也使得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缺乏清晰地理论指导。

  (二)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不利于财会人员的转型

  技术性强的行业为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供保证往往设立职业准入考试。比如,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等。然而,现阶段并没有专门这对管理会计设计的资格考试,管理会计往往依托着财务会计的准入标准,这极其不利于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建立既具可以考察专业技能,又着重考察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准入资格体系具有十分的迫切性。

  (三)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

  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首先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从目前情况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管理会计虽然是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很少有将管理会计专门作为一门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缺乏具体引导

  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顺利转型并不单单是财务人员自己的事,企业高管的重视、内部职业规划的建设以及企业推崇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大环境都会对转型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很少有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财务人员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虽然成为企业的普遍呼声,但却缺乏具体可行的考核目标。转型完成与否,完成的怎么样无从把握,极大的阻碍了转型的进度。

  三、推动财务人员转型的现实思路

  (一)加大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科研投入,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要想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必须提高全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绝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首先,国家要加大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科研投入,发动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积极引进管理会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中国化的管理会计体系,尝试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第一线的实践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系统的创新,探索适合本企业的,更有效的管理会计运行模式和信息系统。

  (二)建立注重职业胜任能力的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推动财会人员的转型

  管理会计准入资格体系必须同时涵盖对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对于专业技能方面可以将现有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准入体系作为依托,补充管理会计人员从业的专业知识,构建更适于管理会计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而对于需要着重强调的职业胜任能力的考核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AICPA)特别考虑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制定了相关规定并提出了三种胜任能力。第一种是功能性胜任能力,具体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第二种是个人胜任能力,包括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第三种是广阔的商业视野,具体涵盖了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行业、部门以及国际视野。

  (三)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

  增加管理会计相关教育和培训的供给,首先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加强建设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的方向建设,加大对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争取培养一大批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俱佳的管理会计人才,从而通过优秀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整个财务人员群体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型。此外,加强高校以及社会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性的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这样,既有利于高校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降低企业培训成本的同时为财务人员转型培训提供宝贵的机会。

  (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

  企业要加快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就必须积极引导这一转型过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内容,并结合本企业情况,挑选对于本企业发展重要的几种能力,量化为相关指标。在与员工协商确定每年的目标及发展计划时引入这些指标,并将其纳入年终考核基准体系,从而引导财务人员在管理会计职能下的转型。举例来说,管理会计职能[s1]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因而,企业可以将专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细分为具体的指标,比如建立决策模型的能力,进行风险分析、计量、和报告的能力;职业风度、决策制定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领导、协作、沟通的能力等指标,并给予各指标适当的权重,得出综合指标后,纳入年终考核体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财政部发布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更是将管理会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作为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看,实现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主要存在着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缓、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准入资格体系不完善、管理会计的教育供给不足,财务人员寻求培训的渠道匮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推动管理会计职能下财务人员转型,无论是对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对国家经济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4.

  [2]彭麒麟.关于构建新的企业主导型财务人员管理体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1(10).

  [3]王晓翔.以财务人员转型促进管理会计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5(02).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4

  摘要: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企业财务会计根据社会发展也在积极转变。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是改革的需要。主要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要性、存在的现状、路径以及转型策略进行阐述,希望为研究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会计;转型路径

  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最主要的核心部门,财务会计负责收集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与整理后,运用一系列传统的核算方法进行做账,最后以报表的形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确的预测与决策。

  1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要性

  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量大、收集信息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财务会计无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策略。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财务会计的领域,财务会计只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应用大数据转型,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为了更好对财务会计进行优化与改进,应对财务管理进一步地了解,向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理念,并加大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方面地学习,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让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将财务会计成功地转型,进而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地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转型的现状

  2.1企业财务人员对大数据财务会计转型不够重视

  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就是每月机械循环地录凭证、分配成本、登记账簿,有时做完账还要进行改账与调账。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传统的财务做账方式具有一定的依赖感,大部分财务人员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都觉得只要工作没有出差错,就没有必要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改变与转型。因大部分财务人员习惯传统的做账模式,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具有一定的排斥感。

  2.2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转型刚起步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企业财务会计进行转型,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企业与财务会计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国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才刚刚起步,海量化的信息、快速化的数据与多样化的会计管理,在初步建立时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企业与财务会计人员要如何适应大数据带来的转型挑战,是企业与财务会计人员最应关注与解决的事情[4]。

