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时间:2022-03-03 09:59: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是指成功把某一信息传递给沟通对象,沟通对象能够做出预期中回应的整个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的内容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篇1

  [论文摘要]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文章在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现状,探究了产生沟通障碍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双方有效沟通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高校

  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共识或者感情的通畅,它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有效沟通指沟通双方能相互理解和执行对方传递的信息、思想和感情。作为与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接触最多的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则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还不能达到无话不说的效果,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者。高校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他们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详尽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为学生事务管理规定的制定以及相关学生活动的组织、策划提供参考信息,并且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向上反映给相关部门,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同时,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第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辅导员能经常与大学生沟通,则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归属感,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第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切实为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使大学生的安全、等问题防患于未然。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耐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偏激的思想或行为。若辅导员与大学生能有效沟通,则能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开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现状,笔者抽样调查了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院等五所高校一千多名辅导员和大学生,调查发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现状如下:

  1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形式单一。对于“你是否主动跟学生(或辅导员)沟通”,有70%的辅导员表示主动,而仅有18%的大学生表示主动,表明在师生的双向沟通中,辅导员主动找学生的多,学生主动找辅导员的少;对于“你一般是以什么方式与学生(或辅导员)沟通”,选择“面对面交流”的占68%,选择“QQ或邮件”的占15%,选择“电话交流”的占10%,选择“其他”的占7%,表明师生的沟通途径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面谈交流方式。

  2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地点和时间缺乏灵活性。在“你跟学生(或辅导员)沟通的地点”这一问题上,选“办公室”的占78%,选“课堂”的占7%,选“宿舍”的占9%,选“校园其他地点”的占4%,在“校外”的占2%;在“你跟学生(或辅导员)沟通的时间”这一问题上,88%的师生选择“办公时间”,12%的师生选择“非办公时间”,表明师生的沟通地点、时间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上班场所和办公时间。

  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内容少、频率低、范围窄。在“你一般与辅导员接触的原因是什么”一题中,有32%的学生选择“交有关”,56%的学生选择“系干或班干工作需要老师指导”,8%的学生选择“解决个人心理困惑或矛盾”,4%的学生选择“其他”;在“一学期内你跟辅导员接触约有多少次”一题中,选择“0次”的占35%,选择“1次”的占33%,选择“2次”的占20%,选择“2次以上”的占12%;在“与你接触最多的是哪类学生”一题中,77%的辅导员选择“系干或班干”,选择“普通同学”仅占23%。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缺乏了解。角色是指处于特定地位的个体根据社会的客观希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扮演着思想引导者、心理疏导者、学习向导者、生活辅导者、行为督导者和就业指导者的角色。然而,在调查问卷中,仅有36%的`学生选择很了解或比较了解“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生涯中扮演的角色”,有24%的学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在“在你心目中,你觉得辅导员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帮助”一题中,62%的学生选择“组织同学们开展活动”,而选择“学习指导”“生活指导”“解决心理困惑”和“就业指导”共占22%。调查表明,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不太了解辅导员在其大学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

  2高校辅导员或大学生缺乏沟通的技能技巧。沟通不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换。在“你觉得与辅导员接触较少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上,有46%的学生选择“不知用什么沟通方式”,这说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技能普遍缺乏,有17%的学生选择“辅导员摆架子”和“害怕老师”,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有的辅导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学生没有信任感,不敢或不愿与辅导员沟通。在“你是否接受过相关人际沟通课程的培训或讲座”的问题上,38%的辅导员选择“没有”。在“你是否学习过学方面的知识”的问题上,有36%的辅导员表示没有,这表明部分辅导员在人际沟通技能技巧方面还是较缺乏。

  3辅导员队伍配备不齐,专业素质低,奉献精神不强,日常事务繁杂。部2006年9月1日公布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然而,在所的五所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能按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齐辅导员,基本上都为1:300甚至更高。有35%的辅导员没有参加过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资格,60%的辅导员是非思想教育专业毕业,65%的辅导员表示有机会就转岗,不再继续做辅导员工作,辅导员80%的时间用在处理日常事务上,15%的时间用于备课、上课。在人员配备不齐、日常事务繁杂、奉献精神不够和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辅导员根本无法与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交流。

