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2-08-24 09:25: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1篇)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为了适应我国的这种发展模式,正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为了使企业的纳税成本能有所下降,通过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的税后利润最大化,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税收筹划;财务管理;应用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策划是指在遵循国家相关税收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等进行的一种减轻经济活动。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自身的纳税负担,提升企业利润空间,以此推动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纳税策划的本质是不违反国家相关税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财务税收工作实行之前采取相关举措将各种财力事项进行处理安排,以此达到相关税款能够实现自我调节,增加企业的税收收益,提升利润的空间,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税收筹划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措施

  企业要想自身获得利润最大化,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当前实现财务管理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就是开展税收筹划,通过在财务管理制度中采取相关具体措施进行加强、完善税收筹划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筹划措施,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控制好资本的使用,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调配资金,减少税收支出,降低企业税赋,尽最大可能做到利润最大化,减少税收水平。只有通过完善税收筹划这一措施,才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积极有效的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站稳。

  (二)税收筹划为财务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税收筹划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对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决策保障。税收筹划活动进行时,明确筹划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减少资本的使用,考虑到税收筹划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和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最大程度的将企业利润获得最大化。税收筹划能够帮助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增加财务管理的运作空间,帮助企业在税负利润方面做出选择,为财务管理进行经济决策时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税收筹划在筹资活动中的应用

  筹资活动是财务管理运行中的第一个环节。筹资活动主要有三种筹资方式,债务筹资方式、权益筹资方式和固定资产租赁筹资方式。这三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一年中的借款利息与年息税前利润之间的比例大小,借款利息率小于年息税前利润时,选择负债的筹资方式减轻企业税负负担。在实际的筹资中,税收筹划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正确、合理的筹资方式可以决定筹资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债务筹资活动主要是适用于解决企业出现的纳税压力,在纳税之前通过将所要支付的资金利息进行扣除,减少企业的纳税压力。权益筹资主要是在税后,通过企业所得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固定资产租赁方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筹资方式,主要是用来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出现变动造成的大量资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状况,避免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减轻企业的纳税压力。在整个筹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资本、成本、投资面临的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企业筹资方式的策划。在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指导下,只有选择合适企业的筹资方式,才能保障企业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减轻企业纳税压力,推动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二)税收筹划在投资活动中的应用

  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通过考虑投资地、投资行业、投资形式等因素进行选择税收筹划的合理方案。投资地是指企业通过将不同地方的不同优惠政策进行深入调查后并对其进行对比,选出一个避税效果最好的投资产地。这一筹划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投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投资行业的不同,产生的纳税政策、纳税金额、优惠政策等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为了减少税收金额,增加企业自身的经济利润,要对投资行业及相关税收政策进行深入调查,明确所要投资的企业是否作为国家的鼓励企业,多进行调查对比,争取所选的投资行业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投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个人投资、合伙投资、公司制等投资形式。由于投资形式有所不同,相关政策出现差异性,所要缴纳的税款也会有所不同。在税收筹划方案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下,才能保障减少税款的缴纳,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三)税收筹划在利润分配中的应用

  利润分配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利润分配的合理化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发展等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利润环节的税收筹划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亏损弥补型和股利分配型。亏损弥补型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优惠税收政策把企业亏损的部分利用盈利部分进行填补,做到盈利亏损相抵消,以此达到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股利分配型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企业纳税的股息和转让投资的所得税出现重复的情况。通过企业在投资转让股权之前将所获利润进行分配这一措施,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在涉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大化。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税收筹划的概念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了解到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对企业自身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是保障企业在市场中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焦明秀.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问题分析[J].中国商论,2018(6).

  [2]衡睿杰.论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J].纳税,2018(3).

  [3]祁云莲.论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54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2

  摘要: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明显增强医院员工的节约意识、降低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对医院财务管理及今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这里,本文简要首先分析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内涵和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然后论述了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使全成本核算更好的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医院财务;全成本核算;应用;注意事项

  全成本核算在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对医院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影响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日益深入,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样背景下,对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基本内涵

  医院全成本核算是指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及决策方面的需求,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耗费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做好分类、整理等工作,形成一份完善的财务文件,为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全成本核算,医院高层管理者可以了解医院各类经济活动,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以达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

  医疗体制改革后,医院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研究、分析一些新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支出,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这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医院资源配置,控制好变动成本,才能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前提下减少成本支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无论是盈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都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最主要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的,可以采用全成本核算。

  三、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

  (一)主要环节

  医院采用全成本核算,实行院长、书记负责制,并在院长、书记委托下成立财务科成本核算组,直接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在具体实施中以科室为成本核算中心,采用统一的核算方法,进行归集、汇总、分摊等医疗服务成本管理活动。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基础上,建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全成本核算的相关工作。

  1、核算数据采集。基于医院成本核算系统,依据数据特点,通过表格导入、接口采集等几种方式采集全成本核算需要的原始数据。

  2、分摊。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利用五级分摊法进行全成本核算。在这一环节,先把医院科室划分四类,分别是直接医疗类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科研教学类科室。然后,再对医院总成本进行分摊。第一级分摊是公共成本分摊,第二级分摊是管理成本分摊,第三极分摊医疗辅助成本,第四级分摊是医技成本,第五级分摊是医疗成本和科研成本。在五级分摊中,把后勤服务所支出的成本从医疗辅助成本中分离出来,这样做利于明确考核责任中心。通过五级分摊,得出全成本核算公式:公式1:医院成本=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公式2:临床科室全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分摊成本其中公式2中的分摊成本包括公共成本、管理成本、医疗辅助成本、医技成本、是后勤成本。

