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实施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0-11-01 14:06:41 教育学 我要投稿

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实施教育的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实施教育的论文

  一、针对小学生的害怕心理,及时预防和克服

  恐惧是一种不良情绪表现,是小学时期较突出的负面性情绪。学生的害怕心理是在年龄的增长、与成人思想交流、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引起学生害怕心理的原因很多,有环境、事件、压力、认知等等。一般来说,学生的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吓出来的,这些情况大多是大人,特别是家长造成的。当学生不乖或不顺从大人意志时,许多家长吓唬学生,迫使他就范。这些做法可以暂时使学生听话,但对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首先,这种疑惧心理影响学生的躯体健康,过度恐吓会引起精神压力,使内心冲突加剧,从而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其次,这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长期的恐吓会使他们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形成胆小、拘谨、怯懦、软弱等不良个性。再次,也不利于学生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是相当重要的。为此,首先不能斥责学生“胆小鬼”,这样会使他们更胆小、自卑。与此同时,通过讲科学道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耐心进行教育、启发和鼓励,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是没有魔鬼、怪物之类的东西,帮助学生消除来自客观环境的某些疑惧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愉快、轻松、勇敢地面对生活。

  二、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小学生戒心

  由于某些教师教育方法不当,语气、言词过重或偏听、偏信,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这种心理一旦形成,教师和学生就很难沟通交流。因此,针对逆反心理,消除小学生戒心,及时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一是建立相互间友好的关系;二是对事不对人;三是不翻旧帐。

  三、针对辩解心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学生犯错误后总爱找出客观理由或者将责任推托,目的是为逃避教师的批评。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易为自己开脱。具体来说:一是表明教师对他的问题了如指掌,从而打消他想蒙混过关的念头;二是帮助学生从自身查找问题,使学生在今后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学会认识自身的错误。

  四、针对敏感心理,把握教育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注重错误本身,而往往注重教师对他的态度,这时他们对教师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如果教师不了解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就会错过教育时机。针对敏感心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

  首先要避免心理逆反作用。多数犯了错误的学生心理防卫意识比较严重,这时如果教师立刻去批评他,可能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最好是避开这个敏感时刻,待学生心理恢复平静后,再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次是切勿延误教育时机。超过时限,事物本身的影响力就随之削弱。同样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如果不趁热打铁、及时教育,那再严厉的教育,也会变的无足轻重。最后是对能主动承认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点到为止,不要讲的太多。尤其对那些已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学生更不宜讲的太多,以免适得其反。

  五、针对“失宠”心理,多给学生一些爱

  实际生活中,我们大都喜欢漂亮、聪明、可爱、听话的孩子,而对那些长得不好看、反应慢、学习差的学生关心不多、爱护不够,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关心和爱护的。因此,教师应多留意那些平时不起眼、讲话少、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表现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身心能健康发展,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六、针对反复心理,教育要有连续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帮助小学生彻底克服缺点,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许多教育者由于急于求成,只重治标,不重治本,忽视小学生存在的反复心理,结果导致一些学生不断犯类似错误。

  实践证明,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当前效果是好是坏,其后的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教育要具有连续性。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小学生的言行,思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只有紧紧把握这一环节,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其次教师要有明确的态度。如果你要求学生有所改变,却对他所的事不闻不问,他可能会失去积极性,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表明态度,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予以制止。最后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其争强好胜心理,使之积极努力向上。

  七、针对嫉妒心理,教育要有艺术性

  嫉妒是表现在小学生身上的一种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强烈地影响到学生情绪的稳定,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应力除学生的嫉妒心理,给他们纯粹、烂漫的童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竞争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跃地竞争,争做最好的。其次要让学生知道竞争是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嫉妒的学生,

  教师应小心婉转地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多让学生倾吐心中的不快乐;对那些好胜心强的学生,教师应正确地进行疏导,并加以鼓励,给予了学生自信,帮助他们消除嫉妒心理。

【抓住学生心理正确实施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的论文

2.幼儿健康教育实施论文

3.初中的政治心理教育论文

4.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5.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论文

6.实施游戏教育促进发展论文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

8.关于高等动漫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依据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