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

时间:2021-03-24 11:38: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

 论文关键词:语文学科 语文教材 母亲形象 教育资源

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母亲形象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挖掘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母亲形象。笔者认为,教材中的这些教学资源应该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载体,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亲情,是一切情感之始。可当代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长大,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亲情观念却越来越淡薄,似乎家长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有些孩子甚至与父母敌对,更有甚者不堪所谓的压力弑父杀母。这固然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我们的教育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中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底子,奠基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还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一大批母亲形象,这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面笔者仅以《我的母亲》、《父母的心》、《甜甜的泥土》、《一厘米》中的母亲形象为例作一分析。
  一、博大无私,为孩子奉献挚爱的母亲形象
  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平凡又感人的母亲形象。
  她有一定的文化和才干,温柔善良、富有感情,但是她身处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社会将她封闭在狭小的家庭空间里,没有踏上社会施展才干的机会,只能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子女的身上。她时刻不忘子女,要让孩子享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她以自己的情感熏陶教化子女,使子女形成正确的爱憎观,形成丰富的感情世界;她为子女的受责而痛苦,却又竭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而赞同封建式的教育以督促子女上进;她日夜劳作,为家人无私奉献。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断的描写所抒发的对母爱的深情感念。
  文中有一非常感人的细节:年底父亲“清算”“我”平日功课,“我”挨打,呜咽着背书,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最后,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一片断,真切、细腻、感人。母子连心,竹板打在儿子身上,也就是打在母亲心上。儿子挨打,母亲的“哭”、“抱”、“吻”,充分体现了母亲的慈爱;同时母亲硬着头皮说“打得好”,这也是爱,“为的是希望她儿子上进”,有哪一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尤其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孩子的成功是做母亲的最大的欣慰。尽管我们并不一定赞同这种棍棒教育方式,但读到此处我们仍会感到心灵的震撼,为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深沉的爱而感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体会文中所展现的母亲对孩子博大无私、绵绵不绝的疼爱与呵护,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
  二、艰难挣扎又难以割舍亲情的母亲形象
  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则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爱。
  把孩子送给别人家,是现实所迫。富人家条件好,对孩子肯定有好处,同时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如果穷人真的将孩子送走也是无可指责的。但爱子之心使他们实在难以割舍任何一个孩子,孩子是换了又换,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将孩子送人。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呀,骨肉亲情是再优厚的条件都无法买断的。“送”与“不送”体现的都是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父母的心就是这么矛盾,他们在爱中挣扎。
  文章中单独对母亲的描写只有一小段,“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的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能不能答应我用这个女孩把他换下来?’”一段话,母亲找了三个理由,先是和过世的婆婆一模一样,再是对不起当家的,还有孩子已经对父母有了印象,诸多的借口无非是想换回二儿子,可见母亲为此费了多少心思,如果不是对孩子的爱,母亲又何必如此呢?
  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围绕“送与不送”来展开讨论,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天下父母的这种矛盾而又伟大的爱子之心。
  三、深陷痛苦却又时刻牵挂孩子的母亲形象
  《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小说把一位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刻画得催人泪下。
  为了等候好久没有见面的儿子,她不顾“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的寒冷,“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当放学的孩子都走完了,她并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她内心受到严重打击,“她一阵晕,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残酷的现实令她失望、悲痛,不能与儿子朝夕相处令她倍受煎熬,她难以割舍对儿子的思念,对儿子的爱,她只能让传达室的老头把“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带给自己的儿子。这包普通的糖里蕴含着崇高的母爱,蕴含着一颗爱子之心。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城市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以及离异后重组家庭的数量直线上升,这些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少离异家庭的孩子总认为父母离婚了就不再爱自己了,特别是再婚的家庭,孩子更是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有一种被抛弃感。于是它们或是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或是自暴自弃,成为令教师头痛的问题学生。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就像作品中的离异母亲,尽管不在孩子身边,但对孩子的爱是至深的,从来都不会改变。学生只有理解了母爱,才能懂得感恩,珍惜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