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位

时间:2021-03-20 20:42: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位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育 以人为本 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学习
  论文摘要:本文就小学美术教育的技法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入手,探讨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改革方向。即提倡以人为本,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感受,从而逐步完成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并健全人格要求的使命。
  
  小学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生开始有了某些自己的思维,并喜欢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心灵感受。而美术以其自身色彩、线条表达上的特性为学生所喜爱。《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而如何让美术教育符合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却一直是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对此,笔者想从现阶段教育情况出发,探讨一下小学美术教育的定位。
  
  一、小学美术教育概况
  美术是小学的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其特殊价值,诸如对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造性价值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积淀文化素养、发扬创新精神。在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小学美术教育长期秉持学科本位的理念,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理解。教学内容上,传统的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很明显,具有单一的文化观念,所导致的对单一美术的认同,必然使得美术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非常的狭小。 而小学生天真浪漫,对美术一般都具有浓厚兴趣,而现实教学内容的有限性却让学生的渴望形成极大落差。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刻板地依书本教学,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和机械地训练。可以说,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和现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诸多不符之处。
  二、以人为本,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取知识,但是它的功用是让受教育者掌握方法,学会思索。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育把模仿作为学生的基础训练,忽视学生作为人的个体的发展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力和情绪表达力。因此,为了达到美术教育的初衷,要做到“以人为本”,即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关注他们的情感、兴趣的表达,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的界定至今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在国际上1896年高尔顿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是对创造性思维研究的第一部文献,后来,心理学家开始了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以弗洛伊德和华莱士为代表,他们把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之后,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法。 在笔者看来,创造性思维与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第一、要求教师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倡“不教而教”的隐性教学方法。美术是强调悟性和灵性的艺术,只有见识修养良好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感悟做出正确引导。而“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①
  第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注重个体个性表达。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智能结构、艺术素质以及他们的见识面、接触面和感受面都不相同,必定有自己的发展趋势,而每一种类型都有优缺点,而且影响学习效能。② 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多侧重小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美术题材,在教学上,要启迪学生自己主观的表达,充分调动其创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引导的学生才能发挥出更多潜能,体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③ 小学生开展美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经历探究过程获取美术知识,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从而形成美感探究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提升探究能力。在现代,传授性的美术教育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和教学精神,而它也必须接受新的使命,即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学界也有多种定义。但按照目前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科学探究,值得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实施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这里笔者把学校美术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作如下界定:它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美术题材,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简单的物体结构、色彩意义、美术思维的活动、过程和学习方式。以下将针对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做一个探讨:
  (一) 教师——探究性学习的引路人与合作者
  由于探究教学知行观的改变,教师也不同于原先传授技巧的角色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绘画中的现实需要提供有力的引导和帮助,并从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丰富其美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积极处理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例如,“在美术教学中, 结合一些教材中的内容, 教师有意强调一些图画中的不完整现象,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的思考, 依据心理学的研究知识, 当一些不完整形象呈现于眼前时, 会在视觉中引起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对称和和谐的倾向。学生如何通过不完整形状来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整形状, 就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④
  (二)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体。
  在美术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在此之中,并不强调美术色彩搭配、构图技巧、造型艺术或者绘图方法,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美感体验和悟性提升。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就常常见到学生因为缺乏指引,缺乏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因而造成感受力比较差,无法在绘画时落笔。对此,笔者认为应该提升学生的感受力,激发他们在精神和行为上对美的追求,这就是美术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所谓“探究性”,即是强调主体的参与及过程的重要性。重过程不重结果,美术首先是游戏(早期岩画、舞蹈不过是人类情感的自我表达),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儿童将自身经历与体验重新组合,赋予其新的意义,他们任何一个涂鸦,任何一件作品都是自我的一部分,表现了他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