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时间:2022-04-13 09:09:4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精选1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大学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精选12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1

  摘要:讲授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要注意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大语境中,要渗入文学史教育、思想文化教育及文学创作技法教育。以《阿Q正传》为例可知,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很多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东西。虽然经典文学作品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是因时代的距离,要让本科生去接受它们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作为讲授者的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才有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代大学教学;《阿Q正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学生。探讨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身处21世纪,面对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们,该讲些什么?又该如何讲?本文以《阿Q正传》的当代高校课堂教学为例,从一个角度探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大学教学。

  一、置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大语境中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文学作品的早期典范之作、白话文的典范之作,还是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程中较早接触的重要作品。因此,在详细分析文本时,要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大语境中,并以此为个案分析中国新小说(文学)与传统小说(文学)在生产机制、体式、主要内容等方面的异同。

  作品出现的时代背景隐含着作品出现的条件。对《阿Q正传》而言,它包括写作背景,也包括小说中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可以结合《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讲述中国现代小说(文学)与传统小说(文学)的生产机制方面的差异。结合《阿Q正传》所描写的时代背景讲述中国现代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在题材方面的差异。

  中国传统小说的生产主要有三个渠道。

  (1)口头创作,官府采辑。如《汉书·艺文志》述及小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1]这表明,官府特设采辑民间文学的机构,集民间口头之作而成文成书。

  (2)由讲史,讲话而来。这类作品的典型体式为章回体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三言二拍》等。因为这类作品原为说书人的底本,因此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吻和口头文学的痕迹。如作品中有“诸位看官”、“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之类的过渡语:其叙事时间多为线型时间等。

  (3)文人创作。明清之际,书商出现,书商或自己动手,或邀请落第文人编撰小说。此类作品多为加工改编性质,其著作权的意义不大:以集体创作的作品居多,个人创作的作品较少。当时也较少出现正式职业作家。如蒲松龄的之类的文人因考取功名不成转而创作,文学只是副业。

  中国现代小说(文学)的生产机制较传统有了很大不同。现代报刊出现之后,书面文字作品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市场。为了保证报纸及期刊的连续性,编辑不得不四处约稿。《阿Q正传》即属于约稿文章。当时《晨报副刊》新添“开心话”栏目,编辑孙伏园便向鲁迅约稿,希望他能写点东西。鲁迅于是便动手写了一章。刊登之后,反响很好,便一章一章地写了下去。因为报章连载。因此带有报章文体的特点:如

  (1)分成小段,

  (2)语言及内容大众化,

  (3)受读者的即时批评的影响,

  (4)急就章,诸如此类的特点。

  除生产机制不同于传统之外,《阿Q正传》还在语言符号、叙事元始、叙事视角、主题思想等方面体现出迥异于传统小说的特点。这些也正中国小说(文学)开始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是正统的中国小说语言符号,言文分离是其重要特征。五四的新文学运动之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阿Q正传》正是白话文的典范之作。需要指出的是,鲁迅因为从小受文言文的影响太深,影响到了说话和作文,所以小说中出现了轻微的文白夹杂的情况。文白夹杂是五四一代人的在语言转型之后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20世纪初的中国小说语言的重要特征。

  《阿Q正传》中的时间背景为辛亥革命时期,故事发生的地点是离城里不是很远的乡下:未庄。故事的主人公是未庄的农民。也就是说,《阿Q正传》是乡土题材小说。传统小说有神魔类如《西游记》、《封神榜》等,有公案类小说,如《施公案》、《彭公案》《七侠五义》等,有世情类小说,如《金瓶梅》、《玉娇李》等。乡土小说的出现,为中国小说史增加了新的内容。在鲁迅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乡土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最为发达的一种类型。鲁迅的其他小说,如《故乡》、《社戏》、《祝福》等都是优秀的乡土小说。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在小说创作方面具有特别明显的引领作用。

  在叙事元始,即作品的开头方面,传统小说体现出宏观的思维。如《西游记》从盘古开天说起,《红楼梦》女娲补天说起,《三国演义》从天下大势说起。西方的小说体现出微观的、具象性的思维。它们往往从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场景说起,如《法宫秘史》(法国大仲马著)、《巴黎茶花女遗事》(法国小仲马著)、《卖国奴》(德国苏德蒙著)等。《阿Q正传》开篇是对小说名称的来由、阿Q的籍贯、姓氏等情况的介绍,是中国传统式的开头。他的《药》、《明天》、《风波》等小说则是以具体场景和事件开头的西方式开头方式。

