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习引导及规划研究论文

时间:2020-12-02 10:45:40 会计统计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习引导及规划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会计专业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具有入门难、消化慢、实践要求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应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引导、完善专业规划的具体措施,为高素质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习引导及规划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会计专业,学习现状,引导和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快速变化,会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目前的会计教育现状,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状况如何,是否能够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形势,经过了大学学习后能否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是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会计人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面谈,调查了会计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总体情况,并对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对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调查以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专业学习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等,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先围绕所要调查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初稿,在某一个班级进行预调查,然后根据情况进行修改,再在全部会计专业班级范围内进行调查。

  (2)调查样本的选择:主要在本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分年级、班级进行抽样。分别对会计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随机抽样,每个班级随机抽取20至35名学生,回答问卷。同时,通过毕业生校友录,把问卷挂在互联网上,对已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3)调查问卷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0份,其中在校学生300人,毕业生90人,问卷回收有效率97.5%。

  2、访谈法。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部分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在各个班级抽取了5至8名学生,每个班级分别包含了学习成绩较好、学习成绩一般、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对他们专业学习状况、专业学习意识、职业规划意识以及在各年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访谈和交流。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统计、归纳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专业意识相对薄弱。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学生在大学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在入学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是缺乏全面了解,对会计职业岗位认识不够,对专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专业意识相对薄弱。专业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自主能动性,在专业学习中浅尝辄止,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习的质量。通过访谈,很多毕业生表示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认识非常缺乏。因此,普遍来讲,专业入门教育和专业意识的培养是专业教学之外的“空白区域”,值得各院校关注和重视。

  (二)专业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调查结果表明,65%的学生认为学习“教什么学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确立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35%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每学期有粗略学习目标,但不能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目标的实现率不高;只有5%学生会结合专业要求来制定具体学习目标,并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够作出分析和反馈。通过访谈,部分同学认为专业学习只是按照考试的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只求过关。因此,专业学习的盲目性,专业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大部分同学不能够具体明确应该学习哪些专业知识,应该怎样去获取这些知识,更没有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直接影响了专业知识能力的形成。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专业学习目标,是各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专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调查结果表明,有约1/3的同学入学后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大学的学习和专业相关要求,能够自主学习和进行专业知识扩展,并且安排有序;有2/3的同学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的主动性迅速下降,很大程度上还在被动学习、应付学习,他们除了到教室去上课外,很多时间用于聊天、购物、聚会等休闲活动,学习安排失当,往往满足于几本教科书,范围狭小,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扩展和发展。还有少部分学生把学业和能力对立起来,轻视课堂,弱化专业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专业自主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调查结果表明,60%的学生认为虽然系统掌握了会计理论知识,但具体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模拟实验中学生一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的一整套过程,具备了一定的账务处理能力。但当企业实际业务比较复杂时,对相关业务却无从下手,不知道凭证、账簿等的具体处理流程,毕业的学生不会开支票,更不知该如何跟银行、税务等部门打交道。因此,学生实践操作和综合业务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专业岗位适应能力不强。调查表明,80%的学生认为毕业后对具体工作岗位的操作不能直接上岗,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仍感陌生,无法迅速上手。即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有一定的适应期,不能达到企业“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用人标准。访谈中,部分快毕业的学生认为学的东西与企业实际业务差距太大,也有学生感叹“好象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怎么就要毕业了”。这同时也反映了目前各院校专业规划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因此,缩小专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零距离”对接,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专业认知的缺乏、专业学习目标的不明确、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等现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毕业不能成为合格人才,不能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需求。显然,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大相径庭,与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宗旨相违背。

  三、对策和建议:加强专业学习引导和规划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专业引导主要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茫然,引导和解决“学生怎样去学习”;专业规划侧重解决“怎样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人才”和”学生成为什么规格的人才”的问题。专业引导与专业规划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针对学生专业认知的缺乏、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专业引导尤为必要;针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和专业岗位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应着重完善高职院校实践环节的专业建设规划。目前,各院校的会计专业引导相对比较缺乏,专业规划普遍存在实践主体地位不突出的问题。因此,应从根本上建立专业学习引导机制,完善以实践为主体的专业建设规划,确保高素质应用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引导的实施

  1.专业引导的层次设置。各个年级学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应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引导。新生入学应侧重于专业入门引导,高年级学生应侧重于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岗位能力引导。

  (1)专业入门引导。入门引导之一:专业认知入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加强专业介绍,指导新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专业入门引导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实验室、与专业教师座谈,特别是请知名专家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应学习的专业课程,以及目前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形势,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为工作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入门引导之二:专业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新老生交流、院系专业入学教育活动等,介绍大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形成专业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促使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

