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

时间:2020-10-06 14:30:03 会计统计 我要投稿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

  引导语:想必大家对于会计都不陌生,那么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的目的在于为有关人员作出有根据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为此,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才能对使用者决策有用。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的要求,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成本与费用。文章在提出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来讨论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容、测算方法及其控制与决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成本

  一、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含义及质量

  标准质量成本是物质生产领域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时广泛应用的一个术语,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成本,仅包括产品的生产方为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由于未能符合该标准而产生损失之和。

  广义的质量成本则不仅包括狭义质量成本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括产品使用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质量未能达到满意标准而承担的、不能向生产方求偿的费用。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时,究竟采用哪种质量成本概念呢?既然会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向使用者决策提供信息,以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那么考察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时,不仅要从会计信息提供者角度,而且要从全社会包括使用者的角度来全面地加以衡量。因为会计信息之所以倍受重视,是由于它对使用过程中因其质量不符合使用者决策需要而发生的。由使用者承担的那部分费用,更加不容忽视。

  因此,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所做的解释是,所谓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因未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为改善规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其决策需要所追加的一切投资之和。在上述解释中,反复提到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确,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总是相对于一定的质量标准而言的,质量标准不同,质量成本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考察会计信息成本时,就不可回避对其质量标准做出规定。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主要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为此,完善信息质量———就是用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充分相关、适度可靠和广泛可比的品质的标准。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是指在相关性、可靠性及可比性等方面与完善信息质量标准偏离的质量标准。

  二、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内容

  从会计信息的披露、传递和接收使用的全过程来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划分为预防、鉴定以及信息披露、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几部分。

  1.预防成本,主要指会计信息提供者为确保其会计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在质量管理教育和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所耗用的费用。主要包括提供者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费用;用于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责任心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是指为确保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所进行的质量检查活动所发生的、由提供者承担的.费用。主要是支付社会审计人员的审计费用。

  3.披露质量成本,是指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对受其控制的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进行确认、分类、汇总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未能按一定质量标准进行这些活动(简称“非标准披露”)时,信息提供者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包括非标准披露超过标准披露鉴定成本部分;因鉴定过程中发现的非标准披露而造成对有关会计事项的调整所增加的人工、簿记费用;因舞弊造成的资产流失的损失。

  4.信息传递和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在时间上迟于、数量上少于或因可比性的缺乏而不适合其决策需要时,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对所接收的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的费用。

  以上从成本的累积过程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进行了分类。如果从成本承担的主体看,其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的故障成本(为行文方便,将这三部分成本之和称为内部质量成本)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使用的故障成本(下称外部质量成本)则是由信息提供者承担的。

  三、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测算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是提供者和使用者分别承担,因而,信息提供者对测算全部质量成本缺乏内在动力,即使强求他们那样做,也必然导致外部质量成本的低估,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内部质量成本由信息提供者测算,而全部质量成本则由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测算。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测算工作宜由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分别按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以及信息披露故障成本项目归集费用,开支。

  定期或不定期地计算出内部质量成本。通过与前期比较,评价内部质量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说,主要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不定期地全面测算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可以是针对整套会计程序、会计制度来测算其质量成本,也可以针对某一具体的会计程序,如存货计价由历史成本法变换为现行市价法时,就可以分别测算历史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具体方法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富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样本,测算这些样本的内部质量成本,便可得出样本总和的内部质量成本。然后,再找出样本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将这些使用者的下列费用汇总:

  1.因样本提供的信息少于使用者决策的正常需要而另行搜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2.因样本提供会计信息的间隙期迟于使用者决策需要而使用者提前收集相关会计信息的费用。

  3.因样本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加工或另行收集信息的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的总和就是样本总的外部质量成样本。总的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等于样本的总内部质量成本与总外部质量成本之和。通过对不同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程序相应的质量成本的比较,可以评价这些会计准则、会计程序下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高低,进而依据质量成本最低原则对备选会计程序进行选择。

  四、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决策与控制

  通过定性比较可知会计信息质量成本,在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不一定比非完善信息质量标准下高。如果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采用所引起的外部质量成本的节省以补偿内部质量成本的增加,以全社会角度来说,仍然表现为社会福利的改善。由于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品,它具有不可独占性等特点,提供者为保证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所发生由他们承担的内部质量成本难以直接从使用者那里获得补偿,因此,他们缺乏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并保证符合其要求的内在动力。此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通过修订、完善会计准则,以推动高的信息质量标准的实施。

  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的控制量应分别不同的控制主体全面地进行具体分析:

  1.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来说,他们只能控制内部质量成本的一部分,内部质量成本的鉴定成本,信息提供者基本不能控制,因之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量大小,保证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为此,信息提供者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应严格遵守会计管理机构所规定的会计原则或制度;其次,应加强对财会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和责任心,使其树立真实、中立地反映经济业务意识;再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信息的符合性质量建立在健全的制度保证基础上;最后,应推行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2.对会计管理机构来说,他们所能控制的是会计信息的外部质量成本,主要保证制度质量。外部质量成本,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所决定的。因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首先应按照质量成本最低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对信息提供者应向使用者提供哪些信息,如何提供等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定。这种从会计准则层次,以全社会角度的制度性控制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成本最有效的控制。其次,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亦应合理地规定对会计信息在传递给使用者前的质量鉴定原则和制度,重视发挥社会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作用,提高审计质量,以保证会计信息合乎既定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美)埃尔登。S.享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87

  2.程包金。质量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4陈永平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建筑会计信息质量分析论文

2.会计信息质量的分层治理论文

3.矿企会计信息质量提升途径论文

4.会计信息披露与审计问题研究的论文

5.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市场影响论文

6.浅析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论文

7.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论文

8.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论文

9.浅析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