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4)

时间:2021-04-17 15:03:0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育研究

    3.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4.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法则,巩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强化已形成的语感,使语感在理性的指导下,不断得以修正、整理和提高,形成真正敏锐、准确、深刻的.语感能力。

    (三)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整体感知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社会生活,是客观社会生活和作家主观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要正确领会作品中反映的思想情感:

    1.必须了解掌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从而达到理解作品主旨,追本溯源的效果。达到沟通文本与现实的双向对话;构建学生主体的期待视野,在审美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语感、提升语言能力。

    2.让学生借助作品的语言对自己的情感、精神世界进行反观认识、开拓提升,这样言语和精神的东西才能水乳交融。

    3.鉴赏文学作品要从作品的特点、重点、精微细妙之处考虑,做到整体把握,细心研读,不能用胶解作品代替整体感悟;鉴赏文学作品应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对整篇课文的鉴赏要融会贯通,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上去认识它的审美价值。

    4.引导学生去探求对作品初步感受的原因,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培养其把握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利用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教育。针对不同文体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

    (四)鉴赏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

    文学作品是教与学的凭借,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都是经典名篇,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具有典范性。是学生接受文学鉴赏训练所用的典范实例。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学生将来读书写作的参照,是接受思想熏陶、情感冶炼的载体。因此,文学作品可以在文学鉴赏中发挥范例作用。文学作品的范例作用还体现在课下写作的延伸。学生学完文学作品后,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写、续写、写评论、写感悟。通过写作不仅可以对原文充分地消化、领悟,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总结、写作能力。文学鉴赏教学不是一个独立的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鉴赏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2.鉴赏文学作品既要协调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顺序与学生认知发展顺序的关系,还要注意教材内容与课内、课外的衔接。以文学作品为范例,以文学史为线索正好可以把诸多要素有序地串联起来,无论学习哪一篇作品都可以在这一线索上找到它的位置。

    3.无论是文学鉴赏还是文学常识的学习,都应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建构知识的过程既不能过于笼统、抽象,也不能只是散乱的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而应使学习内容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以文学史为线索恰能把这两个原则运用到实际之中。

    4.在补充文学史知识时,要以具体作品为基础,注意把握好主次关系。文学常识是为文学鉴赏打基础的,它只起辅助作用,如补充过多、过难,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学生不易接受,反而会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量和度。

    (五)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本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