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2)

时间:2021-04-17 15:03: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论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这里存在着对课堂讨论教学形式的使用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两方面的误解。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有很多优点,但教师在使用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乱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接受性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上时时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地位或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压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表达交流、探究创造、自我完善的潜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使学生学习的内在精神获得解放,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一学习方式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于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学习组织方式上,学习组织方式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诚然,介合作”不能是一个人,课堂讨论可以体现合作,但缺乏合作本质的课堂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课堂讨论可以是进行探究的形式,但是,进行课堂讨论不等于就是在进行探究。这取决于课堂讨论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同时,探究不一定只限在教室里进行,也不一定非在固定课时内进行,或者非得要小组活动,只要学生能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实现了探究的目的。

      误区三: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要通过反复诵读就会达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需要出发,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以往我们在这个方面强调得不够或者不全面,因此,出现有的学生荣辱不清、审美标准不明的问题,甚至在品德和人格上出现问题。所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广大语文教师纷纷把加强审美教育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注意加强教学内容方面的审美,遇到重点课文,更是牢牢把握这一点,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教师对此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对于意境优美的文章,只要反复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审美情趣。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了采用放录音、教师范读、学生单人读、学生分组读、集体诵读和穿插默读、放声读、有感情地诵读、分角色朗读等读书形式。课堂上热热闹闹,朗朗读书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教师把这种做法冠名为“美读”。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活动,教师不进行分析讲解,全让学生自己去熟读感悟,似乎只要多读,问题就会全部解决,甚至还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来解释自己的做法。

    审美,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鉴赏语文的美,需要对语文资料的积累和感悟,需要理论的指引。只能这样才能深刻、全面地领悟到美的实质。

    感悟美,不读文章不行,但要获得美感,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利用自己的文学知识去分析、点评文章的优美之处,带领学生咀嚼、品味文章的意境、构思、文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体验进行感悟,达到对美的欣赏。

    要达到好的审美效果,教师一定要通过引导、分析、讲解,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增加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多读、体验、感悟。

      误区四:课程改革将取消考试与靠考试拉动课改

    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改革,主张在考查教与学的效果时采用多种方法,不把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于是,一些教师的认识又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认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就不能进行考试,要尽快向取消考试的方向发展。于是,主张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在游戏中学,提倡从小学到高中不留课外作业,不再考试,让学生摆脱作业的压力,让学生从考试的栓桔中解放出来。

    还有的教师认为:考试依然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就寸步难行,除非创造一套适应新课程的考试方法,让考试拉动改革,否则,改革就难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