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专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0-10-03 16:30:19 教育学 我要投稿

逻辑学专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

  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追求有效推理与论证的原则与标准的学问,“求真”是其主要特征,它致力于“阐释。说明与论证关于正确推理的各种原理,展示它们的效用,从而为人们更好地进行理性思考提供帮助。”由于逻辑具有思维的基础性与工具性的特征,在哲学。法学。管理学及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上述很多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功能。目前,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尚存在培养目标模糊。教学模式陈旧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不足,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对目前国内逻辑学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明确逻辑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迫切。

逻辑学专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

  一、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逻辑学学科作为哲学二级学科以及工具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是以培养学术型还是实践型人才为重,目前尚存在争议。由于培养目标的模糊性,使得逻辑学硕士教育中存在专业方向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及毕业论文设计不合理等多种缺陷。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渊源及结果给予合理分析,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的模糊,使得研究方向与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实践

  由于逻辑学作为哲学二级学科及工具学科的特殊性,在就业困难及充斥着浮躁与功利的社会大背景下,是以培养学术型还是实践型人才为重,成为逻辑学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平衡的难题。由于学术型与实践型人才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在培养目标与模式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的以学术水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满足目前社会需要创新型。复合型性人才方面显露出缺陷,所以平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差异,成为逻辑学硕士培养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外逻辑学蓬勃发展,逐渐与很多学科和领域进行交叉,形成一大批新型的逻辑分支,如博弈论逻辑。经济逻辑。认知逻辑等。但国内的逻辑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却与国外差距甚远,主要局限于数理逻辑。逻辑哲学及逻辑史等传统研究方向。逻辑学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过于狭窄,又不能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使其培养的研究生视野不够开阔,掌握不了国际逻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在实际生活中面临择业困难的窘境。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逻辑学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目前社会所需求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皆备的实践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和调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逻辑学研究生教学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和论证,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习题证明。期末的闭卷考试等,使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余地。当然,对于有些基础课程,如数理逻辑与模态逻辑,鉴于其课程的难度与特殊性,需要掌握建构公理系统的方法以及系统的'完全性等,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尚能接受。但对于另一些课程,比如逻辑哲学及逻辑应用研究等系列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便会暴露出一些缺陷:如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适当的提问和学术讨论;课程教学基本围绕课堂进行,缺少必要的实践和论证等。这种多注重照本宣科,缺乏探究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教学与本科生教学没有太大差异,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的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

  总之,随着逻辑学专业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但逻辑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逻辑学教学中的缺陷也逐渐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滑坡,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与社会考验。所以,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等多重压力之下的必经途径。

  二、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前面提出的逻辑学研究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结合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合理设置专业与发展方向

  目前,国际上很多著名高校纷纷提出应把学科交叉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因此,十分注意交叉学科的学习。很多学校都允许交叉注册,鼓励研究生跨系。跨学科学习,期望学生从不同学科的互补中受益。学科的交叉,可以打破传统,孕育出新的科研方向与发展的契机。逻辑学专业作为工具学科和应用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为多个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概念图式。目前的逻辑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大,其逻辑分支不断增多并且相互融合,正如多夫·加贝所说:“哲学逻辑己经发生演变,它的各个领域己经相互关联到如此程度,以致于为各卷设定专门的标题己经失去意义。”所以,逻辑学专业在课程系统设置上,更应注重构建多学科相互促进与融合的学科体系。但在逻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具体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1.专业与课程设置问题。专业以及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的放矢。比如,笔者所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经、管、法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促进学科设置由单科向多科发展。所以,逻辑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设置,除了原有的逻辑学基础理论方向外,应注重与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设置法律逻辑、经济逻辑、管理决策逻辑等应用为主的专业方向。这不但有利于逻辑学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扩大逻辑学研究生的招生生源与就业途径,从而促进学校优势学科的共同发展。2.师资队伍培养问题。师资队伍的配备,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的关键。这就特别需要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合作,共同开展学科教学。在课时限制与学院差别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课程设置模式,建设一支由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以及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共同组成的导师梯队。3.跨学科课题研究。通过在校内设立与逻辑学相关的跨学科课题研究,可以整合资源,进行开放模式的学术实践与思考,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及运作机制。4.学术沙龙。定期邀请各个相关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举行学术沙龙活动。无论学生还是导师,只要有一些创新见解或者学术论文,都可以在学术沙龙上发言,然后大家进行切磋和讨论,互相启发,达到帮助研究生开拓思路,提高科研水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与科研交流,对于研究生的教学以及培养,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原有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大都经历过系统的本科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处于思维活跃。极具创造力的青年时期,所以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营造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并拓展他们的实践领域。新世纪对人才的定位,要求的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统一的复合型人才。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单靠课堂上理论的学习远远不够。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培养模式下,往往会培养出理论脱离实践,缺乏社会及具体领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应参考国内外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架起一座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研究生的培养要走出课堂。逻辑学的研究与教学,可以与社会多种领域。单位。企业。司法机构等共同合作,使学生在研究。应用设计及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得到更全面充分的锻炼。2.加强创新项目的研究。学校应该每年给予学生申请创新课题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开展创新实践项目的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得到社会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三)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多样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对于国内相对单调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国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为主,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目前的逻辑学教学模式,需要吸取西方著名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优势,进行以研讨式教学为主的改革与创新。

