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时间:2022-10-31 16:31:08 理工学 我要投稿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通用7篇)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1

  病虫害灾害是森林资源中最为顽固的灾害,虽然难度很大,但也要艰苦攻坚、克服困难,做好防治工作。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珍贵资源的一部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林业部门应对森林资源加强保护,大力开展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工作。目前,相关人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不足,影响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林业部门应实事求是,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就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预防;解决方法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使我国林业产业高速发展。森林资源匮乏,再加上森林病虫害频发,对林业部门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这个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在展开工作时,面临不少问题,使防治工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迫在眉睫,森林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

  1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我国是一个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森林病虫害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其中目前危害较严重的“十大”病虫害有:松毛虫、美国白蛾、杨树蛀干害虫、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大袋蛾、松叶蜂、森林害鼠[1]。日前,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不断拓宽以及爆发频率增高,给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①基层工作人员数量少,再加上近年来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增加的单一树种的森林面积,进而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无形之中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②由于工业发展迅猛,地球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暖冬季节出现频繁,虫害越冬的死亡率在降低,森林受灾面积日渐扩大。这都大大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

  1.2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短缺

  林业在环境保护中作用重大,但是国家财政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保障,因此使基层人员在治理防治病虫害工作中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森林病害虫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森林资源,而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我国相关各部门应当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的投入力度。

  1.3基层人员的防治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森林资源是林业部门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带来的相关利益也是不断,致使林业部门将重点工作放在了林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渐渐的忽视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大部分林地承包户更是缺少病虫害的预防意识,林业部门人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更好宣传引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的防治工作人员不能实事求是、因材施教,没有把有效的科学技术措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导致治理不科学、防治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起到作用。

  2制约有效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原因

  2.1基层防治技术能力薄弱

  ①基层林业部门技术人员不足,比如:夷陵区森林植物检疫站,该单位编制6人,目前在编在岗1人,人员严重不足,工作负担极其严重,且专业知识和技能贫乏,没有一个森防或森植保专业的人员。这直接导致我们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其防治能力跟不上,防治工作不能更加深入的开展。

  ②可以应用于防治工作中的科技设备和手段较少,无法实现科学合理的防治病虫害。例如:防治人员仅通过喷洒药水对低矮型树木进行病虫害治理,长此以往,就会增强病虫的抗药能力,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影响生态平衡。所以,防治技术能力薄弱严重制约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理。

  2.2工作机制不健全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林业部门的工作机制不完善,比如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存在问题等,这都不利于病虫害工作的开展。①多数林业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都是统一标准,实行一刀切政策,这样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发挥对各省市各地区的具体指导作用,因为各省市林业情况是不尽相同的。②林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足,这就使森林病虫害治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快速的解决,致使病虫害扩大,对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产生重大的损失。

  2.3无法对森林资源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监测

  林业部门对林业资源的病虫害发生现象缺少准确的监测和有效的预报,不能及时发现掌握森林的发病发虫害情况,也就无法为基层防治人员提供切实的有利依据,往往是在出现大面积病虫害时,才能发现这些情况。①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规划,缺乏有效的检疫环节,导致病虫害的危害性不断变强,传播力度增广,加大了防治工作难度。②防治专项资金严重不足,缺少先进的高科技的病虫害监测设备,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监控病虫害疫情。现在病虫害疫情的发生主要靠基层巡林员和林地承包户发现和上报。

  3森林病虫害防控的措施

  3.1增强基层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非凡的工作,森林资源的是国家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的组成部分。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增强基层林管站技术人员和人民群众的防治意识,使相关人员从思想上就意识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①加大病虫害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比如:组织各乡镇(街办)林业管理站开展专项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宣传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技能。使防治人员和林农认识到治理病虫害的重要性。②引导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士和专家投入到防治工作上来,比如:聘请林业专家、大学教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下到乡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面对面的教群众学习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技术。③强化林业部门的管理者对病虫害预防的意识,促使他们认识到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性,实现防治结合,控制病虫害灾害面积。