  中国传统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的全知视角为主,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出现了大量的第一人称叙事的作品,在鲁迅的小说中大多存在一个“我”。如《孔乙己》、《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阿Q正传》第一章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我”的声音。

  主题思想方面,现代小说和古代小说也有较大不同。中国古代小说较多关心国事和家事,如《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较多关心国家,而忽略“小我”;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则体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关注个性,关注个体(自然人或者民族个体),笔触深入到精神和心理层面。《阿Q正传》是启蒙主题的代表作,也是反思辛亥革命的代表作。

  二、渗入文学史教育、思想教育及文学创作技法教育

  1.从细节中发现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思想文化的差异

  《阿Q正传》不是一篇以情节见长的小说。它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也缺乏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它却描写了典型环境,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其重要法宝即细节描写。鲁迅非常注重细节描写。鲁迅小说中的细节,不单单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的功能,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讲解《阿Q正传》中的细节描写时,要深入分析这些细节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指出它们与当代思想文化的差异。

  小说的开头特别提到阿Q的姓氏问题。阿Q说自己姓赵,并在赵太爷的儿子进秀才之时以本家的身份去贺喜。结果招来赵太爷一个大嘴巴。姓名本是一个符号,但在中国,却意味着血统,意味着地位。如果一个人有一个较大较有声望的姓氏,不但意味着血脉正统,还意味着高人一等。赵姓是未庄的大姓,如果阿Q姓赵,那便意味着他有着比较高贵的血统,他也可以傍着本家赵太爷这棵大树而免遭旁姓的欺负。姓氏是父母给的,别人不但无权,也无法更改,但赵太爷却不准阿Q姓赵。这个事件一方面显示出赵太爷的自高自大,’称王称霸。一方面也表明阿Q地位的低贱。他太无能了,所以同族人不愿与他同姓。值得指出的是,在当代中国,姓氏本身所附属的地位标志功能基本上消失了,还出现了许多复合姓氏。

  阿Q向吴妈求婚的情节是小说的重要内容。其实,整个事件的发端只是阿Q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但吴妈的反应却是天崩地裂式的。她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是发抖,然后大叫着跑了出去。最后甚至要上吊寻短见。阿Q为这一句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此未庄的人不敢雇他作短工,女人们一看见他就要远远躲开。

  当代的学生可能很难明白,阿Q压根儿都没有碰到吴妈。到底在哪里玷污了吴妈的清白呢?难道吴妈是一个疯子?

  吴妈是一个孤孀,寡妇门前是非多。她非常害怕别人对她非议,说她不清白。因为传统礼教告诉她们“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封建礼教中,有对女性的诸多束缚。如强调女性的贞洁,强调女性的三从四德等。男性处于强势地位,女性处于附庸地位。鲁迅在这里是放大了封建礼教对女性思想的毒害,其目的是促使女性的觉醒。这也是五四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个事件的中心是阿Q的婚恋。但是,引人深思的是,阿Q急切地希望有一个女人来当老婆,并非情感需要和生理需要,而是因为他想有一个女人来帮他生一个儿子,以解决后代的问题。其实质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所致。这种思想也正是当时的启蒙者们所要批判的。

  小说的第七章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即阿Q对他的理想妻子的幻想。他认为吴妈是理想的女人,但“可惜脚太大!”这句话大有深意。大脚有何可惜呢?这是因为,脚的大小象征着身份的贵贱。大户人家的女儿从小裹脚,所以都是小脚。小户人家的女儿因为要劳作,没有资本将脚裹成失去行走功能的小脚。阿Q说她的脚太大,其实就是嫌她的身份卑贱。当代中国,裹脚的陋习早已去除,所以人们也就较少去关注脚的大小了。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大团圆”里,阿Q被砍头,小说特写了阿Q画花押的情形。他因不识字,被允许画圆圈代替。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不去考虑国家大事,也不去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却把画圆看得如此之重,这就是阿Q。可见,中国人不是没有追求,只是他们追求的方向不对,劲儿也使错了方向,于是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卑贱的人生。中国传统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内贤外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中国不乏仁人志士,远者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近者如林则徐、谭嗣同、秋瑾等。但也应该看到,在广大的中国农村,甚至在城市,都还存在阿Q一样的人。他们处于愚昧未开发状态,他们需要启蒙。时代的精英们,需要做一件很紧要的工作,就是“立人”。鲁迅曾在1907年前后所作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文章中探讨过这个问题,在《阿O正传》中,鲁迅用形象将其表达出来。