  3大数据背景对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策略

  3.1引导财务人员对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视

  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会计进行转型,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财务领域的局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海量的信息与数据。企业想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确保财务会计成功转型,就要引导财务人员对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的重视,然后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管理技能,让财务人员能够在大数据背景下熟悉财务管理的相关业务,从而精细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经济全面、综合、完整地发展[5]。

  3.2建立健全完善的大数据转型体系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企业在实际应用大数据进行财务会计转型时,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大数据地管理与发展战略。企业应请专业的财务管理技术人员,建立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大数据模块,并对财务管理大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分析、应用等工作方面的设置,以及着重加强财务管理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在大数据财务管理运行模式下,要进一步明确数据使用规则,对数据使用进行授权管理,对于授权使用的用户,要记录保存其使用的模块,以便日后查询追溯与明确责任。

  4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与突破。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企业与财务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引进大数据对财务会计进行转型,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桐有,张德育.浅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J].纳税,2018(1):48-49.

  [2]杨青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J].中外企业家,2008(07):92-93.

  [3]陈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辨析[J].辽宁经济,2008(1):97.

  [4]杨春兰.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32-33.

  [5]张佩佩.试论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学习,2018(5):92-93.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5

  摘要: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应相适应于央行履职需要,促进完善央行治理结构,强化会计财务体制机制创新。本文通过对保山中心支行调研课题“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深入推进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问题和困难;措施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履行的职能为:货币政策制定、稳定金融秩序、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等。会计财务工作是履行其职能的基础。随着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探索和实践,其转型条件日趋成熟,不断满足央行履职需要,适应形势,转变理念、大胆探索,提升人民银行系统会计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基层央行高效履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坚实的支撑。

  1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内在要求和必要性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会计财务工作从传统业务操作、会计事务处理、会计资料汇总逐步向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会计资料分析、研究、应用转变。

  1.1会计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是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总行、分行、州市中心支行均对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做了安排部署。完成了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标准化、分类化和规范化要求不断提高,公共预算管理、财务支出的细化度、透明度、执行度越来越高,源自内部的会计监督、外部的审计监督和财经纪律监督不断加强。亟需通过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来改变原有工作方式,拓展会计财务工作职能、创新会计财务工作机制,适应新形势。

  1.2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是央行履行职能的保障需要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背景下,人民银行会计信息化和财务管理数据不断集成化发展,新的会计财务工作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会计财务工作机构需要主动跟进、适应需求,拓展和创新会计财务工作的财务支撑功能和会计数据分析服务功能,满足、适应和促进人民银行履行职能。

  1.3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是较好实现会计职能的需要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部门具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检查的职能,对主体的会计事项、财务活动进行处理、协调和综合管理的职责,要求会计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操作、理论支持、政策法规相协调的专业水平,为央行职能履行提供财务资源支撑、会计财务分析和会计信息决策依据以及辖区金融机构会计管理指导服务。

  2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取得的成效

  随着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人民银行的金融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适宜和满足这种要求,在加强会计分析、数据应用、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探索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2.1认识到位,目标明确

  强化会计财务反映,转变思路,从目前传统的被动型、事务型、操作型向主动型、研究型、管理型转变。在公共预算管理、财务规范、资金检查、内部控制、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的观念、思路、措施手段有所突破。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分析和商业银行创新业务的研究,提升会计分析反映的价值效应。

  2.2会计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提高

  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是会计财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分类细化、归口整合、资源优化、系统完善,强化制度执行,提高基础业务工作的精准化,提升基础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确保会计财务转型工作基础牢固、稳步推进。

  2.3落实转型,深入调研

  基层人民银行系统深入学习和探讨,开展会计财务工作转型调研,多途径、多角度征求转型工作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分析会计财务转型的现状、条件和问题,纠正会计财务转型的认知偏差,明确转型工作的难点、存在问题、推进思路和方法策略。

  2.4对两表会计分析和辖区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开展了尝试和探索

  依托“两表”数据对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经理国库款项等资产负债项目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决策依据。对辖区金融机构报送的会计资料就行了尝试性的会计分析和综合评价,探索和尝试辖区金融企业、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和反映所辖区域金融业发展状况,乃至金融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3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出现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转型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制度配套、转型意识不够、操作型事务集中、会计财务机构设置不独立、人才数量质量不够等实际问题。

