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审计

时间:2021-04-18 11:48:4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审计

      论文摘要:分析效益审计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评价的原则和对策,同时还提出了完善经济效益审计措施,形成规范的评价标准等建议。 
      论文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困难;问题;建议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所实施的审计。效益审计是一种经济审计,它是对经营的经济性、效益性作出的综合性评价。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优化财务支出结构,提高财务支出效益。同时,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责任审计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那么效益审计就无从谈起。   
      一、目前开展效益审计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一)没有现成的审计操作模式可借鉴。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基本原理一致,都是通过等信息资料的收集,对某一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定,作出客观评价。但审计目的、重点与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要求不同。效益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审计的主流,但在我国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探索与实际相结合的绩效审计模式,是中国审计制度融入世界审计主流的重要条件,也是摆在当代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具体指标的选择有难度。效益审计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作出审计评价,而这必将涉及到如何运用具体的经济指标、确定评价标准的问题,由于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效益的标准、指标又很多,同样的项目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理解与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信息资料的失真直接影响审计结果。我国财经领域的虚假行为还较为严重,特别是会计资料的失真行为,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给效益审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审计人员必须在完成对被审事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对不真实不合法事项重新进行调整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效益审计。因此,信息资料的失真对开展效益审计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将直接加大审计风险。
    (四)审计人员素质滞后,跟不上形势的需要。效益审计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由于长期以来财务收支审计占主导地位,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运用不多,所以就目前而言,审计人员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这对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 
    二、做好效益审计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上下联动,加强调研,为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强效益审计的调研工作,基层审计机关要及时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丰富的第一手实践材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上级审计机关要及时汇总并分析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和征求多方意见,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制定出台有关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措施办法,以指导下级审计机关按统一规范要求开展效益审计工作。
    (二)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摸索效益审计新路子。效益审计是更高层次的审计监督,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发展,已成必然。但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经济秩序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质量和人员的总体素质而言,要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效益审计的试审阶段或者起步阶段,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裹足不前,要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效益审计新路子。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逐步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要的具有多学科、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行业培养多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工程建设、信息管理、财政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为更好地开展效益审计提供人才保证。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转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企业的管理工作找出不足,特别是从经营上寻找薄弱环节,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就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完整、系统,经营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是否正确、,实现经营目标的措施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四)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评价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经济活动发生的频繁程度以及职能部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物资采购供应、资金审批、成本费用控制、企业联营、工资奖金分配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寻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帮助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防止企业经济效益流失,同时也督促干部和职工守法经营、从业清廉,在经济活动中少犯错误。
    (五)决策审计方面。企业经营者作出的决策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防止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开展决策审计。这类审计活动属于事前审计,可以对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减少损失浪费,降低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为企业经营者当好参谋。在法治国家,国家投资效益如何,主要依靠公众监督和程序决策,审计工作同样也需要遵循程序至上的原则,把审计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经济效益审计上面。
    (六)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人们很难确保企业经营不会出现效益低下、决策失误的问题。如果一旦出现效益不佳的状况,就追究领导人的责任,那么,企业管理者就会缩手缩脚,不敢冒险。所以,效益审计必须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 
    (七)审计工作是一种事后监督工作,审计机关不能包打天下。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应当将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经济效益审计上面,通过对审计单位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进行审计,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有权机关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如果在责权不明确的基础上,盲目开展效益审计,那么有可能会顾此失彼,浪费宝贵的审计资源。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领域与方法探讨 
