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1-03-28 16:37:3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论文摘要:

中等以培养技术工人和初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初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其提升办学水平的保证。文章结合我校在“中马”班()、“奥利来”班(鞋业)学生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中职学校培养初级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论文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源于就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直接服务于企业,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有赖于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急需人才,因此,实施“订单式”培养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在内的八点要求,对中职教育作出了明确的定位。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越性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以或其他具有效力的约定方式,定向为特定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员、技术工人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企业的招工困难、学校的招生困境和学生的就业困难。它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企业解决用工上的较大困难近年来,由于地方快速发展,人才和劳动力缺口不断扩大,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严重限制了自身发展。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这一困境,能在短期内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既解燃眉之急,又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和劳动力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根据需求调整自身的发展路径,因此获得了企业的普遍欢迎。
为学校解决了招生难题众所周知,在普通高中招生的强势“挤压”下,职业高中的招生历来是举步维艰。近年来,由于初中毕业生锐减和大量去外地就读,招生情况更是每况愈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那些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提供了一条快速而实用的“学习——就业”通道,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赢得了相当部分学生及家长的认同。
为学校解决就业推介的困难,并开辟了新的创收渠道以往,学生就读两年后到相关企业或单位实习,会遇到很多阻力,需要学校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去各个企业或单位了解岗位需求情况,及早规划,及时与相关企业与单位沟通,有时被迫接受一些不利于实习生的条件,造成许多被动和麻烦,并牵制了学校相当大的精力。这一问题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企业里已基本得到解决,除极个别特殊情况,企业对实习生照单全收,为学校办学的良性循环创造了重要条件。同时,由于定向培养,企业还按规定要向学校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使学校节约了许多办学费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订单”形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教育新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地将企业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接,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教学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订单”形式大概有四种。(1)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当一个企业的“人才订单”数量足以单独组建一个或多个班级,且职业岗位要求指向一个专业时,可采用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如我校的“中马班”就是一个专业和一个企业合作。(2)一个专业对应一个行业协会“订单”的形式。当同一行业的多个相关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共同指向同一专业,而这些企业中每个的人才需求数量不足以单独组建一个班级时,则可按照职业岗位群相近原则,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培训为主,采用一个专业对应一个行业协会“订单”的形式组建“订单班”。如我校制鞋专业和温岭市鞋革业商会合作,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各小型鞋企,再如专业和旅游业协会进行合作办学等。(3)多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当某个企业的“人才订单”数量足以单独组建一个或几个班级,但职业岗位要求“订单生”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可采用多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订单”的形式组建“订单班”。(4)多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订单”的形式。当多个企业的单个“订单”数量均不足以达到单独组班的规模,但是职业岗位和产品技术同属一个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且共同需要掌握几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时,可根据职业岗位群相近原则,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培训为主,采用多个专业对应多个企业“订单”的形式组建“订单班”。
在我校的具体实践中,考虑到专业建设标准的确定性,我们认为第一、二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尤其是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我们认为是最好的。因为行业协会是许多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会有很强的性。