  3.1现行会计财务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与转型要求还不适应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以“服务央行履职,促进央行履职”为宗旨,发挥会计财务工作基础保障、决策支持,改进事务型、操作型工作,强化管理型、研究型,实现会计财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实现四个并重:“保障与管理并重、规范管理与科学管理并重、纵向管理与和横向管理并重、央行系统与金融系统并重”,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探索“有管有放、放管结合”的管理体制。基层人民银行现行会计财务工作模式以财务收支为中心的传统粗放的纵向管理,横向衔接不足,缺乏矩阵管理的思路和手段。会计财务数据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会计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衔接不足,财权事权相互协调还需完善。同时,基层支行获得会计分析数据受到制约。

  3.2预算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人民银行预算管理必须适应央行履职需要,遵循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考核。基层人民银行预算编制、审批、调整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预算编制与业务工作开展的匹配性不够,预算调整灵活性不足,支出项目之间缺乏调剂使用机制,项目支出与业务开展存在不均衡,预算不足与预算充裕同时存在;基层支行的预算评价、绩效评价薄弱,事权部门参与度较低、评价结果的作用和应用不足。

  3.3会计财务工作专注于内部核算,传统思维理念、传统工作方法转变难度大、管理意识和信息意识不强

  受传统工作方式和岗位职责惯性,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以履行内部服务职能为中心,工作重点仍然是基础工作、核算工作,会计数据和财务信息收集、加工、分析较为薄弱。

  3.4会计财务人员数量不足,基础工作繁重,导致视野和思路存在局限

  会计人员数量不足,会计基础工作和核算工作繁重,只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事务性工作,并且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对央行宏观层面的工作目标、思路、政策措施理解不足,对央行政策措施影响金融市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够敏感。

  3.5会计财务工作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相对薄弱

  会计准规范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严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种工作理念在每个会计人员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虽然有利于贯彻执行财经法规,保障资金安全,但束缚了会计财务工作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

  3.6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支行会计财务机构不独立,从业人员专业化背景不够均衡,专业化综合型人才不足

  由于会计财务机构不独立,一人多岗现象普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从业人员大多从业务操作实践中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与履职相关的经济金融运行、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预算管理、矩阵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知识和理论相对不足。专业化背景不够均衡,专业化综合型人才不足。

  4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全面深入转型的建议

  4.1明确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全面转型的目标和任务

  (1)紧紧围绕中央银行履职和基层央行中心工作要求;(2)进一步完善会计财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加强会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收集应用和综合分析,向管理型、研究型转变;(3)形成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构进行分析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模式,关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资产负债变化的相关性;(4)强化对辖区金融企业、金融机构会计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监测、研究和应用;(5)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对辖区经济、金融、资金流动势必产生影响。应开展其调控成本、效应的资料、信息获取和分析应用;(6)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完善预算刚性与灵活性的协调机制,细化绩效评价,发挥预算的约束和激励作用;(7)对专项资、项目管理、资产配置、资产处置强化管控;(8)对集中采购和政府采购的采购需求、采购计划、采购过程、招标投标、资金结算、资产验收、使用反馈等管理环节,进一步完善规范、检查监督;(9)关注会计风险评估、财务绩效评价、会计监督体系。

  4.2进一步强化会计财务基础性工作,保障转型工作稳步推进

  会计财务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会计财务工作质量的保障,应充分利用和挖掘科技综合业务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提升报表编制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完善工作流程,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强化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和会计检查;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流程标准体系;完善会计档案管理;提高会计财务制度执行、提升财务精细化水平,确保会计财务转型工作基础牢固。

  4.3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转型重点和项目,分类分步实施

  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基层支行领导团队,高度重视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支撑。会计财务部门宣传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营造转型气氛,完善会计财务工作制度和流程管理,奠定转型基础。会计财务部门领会上级行工作思路、目标、重点,结合基层行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收集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实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转型的重点及切入点,落实转型具体项目的选择,分步组织实施。

