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

时间:2022-11-23 11:44: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

 论文关键字:评价标准;学生特点;差异;审美水平;框架
  论文摘要:对于高校美术教育而言,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习作评价标准,不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因材施教有所帮助,而且对量化学生成绩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学生习作与绘画艺术品的的差异、分析了高校美术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能够较为完整的评价学生习作的标准。
  
  人的审美水准并非与生俱来的。根据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同时人对美的感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前提,当今世界艺术史才能够如此斑斓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但是同样作为绘画作品,在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一个标准对他们的绘画作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个标准必须考虑到处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需求,并且参考现有的对各种流派的绘画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针对学生作业的特殊性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同时在确定标准之前还应该对学生作业与绘画艺术作品的异同要有所了解。
  首先在创作上两者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如科林伍德所说“一张绘画艺术品实际上是有想象力的创造……是画家通过纸或者画布把存在于脑海中已完全形成的东西外在的表现出来……”①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更多的则是对现实面对的事物的客观再现,是尝试将画面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重合的过程。其次在功能上,一张成熟的绘画艺术品是体现创作者本身的审美情趣。通过对绘画材料和技法的驾驭向观赏者传达自己所表现的主题。但是学生作业只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绘熟悉并掌握绘画材料的特性。绘画作业本身则是体现这一目的的途径而已。最后在形式上,艺术家可以通过任何适合表现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通过最简单的架上绘画形式来实现自己对所要表现事物的诠释。
  但是学生作业与绘画艺术作品在欣赏角度上却都遵从着绘画的基本原则。“都是通过一定的材料实现不同的造型元素、如色彩、光线、肌理效果等传达画家的意向。”②同时不论是学生作业还是成熟的绘画艺术品都或多或少的表现了作者的主观自我意识及审美水平。
  处于高等专业教学中的学生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方面他们掌握了一定的造型与色彩基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加以消化并能够运用到平时的艺术创作中;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大量的习作练习中加强对材料的认识,做到能对自己所使用的工具熟练地掌握;同时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而现代网络能够提供巨大的信息来源。所以他们需要具备从庞大的信息库中提取正确信息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由于学生作业与专业艺术品之间的差异和相同点,就需要这个评价标准在兼顾画面审美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还要对学生起到适当鼓励的作用。
  综上所述素我认为制定一个在教学中评价学生作业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型能力
  “造型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不论对于刚刚开始系统学习绘画的学生还是艺术家来说造型无疑是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造型能力不仅仅只是将描绘对象再现在画面上,而且是通过所掌握的几何知识将物体重新构建,使之更准确且更容易被抓住特征,并在画面上表现其形体和结构。这里的结构不光指外在的构成,也指内在的构造。连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都认为“如果你拒绝研究解剖学、素描和透视艺术……这与其说是天才毋宁说是懒惰的象征。”③所以说完整的造型知识和能力是制作一幅完整作品必要的先决条件。
  二、构图能力
  “构图是将画面的各种元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各种题材组织在一幅画面里……构图也呈现着作者的内在构思和逻辑思维能力。”④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幅画面的视觉效果。根据不同的画面需求采取不同的构图方式才能使画面发挥最大的表现力。构图的能力体现了绘画者对整个画面的掌握能力。
  三、色彩
  色彩使用得当会使画面主体突出风格鲜明,反之则会使画面凌乱,影响画面整体效果。色彩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色彩的基本规律和色彩相互调和的知识都是绘画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对色彩理论是否熟练掌握,从一幅画面中用色是否合理就可以很直观地得出结论。同时不同材料的颜料其特性与用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材料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画面色彩的表现。
  四、对材料熟悉程度
  博科林说过:“如果仔细想一下丢勒、列奥纳多达芬奇、鲁本斯等大师们是如何一丝不苟的研究他们所使用的材料的,我们会对当代画家的担忧付之一笑。”⑤画家通过材料来表达自己对对象的感受,因此对材料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表现力。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绘画材料有油画、国画、水彩、水粉等不同的材料需要的环境、表现平台及技法都不同。在技法上不同的绘画工具适用的技法也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绘画者对其所使用的材料有相当的熟悉,只有这样才能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技法。
  五、个人风格
  能够在绘画过程中产生个人风格是每个绘画者毕生的追求。但是个人风格必须建立在自己对描绘对象独特的理解和对事物敏锐的观察之上。否则即便形成了个人风格也最终会沦为盲目的跟风和模仿。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还与绘画者的审美水平密不可分。个人风格是绘画者完整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所以在个人风格的确立上一方面需要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的引导。
  六、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
  由于学生很容易受到不同思潮作品的影响,从而在绘画风格上在一个时期刻意的模仿某个流派的作品。对于这类作品在评价时可以适当的引入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历史、社会背景以及评判此类风格作品的标准,使学生真正了解了此类作品的内在含义,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模仿。另外高校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学生,其中不乏有个别表现手法和材料应用上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上,分清真实的感受和盲目的跟风,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相互结合构成了我们评判学生作业标准的基本框架,而其中造型能力和构图是重点。只有解决了画面造型和背景营造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认知水平更进一步的提高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自己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本班学生的评价标准体系。不仅在教学上能够更加有秩序的使学生的技能技法逐步的成熟起来,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上也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由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历史,因此制定出一套完全囊括所有审美理论的评价标准去评价艺术品是野蛮且不现实的。但是对高校美术教育而言,制定出一套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标准,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并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是必要的。
  
  注释:
  ①科林伍德 《美术原理》克拉伦登出版社 1939年
  ②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董宏宇 王春辰译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年
  ③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的秘密生活——一个天才的日记》 陈训明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④梁展翔 李永旭 编著 《设计表现技法》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⑤马克思多奈尔 《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 重庆出版社 杨宏晏 杨红太 译 2004年

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相关文章: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创新思考05-23

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08-20

新时期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革新08-10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发展趋向研究08-10

论高校美术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05-15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意义与策略研究08-30

应试教育冲击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现状08-13

浅析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完善08-30

关于高校民间美术教育课程开发刻不容缓08-30

语文教学中的习作评价的问题和方式论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