  “秀才”以及“假洋鬼子”也需要注意。秀才跟假洋鬼子在小说中出现不多,但他们是阿Q头脑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重要符号。对秀才,阿Q是存了敬畏之心的,而对假洋鬼子,他虽然也怕,但打心底里瞧不起他。假洋鬼子进洋学堂,跑东洋,在阿Q看来,都不是很正经的事情。他尤其“深恶痛绝之”的,是他的那条假辫子。认为辫子而至于假,就相当于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阿Q的态度,实际是普通百姓对待旧事物和新事物的两种态度的写照。

  近代以来,中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发生了变化,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不再是唯一的路。但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恐怕更多还是传统的那种科举取士。他们对科举进学者羡慕和崇敬,而对留洋海外者则持复杂的心态。

  2.注重作品思想内蕴的当代阐释

  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作品,在于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经典的思想。

  精神胜利法是《阿Q正传》的核心之一。它也是鲁迅所发现的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所在。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出三个特点:其一是转肉体伤害为精神胜利,通过自我精神满足以达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平衡。如他被赵太爷、王胡等人打了,肉体上受到伤害,但他将这种伤害进行心理转移。将其转换为儿子打老子的事件,并指出“总算被儿子打了”,言下之意为,别人想被儿子打还不行。通过虚拟人物关系和事件性质,将肉体上的伤害转换为精神上的胜利,从而成功地将伤害化解。其二是充分发挥遗忘的功能。例如阿Q赌博输了,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损失,关系到他是否有酒喝,是否有饭吃。他无法通过转肉体伤害为精神胜利来实现心理的平衡,于是他运用了遗忘这一招。结果将赌博所受之伤成功消除。对于中国人的善忘,鲁迅在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也着重提到过这个问题。其三是通过偏离正常价值轨道的目标的实现来实现其胜利之理想。如他打不过强势人物如赵太爷、王胡等,他便去欺负弱势人物如小尼姑、小D。他在大事上毫无成绩,也毫无追求,但却在一些鸡毛蒜皮甚至龌龊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如与王胡比赛谁身上的虱子多,去调戏小尼姑,去努力把圆圈画好。他不去积德行善,却去行凶作恶。把人以为耻的行径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正因为阿Q如此,所以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对国家的积弱和民族的受欺有深入的思考,他在日本求学时,就经常同朋友讨论国民性的问题。他希望能够挖掘国民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希望。精神胜利法就是思考的成果之一。在迫切需要富国强民的当时,批判精神胜利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就整个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言,批判精神胜利法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个人潜能的挖掘和个人才能的发挥的重要障碍。而具体的每个人又正是整个社会的基石。

  正如凡事皆有两面,精神胜利法也如此。在当代大学课堂上,老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它进行合理的阐释。当前的中国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大多一帆风顺考进大学,在以往的人生之路上经历的挫折非常少。进入大学,他们离开了父母独自生活,或多或少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挫折。要告诉学生,做事的执著认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执著不是偏执,遇到强大的挫折时,需要有一点精神胜利法,以保持或恢复精神和心理上的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以避免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从某个角度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大多因争强好胜引起。适当的精神胜利法,可以减轻内心争强意识,从而减少与他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3.文学经典赏析与文学创作技法相结合

  古往今来,无论是优秀的书法家,还是优秀的文学家,都是先从模仿优秀之作起步的。但惯常的文学史教 学,往往以文学常识的讲授以及文学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要内容。其实,好的文学作品,不单单是可供赏析的范本,更是可供创作模仿的范本。换句话说,文学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文学史的课程,也同时应该是文学创作技能培训的课程。秉持这个理念授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写作课程和文学史课程功能分离的现状。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文学创作的训练变得有章可循。