  3、绩效考核。为了确保全成本核算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效益指标、服务效率指标、治疗效果指标。各一级指标下设置不同的基层指标。在考核工作中,根据各科室的结余情况,以及基层指标权数和分配原则进行奖金发放。

  (二)注意事项

  在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中,医院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口径,原始数据采集形式统一、规范,确保全成本核算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第二,全面清查医院查财务状况,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清楚的明细账;第三,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应当同时进行,以便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第四,实行月末对账制度,这一工作由会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确保账目数据的真实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医院财务管理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新措施,也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全成本核算实施中,医院应当建立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采用五级分摊法,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全成本核算组负责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确保全成本核算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江,严宁.医院财务管理中全面成本核算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

  [2]方芳.全面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

  [3]郑南琦.试析医院财务管理中全面成本核算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3

  摘要: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内部并没有将固定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统一起来,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应用

  因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分离开来,导致企业的财务部门监督以及核算的职能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下面本文就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

  一、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固定资产编号以及归类方面存在问题。当企业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后,需要划分固定资产的数量、进行固定资产的编号,都有相应的规定,而财务部门因为不清楚具体情况而随意编号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对固定资产的编号不尽合理,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比如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卡片输入是以采购发票上名称、类别为准,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台账是以该行业通俗简化的名称、类别为准进行登记,这样就会造成账、卡、物不对应的问题,加大了管理难度。

  第二,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与管理部门要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从新执行的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看,固定资产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其是有形资产,其并不是以销售为主要目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产生了分歧,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对空调、电脑、办公用具的划分,每个单位的标准的都不统一,有的单位认为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有的单位认为只需要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直接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不需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性较大。

  第三,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脱节现象较普遍。一是实物资产管理工作要求高、难度大,但在实际管理中该项工作都是由办公室或者机电等部门兼职完成,管理上都比较粗放,部分固定资产转移、报废、处置都不及时反映,而财务管理部门只是管理固定资产账,对资产实际状况、性能等都不了解,导致信息不对称;二是有的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应该由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共同执行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为简化程序,就以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账为基础进行盘点,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三是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买、维修、处置都是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意见,财务部门没有参与,没有发挥出监督管理作用。

  第四,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固定资产减值进行监测,每年度出具《固定资产减值迹象报告》并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提出固定资产减值申请,进行资产减值准备测试并形成资产减值准备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无法进行减值专业判断,导致该项工作大多数单位都没有有效实施。

  二、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应用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为其在财务管理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具体来讲,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由领导签署实施,之后由财务部门发起,并与申购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操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制度、内部考核和核算制度等,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责权利明确,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制度的保障。同时,各单位要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统一标准,使其能更好地应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第二,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对使用部门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保证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盘点,盘点过程中各部门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并要做好盘点记录,对于存在的差异要及时上报,并在通过审批之后及时做好账务处理工作,继而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内部的账面情况与实际相符,账面数据真实可靠。

  第三,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能够顺利实施。要通过培训提升管理者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并提升其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丰富管理经验。为了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财务部门需要定期到企业的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同时需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行业新动态和新要求。

  第四,加强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协调沟通。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都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要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不脱节;对于固定资产的状况和动态,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要跟踪了解,并及时告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购买、维修、处置等业务事项,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要共同把关,为单位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地依据。

  三、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本文的论述,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统一,发挥二者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萍.李燕红.财务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06(4).

  [2]杨帆.肖雪梅.谈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c,2016(9).

  [3]伍文勇,严涧,肖湘蓉.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4(12).

  [4]严丽.浅谈财务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融合下的模式[J].商业,2015(4).

  [5]赵玉凤.固定资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7(24)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4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最有效的把握和企业发展趋势以及经营前景的重要路径,为了避免企业的盲目投资加大财务风险,就要对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的应用加以探究和分析。笔者通过研究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的内容,找到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企业正在面临着企业财务风险等各种问题。使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风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一、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财务分析,其对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财务报表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自身盈利能力的综合性反映。从企业本身的微观损益表可以看出,三个方面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1)扣除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本、管理、销售费用和税金之后的利润才是企业的经营收益;(2)日常收益是要扣除财务费用的;(3)企业在经营期间的收益是日常收益以及营业外利润收益之和。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和其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的类型财务风险从资本运动流程的角度可分为经营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经营风险的含义是企业难以销售的产品,并可能收回企业投入成本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是指在获得收益分配时造成的影响,会使企业的价值发生转变的可能。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到期时难以偿还成本、资本的可能性。2.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1)企业经营风险还有另一种说法,叫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资金回收也就是由于为企业投入成本,并经过生产经营后无法将成本回收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可能会因为企业营销或者信用等与之相关的因素,或者是企业管理层的决策出现失误而导致的企业经营不善形成,这种形成原因被称作内因。除此之外,企业由于外界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经营不善的原因被称作外因。(2)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是指企业在投资时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投资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3)企业受益分配风险是指在受益获取以及分配时产生的影响,是企业价值发生转变的可能性。收益确认和收益分配是属于企业收益分配风险引起的两个方面。(4)企业筹资风险在狭义上属于财务风险。企业筹资风险的形成通常都是负债企业,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一家企业多少都会出现筹资风险,同时,全部财务风险的起始点也是筹资风险。

