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设计作品的功能属性与实验属性论文

时间:2020-06-19 08:56:17 计算机 我要投稿

计算机设计作品的功能属性与实验属性论文

  0引言

计算机设计作品的功能属性与实验属性论文

  连续七届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全国在校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性竞技交流平台。笔者有幸参与了3年的大赛评审工作,见证了中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与成果,感受到学生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历年大赛都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同时也存在一些并不令人满意的作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设计手法相对稚嫩,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设计者对作品自身价值认识不清。即使是公认的优秀作品也会存有一些遗憾之处。

  大学生的计算机设计创作是借助于计算机及其软件进行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活动。首先,计算机自身的功能属性决定了以其为工具所创作的作品同样也极具功能特性;其次,这一创作过程中材料或是原料的无实体化,决定了最终成果的虚拟属性。无论是由美术元素构成的可视化设计,还是由逻辑与数据构成的功能实现,最终都必将归集于其价值的体现。从作品功能出发,其价值体现在于实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从虚拟出发,其价值体现在于概念或是创意所引导的实验价值。笔者拟从这两方面着手,分析计算机创作中的价值体现。

  1作品的功能属性定位

  大赛类别共分6个大类:①软件应用与开发类;②微课类;③数字媒体设计类;④软件服务外包类;⑤动漫类;⑥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从概念上较好理解的是第①、②类及第④类,作品用户定位明确,更明显的特征是在设计之初即已被设定为承担某项事务,故作品的功能定位界定较为明确。受限于专业知识,笔者对第⑥类不太熟悉,不作妄评;第③类与第⑤类相似,以下针对这两类详细展开。

  1.1传播功能的定位

  数字媒体首先仍是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只是将媒介进行了电子化,当然在电子化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媒体形态,如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等,但从传播的形式与效果上判断,其最终仍是从属于媒体的范畴。“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将媒体的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与一般社会功能,其中每一项都在强调媒体存在的意义。

  在大赛作品中,强调最多的是媒体的一般社会功能,诸如公共认知的传达、社会规范的宣传以及带有定制属性的信息组织等,还有一部分是建立在社会功能之上的大众娱乐。以2013年第六届大赛为例,该轮大赛的主题设定为“水”。在参赛作品中,半数以上的作品以直接的手法宣传水的重要性及如何以环保的方式节约用水。这一定位本身没错,但在其功能层次上,只是挖掘了第一层社会功能,而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的挖掘仍存在很大空间。所以虽然大赛中最终也有以定位环保的作品获得了一致好评,但在此,笔者以北京体育大学的DV影片《上善若水》这一作品的功能定位为例来提醒大家,切不可忽略功能空间的挖掘与拓展。

  该作品讲述了挪威交流生Vic(文思茵)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故事。片中挑选了书法、太极拳以及茶道这些中国文化中的典型,将水的概念融入其中,展现笔锋的刚柔并济、招式的有形无形、茶道的包容无事。作品换一个视角,以水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1.2受众人群的定位

  媒体用于传递信息,所传播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自然在传播之初就已设定,而不同的年龄层、教育背景甚至性别,在接受消化信息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内容与形式的设定需要以受众人群为基础,换言之,好的作品必然要有精准的受众人群定位。但这一问题在学生现场答辩时却总是得到相对含糊的答案。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将自己作品的受众人群界定为一个非常广泛的人群,甚至根本没有界定。这显然是在创作之初,学生未能做到更为细致的工作。

  同样是在第六届的大赛中,受到好评的作品在定位方面明显做得非常突出。如中南民族大学的计算机动画《疯狂的水滴》,其人物造型、场景绘制包括叙事方式,都明显是针对青少年这一人群。该动画以诙谐的.手法夸张地讲述了城市自来水管道的破坏力,进而让青少年在娱乐的同时受到了安全教育。

  相对而言,一些交互媒体类的作品在受众群定位上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其中的电子杂志类作品。多数作品使用工具所提供的模板进行创作,在用色与布局上考虑不多,仍停留在内容堆砌上,很难在特征表现与特色人群上有更好的发挥。

  2作品的实验属性定位

  计算机的创作具有较强的虚拟属性。与受限于实体材料的加工过程完全不同的是,学生在计算机创作过程中具有更自由的主观性,亦可以融入更多的创作意图,这便是作品的实验属性。相较于直接明了的功能属性,实验属性对作品的要求更高。如果说具有了功能属性的作品主要面向大众的话,那么具有实验属性的作品则是明确地将受众瞄准了专业人群。正如独立电影与独立游戏分别引领着商业电影与游戏领域的创新探索一样,实验属性的作品更具有前瞻意义。

  大赛面向全体大学生,单纯强调实验作品确实要求太高。因此,可在保留功能属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实验属性,使作品在深度上多一些表现的空间。

  在第七届大赛中,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创作的DV影片《公路》在实验属性中可堪称代表之作。该片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围绕生命、责任与选择展开探讨。将公路类比为高速发展的经济,而在发展中人性本来的善良与正义却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该片通过童年回忆与“梦境”一般的超现实空间交织,展现了一个男人在生命的责任面前从逃避到勇敢面对的转变。其自我救赎的过程,最终给予了观众正视自己内心和对生命负责的勇气。

  特别值得分析的是,作者在片中大量使用了贴近地面的移动镜头,这一不同于常人视角的公路表现手法,既突出了车或是开车的人在公路上的快速行进,又给人以很强烈的视觉压抑感,这正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与营造的气氛。这一富有实验的表现技法,充分体现了作者专业上扎实的功底与灵活的创作技巧。

  在表现手法上多加入一些实验元素可以使作品更具灵性。这也是作品的创新和价值体现。学生应以此为出发点,探索更多的表现技法与技巧,通过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最终传递到商业作品中,使作品的价值被更好地放大。

  3结语

  无论是作品的功能属性还是实验属性,其最终都是创作者自身意图的体现,只是在形态上因其创作借助计算机,自然需要遵守计算机的约束。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计算机自身的软硬件环境与应用领域仍在发展,故由其为工具创作的作品在功能属性与实验属性上,也必将同步前行。

【计算机设计作品的功能属性与实验属性论文】相关文章:

1.共享出行的金融属性论文

2.大学继续教育市场属性分析论文

3.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前景分析的论文

4.浅析法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路径与发展趋势的论文

5.浅谈医疗费用保险真的具有人身属性吗论文

6.医学实验设计论文

7.计算机硬件组装虚拟实验系统设计研究论文

8.浅谈基于Openstack 的网络攻防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