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的 ESP 课程开发比较分析

时间:2023-03-27 06:06:28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高职的 ESP 课程开发比较分析

  引言:研究表明,学科本位课程开发体系更适用于高职 ESP 教学,以下就是小编为对高职的 ESP 课程开发比较分析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学科本位课程开发以系统、全面知识为逻辑,强调严谨、科学的教学内容。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下的一个具体课程模式,遵循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学习领域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四个步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学科本位课程开发分别给高职 ESP 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方法上有哪些不同?本文作者于2011 年9 月和2012 年9 月承担了两轮会展英语的教学工作。通过使用、调研和比较,发现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有所不同。

  一、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2010 级 2 班( A 班) 和 2011 级 2 班( B 班) 两个班级,两个班级人数皆为50 人。通过测试,两个班的应用能力和掌握的会展英语知识处于同一水平。

  ( 二) 研究工具

  1. 调查问卷。为了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作者制定了《会展英语》课程学习反馈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调查学生的学,第二部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场所和教学方法调查教师的教,第三部分从教师态度和教师能力调查教师角色。

  2. 测试。本研究采用了三项测试。运用 PRET-CO - B 成绩作为水平测试,测定两班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 运用自编试卷作为定位测试,测定两班学生在课程开始前具备的会展英语知识水平; 运用自编试卷作为成就测试,测定两班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具备的会展英语知识水平。

  ( 三) 数据收集

  1. 两班分别于 2010 年 12 月 19 日和 2011 年 12月18 日参加高等学校应用英语能力B 级考试,成绩公布后,作者从学校教务处获取成绩数据。

  2. 2011 年 9 月 2 日和 2012 年 9 月 4 日运用同一份试卷分别对两班会展英语知识能力进行定位测试,作者批改试卷,保存成绩数据。

  3. 2012 年 1 月和 2013 年 1 月由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教务科分别组织两班进行会展英语期末测试,作者批改试卷,保存成绩数据。

  ( 四) 数据分析

  从问卷调查和测试中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 0 进行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原因讨论

  ( 一) 研究结果

  1. 学生成绩比较。通过对 A 班和 B 班的定位测试成绩和成就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检验( t =10. 256,p = . 000 t = 23. 950,p = . 000 . .05) 发现,两班的定位测试和成就测试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通过会展英语课程的学习,两个班在会展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上都有所提高。通过比较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让学生在会展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

  2. 课程学习比较。对两班调查问卷中第 1 ~ 3题数据进行频率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比学科本位课程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3. 课程教学比较。对两班调查问卷中第 4 ~ 10题数据进行频率比较和独立样本检验,通过考察比较结果,发现两个班不在意教学场所的选择,但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中,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课堂参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有更高的认同度。

  4. 教师角色比较。对两班调查问卷中第 11、12题数据进行频率比较和独立样本检验,检验的结果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教师能力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开发更适用于现在教学。

  ( 二) 原因讨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开发比学科本位课程开发给学生成绩、课程学习、课程教学和教师角色等带来了好的变化,这归因于两种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方法上的不同。

  1. 课程目标的设定。学科本位课程开发目标基于对学生掌握程度所处阶段和文化知识需求的分析,旨在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目标针对学生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学科本位会展英语课程目标重点放在知识目标,即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上,强调英语语言学科目标即抽象化语言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目标则强调在会议和展会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要求用英语来学习会展知识,强调英语的功能性。

  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科本位课程开发选择学科知识、概念和原理等陈述性知识为课程内容,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编排,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选择经验与策略等过程性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加上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课程内容,强调动态的行动体系的生成与构建。学科本位会展英语选择扩大会展知识面和词汇量的英语篇章为课程内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排,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和英培养语思维。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选择会议和展览工作过程中用英语去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顺序排列,更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高职学生所接受。

  3. 课程实施过程。学科本位课程开发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活动单一,教学资源局限于教材。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课程实施过程以行动为导向,学生是中心、教师是组织者与协调者,教学方法丰富、活动多变、教学资源充足,能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效果好,教师被认可程度提高。

  4. 课程评价方法。学科本位课程评价方法采用单一的书面形式。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评价方法以整体思考的评价观为基础,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全角度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

  研究表明,以课程目标职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实施过程行动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为特点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展英语课程开发体系,比学科本位课程开发体系更适用于高职 ESP 教学,可以广泛运用于高职 ESP 课程开发实践中。

【浅谈高职的 ESP 课程开发比较分析】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05-11

浅谈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08-2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项目课程全人教育实践分析05-23

浅谈职心理健康课程的个别化教学分析06-07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特征04-11

谈高职网络课程的优化08-12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05-14

谈高职人格本位课程研究09-04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