  《阿0正传》的个性化的语言,合成法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典型细节构建情节的方式以及善于营造富有意境的环境的写作技巧都值得学习和模仿。

  《阿Q正传》的语言虽然有轻微的文言夹杂的痕迹,但文言不是没有生命的、已经死去的语言。它具有结构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适当地运用,不但可以使作品显得练,而且可以使其显得古雅。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文言文精品,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中谈到塑造人物的方法:曾经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表达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阿Q正传》即由此种方法写成,效果极佳。此外,“画眼睛法”也是他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中的祥林嫂之所以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影响,就在于鲁迅很好地刻画了她的眼睛。当然,“画眼睛法”并非仅指刻画眼睛,其实质是抓住事物的最显著的、最能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描绘。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曲折动人、高潮迭起的情节不但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法宝,而且是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叙事、艺术而真实地反映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所以情节的推进,情节的缀连都是小说家非常注重的环节。《阿0正传》属传记体小说,以片断作展示手段,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叙事的展开主要依赖时间的自然推进。由于没有核心情节,所以整个小说难免缺少一个总的叙事张力。但鲁迅通过对富有包孕性的细节的选取弥补了这一不足,实现了对读者的阅读欲望的刺激。可以这样说,这种吸引力不是来自故事人物本身的传奇性,而是来自于作者的叙事艺术。例如在阿Q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中,鲁迅只写了他的一句话,即他跟吴妈所说的“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但谁也不能怀疑这简单的一句话的表现力,阿Q的语言的贫乏,思维的简单,处事的鲁莽,以及阿Q的爱情观、婚姻观全部由这一句话表现了出来。

  关于阿Q被杀头,鲁迅也写了一个细节,即画圆圈。生死关头,阿Q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冤情,不是父老乡亲,竟然是自己是否能将圆画得十分圆。阿Q的愚顽、可怜由此跃然纸上。

  其他细节如阿Q跟赵太爷说自己姓赵,结果招来赵太爷一个大嘴巴。阿Q因自己秃头而忌讳别人说灯泡。阿Q因为衣服的虱子不如王胡多,跟王胡打了一架。阿Q调戏小尼姑等皆可圈可点,很有内涵。

  《阿Q正传》中,人物生活的环境也值得一说。人物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小社会,生活环境的典型意义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价值的大小。小说中的未庄,是典型的中国江浙农村的缩影。这里有典型的农村阶层,如有赵老爷、钱太爷为代表的上层,有以地保为代表的管理者,有以阿Q为代表的下层,有以秀才为代表的旧式读书人,有以假洋鬼子为代表的新思想的接触者等。有典型的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未庄跟城里距离不远,城里的风潮很容易影响到这里。所以未庄也成为反映中国政治、经济、中国农村和农民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和一面镜子。

  总之,合适的人物生活在合适的环境中演绎着合适的事件,最终成就了《阿Q正传》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又可能带有非理性的成分。因为时代的隔膜,部分同学会对《阿Q正传》产生拒绝情绪,认为阿Q已经过时,不需要再去了解。他们还可能认为,这篇小说无甚情节,缺乏小说味。此外,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小农经济已逐渐远去,即便是从农村来的学生,也可能无法体会到小说中“未庄”的情形,从而看淡其现实性。笔者初授该小说时,学生中就曾经出现两个极端:喜之者称之为天籁之声;恶之者视之为平庸之作。因此,要特别注意艺术地讲授《阿Q正传》,要结合现实合理地加以阐释,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经典的文学作品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要让大一或者大二的年轻学生去接受写作时间离他们很遥远的经典文学作品并非一个自然的过程,作为讲授者的老师,需要讲究授课艺术,积极地发挥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2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主要是发现理解人和人性,不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义,还具有不同的风格,为读者提供丰富阅读体验。但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因此同其他国家和时代关于蛮性书写书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来寻找蛮性同启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蛮性题材美学价值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蛮性

  前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基于作家的经历、创作思想和思想资源各不相同,同时,加上环境和文学语境的不断变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内涵复杂多样,不仅是对启蒙和救亡的诉求及焦虑,还承载着作家对人和社会的乌托邦理想,为作家们提供特殊的现代性审美价值及体验,并且能进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层次心理状况。