  (2)专业提升引导。专业提升引导之一:引导学生确立专业提升的学习目标。根据会计职业要求,帮助学生确立考证目标,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会计电算化证等,并指导他们专业自主扩展学习。同时,帮助学生确立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如掌握珠算、小键盘快速输入技能、数字和文字书写能力、点钞技能、办公软件操作技能、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纳税申报、审计监督等各业务岗位能力等;专业提升引导之二:职业发展的引导。应该加强学生职业兴趣取向的引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指导机制,引导学生结合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所从事的具体行业和领域工作做方向性的选择。

  2.专业引导形式的多样化。专业引导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以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状况为宜。

  (1)举办专业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如财会信息化竞赛、会计业务操作技能竞赛、综合计算技术竞赛、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竞赛、珠算、点钞竞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营造良好的专业学风。

  (2)知名专家讲座。通过专家讲座帮助学生专业认知与进行专业学科前沿介绍,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内仿真试验室观摩、校外企业参观、暑期社会活动等,营造会计职业环境,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4)推广学务指导。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专业问题给予解答,并指导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

  3.专业引导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专业引导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应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专业引导体系和引导机制,避免形式化和短期效应。首先,单独成立专门的专业引导小组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专业引导,此部门职能应独立于一般的教务教学部门。其次,建立全面的专业引导队伍和灵活的专业引导形式。广泛的专业引导队伍包括教师、社会专家、企业人士等,应定期进行专业引导队伍的扩充。同时,应建立广泛的专业引导形式,灵活采用各种专业引导形式,并对好的专业引导形式不断推广。最后,专业引导应给予政策鼓励和经费保障。对于各项专业引导活动应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应建立专业引导专门经费,对进行专业引导的师资给予奖励和支持。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规划的完善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普遍存在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问题,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较低,实践课程开出率不足,实践教学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因此,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应进行优化,可结合会计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考虑从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能力由专业素质基础课程、专业素质岗位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这些课程模块应加大实践课时安排和实践教学的力度,教学计划中应突出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确保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2.构建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成体系,实践层次较低,实训模式单一,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因此,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环境,将实践性教学活动由间断性变为连续性、由局部性变为整体性,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从单项同步实训、综合性实训课程、校外顶岗实训三个方面来着手。

  (1)单项同步实训。单项同步实训是在各学期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实践教学部分的实训。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将各学期开设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以及“审计”等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在各学期各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通过各课程单项同步实训,使学生掌握各课程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为综合模拟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综合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是在校内模拟实训室中将会计岗位群的全部技能集中的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常在各单项同步实训完成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可按照会计分岗实训和会计混岗实训分别进行。会计分岗实训通过模拟大中型企业会计业务,把会计分为财务主管、出纳、成本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审计、税务申报等岗位,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组成实训小组,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会计混岗实训是模拟小型企业业务,会计岗位实行多岗一人,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让学生熟练掌握手工全盘账务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全部流程。综合模拟实训将会计分岗实训和会计混岗实训相结合,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解决了学生只懂一套账、不懂会计分岗核算或者只懂某一岗位核算、不懂全盘账务的问题,体现了职业特色,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对接。

  (3)校外顶岗实训。社会顶岗实习是让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工作,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训环节。顶岗实习一般设置在毕业前两个学期,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带薪上岗从事会计相关业务,不仅受到了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

  可以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是学生走向会计职业的接口。总之,通过构建单项同步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内容上将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结合,实训手段上实行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融合、实训空间上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切实解决会计教学理论脱离实践问题。

  3.改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配套建设。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配套建设普遍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会计模拟实训室条件较差,设备简陋;配置的实训材料比较陈旧,实训业务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仿真程度不高;会计实践教学师资建设薄弱等。实践配套建设的落后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达到仿真的要求,阻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会计实践教学配套建设应从以下方面来完善:

  (1)完善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分为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主要进行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等专业会计的模拟手工做账实习以及点钞、珠算等专业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进行从最初记账凭证编制到最终会计报表生成的财务软件记账,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具体运用。会计模拟实训室应突出环境仿真、业务仿真的特点,仿照现代公司财务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引入公司财务活动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和职能岗位。同时,配备专职实验员进行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管理和维护。

  (2)会计实训资料的更新建设。应配备全新和完整的实训资料,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要符合“新、全、真”的特点,确保各项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项目贴近企业实际,并根据经济发展不断更新。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数量有限、实训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校外实训教学开展的不够深入。应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寻找与企业共同利益点,将实训基地建设成“校外课堂”,为校外实训提供硬件保障。

  (4)会计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创造条件安排会计教师到企业“充电”,及时了解企业会计业务要求的最新动向,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同时,应聘请企事业单位财务总监、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与实务界的交流,把企业最新的技能、管理理念带到学校,促使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际业务缩小差距。

  总之,专业引导和专业规划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专业学习引导和规划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会计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8

  2 王丽娟.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3 敬采云.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 王 虹、林 艳、孙丽娟.论以企业为依托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