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时间:2022-12-06 14:58:0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不同的课程所要求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在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必须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特点确定适用的教材,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和情操的最终目的。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音乐赏析》课程,是以欣赏音乐作品为核心,其教学目的不应该仅限于欣赏音乐作品,而是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在真正进入欣赏音乐作品的课程内容之前,若能用几次课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能使这一课程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高为杰教授在他编写的教材《音乐名作赏析》中提到,在音乐审美系统中,音乐审美效应的实现质量,取决于作品质量、表演质量与欣赏质量这三个因素的配合关系。可以用公式E=C·P·A来表示,E指音乐审美效应的质量,C指作品质量,P指表演质量,A指欣赏质量。如果假设作品、表演和欣赏的完善质量指标为1,那么:E=1×1×1=1。审美效应也达到完善的质量。如果C, P, A三项中有一项的质量较差,审美效应的质量也将降低。举例来说,如果听众欣赏水平较差,质量指标只达到0.5,那么,E= I×1 ×0.5=0.5。也就是说,即使音乐作品和表演都达到完善的质量,审美效应也不可能达到完善的质量。换句话说,在审美系统中,音乐欣赏者一学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曲家将心中的情感通过音符等要素表现出来,如果欣赏者一点都不了解这些音乐语言,就很有可能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

   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需要靠听觉才能欣赏,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译本1979年版,第79页)那么,如何才能有能辩音律的耳朵呢?首先,欣赏者要能够对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经过组织而形成的调性、调式、曲调、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等音乐表现形式有较高的辨识力。

    而这种辨识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例如,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乐音、节奏、旋律、和声以及音色。欣赏者应该了解乐音的音级,音程,调式理论体系中的大、小调音阶,半音和全音等相关的知识;了解节奏的不同类型的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如三拍子的节奏具有舞蹈性,因此三拍子是舞曲较常采用的节奏型,而二拍子的节奏具有进行性,因而二拍子是进行曲较常采用的节奏型:了解和声的形成,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协和和弦、不协和和弦、正三和弦等各种和声类型的不同音响效果,不同色彩效果以及在音乐中所起的不同的作用等等。其他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如乐谱(五线谱和简谱)是如何记录音乐的,乐谱上所使用的音符的音高符号和一长短符号、调性和节拍记号,表情、速度、力度和反复、省略记号、装饰音记号等各有什么样的含义和作用等等。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才有可能粗略地看懂音乐作品的的谱例,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水平让他们视唱一些谱例,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和内在精神。如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时,可以视唱表现姑娘们欢快舞蹈的主题和表现小伙子加入舞蹈中时热情奔放的主题,在视唱姑娘主题时,可加上打瑶族长鼓特有的节拍:X XX,边打节拍边视唱,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韵味,同时要求学生要唱得轻柔,连贯,使他们感受这部作品的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从而更易于理解这部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部作品了.

    第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合唱与指挥))、《电脑歌曲写作基础》、《歌曲写作基础》等课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虽然并不是主要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合唱与指挥》这门课程是以掌握一定的声乐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集体美感为主要目的,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声乐歌唱技巧以外,还必须看得懂五线谱和简谱,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稍深一些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不但要能够看得懂五线谱和简谱,而且还要能够自己根据歌曲的拍号打着拍子视唱,并_且能够富有表情地按照谱上的速度、力度等各种记号进行变化。

    第三、教学中不应存在认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可教可不教的观念。忽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的问题常常会发生在欣赏课和合唱课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教材选用不恰当,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等等,首先从欣赏课来看,从教材这一方面来说,有的教材除了对乐曲的分析外,并不包含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这一部分的内容.不同的教材是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交响音乐赏析新编》,虽然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是其欣赏的范围限于交响乐,并且内容的起点相对而较高,同时不包含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介绍。就说明这一教材比较不适用于音乐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而更适合于用作教师的参考教材。而从教师这一个方面来说,有的教师本身就没有意识到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作用,认为只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一个个音乐作品放给学生听就行了,至于学生是否听得懂那么多的音乐术语则不太关心。这样的教学只能是表面的、效率很低的教学。其次从合唱课来看,有的教师简单地根据合唱教材上课,认为一个学期里按照教材教唱了几首合唱歌曲,教会了指挥手势就是完成任务了。这也是非常不全面的。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合唱课,这样的教学都会造成学生对音乐的不理解,令他们觉得听不懂这些音乐,或者产生“音乐就只是如此”的想法,认为音乐课本来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没什么内容好学的。学唱歌的时候也只是跟着老师依葫芦画瓢,渐渐地就对音乐失去兴趣了。结果,不但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受到美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的最终目的,反而使学生将他们所不了解的音乐拒之于千里之外了。如果能在课程中接触到能够接受得了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他们就有可能明白,音乐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所不了解的,并非只是唱唱歌而己。而他们所学到的一点点知识足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更多的好奇,即使他们不可能成为音乐家,但他们也有可能更加认真地、热情地上音乐课,也就能够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不够的情况下给学生上欣赏、合唱甚至歌曲写作等课程无异于让一个文盲欣赏小说、写诗歌。也就是说,只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特点确定适用的教材,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和情操的最终目的。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相关文章: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医药院校药学高职专业药学英语的教学探讨05-02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特征04-11

探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05-21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05-14

探讨高职法律院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08-04

浅谈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05-05

高职高专学校钢琴基础教学探讨论文05-08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探讨06-14

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若干问题探讨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