  与本科生的教学方式不同,研究生教学应该是是一种兼具研究性质的教学,课程教学除了具有一定的深度之外,还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美、英、日等国一流大学课堂教学时,提到过一个重要概念—互动研讨式。他们强调了教师指导。学生形成团队。自由讨论的重要性。这种兼具教学与科研双重职能的教学范式,在国外一般称之为习明纳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注重强调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以及对问题的独创性见解。它不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全方位的提高,正符合目前所提倡的创新素质教育精神。同时,研讨式教学非常的灵活多样,可以是课堂上的正式讨论,也可以是沙龙式的论文探讨,甚至是气氛轻松的课外闲谈等。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对话式。老师与学生可以就某个指定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同时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双方各抒己见,从而达到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锋。

  第二,讲评式。可由老师主讲,学生分别进行点评;或者由学生先讲,然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点评。这样,可以让大家对于具体理论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使大家都能深受启发。第三,沙龙式。主要是指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专业的学术会议或者定期组织学术沙龙,让学生从中感受学术争鸣的氛围,在讨论中把握相关学科领域最新动态。所以,研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集科学研究。问题意识。科研态度。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多种能力的锻炼,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研讨式教学具体实施的方式和过程,应根据专业或课程的具体特点进行设定,其主要是主题确定。搜集分析资料。论文创作。讨论与答辩等几个环节。比如在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研讨式教学的主体是指导教师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还可根据讨论问题的不同,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老师共同参与,人数一般不要超过10人。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主题的确定。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选定一个专题,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选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选定合适的课题是进行下一步学习与讨论的基础。

  其次形成研究小组。学生可以自发结合组成研究小组,或者老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研究小组,研究问题由导师和小组商讨决定。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应综合运用实践考察。信息及文献资料收集,然后进行归纳、论证、比较、分析以及综合等多种逻辑手段共同进行,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第三,论文创作阶段。根据前面的工作以及所搜集资料文献的分析,根据研究专题写成初步的科研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第四,进行课堂讨论或答辩。教师可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或者主持者,让小组成员进行发言或者反驳,使学生具有讨论的积极性,并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免讨论和答辩偏离主题。第五,总结与形成论文。在以上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课堂讨论答辩所受启发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就自己的课题写成正式论文或者研究报告。所以,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让学生摆脱了教材束缚,极大地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并且能够独立自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使他们掌握了看待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迷信权威,有利于他们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及趋势来看,研究生教育具有现代化。交叉化。创新性等特点,所以逻辑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适应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通过对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反思,以及中外关于逻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对比,提出注重“以学生为本”,强化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为逻辑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发展方向,并注重培养研究。实践与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逻辑学专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会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2.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3.地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论文

4.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论文

5.心脏内科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

6.关于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

7.建设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8.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9.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