  4.4配置、充实、培养基层行综合性人才

  会计财务工作转型必须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实和增加高素质会计财务人才。从专业背景、专业知识方面把好入行,同时进行岗位交流,把复合型人才引入到会计财务队伍,实现队伍建设理论和实践结合、宏观视野和具体业务结合,提高会计分析和财务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组织现有会计财务人员的理论、政策、业务培训,对会计财务领域的新制度、新政策、新知识以及人民银行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分析、矩阵式管理、管理会计等进行培训学习,促进会计财务人员由操作型向综合型、管理型转变,为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4.5加强会计调研分析力度,强化创新意识

  加大会计调研分析力度。会计调研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密切关注国内外会计准则改革变化,评估会计准则趋同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极探寻转型工作规律,优化“两张表”管理方式,对其规模总量、结构状况、风险动态的研究,加强对金融企业、地方性商业银行的重点项目、贷款、准备金、流动性、财务杠杆等财务状况的监测、分析和研究,提高对系统金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震.深化基层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策略取向[J].时代金融,2016(27).

  [2]郭璐.加快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若干思考[J].财政监督,2014(11).

  [3]林慧娟.新常态视角下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全面转型的思考和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6,9(25).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6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对于企业而言,当下所处的时期颇为微妙。一方面,中国经济形势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阵痛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精益管理,深挖内潜,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革命又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迫切需要财务组织从习惯于事后算账的理财幕僚角色,转变为积极参与战略和业务决策、成为企业价值的发现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现阶段没有人否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其真正能够获得企业管理层和业务单位认可的财务部门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在面对经济新常态及信息化发展浪潮,基于传统财务管理职能面临的种种矛盾或缺陷,财务人员迫不及待地需要走出一条自我革新的财务转型之路。

  二、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策略

  会计界把手工记账的阶段称为“1.0时代”,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会计走进“2.0时代”,而随着网络发展,会计信息化如今已经进入到协同交互的“3.0时代”。互联网时代把会计人从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重点转向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财务人也要自觉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会计管理模式,将日常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每一个业务系统形成以价值流为基础责任单位的集成化网络系统,这就引发了“财务数据业务化”及“财务业务一体化”思想。

  笔者认为未来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应紧紧围绕“财务业务一体化”及“信息化”展开。其中“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核心或目标,“信息化”是手段或辅助工具。总体思路是通过对财务角色的重新思考,对于过去大量重复性、低价值的会计核算业务,尽量压缩其所占时间,重视管理会计的力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价值领域中去,进一步拓展财务职能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断加速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业务流程一体化和共享数据平台搭建,加强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深入了解业务流程,找出短板,发现价值,协助业务部门完成绩效指标,提升运行效率,控制经营风险,真正发挥业务伙伴的作用与价值,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最终旨在准确的成本核算、精准的预算管理、快速的财务报表、有效的流程优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定位

  企业财务人员角色除了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工作之外,如何将财务角色融合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更为重要的是以企业流程再造为中心,改善业务流程,防控财务风险,创造企业价值。让财务从事后管理走向事前管理,真正成为业务的合作伙伴。

  面临新形势、新常态,传统的会计核算已难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发展所需,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财务部门必须从过去对交易事项的核算管理转变到未来企业对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预测预警和全面控制上。基于价值管理理念和业财深度融合思路,应按切块管理的原则将目前基于会计核算为核心的财务组织重新调整成立四大管理中心,即预算管理中心、成本控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预算管理中心包括公司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全方位落实企业预算目标,并对企业预算完成状况进行考核分析。成本控制中心包括采购、生产、销售成本的统一归口核算管理以及日常经费管理。政策研究中心包括价格管理、税收筹划、投资管理和基础管理四部分,主要是及时了解分析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和市场变化,及时做好分析筹划提供决策依据。信息管理中心包括会计决算信息、统计信息以及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

  (二)借力信息化建立成本数据库实时生成报表

  借力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坚实的大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将生产系统与财务软件直接对接,根据实时变动的生产信息、缴库信息、销售信息,通过软件实现成本日核算、利润即时生成,将管理触角前移,逐步搭建成本数据库,变“事后算赢”为“事前算赢”,并能随时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利润等报表信息只能跨月提供形成的数据滞后现象。

  (三)融入业务,优化流程,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财务不应仅仅面对单据计算数字,天天坐在办公室忙核算,而应深入业务流程,发现管理短板,剖析原因,以财务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协助业务部门开展优化流程管理工作。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企业可将业务部门按切块分配给财务人员,从而搭建起财务与业务融合桥梁,让财务人员真正走出办公室到生产现场或业务部门中间去,通过深入了解业务部门需求及第一手资料后,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工作,让财务部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

