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化学学习过程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时间:2022-12-01 16:14: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注化学学习过程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论文关键词】课程标准 化学学习过程 科学价值观

  【论文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化学学习过程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化学学习过程解读
  1、什么是化学学习过程
一般认为化学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以个人的化学经验为基础,接受前人的化学经验,从而使人类的化学经验得以传递、发展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个人化学经验,既包括学习者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的化学经验,也包括学习者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直接的化学经验。前人的化学经验常常概括为化学认识(知识),广义的前人经验还包括前人的化学学习经验(化学认知经验),它们对学习者来说,都属于间接经验的范畴。
2、化学学习过程的主要程序
化学学习过程通常由学习者的听课、阅读、观察实验或示范、思维加工、领会或体验、整理、联系、练习、实验、表达、讨论、作业以及预习、复习等内部和外部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化学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其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1)感知——预备阶段。(2)加工——形成阶段。(3)联系——巩固阶段。(4)应用——发展阶段。
  二、影响化学学习过程的因素探究
我们知道,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知识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材和教师因素、学习方法等,这几个因素不论哪一方面有了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化学的学习,变成学习中的障碍。
1、知识的缺陷积累造成的学习障碍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首要条件。因为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已学过的有关化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知识点出现空缺或模糊不清,就会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接受和消化。
前面知识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接受,而新知识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巩固,又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造成了障碍,从而形成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知识的缺陷越积越多,障碍一个接着一个,进一步学习就难上加难,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丧失学习信心。针对性措施:预习并听好新课、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强化练习,把每章每节课都学好,才能消除学习中的知识障碍。
2、智力因素的缺陷造成的学习障碍
智力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五种基本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前二种能力缺陷对学习造成的障碍:
(1)观察能力不到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化学实验获取感性认识,经过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观察能力是化学学习过程的重要能力。有的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存在的主要缺陷是:①观察无目的、无主次、无重点。②观察时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思维品质的缺陷
同学们都知道,在智力的各个因素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思维品质的缺陷主要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惯性,是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时的一种既定的准备。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思维定势可表现为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迅速地连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从而熟练、迅速、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这是思维定势积极作用的一面,可以使知识产生正迁移。例如,化学平衡的本质掌握了以后,就很容易理解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本质,这就是化学平衡这部分知识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知识的正迁移。
而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是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这种习惯性的思维使同学们在面临新问题时常常盲目地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表现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这是一种消极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先入为主。②一叶障目。③因循守旧。④生搬硬套。
从上面几个问题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化学学习中,消极的思维定势存在面广,对学习的影响较大,必须加以克服。
针对性措施: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注意训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变通思维,即对知识点进行反向于教材思维的考查,结论当条件,由相反方向推到已知条件,最后将各步进行归纳从而获得正确结论。还要训练类比思维,即此较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然后推测这两个对象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之处,并由一种对象迁移到另一种对象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新旧知识形成有机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3、非智力因素的缺陷造成的心理障碍
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学习落伍并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在学习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缺陷,没有起到定向和动力作用,甚至妨碍了智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学习上的落伍。但这一点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特别是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自恃学习能力较强,忽视了自己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据,目前同学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懒惰心理,(2)过度焦虑,(3)自卑心理。
针对性措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报国之志,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性格,为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教材的编排顺序
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有自己的系统,这是客观世界某一领域内各种现象的本质联系的反映。教科书的内容是根据学科教学目的从科学系统中精选出来符合教学要求的,但这些材料的组织仍然要反映该门科学的概念、原理、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有逻辑顺序的教材有两大优点,一是学生易于学习,能够举一反三,也能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最终掌握这门科学的系统,认识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
教材的逻辑顺序是由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能力结构和科学过程结构四种因素经过科学地排列、整合之后构成的。过去编写教科书,常常只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而没有考虑它的能力结构和科学过程结构,结果这样编出的教科书,不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不利于培养开拓性人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学经验证明,凡是违反一定原则的教科书,学生学习必然遭受挫折,影响教学质量。案例:美国60年代出版的CBA化学课本,通篇都是理论、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仅是作为理论、概念的例证出现。教材的逻辑顺序是严谨的,但十分抽象、艰深,违反了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结果学生学不会,不爱学。
这三个分化点是:
(1)第一、二章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式编得太集中,学生记不住,影响了学习兴趣。
(2)第三章的溶解度,要求学生进行同时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的析晶计算,这些习题的难度已达到高考试题水平,超越了初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学生算不出,丧失了学习信心。
(3)第五章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这段教材逻辑顺序安排不好,牵涉面过宽,而教材提供的准备知识不够,学生无法应用规律进行演绎,造成学习困难。
这三个分化点都是教科书体系没做到三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有机结合的结果。