  三、财务管理在财务风险中的应用

  1.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在上层管理者作决策的时候,结合行业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成本、利润以及风险收益各不相同,运用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运用有效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2.防止资本性风险现象出现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方式会对投资者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以及企业资金来源,让那些企业潜在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变得举棋不定。我们以收益分配为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国际上流行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能够成功运用现金股利分配的企业不多,大部分运用的分配手段是进行配股,也可能是送红股,这样就促使证券行业中产生投机行为,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3.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必须要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后才能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来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制定财务方面决策的时候要从多个渠道来对风险损失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风险发生的概率,让企业在选择的时候考虑收益最大化的方案。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预测到财务的风险,从而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4.加强固定资金以及资产管理

  企业实施经理领导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结合生产任务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通过这些来预算固定资产的需要量,让这些资产能够早日盈利,减少资金浪费。

  5.加强应收账款项的管理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与企业的现金流的资金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提高资金的回收速度,进而使得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除了采取传统的现金折扣以及账龄分析法、制定信用政策评定客户信用外,还可以运用新的管理方法,就是应收账款管理业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能帮助企业减少企业财务风险,能使企业不再亏损或者难以获得利润。开展财务管理使企业财务风险被一定程度的控制。只有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率、减少风险,也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陈剑.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1(6):98-102.

  [2]焦宏光.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151-152.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5

  [摘要]财务共享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年推广,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形态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集团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管控模式来实现对集团成员的协同管理。文章分析了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显现的优势,并提出了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财务共享;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随着集团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企业集团下属公司增多,集团内部交易复杂,资金在集团内部的流动难以控制和管理,势必影响到企业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力。

  1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涵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将集团内部各单位财务人员重新调整分配集中到一个特定地点,建立“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共享服务中心向其众多的子公司(跨国家、跨事业部)提供统一的服务,并按一定的方式计费,收取服务费用,各子公司不再设立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相同的部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母公司通过IT平台来强化对所属子公司的控制,实现了成员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保证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能够有效贯彻和实施,真正实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实施,通过执行集中支付,减少了手续费用;信息处理速度大大提升,集团内部业务处理流程更加规范和科学,财务信息更加透明,便于管理人员准确、及时地把握资金动态。

  2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系统的优势

  2.1专业化的分工

  传统会计组织一般以任务为核心设立职位和部门,依据功能导向来分工,容易因过于细化而难于协调,结果造成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这种模式客观上使会计职能范围过于狭隘,忽视企业整体战略布局。以流程作为中心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根据业务类型设立核算岗位,通过专人开展单一的核算业务,大幅度提高了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2.2形成规模经济

  一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将子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规模化处理,客观上减少了基层会计人员数量,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数据经过网络收集、传输及处理以后,各地区、各部门的数据进一步整合,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2.3业务流程再造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坚持以流程为导向,构建一整套能深入企业各业务单元的财务控制体系,囊括企业采购、生产、营销、研发和风险控制在内的各个环节,动态、及时地收集信息并加以调节和控制。

  2.4扁平化组织结构

  作为企业集团组织对市场、技术状况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程度关系着企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竞争实力。财务共享中心通过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减少了管理科层组织弊病,加速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3企业财务共享的实施步骤

  3.1制定制度、固化业务流程

  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并固化业务流程,将制度嵌入业务信息系统,保证集团公司的业务按照制度和流程推进。共享服务的本质,是流程的共享。该模式实质上是对会计入账管理进行了流程再造,通过采用原始单据电子扫描、发票自动校验、移动审批工作流技术、凭证模板化自动核算等技术,实现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流程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建立流程管理机制,使之稳定高效。需要进一步优化财务业务审批流程,设计电子和手工审批相结合的流程,提高财务事由审批效率。

  3.2人员培训

  共享中心要求统一业务管控系统,需要员工在信息平台上统一操作,这样,要求员工要熟悉信息系统,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因此,建立共享中心初期,要在软件供应商的配合下,进行集团员工的全面培训,确保信息录入环节的'准确性。

  3.3确定共享范围

  在共享范围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财务工作流程都适合纳入共享服务,只有标准化、流程化,可复制性强、同质化的业务可以装入共享中心,起到规模化效应。通常主要包括总账管理、应付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现金管理、费用报销管理等业务流程。在这些管理流程中,又以费用报销、总账核算、会计报表最为核心;进一步可以向应收应付、现金收支结算等方面扩充,形成不同的共享职能组合。

  4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的途径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工作要配合整体发展战略来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4.1健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可将财务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母公司,由总部统一调度和使用,加强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资金使用的有效控制和监督;对集团内部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尽可能减少资金的闲置浪费,降低对外界金融机构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

  4.2完善财务组织机构

  集团财务人员实行垂直领导和统一调配,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对集团内部财务组织、业务流程、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梳理,对业务处理流程和财务核算流程进行统一。根据交易处理特性及业务循环划分为不同的业务处理中心,明确各中心、各岗位职责,按业务效率定岗定编。相同的交易事项按照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进行会计核算,各岗位按照统一的操作手册和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实现了会计核算的标准化、统一化真正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4.3打造一支高精尖专业化的财务核算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要提升专业化水平,走职业化道路,深入全面了解业务特点、管理流程、成本风险控制关键节点等方面,清晰结算关系,做好过程控制,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企业集团应学会借鉴跨国公司积累的先进经验,依托集团的培训平台对员工进行信息技术、预算管理、风险价值、岗位技能等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财务职能由交易处理向提供决策支持转变,并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4.4加强预算管理执行力

  企业集团要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树立全员、全额、全程的预算管理理念,建立预算管理机构,制定预算流程,根据各管理层级和责任中心合理地设计预算审批权限,加大各环节的执行力度。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动态管理企业集团的各项业务,优化预算流程,使预算管理效果最优。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差异分析制度,加强预算的事后考核,激励员工共同努力,使预算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真正指导作用。

