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课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26 06:15:15 经济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济师课题研究论文

  资产重组是国企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收购、兼并、租赁和托管等方式,对原有国企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并形成规模经济。但是,对于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国企而言,仅仅进行资产重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重组。通过资产重组,把优质资产按照规模经济和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进行重新配置,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师课题研究论文

  但是,资产重组并非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拥有优质资产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在竞争中获胜。某纺织厂全套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其装备之优良令同行眼红,然而,自投产之日起,该企业就亏损不断。原因何在?管理不善是其症结所在。管理是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组织,以发挥资源最高效率的创造性活动。科学的管理是保证企业低成本运营、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是有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如海尔的OE管理模式、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管理方法等。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企业竞争力的保证。如果说资产是企业的“硬件设施”的话,那么管理就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软件”。

  只有在拥有优质资产的同时,也拥有科学的管理,企业才会有竞争力。企业的管理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是有效的,能对企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在经营环境如外部竞争环境、企业自身规模等发生变化时,现有的管理模式可能就不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然而,改革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资产质量,希望通过资产重组来增强自己“硬件设施”,而无视管理才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忽略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许多国有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虽然企业的组织形式变了——采用公司制、股份制,有的甚至已经上市了,但却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厂长变经理”换个招牌而已,在管理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还是老一套,企业管理体制也没有进行改革,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在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发生转化、还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情况下,单纯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优质资产也变成了不良资产,企业一样没有竞争力。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许多国企并不缺优质资产,缺的是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致于许多企业虽然拥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却仍免不了要发生亏损。

  统计资料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86%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从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提高竞争力出发,除资产重组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国企进行管理重组。所谓的管理重组,是指企业在经营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为发挥现有资源的最高效率,而对管理体制进行的变革,包括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管理体制的重建。目前国企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体制落后,还没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陈旧,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

  针对上述问题,管理重组应该着重围绕三方面展开:首先,要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能充分调动股东、职工、经营者等各方面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决策机制;董事真正“懂事”,监事敢于“问事”,各种机制真正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其次,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结合本企业特点,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最后,是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要引进真正懂管理、敢创新的优秀经营者。此外,管理重组还包括管理思想的调整。

  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时候并不需要对管理体制作出重大变革,而只要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作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典型例子如长虹:在发展初期,长虹老总倪润峰要求管理人员阅读《三国演义》,学习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当长虹已经成为家电行业龙头时,倪润峰又要求管理人员阅读《红楼梦》,吸取贾府没落的教训。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的变化,反映了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思想相应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要使国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除了拥有优质资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因此,国企改革,必须双刃齐下,同时进行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

【经济师课题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1-21

案例研究论文的写作思路论文03-21

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6-20

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04-27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10篇)03-23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03-02

关于教育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03-29

研究生论文致谢03-30

研究论文格式模板11-16

论文的研究方法的有哪些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