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激励探讨论文

时间:2020-06-22 11:58:19 管理学 我要投稿

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激励探讨论文

  一、教学目标

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激励探讨论文

  (一)系统内化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关于管理应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一般理论。管理原理散布于“管理学”教材之中,大学生应将其融会贯通,系统内化,在大脑中构建起如何管理一个组织的理论框架。管理教学较早就有淡化知识学习的观点,[1]近年来这一看法开始流行,认为管理教学应以能力训练为导向。事实上,形成管理能力虽然是管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但客观上不存在能撇开管理知识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训练最终仍要实现一般能力与管理理论的一体化。从常理推断,有管理理论的指导,管理能力训练应更为有效。另外,系统内化管理理论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训练。因此,“管理学”课程教学应强化系统内化管理原理这一目标,不可废弃或淡化。

  (二)形成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即运用管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向实践领域迁移“管理学”课程知识的能力。具体来看,具备该初步能力的直接表现是大学生能指出某一管理问题违背了管理的哪些基本理念、程序,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亦即能从整体上对实际问题有准确的把握。该初步能力的形成以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为前提,否则大学生只能用自己以往习得的知识及经验,或片面的管理知识来分析问题。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并不必然带来管理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因为管理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要在其中发现管理的普遍原理需要不断训练,大学生才能不为具体现象所蒙蔽、误导。现实中,大学生应用管理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差,[2]这一点虽被社会所充分认识,但其开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3]

  (三)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是指能对较为简单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能力。简单管理问题是指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专业技术及复杂外部环境知识的.实际问题,如大学班级管理问题等,此类问题研究耗时不长,难度不大,适宜初学管理的大学生进行研究。对简单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使大学生认识到分析管理问题可以靠管理学知识,解决管理问题则最终要靠自己去研究,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使大学生熟悉管理研究过程,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增强信心,为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

  (一)知识教学方法

  管理原理的系统内化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初始就向大学生展现管理原理的基本框架,由于“管理学”教材中的知识大多易于理解,在课程初始就展示该框架不会给大学生带来学习困难。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每一部分知识的讲授都应与该基本框架关联起来,在基本框架下进行展示,以强化整体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大量案例,用案例展示好的组织是如何符合管理原理的,不良组织又是如何与管理原理相悖的。如此,大学生才会对管理原理生出信心,认识到管理原理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中的知识作相应处理。知识点的取舍、重要程度排序、层级安排、关联关系的处理都应围绕实现系统内化管理原理的目标来进行。例如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原则、政策指导矩阵的九个区域,这些知识过于细碎,且实用价值不大,不宜要求内化,以免增加记忆负担;再如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关心生产,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关心人,二者合起来与领导方式理论的关心生产维度及关心人维度高度相关,在讲述领导方式理论时可进行说明,以利于大学生融通所学知识。

  (二)能力训练方法

  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训练应以案例分析为主。案例以简短为宜,在几分钟内或十几分钟内可演示完毕,时间过长,大学生的注意力将难以集中。案例应是真实的,这样才有说服力。[4]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学生在课外应研读约300个案例,这样才会对管理现象有广泛的认识。反复训练,对管理问题的分析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当大学生接触到一个案例,能较为全面地指出案例中不合管理原理之处时,其分析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就已形成。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训练应在研究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5]选择课题深入研究,仅仅将研究技能介绍给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可选择的课题有大学班级管理、校园开办旧书店可行性分析等。以大学班级管理研究为例,该问题研究需要提出班级目标、班委分工、班级管理制度。当大学生能提出可量化的班级目标,且班委分工、班级管理制度能有效支持班级目标时,他们就形成了研究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激励

  (一)大学生激励

  大学生能进入大学学习,其自我控制能力应处于较好水平,在一定环境下每天应能坚持至少八小时的学习。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中学阶段,强大的环境压力促使他们刻苦学习;在大学阶段,因环境宽松,很多同学坚持不了每天八小时的学习,另外,未来的就业压力不仅未能使他们静下心来,反而使他们逐渐变得浮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感到现实的压力,使他们能保证每天八小时的认真学习。具体措施有:1.严格期末考试。目前,大学考试一般较为轻松,要督促大学生加强学习,必须从严格考试这一关键环节入手。“管理学”课程一般为多位教师同时开课,因此,可依据课程培养目标由教师集体精心设计考试试卷,同时集体密封评阅试卷。2.严格平时成绩。目前,不少同学没有做作业的积极性,敷衍、抄袭现象严重。由于抄袭较难确认,敷衍也难以定性,因此,可取消一般性作业,将平时作业定为完成管理问题研究报告。这样,教师在评阅大学生研究报告初稿、修改稿的过程中可了解大学生的努力程度,便于做到客观评价。3.加强过程激励。与课堂问答表现差以及平时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进行谈话,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激励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大量投入。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较重,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及晋升职称,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另外,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也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加大教学投入是困难的。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教学研究成果的分值,比如,适当提高教研论文以及自编规划教材的分值;二是在职称评定中严格落实教学方面的要求,促使教师重视教学;三是设置少量专职教学岗位,鼓励平台课(如“管理学”)教师申报,减轻教师科研压力,激励教师积极探讨教学规范,积累教学资料,供其他教师参考;四是合理设计评教指标。目前的评教指标基本上是以评价教师讲授水平的高低为主,应大幅增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方面的比重,或者以后者为主,如此才利于教师转变角色,也有利于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激励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本科《管理学》课程教学探讨教育论文

2.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3.管理学课程论文

4.独立学院经管类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5.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6.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7.有关课程教学管理学的论文

8.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