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体现高职特色论文(2)

时间:2020-09-03 14:43: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体现高职特色论文

  (二)“实用性”争论促进了通识的发展

  通识教育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及广博知识的教育。通识教育反对大学一味迎合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这种教育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对通识教育的“实用性”作用的怀疑,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样的尴尬局面早在通识教育的前身自由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18、19世纪就已屡见不鲜。如洛克(John Locke)等,都对自由教育持反对意见。洛克认为,教育应该为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应该设计具体的事物和工作。在他看来自由教育一无所用:“它不能教我们改进产品,也不能扩大我们的庄园和土地,……也不能导致化学、天、学、磁学等任何其他一种学问的新发现。”洛克的观点在当时逐渐流行,但也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自由教育学派的驳斥和反击。同时代的重要人物纽曼(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就认为受过自由教育的人可以胜任诸多职业,因为自由教育可以教会人们思考、推理、比较和分析,锻炼培养人们的品位、判断力、洞察力,它或许不能一下子成为、政界要人、医生、工程师,但是他的理智所达到的状态使他能够胜任这些职业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可以担当其他任何他有兴趣的职业。在纽曼看来,会缩小、贬抑人的精神力量,人就像某台大机器上的附属部分,处其中有用,游于外则微不足道。纽曼,以一名19世纪极为权威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的显赫身份,对自由教育的“有用性”做了比较精辟的解答。他用“理性”、“有用性”等概念对自由教育的诠释不但推进了自由教育思想的发展,也鼓舞着20世纪的一批专家学者继续高举着这面旗帜,如赫钦斯等。实际上纽曼本人并没有完全否定职业教育,随着时代变迁,自身的发展,自由教育的内涵已不只是单纯追求发展理性,也注意到了对其他有用知识的学习。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教育在美国已经成为了通识教育的同义词。

  有学者认为,现代的通识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在本质上是塑造自由人,使人获得理性的自由,从这种意义上讲,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今天的教育观念中,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已形成共识,争议多存在于如何有效的实行通识教育。

  二、目前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中的困惑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的高职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之外,都应该接受与通识教育有关的教育。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很多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成了“没有人愿意去管,没有教授愿意去教,没有学生愿意花精神去听”的“三不愿”,人们还没有像重视专业教育那样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真正作用被忽视了。

  造成通识教育没有真正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原因是多方面:

  (一)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和经验不足,宣传也不够

  大陆通识教育是从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起步,基本上是从1999年教育部建立32个素质教育基地后才正式开展,人们对通识教育还没有做到深入了解。尽管有些人热衷考察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做法,但通识教育的外壳容易效仿,而精神内核却不可能轻易掌握。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加速来临后,通识教育未受到重视

  在通识教育起步初期,我们高等教育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高校的扩招,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也正因为这样,高校不得不忙于处理扩招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冲击,直接后果就是通识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和教育质量下滑。

  (三)很多教师及学生对通识教育有很大误解

  通识教育是近些年才开始在学校兴起的“舶来品”,人们还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这些误解主要是:(1)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是科学教育,而通识教育不只是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包含着科学教育的成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源于自由教育包涵的理性精神。虽然通识教育的课程组织上,人文类课程较多,但把通识教育只说成是“做人”的人文教育,是不完整的;(2)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通识教育重点在于“人”的通,这里的“通”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具备良好的品格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知识结构较为完整、通连;三是理性精神凸显。而通才教育注重于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重点在“才”的通;(3)把通识教育误认为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对应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给予人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单纯的专业教育把人的知识和能力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识教育强调共同性知识的教育,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教育对应的是“应试教育”,是为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通识教育是特定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