  1、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类型及特点

  1.1植根乡土—书写“蛮性”之美

  在中国新文学开始时,乡土农村就出现蛮性这一特征,作家对故乡和农村的风俗习惯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并揭示和批判农村的蛮荒愚昧及落后。早在乡土文学第一个十年时期就出现了“蛮性”书写作品,但数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乡土小说较为相似。研究显示,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蛮性”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东北和西南为两个浓墨重彩的版块。不管作家是东北的还是西南的,其笔下的地域不仅为故事的发生地,同时,还为作品提供复杂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读性。且作家能通过特定地域,让人们认识蛮性和人性理论,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将“蛮性”的生存及生命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1.2触碰心灵—对个体解放的意义

  研究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是表现中国农村边远地区的野蛮生存状况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还希望通过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来窥探人性及心灵深处的隐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内涵,观照人生存困境的诗性和质询人为解放自身的途径方法。说到蛮性的这个特点,很多作家便会提高曹禺先生的《雷雨》,该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最高成就。事实上,曹禺先生的创作也很好地将关于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事实折射出来,该事实为“蛮性”书写的大量出现同当时政治文化之间具有直接关系,在发展中受到政治、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为政治、地域文化,其对大多数作品艺术风貌和思想水准起到决定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较高的作品,试图超于潮流,他们不仅辨析整合伦理,不依赖于抒写特定地域风情,同时,还用一定方法碰触人性深处,寻找“蛮性”的无限可能,最终摆脱概念束缚。

  1.3转向革命—“蛮性”的升华及纯化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转向乡土中国的蛮荒,在人们生存的蛮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没有人能明确这股力量的来龙去脉。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们发现蛮性同乡土联系暂时被分割。“蛮性”为一种让人们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时自发发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该种力量已经被纳入到革命视野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变革和阶级革命。

  2、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价值

  2.1连通“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

  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特点为启蒙和救亡双重变奏,换言之,启蒙和救亡二者一会相互促动,一会又相互压倒。同时,启蒙和救亡还相互交缠渗透,出现了像“蛮性”书写这样的钮结点。通过上文所述,便会发现“蛮性”作为一种书写题材,不仅是启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径,同时,还是救亡者号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指明对感情和人性国民性的思考,同时还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将“蛮性”书写放在钮结点上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蛮性的价值。

  2.2新的审美品格极端体验

  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限于思想内涵上,“蛮性”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在现代文学发展后两个十年中,该种题材承载的启蒙和救亡内容有限,钮结点为主要贡献价值。在促成审美风格多样化上,“蛮性”书写具有一定的成就和价值,并且该种成就及价值是其他题材作品难以替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性”书写逐渐深沉博大凝厚,呈现出摄人心魄的“极端体验”之美以及雄健壮阔的“力之美”。

  3、总结

  “蛮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并不是只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是当时中国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关于“蛮性”创作风貌较为独特。不管是启蒙诉求还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将眼光转向“蛮性”,逐渐深入认识“蛮性”,并探索和尝试表现内容及方式,为创作提供多样化新质,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3

  1、语言文化概述

  语言文化是人类思想文明经过长期发展浓缩的社会意识精华;文学世界是语言世界的载体,语言随着人类社会意识、环境、思维的变换而变迁,随之文学形式在创作主题和形式上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因此,语言的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创新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丰富了现代文学体系。

  2、语言变革的重要历史过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在语言艺术上,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字最早追溯到秦朝,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19世界末20世纪初,进化论的观点在中国得到系统的介绍并迅速传播,震撼中国思想界。不同时代对语言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时代变化快,新事物多,新知识复杂,新思想广博,文言文无法满足一个骤变时代的需要。从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来看,文言文严重脱离口语,它的滞后性阻碍了汉语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文言与百花文的大辩论,创办一批有宣传力的白话报刊,大力提倡白话文,取缔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这既是一场语言方面的变革,又是一场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转型。事实上,语言上的变迁不仅仅是共聚层面的转换,同样也是文化和思想上的转变。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对事物进行认知之后的辩证统一,形成统一符号,对事物进行分类、标识。人类的思想、文化世界就是语言创造的世界。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汉语的现代化转变是统一的。

