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研究

时间:2022-11-24 16:50:1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研究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高职课实际现状,探讨其课程改革问题。鉴于学生对本课程缺乏兴趣、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就如何提升高职生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思考,阐述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实施方案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高职学校在非计算机专业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并把它作为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影响到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三校”(技校、中专和职高)和普高,“三校”生与普高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有着较大差别。另外,城市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生源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也都存在着差别。
  2.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性、自觉性不强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其计算机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服务的技能。但由于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觉得计算机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对专业技能习得影响不大,因此不重视这一课程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上课、上机玩游戏等现象较普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组成内容已基本定型,可大致为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系统Word、表格系统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础知识六个模块。部分高职院校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对以上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如有的增加FrontPage网页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等。从这些内容模块分布来看,都与学生初、高中曾经学过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不同层面的重复,致使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中已经掌握的内容缺乏新鲜感,因而失去兴趣。
  4.将证书考试等同于课程考试
  在各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规定了学生毕业时必须持有计算机相关等级证书,这项措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为学生更好、更容易就业增加砝码。只是,将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考试成绩,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则多有干扰。教师为了让学生过级而进行教学,势必会变成典型的应试教学,授课教师不得不按照考试的大纲去学生的学习,必然会忽略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练习。教师为了追求考试合格率,大部分学生为了顺利拿到证书,他们都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讲授和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学生只要在最后一个月的知识巩固过程中,跟着教师有针对性地做练习,大多数都能通过考试,而考试中所涉及到的操作内容,却仅仅只占应学课程内容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这种状况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造成学生平时学与不学、是否努力学都一样。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根本没有可控制性,平时安排的操作练习内容,自觉的学生会完成,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不会按照要求完成,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习考勤都无法保证。这是因为,操作练习等基础性训练并不会影响到学生能否参加过级考试,也丝毫不影响过级考试的分数,给日常的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以至于有教师反映,许多学生即使过了级,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是很低。
  5.教学以讲授为主,采用灌输式教学
  著名儿童专家李跃儿说:“一个好老师往往说得很少,他主要让孩子自己去悟。”计算机课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一定要多动手实践。但是,现在的计算机课教学却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往往先把学生要操作的内容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个同类型的操作题,让学生去练习。甚至在上实训课时,先对着实验册示范操作一遍,然后学生再通过看着实验册中的详细步骤来完成实训内容,书一合上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在讲Excel的“序列填充”时,笔者曾经进行过对比教学:第一个班按正常的讲授法,先演示然后让学生练习;第二个班采用学生研究性学习法,教师先不讲,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先是一个学生找到在“编辑”菜单中的序列填充,然后大家相继找到了。在之后的测试中,笔者发现第二个班的学生基本都能顺利解题,而第一个班中竟然有部分学生反映没听教师讲过相关内容。
  6.合班上课及课时安排
  由于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欠缺,导致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多采用合班形式上课。上理论课时,合班人数几乎都高达90到100人。而操作课则分开上,由不同的教师讲授,与合班上理论课产生了矛盾,如果合班中某个班因某种原因不能按照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就会拖累与其合班的另外班级。
  在课时分配上,由于基本上都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的模式,各占50%课时,而在实际的实验课中教师往往还会占用一些时间来讲实验内容,使得学生真正操作的时间少于一半,对学习非常不利。

  二、高职课改革设想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知识体系庞大,虽说懂得的计算机知识多多益善,但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三年的高职学生要能成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却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要精选,要从基础性、够用性、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等原则出发选取教学内容。
  (1)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实用性强、符合工作实际的内容。比如,讲授基础知识时,先通过课件演示计算机的构造和拆装机过程,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带领学生实际观察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并挑选部分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讲授Word图文混排时,结合报纸、杂志的排版来示范,突出其实用性;讲授Excel表格时,结合班级成绩单的制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讲授PowerPoint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电子演示文稿,既锻炼了相关技能,又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讲授Internet操作时,每个学生都上网查找指定范围的专业知识,并使用E-mail收发电子邮件及QQ即时,充分应用现代办公手段。
  (2)计算机的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的整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观念从“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上来。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对每个知识模块精心设制一个任务,把知识点隐藏在各个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通过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的,促使学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开展计算机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每周4学时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来说,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就较好的学生。应该对这些学生多加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广告设计、动画制作,等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增长学生的见识。这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积极适应就业需求,是非常有益的。
    2.教学方法
  (1)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教学效果。理论教学使用课件演示,适当地使用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素材,提供直观的知识,不仅增加视觉、听觉效果,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而且使知识更易理解和掌握。可以利用机房的教学管理软件,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也可有效避免学生开小差、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操作,加强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监督。
  (2)重视教学的实验环节。加强实验环节的主要方式有:①充分利用课内实验时间,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②增加课外实验时间,开放计算机室(实验室),使之成为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最好场所之一。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上机的热情,加以积极引导,利用完善的管理、良好的设备、一定的实验研究项目和适当的基金鼓励,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外实验的积极性;③定期举办计算机录入大赛和网页制作等计算机操作比赛,使学生学然后知不足,反过来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以求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3)重视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部提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同时,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公共课改革中,以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全面提升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教改质量。

  三、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过程化教学

  恰当的评价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特点,教师应该重视过程化评价,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采用课程考试与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过程作业每学期至少5次,将平时考勤和过程作业按50%、等级考试按50%分别计入总评成绩。这样,学生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证书成绩×50%,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或考试投机取巧的行为。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实施计算机教学改革中,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熟悉学生专业特点,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其次,要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穿插到教学中去,促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新颖性。同时也把知识更新作为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
  另外,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很重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好能够做到各个班级单独上课,并且把上课地点安排在机房中进行。在课时的分配上,多倾向于实验课的练习。良好的学习条件会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技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各专业学习的基础,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之一。如何使高职计算机教学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要,摸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索。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研究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研究】相关文章:

高职计算机教改的课程设计研究06-06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08-05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08-03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08-22

改革高职高数考核 凸显高职教育特色05-23

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改革分析08-05

高职高专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改革分析08-03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思路06-04

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考06-06

高职高专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