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民众奥运会赛后倦怠对策研究

时间:2017-08-11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奥运会后民众出现赛后倦怠的负面影响。针对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这一社会及其影响,提出北京奥运后消除民众“赛后倦怠”的社会焦点转移、场馆利用等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奥林匹克;体育;后奥运;赛后倦怠

  1974年,美国心家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了倦怠概念,并指出工作倦怠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倦怠”这一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运动领域中,如邢淑芬等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过论文《关于运动员倦怠的研究述评》,该文从运动员倦怠的概念界定、症状表现、理论框架及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国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又如《运动员倦怠的测量、模型与预测变量》一文中陈作松、周爱光对运动员倦怠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目前,国际上有学者提到过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这个词,RichardCashma《奥运会及其遗产: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一文也提到悉尼奥运会后出现过这一现象,并且正在积极研究奥运会后引起民众心理变化的“社会效应”。国内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展开类似的研究。

  一、奥运会“赛后倦怠”及其影响

  (一)关于倦怠与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
  倦,就是疲倦、疲劳的意思;怠,是消极、厌烦的意思。心理倦怠指的是“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指个体对待社会事件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指的是对自己进行负性评价的趋势,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降低,经常的感觉是缺乏进步甚至是在原有的水平上降低。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工作倦怠、婚姻倦怠等社会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指的是在奥运会刚刚结束的一段时期,承办城市和国家的人民由于奥运会的突然离去而产生的一种赛后消沉与倦怠的社会心理。“赛后倦怠”是一个临时过渡时期,是人们经历了奥运会的“大喜过望”与赛后“人去楼空”的失落后所产生的沮丧,并使得恢复正常的生活变得困难。人们想尽可能地忘记比赛,因为这占据了他们生活和媒体长达7年之久,此时,伴随着奥运会的结束人们的兴趣将发生戏剧性的衰落,突然间不知道奥运会到底要实现些什么,突然间不知道接下来要用什么来鼓舞心智,内心的价值认同就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于是就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

  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最明显的征兆是对奥运会甚至是整个社会渐渐失去了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主要表现有:感到自己有明显的空虚感,觉得自己的心智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对社会丧失热情,对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降低;个人成就感降低,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和奥运价值的评价下降。

  (二)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的负面影响
  就个体而言,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的内在的后果有情绪低落、颓废、易怒、脾气暴、失眠、对社会活动缺乏兴趣等,并将导致情绪障碍和健康不良。其次,倦怠还有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之类的心理问题。为了应对各种倦怠问题,个体可能会增加酒精和物的使用量,从而引发新的问题。此外,工作中的个体可能会产生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并把倦怠心理延伸到工作之外,把情感耗竭等负性体验带人到家庭生活之中,从而影响家庭和朋友关系。最后,随着倦怠程度的加重,个体的消极意向逐步明显。

  就组织而言,随着倦怠个体应激程度的增加和所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减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与能力逐步下降。倦怠的个体在工作中采取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退缩行为,工作质量也明显下降。高质量的社会参与要求时间、精力、努力、承诺和创造性,而倦怠的个体却不再愿意付出。这种对奥运、对生活的倦怠还具有传染性,最终可能形成全组织、全社会的倦怠心理。

  因此,不论从个体还是组织及社会来讲,社会民众的奥运会“赛后倦怠”的产生都将造成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会使得本是民心工程的奥运会酿成民心萎靡不振的“苦果”。然而,从历届奥运会承办城市和国家经历来看,社会民众的“赛后倦怠”心理现象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蒙特利尔纳税人的噩梦”,巴塞罗那奥运会造就了地产泡沫使得民怨不休,1998年长野冬奥会使这座被称为“日本屋脊”的城市患上了“后奥运综合征”,雅典奥运会巨额的资源耗费使得至少要为这15天的狂欢承担10年以上的居民非常郁闷,再也没有了赛前的激情。即使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悉尼奥运会,也经过过两三年的赛后消沉。

对于社会民众奥运会赛后倦怠对策研究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