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模式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育论文

时间:2021-03-23 18:59:46 教育学 我要投稿

以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模式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新的社团指导体系的合理构建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目前高校社团的发展趋势及指导体系的现状入手,阐述了“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的组织、实施办法及其意义,并指出“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模式是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工作的一种较佳模式。

以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模式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体系社团导师社团学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学生社团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一些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社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一、“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模式提出的背景

  目前大学生社团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的性越来越明确,渗透面和影响面也越来越大,但其管理和指导体系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学生社团发展趋势

  1。类型多样化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和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剧增,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管理、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无论从社团数量,还是从参加社团的人数来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该校现有校级社团48个、院级社团166个,涵盖了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语言文学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竞技类、公益服务类、实践锻炼类等众多领域。目前,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学分制的实施,班级意识逐渐淡化,社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成为高校重要的“第二基层组织”。

  2。内涵复杂化

  从文化内涵来看,现有高校学生社团已经呈现出由过去的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实用型并重、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技术型并重转变的趋势。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专业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表层,注重将科技精神以及学术研究充实到学生社团活动中,以此促进自身的成才。高校中以赛事为依托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在广泛兴起。

  (二)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导师制的指导现状

  社团导师制是与学分制相适应的一种社团会员培养模式。为了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学生社团一般都聘请威信高、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或顾问。社团导师不仅要在学生学习方面给以指导,而且还要在生活、修养、成长成才方面给以指导,是社团会员全方位的导师,在社团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这些导师在学术上有造诣,在人格上有魅力,在教育上有敬业精神。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目前多数社团导师的聘任办法大致如下:每个校级社团配备1—2名社团导师,重点社团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一届聘期为一年,学年初由学校为社团导师颁发证书。这种社团导师制在加强全校学生社团建设,营造学生社团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保证学生社团规范、有效地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等各个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但这种导师制的推行和实施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推行和实施进程较为缓慢;对导师的激励措施不够,没有相应的报酬,更多地是依靠导师的热情和责任感维系;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有通过主动交往才能得到指导,对不善交际的会员来说比较被动;导师自身的教学科研压力过大,如果持续开展,精力不足;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局面尚未形成。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索一种适合现实情况的具有特色的社团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指导。

  二、关于“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的构想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导师制”不够健全的现状,为了提升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在学生自我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社团导师+社团学长”的指导模式:即在专业社团中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导师和一定数量的专业学长,共同对该社团的活动与组织管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指导,以促进社团工作的全面提高。导师严格按照素质、学识、职责等要求加以配备;相对导师而言,学长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则适当低一点。在具体工作中,学长接受导师领导,按照导师的要求和思路,对自己指导的会员进行日常教育和引导。当然,“社团学长”事先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并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多向导师请教、汇报,以求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

  “社团导师+社团学长”的指导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导师数量不足、导师指导精力不够的缺陷,强化高校社团组织中的学生的指导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师生互动”、“事业带动”、“师‘长’联动”的“三动”好现象,不但加强了社团的管理和指导,留住了社团人才,有效克服了社团成员低龄化现象,还取得了学生科研和专业学习的不俗成绩。

  三、实施“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的优势

  (一)促进了学生社团和学业的协调发展

  “社团导师+社团学长”的指导模式使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能得到多方面的交流。这种模式不仅能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而且还提高了社团的质量和自身价值,扩大了社团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同学参加到与专业学习息息相关的社团活动中来,从而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使得第二课堂朝着不仅仅是“有益补充”,同时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职能转型,使社团活动的隐性效果显性化。 (二)实现了学生社团分层次指导和活动

  社团导师都是严格按照素质、学识、职责等要求加以配备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导师所传授的知识或者技能可能因为专业基础薄弱而无法很好的接受。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渡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对专业技能、大学生涯、培养目标有了较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有很深的感触。由他们来协助导师指导低年级的社团成员,无论在经验、时间和精力上都可以作为导师的补充。他们可以把导师传授的知识或者技能以另一种低年级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所以”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通过导师带学长、学长带会员的方式实现了学生社团的分层次指导和活动,使会员能够更容易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解决了社团低龄化现象

  近年来,社团成员“低龄化”现象成了制约高校社团发展的一个“瓶颈”。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得积极的大多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社团活动,而高年级的同学忙于考研、找工作,较少有人参加社团活动,导致社团成员低龄化。社团成员低龄化不但影响社团的运作、社团的定位、活动的拓展,影响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更使社团文化的传承变得粗糙而流于形式。因此有了社团学长的加入,无疑是给社团吃了一颗“定心丸”。

  (四)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社团指导体系

  “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模式通过社团学长的承上启下的衔接,使教与学的距离拉得更近,导师能更有效地把握众多社团学生的详细信息,学长会更主动地提升自我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从而形成多层次更有效的指导力量,更好地促进了低年级社团成员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了“教学相长”的功效。这种模式也基本解决了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改革不彻底、导师数量不足、观念上存有误区等实质性问题。

  (五)强化了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的集中体现。敢于负责、勤勉敬业,是责任意识的基本要求和外在表现。社团学长制明确了学生社团学长责任的具体内容,把社团学长在工作、学习、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予以具体化,使社团学长奋斗有目标,前进有方向,努力有动力。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社团学长都积极、认真地投入,在指导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社团学长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社团导师+社团学长”指导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转变社团留在师生心目中浅层次发展的印象,建立起专业型和兴趣型协调发展的社团发展观念,激发师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如何提升社团导师管理学长的能力;如何全面形成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等问题,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学生社团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到来,它将更直接、更深入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探讨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规律、最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相信通过转变观念,多部门齐抓共管,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39·

【以社团导师和社团学长模式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作用的论文05-01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09-30

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的探索论文07-2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育模式探析论文10-22

完善和创新我国保险营销模式的建议探究11-04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社团建设研究11-02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10-01

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论文08-21

国外导师指导下心理学硕士学习的实施和体会论文06-16

文化社团在提高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的论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