  3.2切实落实防治责任

  病虫害灾害是森林资源中最为顽固的灾害,虽然难度很大,但也要艰苦攻坚、克服困难,做好防治工作。所以,森林病虫害防治这项工作是需要林业部门长期的坚持不懈,而有效的防治责任,对病虫害防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使相关人员深入的开展防治工作。①林业部门成立防治小组,根据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各负责一定范围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②防治小组针对本负责区域内地病虫害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让防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3.3提高森林病虫害预测

  对各地区的森林病虫害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①林业部门针对各自负责的区域内森林分布建立长期的监测网络,对本区域内的病虫害现象实行严密监测,能第一时间发现主要病虫害现象,并且及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救治方法。②增强基层防治人员和群众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3.4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地防治计划,对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①投入资金研发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如遥感技术,这样就可以不需要人员到现场就可以发现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实现了对病虫害疫情的有效监测,使防治工作更加具有有效性、针对性。②着实推行生物防治技术,重点关注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

  3.5加强林业检疫的管理

  世界经济贸易频繁,木材进出口日趋增加,对外来物种的严格检疫监测十分必要。①对森林检疫执法力度必须严格执行,检疫部门要充分做好森林检疫工作,严防外来物种进入到我国森林环境中来。②对引进的树种必须先经过林业检疫部门检疫合格之后,才能引进到我国。因为引进地树种可能携有外来虫害种类,一旦检疫疏忽,则有可能使外来虫害在我国大面积泛滥,使防治工作更加艰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病虫害预防和管理极为重要。

  4结束语

  目前,病虫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森林树木地生长,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林业资源,不利于我国森林资源地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工作者应该提高对森林病虫害危害性的认识程度,做好基层的宣传教育工作。国家有关部分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科技监测设备到基层。林业部门要建立起健全的防治机制,更好地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服务,使国家的森林资源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候新春,刘恒山,党旗.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现状及对策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

  [2]刘炎.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J].民营科技,2012,05:143.

  [3]蔡巧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3,05:57.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2

  1植物检疫工作

  严格实行种苗产地检疫,严格规范森林植物调运检疫程序,对省际调运森林植物及其制品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对调入的各类森林植物及其制品进行分类统计,对发现的违规调运桃树苗木,携带根结线虫病,及时进行了烧毁处理。为了防患于未然,2013年3月份,桐柏县制定印发了《桐柏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桐政办[2013]8号文、《桐柏县美国白蛾防控应急预案》桐政办[2013]9号文,成立了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技术方案》,成立了森防专业队,保证一旦出现疫情,能立即组织防治。

  2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进行松材线虫病监测和松褐天牛诱捕,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时刻关注松林健康状况,对所有木材加工经营场点进行疫区告知,并要求木材经营加工厂点签订不从疫区调运松木及其制品的保证书。开展美国白蛾普查,通过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对道路沿线、涉林企业、建筑工地、木材、大树苗木集散地周围、景区村庄、城区等周围的树木的普查。针对杨树食叶害虫以杨小舟蛾为主的现状,通过释放敌敌畏烟剂、白僵菌和喷洒灭幼脲对公路林、片林针对不同情况使用不同药剂、器械开展全面防治工作;为了准确掌握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趋势,采取固定方法、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固定标准地调查为主,根据踏查情况,设立临时标准地,并进行全面的调查,密切监测虫情变化,因地施策,利用白僵菌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及时对重点地段的松林进行重点预防。

  3森防管理工作的主要保障措施

  (1)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质保障能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四室一库”即试验室、标本室、档案室、微机室、药剂药械库等,配备冰箱、显微镜、解剖镜、分析天平等实验仪器和电脑、传真机、打印机、PDA、GPS办公设备,森防专用车、机动喷药设备。在保障基础设施及设备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总结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绘制全县主要森林病虫害分布图、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图、标准地及踏查线路图、主要病虫害生活史图、松材线虫病踏查线路图,对标准地标牌进行重新制作更换,为有害生物的测报和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森防队伍建设,建立测报监测网络。组建技术强的应急防控专业队,并在国营林场、重点乡镇成立了防治专业队,配备专职检疫员负责森林植物检疫,建立覆盖全县的检疫监督网络,平时加强复检、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的检查监督工作,把住源头,研究虫情发生趋势,及时提出防治方案,严防危险性森林病虫害传入。以桐柏县为例,该县是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全县共有各类监测点60个,专职测报员4人,兼职测报员22人,虫情报告员60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报制度,此模式对防控疫情十分有效。(3)加强森防知识宣传,搞好业务技能培训。开展科技下乡,加强林业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宣传,重点对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讲解,使病虫害防治工作社会化。并对防治用药技术、药械的使用和维护等技能进行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技术精湛、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测报队伍,使马尾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经济林病虫害都得到及时有效地防治,通过努力达到有虫不成灾,林农得效益的目的,以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

