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17-11-10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技术 多媒体 模拟技术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从分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了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以及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原则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信息量大、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于一体的优势,逐步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以下简称“模电”)是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等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从“模电”教材内容安排来看,可用“四多四少”来概括:一是估算多,精算少。微变等效法、图解法、实验调整法等估算方法是研究放大电路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基本方法,对于经过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定式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结果是否与实际相符,往往心存疑虑。二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温度漂移、反馈、自激振荡、交越失真等在教材中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缺乏定量的讨论。三是微观探究多,宏观思维少;淡化器件内部的问题至今在教材上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各种器件和集成电路内部构造及原理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篇幅,理解抽象,实用不大。四是更新内容多,教学课时少。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器件、组件不断涌现,使得“模电”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另一方面,本科教学的课时仍在不断的删减,有的学校将“模电”课时已经减到48学时左右。为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有蜻蜓点水或跳跃式讲解有关教学内容,结果学生是一头雾水,抱怨甚多,模电成了名副其实的“魔电”。从教学方式来看,采用传统方式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少。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是课堂教学效率低,基本上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参与不够;二是由于传统教学媒体本身固有的缺陷,使“模电”中某些概念难以描述清楚;三是无法及时反馈,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四是重教轻学,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几年各高校一直在极力推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模电”这门课的特点使然,常规的多媒体教学也难尽人意。因此,针对“模电”的课程特点,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解决好日趋减少的教学时数与日益增多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模电”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牢固的电子技术基础,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模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微软公司的Power Point早期多用于简报制作和演示,属于典型的“Click—and—Speak”(点击+讲解)模式,突出特点是多媒体构成的结构性很强。正是这种很强的结构性,往往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容易让“鼠标”牵着鼻子走,塑造着“点击”者角色,而忽略了自己是“点拨”者,教学效果差。近几年我们在“模电”教学中,从改革教学手段入手,尝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模电”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模电”课程的重点: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外特性及主要参数;晶体管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点飘移的原理及方法;放大电路反馈类型判断、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反馈的正确引入;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求和、比较器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及应用;正弦波振荡器振荡的条件、LC及石英晶体振荡器;OC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指标计算;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模电”课程的主要难点: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分析放大电路静态工作情况和分析波形失真常用的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的微变等效电路法,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估算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闭环放大倍数的近似估算法,分析运放应用电路的“虚短”和“虚断”法,利用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重点开展互动教学,同时注意分层次因材施教,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上述基本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和方式来贯彻落实:
1.找准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重点、难点内容备课上下工夫,充分理解该问题的内涵,问题的规律性,深入浅出解释问题,突出概念,讲清思路。在难点上,用几种方法对比介绍,找出突破口。同时,根据已往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形象地向学生演示电路内部结构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感性认识。在理论教学平时成绩考核中,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作业情况和各章节小结、考试,重点是每章要求学生必须小结,提高学生基本功;
2.加强重点难点内容的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尤其是在必做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进一步设置与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学生通过直观实验结果来完全理解该问题的内涵。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实践,特别是具有创新特色的实践。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子电路识图能力,根据要求选择基本单元电路和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估算基本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能力等。
3.课后作业向重点难点倾斜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加大重点、难点尤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方面的习题,同时在习题讲解时突出强调该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工程训练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该问题;
(二)结合“模电”课程特点,确定课程所有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动画演示、实验、讨论等)。从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适时、适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谈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