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07 03:02:48 会计统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新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出现了几个较大的变化,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原有的会计要素计量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准则的修改侧重于知识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会计工作所能反映的经济信息的关联性。历史成本作为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为计量原则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不能对经济事务作全面、系统、流动的衡量,从而无法促成知识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因而更不能精确系统地为股东、债权人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因此以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多元化会计计量模式应运而生。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分析论文

  【关键词】计量属性知识经济计量模式

  一、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在会计计量工作中,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应当在进行计量的时候,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各种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给出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使计量结果能够经受住实践的考验。

  (二)可比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计量,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制度规定进行,以使所有企业的会计计量工作都能够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只要是相同的经济事务,就应当采用相同或者相近的会计计量模式。计量模式的统一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的基础。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还有社会经济状况都不尽相同,为了保证计量结果能够满足企业经营者决策和预测的需要,以便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企业的会计计量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三)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计量模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地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则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说明。

  二、三种特殊情况下的多元化会计计量模式选择

  (一)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业的衍生金融产品。现行会计制度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入账后一般不再变动。而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若按传统的确认标准,它们一般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在签订之后至履行之前往往存在多种风险,因此,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时,可采用现行市价/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将衍生金融工具单独立项反映,在交易完成前逐期归结,交易结束后再一并结转。

  (二)人力资源计量

  一般说来,会计工作中对人力资源的计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它是应用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把会计主体针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即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具有提供未来服务或经济效益潜力的性质,确认为资产,并进行计量和报告;另一种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该模式是把人作为具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计量和报告。因此,人力资源也应像其他经济资源一样,把商品化和市场化作为其计量的前提,即对人力资源的计量可以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按劳动力现行市价进行计价,采用现行市价/名义货币计量模式。

  (三)预计未来事务

  对未来事项进行计量时应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合理的进行估计,并运用最合适的计量属性。由于未来事项属于尚未发生的事项,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计量中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往往采用现值和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作为其计量属性,采用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单位计量模式,以求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它对企业财务后果的计量。

  三、开展会计计量工作的一般性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计量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担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

  (三)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计量应当合理的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划分这两种支出要求企业在会计计量工作中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支出,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将收益性支出计列于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以正确的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四、开展会计工作的修正性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

  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计量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几步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被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应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从而采取不同的计量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重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再不影像信息的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计量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应的交易或事项,即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能仅仅根据他们的法律形式进行计量和反映。

  综上,会计计量工作是整个会计程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计量模式的要求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复杂的资本金融市场环境,会计计量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会计计量是多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这符合会计计量的未来实际。现阶段和未来会计计量模式应该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目前人们对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中逐渐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性都已不再持有异议。但对如何引入和引入多少的量化标准还存在争议,今后我们还有更多更艰巨的研究任务,希望新会计准则的实行能为我国的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04-21

基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的对公允价值计量论文(精选12篇)08-03

关于浅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问题的论文05-07

浅谈公路工程项目中的计量与支付工作分析论文05-15

关于金融危机后再谈公允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应用08-05

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04-30

关于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论文04-27

管理会计与企业价值创造论文04-21

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论文04-25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