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时间:2017-12-30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高校 教学 管理人员 素质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教学与教学管理具体工作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协调作用。教学管理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培养健康的心态、提升管理能力、打好文字功底、做好管理研究等工作。 

高校中的院、系是学校按学科群或学科性质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也是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院系的管理是联系教师、学生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纽带,是实施学校管理的基础,是高校管理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明确定位、抓住特点、优化素质是教学管理有序、高效运作的关键,也是学校整体管理的重点。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教学与科研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主要手段,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一切管理工作均须服务于此中心,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科研劳动的直接管理者、服务者,他们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促使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提高与学生素质的提升。
  一、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对象的特点
高校是进行人才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的场所,它有别于工矿企业物质产品的生产。它管理与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教师与学生。本文研究的管理服务对象仅就教师而言,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对象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有丰富的思想与个性
他们更重视理性与感性的沟通。因而高校管理的实效有赖于管理者对管理对象规律的掌握与运用。
2.教与学都是复杂劳动
他们劳动的成果不如体力劳动的成果那么直接、那么立竿见影;他们劳动的强度也不是能用通常的方法可以量度的。对他们的劳动应予以尊重,对教师有关工作量的评价问题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3.珍惜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还有大量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充电”、研究教学改革、设计新的教学方案;为实现双语教学,要努力进修提高的应用能力;为提高学术地位,要跟踪学习、研究国内外学术发展新动向;还要进行学术研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因此,时间对他们来说相当宝贵,他们需要的是外界对他们的理解与体谅,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时间,避免让他们做不必要的教学之外的重复劳动。
4.科学研究、学术活动是教师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要坚持“崇尚科学、学术自由”的原则,爱护教师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为其创造宽松的,以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对于学术上争论的问题,管理人员决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1.基础性与经常性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高校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发展与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是国民的渴求,也是高校各级管理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是“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是客观促进高校不断发展的有力措施,面对各种评估,高校管理者要有好的心态,做好教育与教学工作原始资料的积累,数据记载要准确,问题分析要全面、中肯,叙述论证有条理,政策运用要得当等等。[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扎扎实实地做好这些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2.满负荷性
机构改革、减员增效是新时期改革的重大举措,人浮于事的状态应一去不复返,高校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从课程角度看,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课程排课、学生选课、教师上课、教务质量监控,协助部门安排听课、评课等内容;从学生角度看,教学管理工作包括依据学生培养计划进行学生入学登记注册、学生学籍、成绩管理、日常教学运行、毕业资格审定、毕业证书的发放等学生管理工作。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中承担了最基层、最具体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他们这些工作也具有条理性和性。
3.以人为本
由于传统高校强调组织的行政权威,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教学管理者成了权威的象征,而由于一味追求严密的组织结构,周密的计划,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和绝对的服从,结果必然会丧失组织中的“人性”。教学管理成了控制、支配和权威的象征,教学管理者被理解为“命令者”,好于发号施令,处于主动和控制的地位。这种以管理为本位的思想导致以管理为主导,以控制为核心和手段,忽视了教师、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导致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没有自由权和选择性。在教学管理上,科层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掩盖了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规章制度控制将人视为物,以学校管理者为主体,以行政权力的使用和表达为特征,追求管理过程、结果的规范和效率,照章办事成了管理者的唯一信念,没有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活动,没有重视他们的主体价值,使他们的责任感及主体性难以形成和发挥。随着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制度及管理工作中上升为重要的服务指标。因此,管理人员的理念、素质也应随之更新,工作也应体现“以人为本”。
  三、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职业
管理也是服务。教学管理人员是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最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工作,教师的教学天赋、科研能力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才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如果把教学科研比作演戏,那么教师是台上的演员,管理人员就是默默的幕后人员。管理人员要热爱工作、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尽可能为教师想得周到些,力求让教师在你的协助下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面对教师取得的各种成就和奖励,要真心与教师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以“为他人做嫁衣裳”为己任。在为教师的服务中,对任何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即使是曾经有负于己的教师,在履行服务职责时也应尽心尽责,宽厚、仁慈、包容,这就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无私的奉献。
2.与时俱进,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学管理工作的性质决定高校管理不能照葫芦画瓢,也不能一本通书念到老,必须随时代的进步及中心工作的变化,随着教师、学生观念的转变而增添新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式。[2]不断进取,不断研究新问题,及时改变老模式,开创新局面是管理者的常规工作。观念与知识的更新主要靠自己,因此良好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自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系统学习,到上级培训学校进修学习或到教学管理搞得较好的院校调研学习、考察交流,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学习好的管理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的预期效果。总而言之,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教学管理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局面。[3]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可持续管理、管理现代化等思想观念,用先进、科学的思想观念引导素质修养,以达到快速提高教学管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与时俱进,整顿思想,不断进取,对当今教育管理做一些裨益的思考,方能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新形势相适应。

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