  4.5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企业集团要逐步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与风险预警体系,树立企业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集团内部绩效审计,约束、规范各成员的资金管理行为,规避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和经验风险。

  4.6建立高效的财务共享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集团根据所属各个子公司分布区域范围广的特点,考虑到集团公司的网络规模和庞大数据量,采用基于Internet网络架构,配备完善的错误预防和纠错机制,以便在服务器或数据库发生意外时,不影响会计核算部门的正常工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财务管理软件应该能够提供多级安全控制,增强各成员单位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性。通过管理模式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加强业务协作,实现母公司与所属的分公司、子公司财务信息系统的联网运行,实现集团公司对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集团资金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整体上降低了运营成本。

  5结论

  事实上,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集团化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最新应用,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解决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多地参与业务与运营,促使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价值型、决策型转变,进而更加有利于推动集团管控从财务管控向业务管控转型。

  参考文献:

  [1]姚丹靖,金颖,汪雅琼,等.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建设与实施应用[J].华东电力,2014(9).

  [2]陈勇,陈波,朱丽.资金集中管控的兼容性思考[J].财会月刊,2014(2).

  [3]李倩.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风险研究[J].中国市场,2015(14).

  [4]余传伟.财务集约化: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J].中国市场,2013(26).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使其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筑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了,并且很多影响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也慢慢显露出来,比如怎样让建筑企业符合目前的市场企业,以便其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在其整体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管理会计有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所以应当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探究。本文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应用、制约因素以及应用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税收政策的改革,为了使建筑行业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分支,正好符合了目前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在当前的建筑企业中,还没有普遍应用管理会计。但是,管理会计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传统的财会也正在向着管理会计方向转变,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建筑领域的实际情况,对建筑领域管理会计相关的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此外,我国当前严重缺乏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对人才具有较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各种方法来加强人才的培养。但是这些加强方法还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积累,这就需要整个建筑行业对来完善管理会计模式,以便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1]。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

  1.ppp模式下的管理会计的应用

  PPP模式可以有效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缓解政府de财政压力,但是由于大多PPP项目建设规模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众多,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加强PPP项目的管理会计应用十分必要。PPP模式下,管理会计具有的预测、决策等职能可帮助项目公司优化内部结构,有效控制成本;应用管理会计可提高项目公司的管理水平,有效地加强对项目公司内部管理的控制及业绩的评价,有效改善经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在ppp模式下,管理会计应用可分为构建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等部分。

  2.营改增下的管理会计的应用

  营改增降低了建筑企业缴纳的税相,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是也给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变化与风险。在“营改增”情势下,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寻找能够尽快适应“营改增”的策略,比如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强化培训、加强票务管理以及调整经营策略等等。此外,建筑企业应当尽快将核算型财务逐渐转变为管理型财务,培养出更多、水平更高的管理会计师CMA,做好未雨绸缪。

  三、建筑企业财务中制约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因素

  1.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比较欠缺

  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是确保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人力保障,虽然很多会计经过了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培训,但是仅局限在理论知识上,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而管理会计有着较高的应用性、专业性,很多会计人员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也没有很高的积极主动性,这就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2.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很多的漏洞

  所有行动的执行均需要良好的法治与经济环境。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过度重视社会、行政等因素的影响,却忽略了管理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此外,我国当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建筑市场,管理会计的相关信息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研究方法非常单一

  建筑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包含了很多方法,比如经济数学、统计学、数学以及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但是我国当前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数学中,这种研究仅仅为揭示事物本质提供了一种数学模型,但是根本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其对管理会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单一的经济数学研究方法忽视了实践应用意义,会使得理论过度僵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四、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对建筑企业机制进行改革完善,这是提高建筑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十分重要的途径。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加强自己经营机制与经营模式的改革力度,并对企业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在管理会计的应用发展中,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优化重组财务管理的相关流程,达到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性。

  2.加强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管理会计的发展中,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多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严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没能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师,常常将普通会计师与其混淆。但是实际上对管理会计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管理能力。要想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应当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利用此考核制度来严格筛选相关人才,并建立有效的培训体制,以增强已经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人才结构进行完善[2]。

  五、结语

  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还未普遍应用管理会计,并且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建筑企业发展中管理会计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也一定会在当前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强的作用,以便促进我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管理会计应用[J].中国外资,2014,(2):64-65.

  [2]李啟朋.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6,(24):99-100.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7

  摘要:税收筹划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营利润的重要方式。税收筹划为国家的整体税收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需遵守的原则及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

  1引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将税收筹划应用于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运转以及股权分配中,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选择税收筹划的方式。

  2我国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原则分析

  2.1遵循合法性原则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必须遵循我国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确保税收筹划工作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不应为了降低企业的税收压力推卸其所应承担的税收责任和义务。此外企业应关注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化,并及时有效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2遵循前瞻性原则

  如果在企业税费缴纳和经营行为发生后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将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称不上真正意义的筹划工作。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税收筹划工作,以此来降低企业在税费资金上的支出,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3遵循服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原则

  实施税收筹划旨在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税负。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包括税收筹划内容,所以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要始终以财务管理为工作重点。虽然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是为了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税收压力,但是并不意味着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就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经营成本的降低。这要求企业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综合考虑提高收益与降低成本投入等各种因素,合理选择税收筹划方式。