  三、实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加强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宣传

  鉴于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角色不明确,高校要加大对辅导员角色的宣传,可以在大一新生人学之初,通过宣传板报、小册子等形式介绍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给学生发放写有辅导员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的亲情卡片,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就在他们身边。每学期或每学年组织优秀辅导员到院(或系部)进行先进事迹汇报,让学生知道辅导员是他们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导师。

  (二)搭建形式多样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针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渠道、形式、时间和地点的单一性,搭建形式多样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通过互联网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与时俱进的一种选择。结合当代大学生喜欢上网聊天的特点,辅导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班级QQ群、个人博客、BBS论坛或飞信群等平台,扩大与学生的沟通范围,使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减少师生双方由于在年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背景上的差异而带来的沟通障碍,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网上聊天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使沟息量增大、速度加快,加之QQ聊天等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可以增强沟通中的信息反馈。当然,辅导员还要深入学生食堂、宿舍中去,利用面谈、班会及座谈会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关心,加强情感的沟通交流。

  (三)加强师生沟通技能技巧的培训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语言符号的传递,还有更多非语言的因素,它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若不懂得沟通技巧,往往会给期望沟通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尴尬,甚至令沟通无法进行。所以,要加强师生沟通技能技巧的培训。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了“思想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然而,开设人际沟通相关课程的学校却极少,建议各高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开设“人际沟通”一课,满足大学生对人际沟通技巧学习的迫切要求。另外,学校可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采用定期讲座、交流沟通游戏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师生沟通的能力。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开展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规范辅导员选聘程序,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把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其次,学校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严格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人制。经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教育,同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最后,为辅导员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鼓励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走职业化道路。重视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建立畅通的辅导员业务发展路径,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培养和选拔青年后备干部、党政管理骨干、学科专业骨干的重要来源之一。

  (五)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在师生双向沟通中往往起到发起者、主动者的关键作用,要使沟通达到有效目的,辅导员就要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了解的热点、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以及大学生爱好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此外,更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提高人格魅力、平等信任和激励的方式实现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 篇2

  【文章摘要】

  团体心理辅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有效形式。本文以人际关系困扰为主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了团体辅导的方案,并选取了16位具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的同学进行辅导,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有效,团体辅导的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对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团体;团体心理辅导;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需要得到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健康。然而,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困扰却成为诸多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约占1/3以上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一般或不良,有待进一步改善。个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虽然有着明显的效果,但相对于团体辅导来说,它耗时长、与真实人际环境有差异等不足。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干预是一种更经济、有效并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已越来越受到高校心理工作者的欢迎。本文将报告我们开展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和效用。

  1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团体辅导是同一时间对具有同样困扰的人群进行辅导,为了让辅导起作用设计一套有效的辅导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团体心理学的规律以及人际互动模式建立的基本特征,我们得知任何团体的发展都要经历起动、过渡、成熟、结束的发展过程,而且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是连续的并相互影响。从人际互动模式中我们得到:信任、有效沟通、真诚表达、自我觉察、换位思考、适度界限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由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系列与人际关系主题相关的组成活动、起始活动、过程活动和结束活动。

  接着逐一对这些活动进行试验,通过领导者的主观感受和参与同学的反馈信息,来评价各个活动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了如下的团体辅导方案:第一次:活动的任务是“团体形成”,活动分别是:问好、有缘相识、信任之旅、澄清团体目标、建立团体规范、本次活动感受、家庭作业;第二次:活动的任务是“自我认识”,活动分别是:心有千千节、齐心协力、三个“我”(理想我、现实我、真实我)、自我肯定练习、本次活动感受、家庭作业;第三次:活动的任务是“有效沟通”,活动分别是:同舟共济、单向沟通图和双向共同图、内圈和外圈、朋友让我感动的地方、本次活动感受、家庭作业;第四次:活动的任务是“换位思考”,活动分别是:你戳我爆、突围、闯关、最佳匹配图、找“领袖”、本次活动感受、家庭作业;第五次:活动的任务是“拒绝与赞美”,活动分别是:我想有个家、风雨同行、优点轰击、我要说“不”、本次活动感受、家庭作业;第六次:活动的任务是“结束团体”,活动分别是:十指抬人、心情故事、我有我的风采、祝语。每次辅导均是按照热身活动、主题活动和结束活动三个环节开展。

