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7-11-16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队伍 建设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已占据了我国高等半壁江山。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对我国事业和建设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将剖析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阐述教学团队的内涵和建设原则,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建设提出对策。

高等作为与经济建设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为我国经济发展、进步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长远规划和明确要求。高职教育既要坚持“大力发展”,又要着力“提高质量”。针对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和高职院校实现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是指将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划分的不同的教师群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团队,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建设。在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选拔培养好专业带头人是其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建立一支以专业规划为基础的合理的专业教师教学梯队。这种建设模式使师资队伍建设不再盲目,能够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有整体性、有计划、可持续、出效益的模式。
(一)有利于更新教育理念,增强高职院校竞争力
高职院校发展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在工学结合的思想下,实施“教学做研”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集知识、技能、精神、信念于一体的教师团队有利于教师接收新教育理念,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合乎学校期望的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能力、人格魅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水平,实现优势互补
哈佛大学校长柯南特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的教师。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可见,教师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随着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教学团队学习来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而不能仅仅依靠专业课教师个人的学习和探索,要加快提升教师水平,实现优势互补。教学团队使得新老教师、专兼职教师互相交流:老教师需要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从而带来观念上的更新;青年教师需要向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的老教师学习;学校专任教师要在实践技能的掌握上和指导实训实验的能力上不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也要适当了解高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新、老教师,专、兼职教师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提高。
(三)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促进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发展速度极快,学生规模的扩张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紧随其上,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师生比偏高,这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问题。教学团队建设可以在有限师资资源下提升整体效率,它通过内部的沟通、整合使成员之间技巧和经验得以交流和共享。传统教学采用系部和教研室两级管理模式,教学团队建设打破了这种管理模式传统,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实现了多重关系的互动,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企业之间这一共存的团队产生横向互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职院校飞速发展,其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学院建设上存在着自身基础薄弱、初期层次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竞争力,直接影响着教学团队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出现“一条腿走路”的现象,不能完全达到“双师”素质要求
来自学校的教师对市场不够了解,来自企业的教师对教学不很精通。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但不熟悉专业理论;熟悉专业理论的教师在岗位实践上比较薄弱;熟悉专业技术的教师对教学、市场、管理等不够了解。另外,专业教师知识老化,培训渠道不畅和培训计划不当,教师无法及时充电以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无法受到应有的激励参与教学改革和竞争。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