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时间:2021-03-21 09:30: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转向已成必然之势,必须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描述论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描述、主导性描述和载体描述的发展,对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微观领域; 描述论
  
  思想政治教育向微观领域拓展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学说的研究和阐释,描述论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微观领域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转向的必然
  
  1.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与解释
  描述和解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两个基本范畴,学术界目前比较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解释的研究,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研究还没有起步,“由于被认为标志着认识的最终成果,解释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由于被看做是认识的前期工作,描述则自然而然地为人们所长期忽视。”[1]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外化行为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等。解释一直以来就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青睐,尤其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解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解释范畴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网络空间、虚拟社会、数字社会把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即思想政治教育虚拟领域、微观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不再是通过传统开会就可以解决,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转化为数字符号,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虚拟的空间里通过数字转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联结仅仅依赖一根网线、一根数据线。通过网络来窥视教育对象的心灵变化结果,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

  2.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和功能的匮乏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微观领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解释面临新的困境和功能的匮乏,主要表现在:研究人的内心变化发展时,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只有通过对人内心变化结构的外在表征来判断、定义。比如,解释、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问题,源于这个人的道德行为,即内心想法的外在表现的判断;解释一个人心情郁闷,源于对人的内心思想的外在行为的定义,而对人的内心如何变化、怎么变化、变化成什么程度却缺乏合理、正确的解释。易言之,解释难以全程跟踪并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的内心变化的曲线波频。因而容易出现这种解释,即发现人感到郁闷,晚上就应该到树底下看月亮的解释,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减退或变相。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领域研究中,解释不是万能的',易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解释不可能解释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内心变化、思想变迁历程还有待于以后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使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功能匮乏和隐退,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由解释逐渐转向描述,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研究或反思,即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基本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描述规则,否则就会产生悖论,因为“描述既有对客体写的一面,也有主观规定的一面。对客体的描述包含主体的主观规定。没有规定就不可能有描述”[2]。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要把握一定的规定规则,才能描述出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活动的需要,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根本在于主体如何、以及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描述,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描述要以客观事物为依托和根本依据,体现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必须反映出客观性,从而不歪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内容或信息,反之则歪曲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容或信息。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描述是主体的描述,主体不可能有“纯客观的立场上描述客体”,主体总是基于自己知识的限度,对客体的描述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依据,因此必须坚持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规则。

  2.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体现科学性,才能完整、全面地描述。描述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要有科学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前提工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是非科学的,甚至是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实现。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无禁区,宣传有导向”,这个导向就是要把握政治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必须把握政治性,坚持一定时期执政者的阶级意识、执政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须遵循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3.指称性与多端性相统一规则
  “描述的指称即是描述所指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指称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称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心变化过程等。对同一事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描述角度,不同的主体对客体的描述也有一定的区别,即不同主体的描述情况存在多样性,原因在于主体描述的多端性,不同的描述主体总是从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角度去描述,存在多端性。指称性与多端性的统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时候既要明确对象,又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思想政治教育描述对象进行描述,体现多样性共生。
  4.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统一规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描述长期性与反复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描述。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时描述给教育者,使教育者及时采取对策,这种描述就是反馈描述。但是,主体的描述受到主体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正确、完整地描述成功,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描述,才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描述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