  2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辅导的实施

  通过海报、网站、微信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招募,对52名自愿报名的大学生采用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个别访谈的方式,甄选出具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16名(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不低于12分,个别访谈中人际关系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自评得分超过6分,0—10点自评,0为100%没有困扰,100为%有困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名称为“人际关系训练营”;团体性质属于结构化、同质性的成长性团体;团体目的为改善具有人际困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模式;团体程序:时间为每周日下午,每次辅导2.5个小时,连续持续6周;团体领导者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团体辅导老师,并配备接受过团体辅导的协同指导者1名,共同带领。每次团体结束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进行练习;6次活动过后让大家对团体辅导进行总结。

  3团体辅导的结果和效用

  经过了6次的团体辅导,参加的同学的感受和收获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刚开始的课程是大家组织两个小团队,并且各自为自己所在的团队起对名,编口号,选队歌,一开始就和其他系的同学一起为自己的团队出谋划策,我感觉这种过程是很快乐的事情,能瞬间感觉团队精神力量的鼓舞。刚来时的羞涩和陌生感都在各种游戏的欢乐的气氛中消失了,大家都多了一份亲近和了解,和谐的气氛中洋溢着一种团体的凝聚力,这么清晰的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团体辅导活动用轻松欢乐地形式,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道理,教会了我们一些死板课本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学习到一些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无疑是一笔巨大而无形的精神财富。”

  团体辅导带给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看到了不仅仅只有他们自己会出现人际关系困扰,这将大大的缓解他们情绪上的压力。同时团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自由的氛围,鼓励他们去表达,让内心的苦楚有机会倾诉;团体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人际互动模式,表达自我、调整自我的机会;最后,团体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了他们用健康有效的方式去他人建立联系。

  4团体领导者的思考

  团体辅导现场中体验人际互动。团体领导者根据现场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模式,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促进他们进行分享、探索,从而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一定的扰动,并逐步帮助他们形成适应的、舒服的人际互动模式。此外,通过活动我们融合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技巧,主要包括:微笑、迅速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微笑、记住对方姓名、独特的自我介绍)、建立朋友圈、信任(想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必须先去信任别人,主动去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合作、认识自我(接纳自己,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调整认知方式、双向有效沟通、倾听、赞美等等。

  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每次团体辅导结束后针对活动中传递的技巧给成员们布置家庭作业,并在后一次活动中进行分享家庭作业的情况,包括遇到的问题、各种感受等。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行为来强化在活动中所学到、感受到的信息,从而努力达到训练的效果。

  布置的作业包括:

  训练1、独特的自我介绍;

  训练2:打五个电话去联系自己的朋友;

  训练3、尝试双向沟通的方式与朋友交流至少一次;

  训练4:赞美、表扬,每天早晨赞美自己和学着赞美他人至少5次。

  针对特定困扰,探索解决办法。让成员们分享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难以处理的人际困扰。当一个成员在表达自己的困扰的时候,要求其他成员耐心的倾听,接着每个成员都非常积极针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可能解决的办法,为成员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办法和思路。团体领导这也根据成员分享的问题,进行共情和分享自己的经验等。从而促进成员对所遇到的困扰产生新的看法,并让其看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拓展人际交流圈。团体辅导中,领导者和成员们共同讨论了拓展人际关系的途径。比如:多看书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接触那些能给我们启发、能引导我们成长的导师型的人物;多接触事让我们在事情中不断磨练自我。让团体成员了解到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成熟有很多种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有机会拥有比较满意的生活。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相关文章:

年轻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管理学生论文08-19

幼儿教师与两代家长的有效沟通的教育论文10-20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09-20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论文10-24

高校文献信息检索的必要性与有效方法论文05-21

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的作用浅议11-08

探析高校法学教育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11-10

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档案之我见11-08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探析的论文10-21

对高校辅导员教育的三点建议论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