  4讨论

  (1)森林病虫鼠害是无烟森林火灾,每年累计造成的损失,不亚于森林火灾。虽然近些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病防事业,但各级政府在支持病防工作上,就远不如防火那样重要。应该说都是森防工作,都应同样抓,同样管,森林病防工作才能搞好,森防事业才能腾飞。(2)说到底病防根本问题就是体制问题,只有从源头上解决资金、计划和管理的问题,彻底改革束缚病防事业发展的传统管理方式,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互相支持,才能真正确保生产的健康发展。(3)改革病防管理旧模式,适应未来需要,我们要从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实行股份或个人投资防治与国家宏观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治理和招标防治相结合。民有林要实行有尝服务。健全病防工作法规和制度,完善测报、防治、检疫三个网络。以监测和预报为核心,以检疫为窗口,以控灾减灾为目的。保护森林、保护生态、保卫绿色、造福人类、造福未来,是我们森林卫士的最终奋斗目标。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3

  1强化管理,注重协调

  由于气候原因,今年我县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往年严重。我们在及时监测并发布预警信息的同时,注重和各乡镇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系。5月份我们在野外调查时发现县城以及部分乡镇街道法国梧桐悬铃木方翅网蝽有成灾的可能,我们及时发布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监测预警信息》,和《建议及早进行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治的函》一并送达县园林局。县园林局高度重视,派出一名副局长和县森防站实地查看,由于园林局没有专业设备和技术,最后并协商由县园林局筹备防治资金,委托森防站应急专业队进行了防治,达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我县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委托森防站对全县公益林病虫害情况进行监测和防治,我们及时发现城郊乡陈大庄村、黄棚村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在5月初对部分区域用敌敌畏烟剂进行了防治,部分区域用白僵菌粉炮进行了预防,有效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由于连续三年的高温干旱天气,黄二星舟蛾在我县突然爆发,7月下旬在黄岗红叶景区发生面积达到了3000亩,其中中度以上发生面积达2000亩,成灾面积300亩。县森防站及时发现,对相关的黄岗镇政府、回龙乡政府、国营毛集林场下发了《关于黄二星舟蛾限期除治通知书》,并由林业局主管森防工作的副局长主持,召集三个部门及时召开协调会,最后由三个部门协调筹资,由县森防站派三个技术员现场指导监督,由黄岗镇组织专业队,连续9天用白僵菌粉炮进行防治,并对周边林分进行了预防,很快控制住了黄二星舟蛾的蔓延,保护了景区的生态安全和景观效果。

  2完善队伍,及时防治

  结合我县常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明确全年防治工作任务、重点,有针对性的完善、组建社会化防治队伍,做到一旦发现有病虫灾害,能够及时地进行有效防治,真正做到有虫不成灾,林农得实惠的目的。针对我县除了县森防站森防服务队和马尾松毛虫专业队,其他组织普遍存在技术力量弱、组织松散、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等问题,2013年度重点完善了淮源镇三王庙村板栗病虫害防治协会,指导成立吴城镇王湾村茶叶协会合作防治队、埠江镇红桃协会合作防治队,协助协会、专业队购置防治器械、药剂,适时指导协会、专业队开展社会化防治,协调解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各专业队、协会的社会化防治面积均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推进林木病虫害社会化防治作为服务“三农”、满足林农需求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存在问题及打算