  3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在筹资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从筹资活动入手,目的是为企业筹集更多的资金使用权。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的差异,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合理选择融资模式。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在税负和成本的支付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投入,还能促使企业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资金。在确保现有项目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对新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税收筹划通过税前扣除折旧费的方式,降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所得税,并在当期应缴纳税的所得额中将部分利息费用去除,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租赁方式,通过销售后回租项目中的资产,能够取得一部分的生产经营资金。结合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能够达到良好的节税目的。

  3.2在投资中的具体应用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投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税收筹划工作就是从投资的形式、投资的产业类型、投资区域以及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投资方案。从投资区域的角度来讲,不同的地区在税法上也有着较大的差别。我国当前实行的税法中,已经取消了我国部分区域在税收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对于西北地区仍保留对其的优惠政策。因此当进行西北地区的投资活动时,就会享受到对应的税收优惠。此外,我国政府对于高新科技企业,也给予其14%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因此企业在开展新项目投资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各区域间存在的税收差异,合理开展投资行为。在进行投资决策中应用税收筹划,既要对投资的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与管理,还要核算股息、利息和增值税的所得税。现阶段,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实行,要求税收筹划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企业投资过程中资产抵扣这一环节的控制与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科学性。

  3.3在资金运转中的具体应用

  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了产品的生产、供给以及营销等方面,对于不同的经营环节有着不同的税收标准。比如在产品的销售环节主要采用两种形式来进行税收筹划,一种是根据收入的时间来开展税收筹划,另一种是根据收入的金额来明确税收筹划。在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结算形式,对纳税的时间也有着影响。因此应合理选择结算形式,为企业的资金运转获取到更充裕的时间价值。在进行资金使用的管理时采用税收筹划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快速折旧法进行合理的理财行为。这有利于延后当期的利润,从而延长企业的纳税期。此外,在当前财务规章制度的允许范围内,还可以借助财务账目的备抵法和转销法,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当期利润及税负金额。

  3.4在股息分配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税收筹划在股息分配中的应用,能够为股东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增加企业资本积累。股权与股利分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到更高的资金收益。目前多数企业根据剩余股利政策来向企业各股东分配利润,当投资者是企业法人时,则必须向国家依法缴纳利润所得税;当投资者属于自然人,则应向国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企业的法人和自然人,可以利用股息分配政策,开展税收筹划,能够起到合法减税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其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合法性、前瞻性原则、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发挥税收筹划在筹资、投资、资金运转以及股息分配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耀忠.浅析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19).

  [2]郭素娟.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商业经济,2016(12).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8

  摘要:随着医疗制度改革新方案的出台,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国家补偿机制滞后,提供的医疗收费价格不是完全的成本价;另一方面要按市场价购入提供医疗服务所需的各种能源耗材,还要面临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医院不得不从加强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出发,探索一整套适合医院长期发展需要的医院财务一体化综合运营管理体系。

  关键词: 全成本核算、医院财务管理、应用、优点

  一、前言

  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必要引进和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具体是指针对医院,在一定时期之内的运作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医院均按照其特定的性质以及发生的地点对这些费用进行汇总、归集,然后再计算出每一种消耗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在医院内部推行全成本核算,不仅深化管理效益理念,培养职工节约与效益意识,而且有利于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医疗水平。医院管理也逐步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在抓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抓好经济效益。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求得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优质优价中获得更多利润,而且要使医疗服务价格有所降低,在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控制医院成本,让百姓看病不再成为难题,因此实行全成本核算制度对医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从目前成本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浅述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二、内容概要

  1、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实施全成本核算不仅仅可以对医院的财务支出进行规范,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根据全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促使医院管理层做出正确合理的发展决策。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全成本核算,可以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从而提高病人对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评价。

  2、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原因和目的

  为贯彻、执行好新的医改政策,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使医院更快、更好地长期发展下去,有必要加强对医院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通过全成本核算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更新医院经济管理的观念,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减少浪费,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

  3、全成本核算的方法

  全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摊:医院成本费用归集一般分为直接归集和间接归集。凡是费用发生只涉及一个科室的属于直接费用。涉及到多个科室的费用属于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的方法可以按顺序将间接费用进行四级分摊:公摊费用分摊,管理成本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医技科室成本分摊。

  4、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进行全面成本核算是医疗机构进行会计核算的有效指标

  (2)简述全面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同与异

  (3)全面成本核算是对财务会计的补充和完善

  (4)进行全面成本核算的切入角度

  (5)加强全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6)全成本核算与绩效工资挂钩

  5、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优点

  (1)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

  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成本控制在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医院经济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应该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有效降低消耗,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2)有利于优化分配制度

  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医院的分配方式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医院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分配制度中充分体现多劳多得自己对自己的成本支出负责的平等原则,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出最适合的分配方式。

  (3)使资金发挥最大功效

  但是在全成本核算制度中,从其他地方产生的剩余资金完全可以用在这两方面,让医院的各部分资金都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功效

  (4)引导医院经济管理的改革

  全成本核算正是在深化医院制度改革的形势下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经济管理方法,是适应医院发展需求的$医院应该在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控制医院成本,全成本核算制度必将引导医院经济管理的改革,使医院持续有利的发展下去,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三、结语

  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医院的经营运作除了具备一定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外,还不能缺少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办法。而在医院管理当中运用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是为了跟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顺应,它不仅仅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还能够积极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因此,为了医院的大力发展,医院应当积极在管理过程中运用全成本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包大恒,单李岩,赵迪!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与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中国卫生经济】

  2 马利芳【医院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思考】【现代经济信息】

  3 骆学红【医院成本核算问题】【企业导报】

  4 邓炽南【医院推行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探析】

  5 闻岚【论医改后公立医院如何实行全成本核算】

  6 夏旭鸣【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9

  摘要: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财务管理发挥的作用是对施工中所需要的资金计划性分配,以确保资金有效利用,保证施工进度,对工程施工成本有效控制。本论文针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应用以探究。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应用