  3、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3.1小说形式

  五四运动之后,经过激烈的文学讨论,取缔了之前复杂的文言文,选取白话文作为主要文学文字在全国推广,白话文开始普及。白话文以简单、明了为特点,直抒胸臆,摒弃掉了文言文的复杂和难以理解,让人们能听得明白,适应的人群也逐步扩大。

  小说形式,是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为核心的故事性文学艺术;它语言朴实,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将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述清楚。在这一点上白话文所具有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口语化的特点,也和小说体裁的创作要求达成了一致。

  现代文学之所以会形成小说文学格局,可以从语言角度得到说明,即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变革以普及教育、开发明智为指归,而小说地位的提升,正因为它具有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能力。白话文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小说体裁的繁荣发展,也客观推动了小说从边缘向中心发展。

  3.2散文、杂文形式

  文言文是以叙述、论理为主的文学形式,文学价值深厚,但传世不广,严重阻隔传统古文化艺术的传承;白话文在内容表达上更侧重于说理,而且语言的含义更为精确。随着文体的逐渐发展,另一种文学形式产生,也就是散文。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作为对其最好的艺术形式描述,以复杂的论理阐述,贯穿以浓郁的情感色彩,犹如美文诗歌一样,辞藻华丽优美,述来朗朗上口,曾一度是在文学界广泛传播的一种文学艺术。

  3.3话剧形式

  戏曲在我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既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又具有故事性、教育意义,深受世人喜爱。但因其地方色彩浓厚,在语言艺术传播中产生了壁垒,就要求世人在舞台、肢体艺术等拥有新的通用艺术方式诞生。

  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的传统戏剧大多是歌剧,而现代话剧则是以人物对话为主体,看重的是对白的作用;从晚清到“五四运动”,戏剧并未进入现代文学格局中心,而且具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原因之一在于现代戏剧语言形式的问题。现代戏剧固然言文合一、通俗易懂,但丧失传统戏剧固有的美感。因此,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以话剧来代替歌剧就成为了语言变迁对文学形式影响的另一种体现。话剧没有文言文具有的深沉、复杂,运用白话文通俗的讲法,将故事、情感、哲理通过生活化而简单、直白地传递给观众,又采用白话文这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而被世人接受。文学形式与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心理、欣赏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经过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逐渐形成的,話剧就是基于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民族思想上的一个交流和结合的结晶,改变人们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改变人们语言形式。综合来说,语言的变迁是时代大环境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中国话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意义。

  3.4儿童文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中人与人的属性关系在不断地变换着,儿童文学的位置在历史的地位上彰显出来。尤其是在教育方式上,传统教育对儿童用填鸭式的“八股文”教育方式,学习古文言诗词,但这类书籍采用文言文词语,多为世人一生的经验和研究,儿童在浅薄的人生中无法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自然在学术上沦为知识的木头,而不能成为思想的巨人。而白话文由于通俗,接近生活口语化,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图文结合或文字拼音结合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参与,避免了因为语言表达的繁琐而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语言变迁在现代儿童文学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5诗歌文化

  诗歌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体诗词按照严格的规范标准,都以语言的“声韵特性”、“喻意象征性”、“去口语化”等为前提,创造出来的诗词优美、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五四时期,白话文倡导者否定“旧诗”在一部分程度上是代表着一种诗学立场。过度求新的思想,在定义上认定旧诗表现形式单一、制度规范固定,无法满足新思想和新语言的要求,相对白话文的通俗易懂,旧诗不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思想,难以创新。胡适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诗学所立下的规则,发展更为自由的诗体。然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的。强行打破,运用白话文语言无法表述诗词的韵律和优美,甚至阻隔了对于古体诗词的研究、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五千文化中遗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是一种丢弃。相比于对其他文学形式产生的积极影响,白话文与诗歌的审美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新诗的发展,甚至使得新诗形式美的建设陷入困境。

  4、总结

  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承载一个社会背景所具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习惯,这些因素浓缩在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简称时代特色;而虚拟、缥缈的文化思想,又是通过人们的共识,组成语言、文字,进行记录和传递,以让后人能够更清楚了解这个时代文化产生的前应后果和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對后人起到提醒、教育等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4