  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了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实现专业创新、教学改革以及与企业实现紧密型结合的目的,我校多次派人到温岭市鞋革业商会及其下属企业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几年我市鞋革业发展速度很快,技术工人缺口较大,同时,有不少外地工人,在掌握制鞋技术后回家乡也办起鞋厂,依靠更低的人工和我市鞋厂竞争。因此,我市各鞋厂,不仅需要大量的制鞋工人,更需要本地的熟练工人从事生产及基层管理工作。于是,我校在2004年和“温岭市鞋革业商会”及“奥利来”鞋业公司合作举办“奥利来”班,实施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一)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项目包括合作内容、合作对象、合作方式以及合作协议等。在确定合作方向过程中,应在摸清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条件与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找准双方合作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合作内容。中职学校在选择“订单”合作对象时,要考虑对方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去;要考虑对方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要考虑对方的合作积极性。这些都是稳定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内容、合作对象、合作方式等都是通过合作协议来保证的。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它要求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通过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订单”,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保证录用合格人才。“订单”教育在根本上不是订数量,而是订质量和特色,实施“订单”教育摆在学校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这是“订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订单”教育是一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效果,既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又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找到了出路。
(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遵循中职教学规律,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对“订单”的具体细化。这种人才培养计划应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应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人才培养计划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性和实用性,必须在认真研究中职教育规律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后,双方还应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要注重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和安排,对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在内容上侧重企业的实际要求。
(三)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根据“订单”的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人才的质量,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既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又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与教材开发过程也应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其要求主要包括:(1)深入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知识、能力结构及职业要求;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定或以学校为主拟定并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开发方案应具有一定的前性,避免短视,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与企业协商决定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部分专业课选用何种公开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企业密切相关的.生产理论课和实训课则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编讲义或教材,同时积极编写校本教材。(3)专业教师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专业讲座。在这方面,我校联合温岭市鞋革商会为“奥利莱”班共同编写了“皮鞋样板设计与制作”、“鞋靴帮样结构设计”、“胶粘皮鞋设计技术”等多本校本教材,并让制鞋专业教师轮流到鞋革企业挂职锻炼。
(四)针对岗位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与用人单位的技术与人员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与组织;校内实训基地应有足够的“仿真性”,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岗位,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比如,我校的“民泰班”,由民泰商业银行提供小型机,安装了民泰银行柜面业务模拟系统,我们的学生经过校内学习后,就可以直接在银行上岗而不用进行岗前培训。
专业课的教学改变以前先讲授理论课,然后再进行实验实训的传统教法,采用先让学生到生产一线,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授,让学生先对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对今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理论课教学,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理论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例如,企业参与学生综合评价;在专业中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综合表现好的学生。校企双方达成协议,学生的专业实习在企业进行,并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存在问题与建议
  虽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看到了这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这些漏洞与不足之处有的出自很难抗拒的外界因素,有的可能源自思考问题的不周密或解决问题不到位等,有的则是学校长期被掩盖的问题在新的条件下的暴露,比如师资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已大大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办学实力的提升许多专业课因此无法开设,已开设的课程也处于被动应付的“疲于奔命”状态,与真正意义上的开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状况实际上已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长远说,也可能危及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基础。这其实已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初中毕业生数量锐减,中职生源质量下降这几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一直在下降,而成绩稍好的学生又都选择了普通高中,所以中职招收的基本为初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中很多是读书读不好,出去做事年龄又太小,待在家里家长又怕他们学坏,只好送他们到职高,让教师管一下。所以,有的家长和学生本人并不在乎能否学到什么东西。现在的学生还普遍有好逸恶劳的态度,表现在就业上,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甚至连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也不例外,不愿从事繁重的、“面子上不好看”的工作。比如,我校“奥利莱”班有部分学生在奥利莱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后,“集体”离开了公司,原因是工作繁重,无兴趣,且这个工作外地人多,“没有面子”。这一状况,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导致毕业生质量达不到企业用工的基本要求,个别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还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构成冲击,影响学校的社会信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大量消耗这会加大学校经费支出的压力,学校还不能通过提高学费或代管费来缓解。虽然合作企业也能提供一些设备和一定数量的耗材,但总体上是杯水车薪,离培养合格毕业生所需的费用还有较大差距。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制订和实施教师转岗和培养计划,加快专业教师的培养步伐。应出台和完善教师下企业车间跟班实习与实践的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努力学习实用技术,了解熟悉企业操作流程,争取成为企业的骨干,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在学校是教师,在企业是师傅。同时,应加强专业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努力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教育学生准确定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还要调整教学计划和要求,努力适应大多生的水平和能力,做到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在实施这一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还要不遗余力地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强宣传力度,消除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疑惑,教育他们克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不良,指明企业的发展前景与他们自身的职业前途。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倾听企业在培养人才和劳动力上有什么具体和特殊的要求,努力使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相关文章: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07-10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06-17

大学英语阅读写作式教学模式初探的论文07-31

高职法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7-30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初探论文09-10

产学研合作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的论文11-06

中职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论文07-12

职业素养模式在税收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论文08-21

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11-12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