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教育在高职和谐宿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0-12-02 08:32:19 教育学 我要投稿

积极心理教育在高职和谐宿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宿舍是高职学生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来开展和谐宿舍的建设工作。

积极心理教育在高职和谐宿舍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和谐宿舍,积极心理教育

  一、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解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为SeligmanCsikzentmiha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主席时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作为心理学的分支,积极心理学是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目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此研究领域。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兴起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教育范式,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发展的心理教育。它针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消解痛苦”等问题上,提出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生命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和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概括地说,积极心理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积极心理教育对建设和谐宿舍的意义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和谐宿舍建设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与学习质量。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学生宿舍现状,采取有效的宿舍建设实施方案,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以促进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于2010年5月在我校09级不同专业的住宿学生中,组织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女生70份,男生230份,一周后回收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达100%。

  从调查结果看,我校学生宿舍整体情况较好,宿舍氛围基本上是“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大多数同学注重宿舍环境

  有68%的同学非常满意自己的宿舍,有31%的觉得自己宿舍一般,也有1%的不是很满意自己的宿舍环境。

  2.宿舍成员团结友爱、人际关系融洽

  有33%的同学认为和宿舍同学关系非常融洽,有50%以上的同学跟宿舍同学关系融洽。宿舍成员团结向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就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和谐的气氛中消除紧张学习带来的疲劳,从而也为和谐宿舍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多数同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和健康有益的活动

  有79%的觉得学校举办的宿舍文化艺术节对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帮助。85%的同学希望经常组织点活动以加强彼此关系。

  在整体积极文明,和谐向上的宿舍氛围下,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个别学生宿舍仍存在着一些消极方面,大致归结如下:

  1.部分宿舍存在“小团体”现象

  一半以上的宿舍存在有“小团体”现象,特别在一些女生宿舍中,对和谐宿舍的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2.学生干部、舍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根据和住宿学生座谈,聊天情况来看,有50%左右的同学认为学生干部、舍长在宿舍工作中“与一般同学做得差不多或更少”,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认为“能带头工作,以身作则”,有些同学甚至对学生干部的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发挥其骨干作用,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3.宿舍文化气息不够浓厚

  浓厚的文化气息对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文化气息不够浓厚,如舍规、舍歌、吉祥物等代表宿舍文化的东西有的宿舍还没有,课余时间在宿舍的同学更多的是选择睡觉、聊天等。

  根据我校宿舍情况的调查分析,我觉得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对建设高职和谐宿舍是有很大帮助的。一方面,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符合现代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型和教育型模式,能够面向广大正常学生,发展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它不失为一种注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预防的好形式。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弥补学校缺乏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不足。宿舍成员之间心理协调较个别心理咨询相比,信息源更加广泛。在团体活动中,特别是宿舍团体更具有志同道合、同辈人相处的特征,高职学生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自信心,可以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宿舍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安慰,降低心理压力,缓解情绪紧张等。所以,以宿舍为基本单位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功效,它能有效地化解学生生活当中的各种难以应对的压力,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宿舍的和谐应该是学习和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体现人生的精彩,都能积极地快乐地生活,都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都能有依恋和归属感,都能为生活在这里而引以为荣并自豪着。

  (一)强调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幸福、快乐等积极情绪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空间,在和谐宿舍的建设过程中,要使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建设和谐宿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以鼓励、赏识为主,惩罚为辅的宿舍制度。

  制度是保障,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宿舍风气,才能保证宿舍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高职学生正值人生的关键期,对于这些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如果一味地强调批评和惩罚,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会导致学生产生更严重的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积极心理教育强调学生的积极特质,强调教师要鼓励和赏识学生的优点。因此,即使是面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也要从深层次思考、从多角度分析,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惩罚或批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其分析错误的行为,从而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我们学校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方式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形成完整的宿舍管理制度体系,对和谐宿舍的建设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丰富宿舍活动,增强积极体验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学校要根据学生充满活力和创造欲强的特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宿舍文化活动,努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如学校举办的“宿舍文化节”、“体育节”,包括有“我为歌狂”、“十字绣大赛”、“我爱我家——住宿生活征文”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表演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和谐的宿舍建设应致力于使学生追求积极,并形成积极人格

  1.形成和谐而积极的宿舍同学关系

  人际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健康的心理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必要途径。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其原本认同于同辈群体的心理不能找到认同的对象,感到孤独、失落,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宿舍同学关系融洽,宿舍成员团结向上,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但是,也有部分宿舍同学关系有待改善。我们通过开辟网上论坛,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形成共识;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宿舍管理委员会,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形成和谐而积极的宿舍同学关系。

  2.建设积极的宿舍氛围

  宿舍是高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要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积极的宿舍氛围。

  (1)加强教育,形成健康的舆论。人人都要明白宿舍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鼓励学生为建设良好的宿舍氛围而共同努力。如我校编印《住宿生手册》,对学生宿舍生活的目标、理念、精神、观念、行为,共同遵循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做了提炼和总结,明晰宿舍文化大目标,引导学生,培养树立增强集体观念和归属感,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和谐氛围。

  (2)培养和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先进典型,借助榜样的力量,促进积极宿舍氛围的形成。如:我校有“文明宿舍”评比、“魅力宿舍”创建及展示活动,还有“优秀楼长、舍长、文明舍员”的评比活动等。

  (3)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性情。宿舍环境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育人环境是建设积极宿舍氛围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提升门厅的信息交流、服务、休闲功能,尝试门厅色彩建构,建构时尚、亮丽、温馨的学生宿舍新形象;利用花木、盆景、壁画,名言警句、自创书画作品等装点门厅和楼道文化;展示学生活动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和场所。根据不同宿舍楼住宿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爱好,开展特色文化楼和特色楼道建设等等。

  总之,应用积极心理教育对宿舍这一群体进行积极引导,克其短,扬其长,使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得到培养,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

  2 盂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 龚继峰. 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 2007.

  4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5 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3.

  6 江雪华.幸福与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启示[J]. 教育导刊,2009,10.

  7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