关注化学学习过程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5、教师因素
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过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三个转变”①是转变以知识链为主线,忽视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统,倡导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线,兼顾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真正积极主动地思维。②是教学过程应设计若干个真实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要对学生有智慧上的真实挑战性,以促使学生的思维真的动起来,活起来。③是积极实践长程设计和二度设计的教学设计思想。
同时,为了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是营造健康的课堂,让学生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的智慧、创造和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从而让教学过程不但成为质疑互动的过程,而且成为彼此真诚欣赏的过程。②是课堂教学要从外在形式的动转变为内在思维的动,由部分学生的动转变为全体学生的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单向的动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生成性的动。③是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不仅是“教”者、还是“学”者、“思”者,更是整体活动过程中灵活的操作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学生不仅是“听”者、“学”者,还应该是“问”者、“思”者、“论”者,有时还甚至是“教”者。
  三、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途径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学习的过程,它强调了获取信息及知识的全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改变了评价的体系。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最终形成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现状,而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结论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提高能力的过程。
从信息论角度讲化学学习过程是化学知识信息传递、运动的过程。人类的化学经验是信源,教科书和化学实验是信宿(信息载体),有关的化学教学手段是信道(信息传输手段),化学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化学学习信宿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变换、编码、存贮、传输、利用和控制的过程。
当信息变换、组织不当,不能跟接受方(学习者)匹配、共鸣,或者信息的组织程度较差、信息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低、噪音干扰严重,以及学习者接收、再变换和再编码能力低下时,就不可能实现化学教学信息有效和可靠的传输。因而,必须系统地研究化学知识信息的变换、组织(编码)、发送和传输,研究学习者对化学知识信息的接收、再变换和再编码,以及对整个信息运动过程的调控等影响过程效率的重要环节。
化学学习过程可以看作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系统,而学习系统一旦构成,就具备了它特有的几大环节。几大环节主要指:
1、信息接收——化学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化学信息是化学学习系统运行的基础。从信息传输的观点考察,信息接收是化学学习系统运行的启动环节。信息接受的能量或水平及其效果如何,对于化学教师、学生与化学教学媒体相互作用的程度及效果影响深刻。换句话说,化学信息获取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信息接受的水平和效果。
2、信息转化——对化学信息进行传递、加工、存贮的过程。
信息转化是与信息接收同步展开的传输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这是信息接受器将获取的信息编码进行存贮的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的知觉与人们的知觉相似,总是集中注意少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信息给出的信号),而排除次要的刺激干扰,这是信息接收阶段的一种特征。如“乙在空气中燃烧”时伴随有现象:明亮火焰、稍有黑烟,它的本质:含有双键、碳的质量分数提高、发生不完全燃烧;学生一旦接收了这些信号随即进行信息转化,将获取的有效信息内化为智力动作(实现存贮),以备需要时提取、使用,外化为外部的实际动作(转化)。
3、定向控制——化学信息进行感知、检测、识别、传输、存贮
化学学习系统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复杂的信息运动过程,怎样做到使系统朝向预定目标(有序的方向)发展.或者根据学习需要进行激疑问难。使学生接收信息向着无序的方向运动,随后再收拢为有序,这就需要依赖于定向控制。如在制备氯化镁时,要求学生们用6种制备方法,从而加深对物质制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有利于信息的传输与存贮:
(1)镁与氯气(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Mg+Cl2==MgCl2;
(2)镁与盐酸或可溶性铜盐(金属单质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Mg+2HCl==MgCl2+H2↑Mg+CuCl2==MgCl2+Cu;
(3)氧化镁与盐酸(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MgO+2HCl==MgCl2+H2O;
(4)氢氧化镁与盐酸(碱与酸)反应:
Mg(OH)2+2HCl==MgCl2+2H2O;
(5)碳酸镁(或硫化镁等)与盐酸(盐与酸)反应:
MgCO3+2HCl==MgCl2+H2O+CO2↑MgS+2HCl==MgCl2+H2S↑;
(6)硫酸镁与氯化钡(盐与盐)反应:MgSO4+BaCl2==BaSO4↓+MgCl2。
4、结构改变——化学信息、积极反馈、知识存贮量增大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学习者获得经验的过程,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也可以说,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的获得和运用改造的能动过程。如学生在学习了甲烷、乙、乙的化学性质后,对有机物烃有了相当的认识,或者说已经有了一种认知结构;当继续学习苯的化学性质后,使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化学信息量、知识存贮量增大。
5、评价完善——运用知识、及时反馈、不断完善化学知识体系
评价反馈是促进学习、排除教与学的障碍,改进和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策略或操作。它对于学习系统起着调节和保证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动员和强化功能;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提供评价信息、促使他们查明全面情况,及正确地把握施教方向的功能。
化学学习评价,从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研究学生思维的最佳轨迹来考察,主要包括:学习重点评价、集中缺陷评价和动态提示评价等。化学学习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具有其相应的有效性,均不失为可信的评价形式。
总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均应本着全面实现教学目的的精神,从化学学习系统的特征出发,积极主动地交互作用、契合运作,力争达到最优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化学学习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王焕涛.
[2] 《化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刘知新.
[3] 《化学教学系统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刘知新,王祖浩.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关注化学学习过程 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相关文章:

浅议怎样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06-1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05-09

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05-26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05-02

激发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05-28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08-22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07-29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5-08

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四条途径08-05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