    当前,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就目前来讲,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零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效益审计问题。从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因现实的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因而带来的效益审计的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应根据审计机关的职责即监督对象和范围,科学合理地确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根据各种审计对象类型,我们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探讨。     四、目前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训,提高认识。长期以来,多数审计人员习惯于从财务收支报表和凭证中获取信息,发现个别的、微观的问题,缺乏从社会经济整体的宏观角度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少人对效益审计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因此,当前必须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对效益审计的认识,同时要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与技能。审计机关不仅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效益审计,比如专业刊物、研讨会和、业务会议等,还要积极广泛地组织效益审计知识的培训,让大多数审计人员逐步掌握效益审计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能够结合本专业技能熟练运用效益审计的方法。
    (二)加强前期调查,详细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真实合法审计主要强调信息和经济行为的真实合法,而经济效益审计则是在坚持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审计分析评价“内控制度”和“经营战略”。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真实合法审计的有关政策,加强审前调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内控制度审计”和“经营战略审计”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确保探索效益审计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三)编制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格式模版。在经济效益审计探索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经验,组织一些相对权威和相对专业的审计专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经济类型,确定相对固定的经济评价指标,制定相对规范的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格式模版,通过相关权威部门批准,来加速引导现有广大审计人员规范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四)尽力转移审计风险。由于审计报告具有很强的从属性,审计的评价方法自始至终都是依附于其它学科评价方法,所以其他学科或企业部门先行使用的调查研究、评价鉴证的方法都可以应用在效益审计中。所以在开展效益审计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审计证据及有关资料一定要获得有关部门的签字和盖章,以便转移审计风险,。
    (五)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由于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应用相对数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审计对象的数据库对各项同类经济指标应该具有汇总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出审计查出的问题占同行业比重,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分析判断出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才能给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才能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是审计的最终目的`。
    (六)要建立反馈制度。一方面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对经济效益审计全过程情况进行总结和研讨,结合审计实际情况,认真查找出审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七)要建立“审计人才库”。目前现有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特点多是财务人员。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经济师、工程师以及高级管理人才,目前在增加审计编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审计人才库”,建立与“人才库”内有关专家比较密切的聘用合作关系,才能加速向经济效益审计过渡(同时要加强培养审计人才),但是要保证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避免因利益驱动,造成审计问题“跑、冒、滴、漏”。 
    (八)进一步强化审计公告。审计结果应该尽快全面向社会公开,这是审计成果的展示和宣传,也是一种国际惯例。我国的效益审计报告在不泄漏国家机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舆论的监督。在使用对象上,效益审计报告除了满足社会公众了解、掌握企业及有关部门经济活动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情况及政策方针的制定执行情况的需要外,更要重点为企业及有关部门服务,以便于企业领导及时了解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加强提高整改,从而推动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时对审计自身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廉政建设,发挥审计监督和威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九)调整考核指标,用考核来推动效益审计的探索与实践。考核是一种方向性导向,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影响甚大,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项目考核“指挥棒”在推动效益审计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审计系统评比和优秀项目考核中,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大对效益审计的考核力度,逐步扩大效益审计在考核评比中所占的比重,如:审计建议的数量及采纳比例,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及效益情况,促进法规制度修改情况,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情况等等,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效益审计的探索和实践。从而促使审计人员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适应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
    (十)调整机辅助审计方式。也就是说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应该从“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向学习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软件”和“表格”转移。因为通过审计一些会计电算化开展较好的单位发现,有些财务软件本身就具有筛选、排序、查找等功能。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软件没有筛选、排序、查找等功能,那么目前的“电子表格”功能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审计分析需要,所以没有必要另行开发审计软件。试想,如果将研制审计软件的一些经费应用到对审计人员进行财务软件培训同时研究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分析,不但可以节约审计成本,而且可以避免有些因数据接口问题导致无法审计的弊端。如果怀疑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的程序有问题,可以按照现行的财务制度进行重点跟踪测试,可以发现被审单位财务软件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这样,在向效益审计过渡时期,在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必将有利于推动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

论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审计

【论述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审计】相关文章: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律顾问法学理论论文09-27

经济新常态下炼企加强经济效益审计之路的探讨08-04

现代经济下的融资租赁11-03

校办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影响因素与要点论文11-17

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与结果分析毕业论文11-17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现代农业水平论文06-20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论文07-13

现代农业下蔬菜栽培技术要点10-16

课堂教学改革下现代教育论文10-07

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思考论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