  施工企业处于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中,要提高施工利润,就要控制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因此来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金的使用量。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财务管理控制资金使用,可以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施工企业运行中存在资金困难。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可以避免工程施工中存在财务风险,使得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展开。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关于财务管理的内容

  1.实施财务管理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对资金计划性筹集

  工程施工的资金管理中,筹集资金是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满足工程项目资金需求,而且还是资金合理分配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要做好资金调整,就要根据施工运行实际做好财务计划,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保证资金流动顺畅,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严格控制,能够避免资金浪费。这些计划可以确保资金利用率提高,同时还要将资金开源、节流工作纳入其中。施工项目筹集款项的途径有很多,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如果在施工运行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还要采取预收款或者民间融资,以完成施工项目。此外,在资金使用上,就要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以控制好资金使用,使得施工中资金周转流畅,由此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固定资产,要作好资产维护工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固定资产投入,保证资金能够投入到施工活动当中。

  2.实施财务管理可以在工程施工中控制成本

  工程施工进程中,往往会存在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工程施工原计划的落实,原有的资金使用计划也被打乱。如果没有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措施,就会导致资金消耗量超标,不利于后续施工中资金的调用。为了对资金合理规划,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要与企业领导及时沟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中,将符合工程施工实际的资金控制方案、资源配置优化方案制定出来,以降低资金消耗,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

  3.实施财务管理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对利润合理分配

  工程竣工后,就要进入到工程结算阶段。在所获得的收入中,部分资金用于补充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物资,还需要使用这比资金购进施工材料、设备折旧,还要支付劳动力报酬。所有的这些费用支出之后,余下的资金才是施工利润。如果施工企业没有对资金的利润率以有效控制,就会对资本结构造成影响,由此而产生财务风险。施工企业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与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控制资金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途径,特别是施工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资金消耗合理控制,可以降低成本,相应地,工程款项收入会有所提升。对利润资金实施合理的分配,对维持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4.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做好实际支出概算

  工程项目会存在资产移交随意性的问题,特别是临时项目的普遍存在,要做好款项支付和资金回收工作,就要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在工程施工单位有当事人调离的现象,各种项目资金就很难对账。当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资金数量庞大,资产分类较多,就需要做出资产清单,否则就会导致资产账目不符的现象存在。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管理费用的控制上采用“总额控制,据实列支”的方法。如果开支随意性过大,在施工中超过预算,就很容易存在按计提金额列支、其他账户列转支出等等现象,这就需要强化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通常施工单位会采取计划性开支,虽然控制了资金,但是资金调用不够灵活而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在概预算审批的时候,就要对管理费用实施预算,以避免支出严重超标。

  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财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实施财务管理可以为成本控制提供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的运营中,要使管理策略具有合理性,就要以成本数据作为依据,以对行业竞争环境充分了解。施工企业项目投标阶段,也可以根据财务数据确定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承接施工项目的能力,然后确定投标价格。如果在财务数据不够准确,就会导致投标价格过高,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通过降低成本而确保资金运行顺畅。

  2.实施财务管理可以运用财务分析对工程效益进行评估

  施工企业的运行依赖于工程施工项目所创造的利润。施工企业要能够处于科学的运行状态,除了物化劳动和人类劳动是前提条件之外,还要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以避免企业的工程施工项目挂历仅仅局限于内部单纯项目,而无法获得高收益。采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可以科学地评估工程效益,并做出预测,以确保工程运行有的放矢,有计划地展开。

  3.实施财务管理可以对工程项目的投标和施工发挥指导作用

  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资产和资金的管理,而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发挥着预测作用。工程项目施工中实施财务管理,通过积累财务数据和成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分析报告,对企业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施工企业的领导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新的工程项目投标价格进行评估,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投标成本。此外,不同的施工环节,资金使用量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对每一个施工环节所需要使用的资金数量进行预测,以对资金运行情况准确评估。

  三、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应用

  1.应用财务管理可以确保成本信息按照工程量清单进行收集

  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涌现出来,使得行业市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竞争力也相对增大。这就需要以财务管理为有效途径,实施施工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做好工程概预算是重要的环节。工程概预算是按照工程项目清单设置的,在工程施工中,就需要在收集成本数据的过程中,以工程项目清单作为依据。在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费用包括施工材料费用、施工机械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费用。按照程项目清单对这些需要支出的费用做出预算,提出收集成本数据信息的方法,以对信息收集的原则进行设置,由此而确定财务成本核算方案。当处于工程施工运行中,所预算的成本与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具有可比性和相通性,预算成本数据不仅对工程预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能够对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成本信息及时反馈,通过对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就可以查找出两者存在不一致的原因,由此而对项目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比如,工程项目的索赔时效是一个月时间,但是索赔的具体实施,就要根据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信息以明确。如果索赔需要在月中的某个时间段支付,就要将接收的时间点确定下来,以多算财务信息公布的时间。但是具体实施中,都是月末才会公布财务报告。这就意味着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着滞后性。

