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的培育与农村基础教育适应性改革探究

时间:2017-12-23 16:52:3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新型农民的培育与农村基础教育适应性改革探究

  论文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基础 适应性改革

  论文摘 要: 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农村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从适应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试探性地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性改革的相关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而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则是培养这一特殊的农村劳动后备力量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明确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基础教育要服务于“培养造就有、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一)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3]成就新农村建设事业,农民需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水平,新型农民的塑造直接影响农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基础教育将奠定人的一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全部,这将决定其日后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新型农民的培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应有一套长远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机制,使农民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受到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为新型农民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从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村人才越来越匮乏,农村面貌难以根本改观,城乡差别也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基础教育难辞其咎,多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精英教育,为城市培养精英人才,在为城市建设作贡献。虽说从农村家长的期望出发,从孩子的期待出发,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升学率,否则学校难以为继,而高考成功,以及有发展意愿和潜力的学子们也与农村渐行渐远,但我们细想一下,这正是农村贫穷落后所致。如果农村基础教育能培养出建设农村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村建设的基础性事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良性互动,那么城镇化步伐必会加速,城乡差距也会日渐缩小,“三农”问题也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