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时间:2023-03-04 03:13: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的生理素质和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提高校体育教学的系列策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起到促进作用,力求稳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教学策略


伴随、和的发展变革,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将面临更多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导致的困惑、矛盾和冲突,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紧迫,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深入探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策略模式,从而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提升。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生理机能,而且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经常会出现学习困难、适应性不良、人际交往紧张、恋爱困惑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羞怯、闭锁、抑郁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发展到轻生自杀的局面。根据部分高校新生入学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大约有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轻生念头、自信缺乏、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等方面的人数明显增多。同时,心理健康不良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和退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严重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不足。在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直备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生理健康,重在培养和挖掘大学生生理素质方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的附属功能,体育课教学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强调运动技术水准,通过动作讲解和示范的模式开展简单的教学,忽视高校体育课对修心养性、锻炼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欠缺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课教学环节。
(2)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认知偏执。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重视不足,在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只是单纯修满学分的需要,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即使是参加体育运动也是怕脏怕累怕吃苦、担心训练动作不标准被讥笑,宁愿留在教室、看书或宿舍上网娱乐,特别是部分女学生抗疲劳挫折的能力差,锻炼的积极性弱,经常寻找和编造借口逃课等。大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减轻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的积极作用。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转移负面的情绪,达到并实现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身心积极向上乐观的状态;可以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培养欠缺。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而且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模式,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要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不但没有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反而增加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负面压力的积累。

  二、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教学通过促进学生生理机能的发展,为心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倡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训练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生理机能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生理的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心理健康的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等。
2.体育教学通过运动项目的目标性训练,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体育教学中训练内容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则必须通过持续反复的训练,付出必要的艰辛和努力,特别是在具有明显的自我挑战性项目中,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目标。通过体育训练,不仅锤炼了学生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方面意志品质,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和承受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状况的形成。
3.体育教学通过系列化活动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形式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以相互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方式开展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容易形成特定的社会化氛围,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契机,为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篮球和足球比赛中讲究的集体协作和默契配合,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深化。
4.体育教学通过促进运动中的自我体验,推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体育教学通过相关运动项目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评价等,使自己对自我能力素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在正确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才能不断修正自邑的认识和行为,主动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素养,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自信心和提升自我效能感。
5.体育教学通过情绪调控方式方法的讲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手段来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方法,如心理调节训练法、激励调节法、自我宣泄法等,让学生及时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宣泄调控负面的情绪,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品质。

  三、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思考
  
1.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始终贯穿心理健康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始终坚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理念贯穿到体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塑造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体育教学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重点突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塑造体育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教的主体,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体育教学技巧能力,而且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使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成为可能,为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奠定了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提升教师的心理品质。相反,体育教师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将直接破坏课堂心理环境,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使体育教学的心理健康功能失去真正的内涵。
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要适应学生身心的特点,照顾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同时,不断挖掘教学素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通过讲授、示范、讨论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通过设置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等。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情境方面:可以事先布置好场地,精心设计器材安置方案,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情境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体育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心态,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4.实施分层级式的体育教学,协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品格。学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体育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层级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理运用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系列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品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孤独不合群者可选择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赛、拔河等集体项目,有利于逐步改变不合群、不善于交往的性格;急易怒者可选择参加太极拳、下棋、长距离自行车或慢跑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可培养自控能力,稳定情绪;优柔寡断者可选择参加乒乓、网球、羽毛球、击剑、跨栏、跳高等要当机立断的项目,能帮助确立办事果断的性格。
5.务实体育教学的衔接延升,构筑学生心理健康合力保障体系。要将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提升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不仅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坚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而且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不断巩固课堂教学的成绩和效果,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展示学生个人优势和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社会心理健康机构等协作,共同构筑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保障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高校社区视角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05-30

互联网媒体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08-27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部属高校信息服务的研究08-09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08-26

教育功用视角下大学生选修课探讨08-06

体验经济视角下大学生专业学习体验模式08-16

适应高校创新教育视角下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探讨06-03

伦理视角下医疗服务营销对策06-13

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个案分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