  2.应用财务管理可以使用赢来值理论分析施工成本信息和施工进度信息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所能够采用的方法很多,包括曲线分析法、横道图分析法、表格分析法等等。虽然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成本管理被单独列出来,但是,当进入到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环节,需要处于管理环境中进行分析。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与工程期限、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存在必然关联。每一个工程施工环节的施工费用都是有限的,且都有各自的使用规定。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如果资金使用超标,或者费用发生、时间和结算的时间发生变化,就必然会给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考虑到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情况。如果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导致返工,如此而影响了施工进度的同时,还会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这就必然会提高施工成本。运用赢来值原理,将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建立关联,对施工成本实施管理的同时,对施工进度以有效控制,以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为其对工程进度的运行情况以及工期做出预测。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施工项目日渐增多。工程施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内容,除了对工程施工资金进行管理之外,还为管理决策者提供财务数据信息,以为施工情况做出分析和项目预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财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工程进度,以实现工程施工利润最大化。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10

  摘 要:随着现代管理科学及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财务战略与控制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求财务主管必须具备科学的前瞻性思维。

  关键词:前瞻性思维; 财务管理; 价值

  一、前瞻性思维概述

  前瞻性思维,指在事件发生之前对事件未来发展轨迹的科学判断与思考。其立足于当前的基本情况,根据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现有因素和预计发生的因素、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进行方向性的预测和规划。其不是指具体的预测行为,而是一种超前的思维意识,为具体的预测指明方向,具有提前性和规划性。其所具备的提前性,是指在变化产生之前就已经对该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能够基本准确地预测到变化的产生及变化的基本情况。其所显示的规划性,是指根据现有条件和未来能够拥有的条件以及历史经验或他人经验,对事件的未来发展做出整体性、长期性的科学预见,能够保证发展不偏离思维主体所制定的目标方向,并提出了战略性应对方案及策略。

  二、实例分析前瞻性思维在财务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

  下面以X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说明前瞻性思维在财务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X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轨道列车空调系统的合资企业,年销售额在1个亿左右,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需按照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并且每个项目产品都有其特殊性,核心竞争能力是研发与测试。X公司在经营中积极地寻求国家的支持性政策以便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该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故按照所得税法规定,2008年度至2012年度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2013年起,上述税收优惠将到期不再执行。如何继续利用国家的鼓励性或支持性政策,成为了企业遇到的一个难题。由于该公司处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内,故而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以获得15%的优惠税率成为公司管理层的首要考虑。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国家为了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措施,以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切实提高产品技术与科技含量,促进产业水平的提高。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在实际申报时,对期内的研发费用及技术性收入均要出具专项鉴证报告,进行单独披露。在日常的账务核算中,对研发费用及专项收入应单独进行核算,实行专账管理。具体而言,对研发费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以下简称《指引》)规定分为如下8项: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对每个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的归集,均应一一对应归集到相应的明细科目中。对技术性收入,应严格按照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品所对应的研发项目进行确认。实践中,许多处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企业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能够在将来条件具备时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但由于其他条件比如要求的知识产权数量尚不具备、人员资质及数量上不符合要求等原因,暂时没有将计划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提上日程,故在会计核算时对研发费用及技术性收入采取了传统的归集方法,未能对其按要求设立专账管理。当企业其他条件相继具备进行申请时,会发现研发费用的归集未能符合《指引》的规定,但鉴于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以前期间的账务处理不能擅自进行调整。若在此时根据明细账对原本归集在其他会计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按照《指引》的规定进行调整或剥离后重新分配,则一方面会违背会计准则,另一方面,即使不违背会计准则,也会出现大量的追溯调整分录,人为地将财务核算体系繁杂化,增加会计差错出现的几率。比如,公司可能在原先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未能意识到企业以后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因研发测试人员归口在生产部门管理,而将该类人员的工资按照一般的成本核算方法归入了“生产成本——工资”二级明细科目,而按照《指引》的规定,应归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研发项目(名称或编号)——人员人工”四级明细科目。此时,若对此未能积极采用前瞻性思维方法进行判断,则会对当期及其他期间的利润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会歪曲产品的毛利与利润构成。X公司在企业享受“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之时,考虑到该优惠条件结束时如何能够继续合理降低税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了细致而深入的讨论。财务部门就这个问题按照前瞻性思维的方法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提出了从核算初期着手准备的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实施:

  1.根据企业自身人员、产品、技术、设施等具体情况及未来的战略意图,结合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及行业环境,对企业的中长期经营进行整体分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等文件的要求结合企业产品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度量,发现在条件具备时符合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并且可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第八条“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属第四款“新型机械”下第二项“通用机械及新型机械”。

  2.将此方向作为企业长期财务规划及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反馈给公司管理层,并告知《办法》及《指引》对财务核算的特殊规定,提出具体的预实施方案请其参考。

  3.取得管理层批准后,根据《办法》及《指引》的规定制定了公司的技术研发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并将该管理办法报请董事会审批,发放到财务部门及研发相关部门进行贯彻。

  4.由于销售额基本稳定在1个亿,适用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最低为4%。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时,考虑到公司所接各个项目的差异性,按照销售总额的4.5%对研发费用进行预算,并按项目进行分解,进行专项资金管理,以便使资金投入能真正落实到科研项目,并以研发费用及成果转换数量作为研发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

  5.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将技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研发人员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折旧费用、装备调试费用等支出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进行专项核算,并将研发转化成果实现的技术性收入在进行收入确认时进行了单独归集。如此,2013年X公司在税收优惠结束后,按照最初的方案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外部中介机构在对研发费用及技术性收入进行鉴证工作时,按照不同的研发项目在总账及项目核算明细账中比较容易地就将相关数据信息有效地进行了归集整理,并且由于各项费用归类都比较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从而整个高新申报过程比较顺利。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运用前瞻性思维,比如年度的税收筹划、中长期资金预算、财务预算等。