  由于监测预警比较及时,各种防治手段齐上,我县今年虽然病虫害发生较往年稍微严重,但是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防治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首先是防治经费不足,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比较困难。下一步将增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投入,努力争取把林业有害生物社会防治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努力把各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组织和完善好,保障森防队伍建设。其次是群众防治意识不强。由于林业效益低下,群众不愿意对防治工作投入资金,而且山区地形复杂,树木高大,群众没有专业技术和器械,群众自己防治也很困难,市场上也很难买到专业的林业用药和器械。一家一户的经营规模,也很难组织大规模的防治。下一步将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打造一批有活力的经营性防治队伍。

  4结语

  本文首先对2013年度社会化防治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打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4

  摘 要: 本文探讨本溪市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的机遇,改革创新中遇到的矛盾,以及如何让这两项工作配套进行的途径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 病虫害; 防治

  1 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新机遇

  1.1改革将激发林农护林防灾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责权利相统一。为确保山林资源的经济产出、确保劳动成果不因森林病虫害危害而付诸东流,农民更加关心森林病虫害灾害问题,更加自发、自觉、自愿、积极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了更加广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

  1.2改革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更加明确

  集体林地承包后,农户成为承包林地的责任主体,在依法拥有森林经营权的同时,也依法承担着做好经营范围内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义务。“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每个承包山林农户的责任,“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治责任有了明确、具体的主体。

  1.3改革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提供了契机

  集体林承包经营后,集体林经营“单位”剧增,“单位”经营面积锐减,农民护林防灾热情与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显现。

  1.4改革拓宽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投融资渠道

  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经费将纳入财政预算,防治执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对病虫害防治给予补贴,为包括林业生物灾害在内的森林自然灾害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

  2 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一项重大改革在破解主要矛盾的同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化解不同层面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好,会降低改革成本,加速主体目标的实现;反之,就会影响改革整体进程,甚至功亏一篑。

  2.1必须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改革,以破解集体林分户经营后抗灾能力减弱的新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森林病虫8 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 6亿亩,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全国现有集体林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总面积的57. 55%,是森林病虫害危害的重灾区。

  2.2必须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服务水平,以破解国家要生态与农户要实惠的新矛盾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更重要的是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必须加速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进程,以破解防治社会化服务低水平与林农对专业化服务高要求的新矛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推进防治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

  3加快森林病虫害防治配套改革的步伐

  3.1深化森防改革,加强机构建设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健全各级森防机构,稳定防治队伍,加强与广大林农的沟通,建立包括病虫情报告制、限期防治通知书制、防治委托制、“三防”协会联系人制、技术培训咨询制等多种形式的联络机制,充分调动林农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积极性,履行好防治直接责任人的义务。

  3.2加快建立防治合作组织,健全联防机制

  建立以防火、防虫、防盗为主要目的的林农自律互助合作“三防”组织,有利于发挥森林资源保护规模效益,降低林农育林护林风险和成本,维护林农根本利益。对于组建防治联合体的,应在必要的工作设备、防治物资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森林病虫害“小灾不出村,大灾不出县”,达到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防治效益”的目标。

  3.3加快防治机制创新,加速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力量,推进防治服务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也是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配套措施。

  3.4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防治投入政策

  各级政府应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多途径森林病虫害防治融资和筹资机制,拓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融资渠道。发展现代林业,森林保险是基础和保障。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5

  【摘要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能起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据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资源位居世界第五,人工园林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人工园林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人工园林面积的不断增加,使我国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因人工园林多为单一结构、单一树种的纯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一旦有害生物传入,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大面积爆发流行。同时,人们为了经济利益,无节制的大量砍伐天然林,导致天然林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起森林病害虫的发生。这些因素造成我国森林面积锐减,严重影响我国林业发展。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如想让林业持续有效的发展下去,需重视森林病虫害问题与防治。本文通过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1、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

