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

时间:2020-10-07 10:58:0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

  [论文摘要]道德教学哲学化着眼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以理性指导生活,倡导以讨论、探究和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育中,应加强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德育实效;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其建立自律道德;提高教师素养,优化师资队伍。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课程教学 “道德教学哲学化”

小原国芳(1887-1977)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日本教育家,为实现其全人教育的思想,他提出了道德教学哲学化的主张,了解这种观点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学。

一、道德教学哲学化的内涵

启发道德知性,锻炼坚强意志,陶冶纯美情操,引领道德行为是所有途径的道德教育都肩负的使命。就专门的道德课教学来说,启发道德知性应成为重点。“道德教学或道德课的主要目的必须是,开发道德知性,培养道德的批判能力,启迪道德生活的指导理性。换句话说,我主张道德教学哲学化,道德教学理智化”。
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道德,自己创造道德”的能力。实现这样的目标,道德教学就要把“为什么”“怎么办”作为问题来研究,引导学生对道德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进而对道德项目进行根本性解释,帮助学生脱离习惯和盲目性的支配,从而树立起坚实的道德基础。
道德教学哲学化要求在方法上摈弃对道德项目的教条式解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并不是仅仅进行哲学的思辨讨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体验、评判,进而对道德产生独特、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道德感情、道德信念。同时,它也要求避免传统教学的误区,不能仅仅采取以考试、评比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现成的教材、模式和范畴。小原国芳主张将童话故事作为低年级的教学材料,例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印度的佛陀故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修养书。至于高年级学生,宗教式的小说和伟人传记的效果就会更好。之所以如此,因为“劝善惩恶要含蓄些”,而且“没有比活生生的事实更能吸引人的了”。
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具有可行性才能付诸实践。小原国芳专门测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认为儿童是真理的热爱者,儿童有惊人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可以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道德教学哲学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哲学素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而且还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道德是内心的问题,既然二元纠葛问题是道德,那么不能深入他们内心的人毕竟不能进行生动的道德教学的。”
二、道德教学哲学化的特点
区别于家庭、社区、团队等德育途径,德育课堂教学有特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便于系统、集中地进行道德知性的开发。道德教学哲学化就是小原国芳针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改进提出的。从目的、内容和方式三方面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理智地生活。小原国芳认为:“日本人是有心胸的国民,而不是有头脑的国民;是有感情的国民,不是理智的国民。所以诉之感情的德,即忠孝、勇气、同情、亲切,等等则易行;而诉之理智的宽容、自律、义务、纪律的德,则难备。”社会需要的不是感情脆弱的人,而是有道德判断力的人。因此,小原国芳力主开发道德知性,引导学生理性生活。所以,德育课有必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在理智与情感产生冲突、在遇到重要决策或左右为难的两难情境时,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做出选择。
2.内容指向道德知性的培养。在道德教学中,知、情、意、行的培养都非常重要。道德知性则起着奠基性和导向性作用。道德知性的培养绝非单纯指对道德知识的授受,它更侧重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原国芳对于“过于感情用事了,有时甚至是感伤的。对于忠和孝的解说方法,过于诉诸眼泪了”的道德教学非常不满,认为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固然是教育的成功,但对道德规范没有深层次的认知,对道德现象没有自己的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就缺乏依托,道德行为也就难以践行。
3.方法注重讨论、探究和体验。传统道德教学比较注重对道德范畴的解释、分析和识记。道德教学哲学化则要求教师改变灌输教材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讨、探究,引导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生活,从而对道德问题生发出独特、深刻的认识,逐步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
三、道德教学哲学化对高职德育课的启示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但是通过观察、研究不少学校的德育课堂教学后,笔者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表层的“哲学化”太多,深层的“哲学化”不够,即普遍重视道德知识、范畴的授受,灌输说教痕迹明显,学生道德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不够,有效的体验活动缺乏。因此,有必要学习借鉴“道德教学哲学化”的思路来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的教育教学。
1.加强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范畴。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转变关注重心,由道德知识的授受切换到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范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其道德发现、判断和创造的能力,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打下扎实根基、提供理性指导。
2.转变教学方式,增强道德教学的实效。教师应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以考查学生记忆为主的评价方式,积极创设情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对道德范畴的思考和探究,强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应适时组织学生有效运用案例探究、活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确立道德标准,践行道德生活。案例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针对道德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深入思考、辨析、交流、质疑,从而增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深化理性认识。活动体验则意味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道德规范,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品位。
3.激发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建立道德自律。小原国芳认为,无论在训育方面,还是在德育方面,有教育价值的是自己的精神辛勤,是自我的发问,是探求,是研究,是创作,是发现,是对真理的热烈欲望,是真理感。在道德教学中,不要灌输道德,应该造就那种自己发现道德、创造善的儿童。因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在道德生活中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建构自身的道德品质,就成为德育教学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已成年,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不能将教材结论或教师的主张强加给他们,而应该引导其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帮助他们建立道德自律。我们必须敢于放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体验、发现和创造道德,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
4.提高教师素养,优化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道德教学中至关重要。虽然高职学生已经步入青年,不会再像儿童一样模仿、学习教师的个性与言行,但教师的素养依然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小原国芳认为,道德课教师至少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有良好的哲学修养、深刻的思想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深刻的人才能进行深刻的教育,这完全是相互深化和自我深化”,而“通俗的、平庸的、浅薄的道德教学,实际上是愚民的方法。”其次,还必须有爱心、耐心,能够关注学生的内心,要认真理解、处理学生内心潜在的苦恼、烦闷。小原国芳的观点启示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师素养,优化德育课的师资队伍。在我国,担任高职德育教学的教师一般都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培养,但是我们依然要通过在职进修、自我反思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朝着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此外,还要加强德育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引导他们和学生建立密切联系,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者,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与烦恼。

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相关文章:

1.高职哲学教学质量的论文

2.高职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设计

3.高职汽车保险与理赔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考

4.关于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论文

5.个性化教学与班级教学的互补与协调论文

6.高职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差异论文

7.地理教学哲学思

8.地理教学哲学思考

9.简述中国哲学的近代化与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