  三、结语

  财务管理是一个被动而又积极的过程。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地进行前瞻性思维,能够将滞后变超前,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财务工作健康科学地进行,进一步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应对危机的水平。

  参考资料:

  [1]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

  [2]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11

  【摘要】目前有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税收筹划的应用仍旧存在一定的误解及问题,这不仅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税收筹划工作的有序开展,还易于使得企业无端遭遇不必要的税务风险,从而使得相关税务机关对其不当的税收行为处以滞纳金、罚款甚至于要承揽一定的刑事责任。因而,有必要对于企业在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将从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入手,并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对于税收筹划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通过本文较为粗浅的论述,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正常开展提供一些较为不成熟的建议,从而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由于我国对于税收筹划开展的较晚,许多人将税收筹划工作误解为单纯的“合理避税”,更有甚者将其误读为如何想办法偷逃税款,且即使出现了一定的税务风险还堂而皇之的将其冠以“税收筹划”的名词,其实这都是对于税收筹划工作的误解。税收筹划又被称作税务筹划(英文为TaxPlanning),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是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是递延纳税目的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涉及融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日常经营活动,而上述财务管理活动与税收筹划有着一定的关系。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决策过程中,税收筹划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因而提高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的规避税收风险的同时,节约一定的纳税成本。

  (一)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融资过程涉及融资成本及财务风险两方面问题,因而企业的融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应综合考虑上述问题。以租赁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企业的租赁业务分为融资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两方面。融资性租赁:会计准则及企业所得税将融资性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自有资产,允许计提折旧并计入当其的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作为利润的抵减项,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经营性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不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管理,不能计提折旧,但企业付出的租赁费用可以计入当期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企业应针对自身的资产使用情况,选择固定资产的租赁方式。

  (二)企业投资中的税收筹划

  我国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定地区有着一定的税收优惠,这包括四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应该顾及国家对于特定地区的税收优惠,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考虑选择享受优惠的地区。

  (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收入及费用的确认时点会决定企业的所得税缴纳的时间,因而对于收入及费用的确认问题应该予以一定的税收筹划,从而起到延迟纳税的目的。企业的收入取得及费用的列支两方面都要利用到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于收入确认问题,在本着税法遵从度原则基础上,尽量推迟确认的时间或是分期确认;对于费用尽可能提前确认或是一次性列支。另外,要尽可能的缩短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折旧及推销期限,从而加大当期的费用,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税收筹划的认知度不够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税收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动幅度相对较大,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税收法律及相关税收政策掌握的还不很成熟,因而在税收筹划的认知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一方面,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逃税款。产生这种想法的人是对于税收法律没有完善的熟识,不了解纳税的意义和税法制定的指导思想,并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风险承担不很清楚,从而出现了这种错觉;另一方面,是觉得税收筹划就是尽量少缴税款。诚然,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迟缴、少缴以及不缴税款,但是拥有这种想法的人则忘却了财务管理在税收筹划中的应用,企业的经营是为了获取利润的,而税收筹划应服从于价值最大化目标,而不能单纯的为了筹划而筹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全局意识。

  (二)忽视税收筹划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存在

  税收筹划所涉及的专业较多,如税法、会计、管理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客观地讲近些年来随着国内税收征管体制的日益完善,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片面的追求税收筹划有可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认为只要进行税收筹划就可以减轻企业税负,而很少考虑税收筹划中易于遭遇的税务风险,所谓“只见利而不见害”,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

  (三)相关的税收筹划人才缺乏

  税收筹划工作需要的是对于税法有着较好把控的综合性人才,但从目前来看,企业之中对于税收筹划人才相对缺失,甚至有些企业认为税收筹划工作可以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但是,问题是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其他所面临的问题都存在着千差万别,中介机构对于企业的一些特殊情况也未必能掌握的那样好,如此一来则有可能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另外,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站在财务管理的视角上进行,这就需要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有一个把握,这是一个局外人难以做到的。因而,相关人才的缺乏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

  三、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存在问题的相应策略

  (一)提升对于税收筹划的认识,注意税务风险防范

  合法性是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于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遵从度,而不能盲目的为了节省纳税成本而采用一些违法手段。要知道,我国税收法律体制的建设经历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实践论证,还是很严密的,想钻税法的空子来搞税收筹划难度还是较大的。同时,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还要注意相关风险的规避,而不能盲目的为了节税而节税,不顾及税务风险。要知道,我国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还是较重的,企业对于税务风险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

  (二)税收筹划以财务管理为指导思想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因而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遵循为财务管理服务的原则。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考虑财务管理中的相关指标如本量利、EBIT、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指标,这样才会使得税收筹划更具有实用性。

  (三)注意税收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还是要立足于从自身财务人员中选择,这是因为自己的财务人员对于企业还是较为了解的,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特点有着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在开展税收筹划中相对能够得心应手。因此,企业应该对于自身的财务人员加强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的培训,鼓励其参加一些诸如注册会计师或是税务师的考试,从而提高其业务水平。另外,还可以适当引进税务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企业中来,为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出谋划策。随着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渐增高。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税收筹划实现了节约纳税成本、降低及规避税务风险,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为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税收筹划是企业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及工作重点。因此,企业应该从提升税收筹划的认知度、加强税收筹划中的财务管理指导思想以及税收人才的培养等几方面入手,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应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钦祥永.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J].大众投资指南,2017(05).

  [2]金矿.负债筹资对企业收益及税负的影响研究—以XY高科技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6(29).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论文07-20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初探论文07-20

财务管理论文:探讨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03-31

探讨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03-12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管理的论文10-23

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0-23

柔性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0-06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探究论文07-20

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的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