  1.1森林害虫种类繁多,破坏性强

  据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知森林害虫种类已达到两千三百多种,而森林病害也大约在五百多种。其中破坏性极强的森林病虫害有美国白蛾、大袋蛾、松材线虫、松突园蚧、松毛虫、日本松干蚧、杨树蛀干害虫、湿地松粉蚧、森林害鼠、松叶蜂等。这些破坏性极强的森林病虫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传播,轻则延缓林木的生长周期、整株枯死,重则让树木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例如:①我国一九八二年首次发现的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又称萎蔫病,它主要寄主在松树体内,当寄主松树感染该病四十天后,就会出现整株死亡的现象。并且在二十年间快速蔓延至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各个省市,危害我国松树面积接近一百三十万亩左右,严重威胁了我国松树的安全。②美国白蛾于一九七九年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在短短三十年之间,已从辽宁省传入山东、陕西、天津、唐山等各个省市。同时,由于它们危害寄主植物种类较多、取食量大,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造成大面积植物树叶被啃食殆尽,单独留下叶脉,让树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1.2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造成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的因素有以下几种:①由于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寒冷的冬季温度偏暖。冬季温度偏暖,为我国较多地区的森林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较好的生长环境不仅利于树木的生长,对森林病虫害也大有益处(益处即是降低病虫害死亡率,加快病虫害繁殖速度)。②由于天气的持续干旱,会给虫卵以及害虫创造一个较好的繁殖与生存环境,加大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③森林病虫大面积的害爆发后,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病虫害天敌的大量死亡与抗药性的增强,加大了森林病害虫的发生面积[1]。

  2、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

  2.1外来生物入侵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加频繁,而国外大部分危险生物会利用贸易渠道入侵到我国。以松材线虫为例,我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需要使用大量木材制作的包装箱来装载这些设备,而松线虫就是“藏匿”木材包装箱进入我国。同时,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传播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多数地区生长繁衍。典型入侵危害性大的病害虫有: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小楹白蚁、美国白蛾、葡萄根瘤蚜、油松叶小卷蛾、松材线虫等。给我国林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与经济损失[2]。

  2.2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是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森林病虫害检测预报是通过固定时间点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与灾情发生传播规律,进行调查与监测。当管辖的森林区域出现死亡的林木时,防治员可及时发现死亡的林木并调查出死亡原因,准确的监测预报不仅能有效防止森林病虫害灾情扩散,也能避免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检测工作较为滞后,导致其监测预报存在不准确现象,这种现象让防治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情况。森林病虫害在发生传播初期未被及时发现,防治员就会错过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

  3、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3.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科技快速发展,化学农药被大量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林木保护上面。当森林树木出现病虫害时,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通常采用较为简单的办法,即大量滥用化学农药对林木病虫害进行防治。地方政府使用这种方法虽能达到快速杀死害虫目的,却也忽略了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弊端(滥用农药的弊端即不仅杀不死病害虫,还会影响林木的生产质量)。因此,地方政府想要避免这种弊端出现,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正确选择稳定性强的农药以及合理使用含有剧毒的化学农药,同时,在用量上也应注意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能提高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效果,也有助于我国林业健康发展[3]。

  3.2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加强,不仅有助于提高其检测预报工作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也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可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①重视对森林防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森林防护人员的检测预报能力。②森林防治人员明确监测的对象,不仅能提高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准确率,也能降低病虫害灾情的发生几率。作者简介:袁丹,1982年生,女,本科,工程师(林业),办事员,研究方向:植物检疫、林业科学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艳萍.如何有效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6,(01):99.

  [2]王建军,双慧颖.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与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111.

  [3]白雲.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63.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6

  一、前言

  一直以来,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就是森林工作站的一个重点工作。只有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才能够保证森林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确保我国现有的森林面积不受损失。

  二、各个监测网点做到分类管理

  在不同的县级地区,所在的生态环境、气候和降雨情况不同,所可能产生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县级各个网店的测报监理工作,应该在全面监控和掌握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区域的监测网店做到分类管理,对于一些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做比较严密的测报管理,对于灾害较少的地区采取踏查的测报方式。分清主次,以便于更有效的做好测报管理工作。针对不同方式的测报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测报资金,做好资金的运转和比例调控,以便于将更多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好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最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按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于监测点进行合理的分配,一如在病虫害常发区域建立严密监测点,这些区域往往是病虫害最为严重的地域之一,加强对这些地域的管辖和监测,能够更有效的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严密监测点设置有7到8个固定监测点和八个以上病虫害的临时监测点。根据以往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至少四到六次的调查次数。在一些病虫害偶尔发生的地区设置机动调查点,要求对其设置6到8个临时性的病虫害测报点。对于一些常年都几乎没有病虫灾害的地区设置报告点,不需要设置临时调查点和固定调查点。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在相关县级设置9个严密监测点和21个病虫害机动调查点和两个报告点,它能够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了病虫害的预测监理工作,增强了对于病虫害防治的主控性。

