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时间:2020-09-19 13:06:11 财务税收 我要投稿

分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是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乡镇财政服从服务于国家强农惠农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使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积极有效地预防治理腐朽行为。

  摘要: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的基层单位,乡镇财政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有监管职能,提高基层财政监督管理水平,是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的必要保证,实现乡镇财政对资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建设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让乡镇财政资金得到安全使用,就要加大监管力度,但现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上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强化监管领导支持,抓制度建设严格;村级财政资金管理,抓平台监测;强化资金监管,抓公开公示;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并开展实地走访等办法。

  关健词:乡镇财政资金;资金监管;平台监测;新型城镇化

  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的基层环节,是财政资金管理和财政政策执行的"终端"环节,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镇财政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是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国家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和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新形势下,乡镇财政服从服务于国家强农惠农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使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积极有效地预防治理腐朽行为,建立乡镇财政治理体系,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至为重要。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内控机制不健全,人员不足

  内控机制不健全达不到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目的,如在扶贫专项资金上,项目单位或个人仅凭一两张通用税务发票就把钱通过现金支票提走了,责权制约、相互监督形同虚设,会计审核不到位,对不合法的支出票据不实行必要的有效监督,白条入账,无审核、无签字、无佐证资料入账现象普遍存在。如扶贫资金:虽然有工程合同、预决算书、验收单等附件文书,但内容的真实性搭眼就知道不是真的,上级财政对乡镇财政所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深,财经纪律不严,财政监督权威性受到低评、违规违纪行为受不到打击。

  对有问题的业务处理宽松,导致财政监督权威性不高。乡镇财政所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不统一,业务指导不规范。人员少且后续教育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乡镇财政人手少、业务骨干严重缺乏,与新形势下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不相适应,普遍存在青黄不接、业务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使乡镇财政监管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办公条件差,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

  2.资金在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监管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

  乡镇财政主要精力放在财政资金的分配支付上,存在“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的现象。如:财政涉农补贴项目和资金,一个乡镇财政干部就要负责核实几个村上百户的工作,基层财政所工作量增大,分散了乡镇财政干部开展财政资金就近就地监管精力,导致乡镇财政监管乏力,工作压力大,精力不足。

  如:退耕还林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优抚抚恤等财政补助性资金的基础数据的录入上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有些专项直拨资金与村民自筹自有资金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分界线不清,混合在一块,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修建修缮工程项目建设上。巨额征地拆迁款拨付到村组、村上负责人私人存折上,存在很大的资金安全隐患,征地拆迁资金监管存在“盲区”,存在拔毛现象、提留现象、廷付现象。

  二、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力度的办法

  1.强化监管领导支持,抓制度建设

  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持续加大,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财政领导干部要切实高度重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为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来要求,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谋划,分管领导要亲临一线组织指导,其它领导要统筹配合奋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公开公示和抽查巡查工作,建立规范的资金监管操作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财政部门内部、财政与项目主管部门、县乡之间支农项目和资金监管协调运转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在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资金监管方面取得突破。

  2.严格把关付给村上的财政资金,抓信息监控

  积极推行“村账乡代理”,不断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牵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乡镇财政所要积极推进集中代理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规范村级票据管理,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责任,实现村级账务的专账、专人、专户核算。

  严格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会计实务培训,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明细账簿,确保所有资金入账核算,杜绝资金体外循环。以尽可能地防止和减少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推进农村财务电算化,全面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采取“部门造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搭建县、乡两级财政项目类资金监管平台,通过监管平台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找询乡镇财政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项目档案和项目监督档案,做到业务有轨迹,着力解决县乡财政之间、县级项目主管部门与乡镇财政之间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资金难监管等问题。

  3.强化项目资金监管,抓公开公示

  乡镇财政加强预算监管,严把项目审核关口,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及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按照合同、立项,跟踪检查、考核验收、凭据拨款的原则,按程序申报、按进度拨款。财政所严格实行报账制,保证项目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程序,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组织项目受益地民众公选,群众代表参与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管和完工确认,对项目的立项批文、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决算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和项目受益地予以公示。

  对村民自建项目实行“一卡通”支付,对承包或招投标项目实行转帐支付,完工结算项目资料中必须保留资金领受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有效联系号码,以及一般群众代表的确认签名和联系号码,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在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避免重叠项目、虚假项目等套取财政资金行为。财政补助性资金在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或项目建设所在地进行公开公示。公开公示情况一律拍照存底,作为档案保管。

  4.建立资金监管台账,并开展实地走访

  对所有财政性资金分类整理,建立资金监管台帐,明确工作范围,由财政所所长负责,详细记录乡镇资金运行过程、每项资金的收入、拨付、使用等情况,对每项资金的“收、拨、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开展惠农补贴走访评议活动,主要是查找各地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补贴资金、补贴对象不实、虚报冒领补贴资金、核拨资金不及时、收取农户存折抵扣费用等影响惠农政策落实的问题。

  积极发动农民群众、乡村干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参与评议,具体通过自查自评、公开评议、座谈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延伸,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在村村安网,村村建站的在好形势下,要组建县镇村资金信息网,利用财政网络信息平台,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创造环境。

  将信息化技术更多地运用到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对乡镇财政资金努力实现全方位监管。要不断在监管实践中寻求关健点,找资金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到位。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不断地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政策,使国家的惠民政策及时有效地通过网络传达到每个人的心中,提升老百姓对国家政策知情度和满意度,增强社会监督程度,促进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财政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对于资金的跟踪督查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职能,对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