  (四)财务人员培养新模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转型,新时期财务人员需要顺势而为,持续的更新知识结构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满足现代财务对复合型综合管理人才需求,一方面通过跨职能体系进行轮岗,不仅能够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全局思维,还能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内外部培训或聘请专业财务培训结构定制更契合企业现状或发展思路的系统人才培养方案,走出去请进来,开拓新视野,根植新理念。最后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造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财务队伍,适时引入非财务专业人员,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融合,为财务职能的转变注入新鲜的血液。甚至还可以将退居二线的业务部门领导引入财务系统担任顾问职务,借鉴其丰富的生产、采购、技术、销售等工作经验协助指导财务开展成本价格、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工作。

  总之,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财务管理技术于一体。面对新形势,传统的财务管理职能已不再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职能转型迫在眉睫。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应对,引入新理念,转变新思维,主动求变,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卓有成效的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 篇7

  摘要:面对日渐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只有以创造型价值为核心,建立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与竞争力。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应积极面对这些环境变化,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价值。本文主要对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管理会计背景;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重视企业的社会价值,在金融危机下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基于管理会计背景下,企业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让财务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财务转型的背景

  1.1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国家之间的商品、技术与信息得到实时共享,服务和人才也在不断流动,使得全世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因此跨国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利用全球化供应链市场来购买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利用高科技自动化信息技术来制造与销售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在产业链微笑曲线中占据重要地位。

  1.2“互联网+”信息化的挑战

  面临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挑战,企业自身的ERP管理系统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逐渐向手机移动客户端延伸,使得海量数据储存趋向于精细化管理,更加具备实时性。但是只是简单地将海量数据信息储存起来,无法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只有对这些数据交易采集、分类、整合后,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这些数据挖掘分析,需要投入更多的硬件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计算、云服务等技术提供动态、实时、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共享平台来实现。这样企业需要相应的服务时,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指令,服务平台便会依据指令配置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应抓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为财务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3管理支撑与财务现状间的差距

  以往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过于重视与满足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的需要,而忽略财务信息的提供,时间更新速度缓慢,每月1次,财务的信息内容仅限于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四表一注”。而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生产经营的政策方针,要求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到业务经营、绩效管理、管理决策以及计划制定等项目中加以监督管理,帮助企业管理者出谋划策。

  1.4产业并购重组的需求

  在新态势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市场也进入到并购重组的关键时期,使得企业经济结构转型与制定创新发生率显著性改变,尤其是在“并购元年”后,我国并购重组的交易规模大幅度上升,依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重组并购市场宣布交易的案例高达6967个,宣布交易规模的资金达到3722.27亿美元,增长率为14.14%,代表了我国企业整合的脚步不断加快,在以后5~10年内,行业领先的企业会利用产业链并购重组的关系在不断做大做强,迅速成本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向价值创造型方向转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1]。

  2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途径

  2.1以价值创造为转型导向

  以价值创造为转型导向即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应以价值导向为前提,以价值创造为目的,详细分析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主要因素,充分挖掘企业中的采购、制造、销售、开发和投资等增值价值潜力。因此为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转型,企业不仅需要注重短期的经济投资效益,还要重视企业发展的长期投资,紧紧围绕实现企业价值活动的开展,加强对财务共享、财务运作、财务融合和财务决策等价值创造,以充分挖掘企业有效资源的价值。

  2.2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

  在管理会计背景下的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中,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是企业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转型的关键,有利于将分散的财务资源集中到服务中心整合处理,保证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并且在数据资源加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标准的财务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进行,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加工的标准化、规范化。此外,工作人员在处理、整合与保管数据信息时,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来操作,能够减少工作量,缓解他们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3构建业财融合服务体系

  业财融合服务机构的建立,由不同分支结构的员工组成,他们的工作职责便是进入到企业业务的一线工作中,依据财务共享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结合企业财务业务的需要,引导企业财务业务活动有序开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服务队伍能力的建设,邀请财务专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财务、资金、绩效与税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序开展。我国当前的上市公司在业财融合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都设置相应的外派财务总监、销售财务总监和工厂财务总监等职位,专门负责企业的业财融合服务工作。