  三、完善测报管理规章制度

  制订了《森林病虫害测报及森林植物检疫实施细则》、《红脂大小蠹调查补助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森防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测报员的工作职责、测报调查区域、时间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并将测报工作长期作为各基层林业站、林场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测报员的工作积极性,上报的虫情材料合格率大大提升。

  四、强化森林病虫害预防硬件设施完善

  硬件设施是重要的基础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快森防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在原有实验器材和野外工作工具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预测预报硬件建设,引进现代化的大型设备,建成完善的办公、测报、防治、检疫检验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

  五、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只有一个好的测报团队,才能够将测报工作及时认真的做好,在监测之前,对于病虫害的发生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灌输和学习,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测报员对于监测工作的工作认知和责任认知。在此基础上,测报工作的完成,不仅仅需要测报工作人员对于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和了解,也需要测报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作为森林病虫监测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技术培养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测报员因本身的工作经验、培训程度、工作经历、工作时间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对测报员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测报员予以一定的考核,并进行优秀等级、中等、和比较低下水平的等级分类。针对不同测报员的技术水平给予相应的工作培训。在注重对测报员理论技术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和训练。例如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先对测报员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比较优秀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对森林检测的实际操作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和贯通。

  六、提高测报工作技术的科技含量

  想要能够更加精准的做好测报工作,就需要针对测报工作的测报技术和测报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在以往的80年代的时候,县级病虫害的管理和测报工作只是对一些矮小林木的病虫情况进行考察,这种考察方法并没有对于病虫情况的检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再后来90年代中期,更多的林分开始进入中龄林,对于以往的针对矮树的监测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的形势,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为此,为了做好适应工作,针对病虫害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探讨,最终推出了一种新的“振落法”的监测方式,它的应用是用木棒对于树木进行敲击,从而对于病虫的震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得病虫情况的监测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世界环境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变之中,要想更加精准的在不断的环境改变之中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就需要我们对于监测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病虫害新的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病虫害的监测方式进行总结和改良,及时组织测报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和实际操作实验等,结合大家的力量,不断的对监测工作进行改良,从而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真正意义上落实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七、森防工作今后发展方向

  今后森防工作应逐步建立健全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检验检疫体系、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体系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以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完善危险性病虫防范机制。强化森防目标管理,重视监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从源头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抑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危害,并防范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以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八、加强检测,综合治理

  1、切实落实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加快我国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保护森林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降低森林病虫害损失,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林业部门的日常议程中,作为新世纪的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根本上推动绿化造林的速度,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强化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

  预测和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将病虫害的调查检测分析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对病虫害的动态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实行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定时调查、指定方法、固定地块,避免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危害。从发展的角度观察,以县为基本预报点,迅速建立起全省的健全、全面覆盖的网络预测预报体系。并结合本区域的气象气候以及林木资源状况等资料,实现对全省病虫害情况的长期预警预报监测,为我国林业部门实施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技是森防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由于我省在森防工作中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采取有目的性的改进尤为重要。首先,应坚持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以保护好现有林地为基础,实行适时适地造林,栽种良种苗木,营造混交林,并将森防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其次,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加强林木自然的病虫抵御能力,推动病虫害防治与林业生产和谐发展的科学道路;最后,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农药的使用规定。

