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媒体良性互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构探析

时间:2017-11-30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媒体 互动 和谐校园 校园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大众化的结果。这一类本科院校的建立意味着中国人才的需求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性问题与特点,塑造大学核心文化显然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因为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在于根深蒂固的历史问题存在情况下,如何破除过去的定式思维,在重新建构的实体中赋予其更深刻的含义?校园媒体作为舆论控制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存在将影响大学文化的建构。校园各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建立和谐校园文化。    

  一、新建本科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构需要校园媒体发挥作用
  
(一)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几乎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建校之初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在一个新的学校建立之后如何准确定位及建立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在继承原有校园文化传统基础上,经改造后重新建构新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形成学校强有力的软实力。
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新建本科院校是在中国迅速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大多数是高校扩招过程中“专升本”发展而来。他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进程上的作用日益显著,并成为中国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将为输入大量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从转为普通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重新定位的问题。”[1] 潘元先生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从全国布局和高校自身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二,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应该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这些学校除师范类外,主要是按行业而不是按学科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
作为广西的新建本科院校,有必要立足广西,从地方特色出发办出学校特点。新的定位就要有新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在继承原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在办学定位上,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已达成共识,即立足地方,培养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有六所,除玉林师范学院与广西财经学院分别是在2000—2004年建立之外,钦州学院、河池学院、梧州学院、贺州学院等其他四所均建立于2006年,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仍然年轻。现在,相对较早建立的玉林师院在通过了教育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后,已开始转向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其成立了“桂东南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广西财经学院在思考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过程中逐渐实践“练习内功”的问题。与其他五所院校不同,该校位于自治区首府南宁的特殊位置,师资力量已具有较高水平、财经教研实力基础较好,在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当中,该校人才服务可同时面向南宁和全区的范围拓展。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则是依托地方特色,正在尝试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钦州学院提出努力打造临海、石油化工、海洋经济、东盟研究、北部湾经济等五大品牌,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河池学院依托地理优势建设安全文明校园,打造绿色大学,被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大学”。贺州学院针对地方发展实际将学科建设分为五个学科群,各有针对性。梧州学院则着重发展面向地方的特色专业。
(二)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关于文化的界定,笔者认为同样适用于校园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建构与文化建构一样,大体从三个层面建设,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几乎都是由物质层面建设切入,进而在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上进行重组与整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解决物质层面上的问题的同时,转入内涵式发展是必然之路。强化精神层面建设是高校领导者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以制度作保证,这必然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指向校园制度化及大学统一行为的最高境界。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培育一种具有强大新生力量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价值和规范体系, 及其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要素。” [2] 大学精神的重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需通过各种载体逐渐建成。校园媒体就是重要的载体之一。大学精神的形成,需要统一思想、强化意识,除了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要校园软硬的逐渐浸润,如校训、校歌、校徽、、师生言行等,从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校园媒体是和谐校园文化建构的重要载体
  
一般意义上认为,狭义的校园媒体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等几个方面,广义的校园媒体还包括户外媒体和新兴媒体,如校园橱窗、大小宣传栏、海报栏、通知通告栏、手机短信平台等。本文探索的是狭义校园媒体。
(一)学校党委喉舌,宣传主阵地
校园媒体首先是学校党委的喉舌,一切宣传行动都要在这个前提下展开。换言之,一切校园媒体都要围绕学校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中心去展开宣传。以校报为例。教育部2005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中明确了校报的地位和功能:“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教育和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 [3] 由此可见,校园媒体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与大众媒体不同,校园媒体肩负着双重历史使命。在发挥一般大众传媒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应对媒体受众,主要是大学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是校园媒体的责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一时期的强心剂。尤其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大众传媒与媒介工具的发达,各种思潮的碰撞使得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也在迷茫之中前行。作为宣传工具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校园媒体,更应在引导大学生思想走向正确的道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准成年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得紧迫和重要,通过积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和路线,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及时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路上的思想困惑,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加和谐。

高校校园媒体良性互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构探析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