  2.4提供战略决策服务

  战略决策服务往往由企业总公司财务部门决定,主要是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制定财务预算方案,将内控、绩效、成本以及税务等一系列管理的细则纳入到管理内容中,统筹安排,集中管理,并通过财务共享、业财融合和资本运作服务将财务管理战略转型落实到位,以提高战略决策服务的能力。

  2.5开展资本运作服务

  资本运营服务作为实现价值增值与效益提升的有效服务手段,即企业财务部门基于对产业并购重组与资本市场的深入理解,在资本市场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市场合理估值,募集相应企业投资资金后,让企业股价和价值保持一致性,然后依据自身的经营战略,统一制定产业投资计划,以便投资管理者利用资本市场估值与并购市场估值的差价对产业进行并购重组,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从辅助型向主导型工作转变。2.6IT信息化系统保障财务的IT信息化系统作为活动开展的前提,要想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来报账、核算企业利润、管理资金,且业务融合服务于战略决策服务也需要网络系统的支撑,才能简化工作的流程,缓解职工的压力,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将IT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利于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的转型[2]。

  3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配合措施

  3.1绩效考核

  企业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必须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促进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可持续发展,而这一促进体系就是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因此为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企业财务资产部应从服务于价值创造入手,与各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考评职工在理财活动中实现的创造价值、利润,关注他们在协助企业价值创造中所作出的贡献与取得的成绩,与企业价值的影响挂钩,并纳入到工资薪酬中,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3.2创新激励体系

  为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企业处理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外,还需创新企业的价值创造型激励体系,对在企业生产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奖励,相反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处罚[3]。例如为了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某机械工业集团企业在职工激励体系的建设方面,基于价值管理理念上,结合“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原则,建立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激励体系,明确规定在创造价值与协助价值创造工作中表现良好、创值效果明显、积极性高的财务人员,给予经济性的奖励,并得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权利与晋升的机会;相反对于工作能力薄弱、产生懈怠心理与创值成绩差的财务人员,除了给予经济性处罚外,还进行降职、降级与辞退等处罚。

  4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经验探讨——以xx公司财务部为例

  4.1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

  对于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要想保证工作开展顺利进行,企业必须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关系,依据价值管理的目标,结合自身价值增长的规律与计划,创新价值创造财务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适应价值创造型财务工作开展的需要。例如某公司资产财务部门依据VBM的管理理念,遵循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的思路,明确财务部门的工作定位,树立财务价值创造中心的理念,对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挖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有效价值。并依据价值评判标准,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开展加以评估,确定现金流的流向与流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撑。

  4.2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对内部管理活动与活动效果加以衡量、校正,保证企业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具体体现为:企业财务资产部门在参与企业经营、投资和融资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管理与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支撑,建立完善的价值创造过程控制措施,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系统来采集财务资产部门各环节工作开展的价值信息与风险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管理与风险管控体制,以有效规避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可见企业财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的建设,并不是为了有效控制各工作环节的实施,而是有效引导价值创造财务活动有效开展,并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等管控活动加以激励,让职工按照计划和预算分解总目标来开展工作,从而实现对价值创造过程的有效控制。

  4.3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借力奖惩机制推进企业价值创造

  要想推进企业价值创造,企业财务资产部门必须将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的价值创造活动中,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对活动开展的过程加以评估、控制。此外,还需加强日常管理的宣传,提高领导对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认识,借力奖惩机制对创造价值的管理者与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充分挖掘他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热情,从而为价值创造活动稳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4]。管理会计是现代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提升竞争实力,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但为了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与创新激励体系,还需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借力奖惩机制,才能推进企业价值创造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昀.管理会计浪潮下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江苏商论,2015(12).

  [2]吕桂萍.基于管理会计背景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

  [3]赵会芹.基于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低碳世界,2015(28).

  [4]陈菡,陈少华.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的实践——厦门航空“大财务”管理模式[J].财会月刊,2017(10).

【财务转型分析论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谈大数据下财务战略的转型论文08-29

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论文02-21

财务分析论文写作指导09-23

基层医院财务分析论文09-11

高教事业财务分析论文09-11

资产周转财务分析论文09-10

浅谈医院财务分析论文09-09

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影响作用分析论文04-06

浅论EPR环境下企业财务职能转型论文08-30

推进基层央行会计财务转型的思考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