  4、加强林木的检验检疫,杜绝病虫的入侵

  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加强对植物检疫相关条例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加人们对检疫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增设森林病虫害检疫检查站,以实现对病虫害的严格检查。同时,对苗木进行源头管理,加强产地管理。尤其是在公路上难以设置检查站的地方,必须加强产地检疫;对国内外进口的各种的森林植物必须经过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但在运至目的.地后,仍需当地森检部门的认真检验,以确保万无一失。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管理需要重视的工作环节较多,只有不断的深入分析当下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管理要点,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 篇7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当中通常会有三方面的灾害隐患,主要有森林火灾、森林水灾与森林病虫害。其中森林病虫害不仅有着与火灾、水灾同样的破坏性,同时其带来的灾害带有独特的生物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森林病虫害的成因以及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1.1.1 自然原因。森林病虫害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主要依靠自身与大自然进行传播,虽然在自然环境中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消灭,但由于其本身的抗逆性非常强,并且会在自然环境的变化中进行自我调节,稍有存活机会,便会大量繁殖且再度肆虐。

  1.1.2 人为原因。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人们往往会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频繁出现环境污染、破坏的问题,并且对环境的修复工作不重视,也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林业建设过程中所栽植的人工林或多或少会携带病虫,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面对复杂的病虫害难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进而导致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2 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以及林业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发展过程中,森林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现如今,对生态环境有较强危害性的病虫高达200多种,其中松材线虫、松毛虫以及美国白蛾等病虫带来的危害在我国较为显著,严重破壞了森林的生态环境。同时,森林病虫害对森林的植被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会进一步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人们往往会采取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施,而这种化学药剂难以被分解与代谢,倘若使用过量则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负担过重。再加上高毒药物残留会在水循环过程中渗透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而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 对病虫害危害性的重视度不够

  森林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突发性的情况非常少见,因此人们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会有一定的惰性,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如何提升经济效益方面,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则重视度不够。许多相关职能的林业部门形同虚设,并没有将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发现病虫害对森林却侵害熟视无睹。

  2.1.1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虽然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在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仍然沿用的是较为落后的技术与设备,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许多林业地区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停留在喷洒化学药剂层面,而这种防治技术会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同时还会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并且高度化学药剂会误杀病虫的天敌,导致病虫害在无天敌的环境中肆意蔓延,效果适得其反。此外,在病虫害防治预警设备的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没能将病虫害的繁殖与滋生扼杀在摇篮中,仅仅通过后期的治理很难根治。

  2.1.2 病虫害预警机制较为缺乏

  当前,有许多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病虫害的认识不到位,因此未能赶在病虫害滋生之前设定针对性的预警防范机制,没能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此外,部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在应对病虫害的侵扰时会显得束手无策,只懂得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工作,以至于给林业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外,人工造林的树木结构过于单一,其自身抵御能力有限,一旦发现较大的病虫害灾情,预警机制难以遏制。

  3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具体措施

  3.1 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必要的森林资源,同时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森林病虫害给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因此,相关部门应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重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性,只有思想意识方面得到重视,才能制定完善的措施与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进而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根本目的。

  3.2 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要想进一步提升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要重点关注技术与设备两方面的科技水平。其中针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主要在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防治业务能力水平,只有组建专业化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队伍,吸收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才能够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隐患,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要强化对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而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方面,则需要引用病虫害防治的新药物以及新器械等,不断更新与先进技术相匹配的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实效,进而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预防与治理。

  3.3 完善森林病虫害预警设施建设

  在具体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对林业地区的预警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同时还能够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提高森林病虫害的判断准确性,进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肆意蔓延,将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实现防患于未然的防治目的。制定完善的预警机制,严格遵守机制开展防治工作,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科学性与严谨性。

  3.4 推行生物防治技术,构建混交林

  所谓生物防治技术,则是利用生物手段去达到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目的,主要手段是构建混交林,由于纯天然生长的森林里面,其树木结构分布极其复杂且种类繁多,有着非常强大的净化功能,而传统的人造林结构分布较为简单,食物链非常单一,一旦滋生病虫害,人造林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而构建混交林的目的则是能够让其向自然生长的树木一样,形成复杂且丰富的结构与食物链,对病虫构成天然的防御屏障。这种生物防治技术非常环保,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树木、花草和土壤不遭受破坏,同时也促进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森林病虫害防治与对策10-20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思考10-20

分析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和防治方法论文09-09

森林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10-20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探析论文03-20

黄芩不同病虫害的特征、危害及综合防治论文02-1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09-22

青海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分析论文09-08

对龙江地区玉米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的措施分析论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