  摘要:众所周知,文学、文学理论以及文学翻译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语言。之前相关的语言视角文学研究成果比较片面以及薄弱,有限的成果导致目前进一步研究受到限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因为当时的文学研究直接受到受西方现代语言学、语言哲学等方面带来的直接影响,在语言的层面,大部分文学研究价值性都非常的高,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的过程中,研究分析文学理论话语、文学问题关键词、翻译文学的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来说,语言视角的文学研究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以及矛盾,需要进一步分析上述的问题,同时实现更加细致的研究分析。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完成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术发展前景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文学研究;语言问题;语言思考

  一、前言

  文学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所以立足于语言这个角度进行文学研究可以说是应文学研究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本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本体方面的研究。分析目前的实际情况得到,大部分中国所谓的“外国文学”一般都是选择翻译这一个形态来完成行世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外国文学研究的“第一问题”就是有效的“翻译”,但是,翻译的`本质其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语言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实现外国文学的有效研究,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本真性的更深刻认识[1]。

  二、辩证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同语言情况

  我们可以在辩证分析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对于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等,其中非常重要的重要标志或者表象就是语言,同时,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也是语言,所以,语言是文学史发展、文学理论发展最为主要的基础。语言不同是中国现代文学跟中国古代文学最为不同的一个点,在分析两者外形差异的时候,其中最为显著的差异就是语言上存在的差异。汉语文学同时包括古代文学跟现代文学两种类型,但是古代文学跟现代文学两者可以算得上是不同类型的文学类型,古代文学其实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古代性的古代汉语的文学,对于古代汉语体系来说不同类型文学其发挥的影响是不一致[2]。同时,现代文学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汉语文学类型,对于现代汉语体系的现代性来说,其所存在的现代性跟其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现代汉语其实质上是白话文的形式,相比较于古代口语白话文来说,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古代汉语语言词汇的吸收,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吸收西方词语,实现西方思想文化以及科技词语等的有效融入,跟中国古代的词汇、语法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同时跟西方语言体系之间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

  三、在语言的层面的文学研究思考

  研究文学理论的话语,同时研究文学问题的关键词研。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曹顺庆等学者对文论话语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同时还相对提出了“失语病”观点以及“中国文论话语重建”观点。并且完成了系列论文的发表以及专著的写作。同时也完成了文学话语问题的研究。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文论话语方面的研究以及文学语言专题方面的研究等,侧重于文论术语以及文论概念的研究分析。因此,比较研究范畴以及中西方文论也是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部分,其中,《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项著作,同时还有《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侧重于比较分析中西诗学,同时还取得了中西文论范畴研究的成果比较多,但是需要重点关注自觉语言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关注话语意识的培养[3]。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完成文学的研究翻译,同时还要完成其跟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的联系的研究翻译。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深已经逐渐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目前在新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实现西方文学的学习以及借鉴,所以一般会选择使用翻译文学的中介来实现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所造成的影响。需要从根本上说明,中国文学怎样对西方文学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定位在学习西方文学具体该学习些什么,所以都可以在文学翻译这个部分得到其应有的解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文学并不可以跟外国文学想等同,其还是明显区别于真正外国文学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其存在明显的汉语性,逐渐汉文化、汉文学汉语的特性,其本质上是在交流和碰撞中西方两种文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妥协。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来完成翻译文学的研究,重点分析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翻译文学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重点分析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语言这一个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史等内容进行研究已经成为目前文学研究过程中非常重大的一个突破,在学术方法上述得到明显的创新,同时还创新了学术模式。但是需要重视的是目前语言视角文学研究过程中还是存在非常多的问题的,还需要重点研究史实清理,同时研究理论方法,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研究的深入化以及细致化。随着各方面研究的深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语言哲学、语言学等内容,将来在语言视角文学问题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的深入。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5

  [论文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者必须以应用型为导向,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

  [论文关键词]

  应用型 中国现代文学史 教学改革

  为了学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再只培养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也应有所突破,要跟紧时代,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培养目标中,要从知识为重转变为能力为重(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是指专业能力、就业能力、职业胜任力,更是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群胜任力)。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凸显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文教育就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即教人怎样处理个体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及自身的意志、情绪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以研读经典作品为学习基础,具有集审美、知识和精神传承于一体的天然优势,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本身是开放的,它就是一个信息源,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去解读。再次,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坚持审美感悟能力培养。

  文学的审美性,是人的精神想象表达和对微妙的情感世界的感悟,它是个体和外界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正确感知世界的基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目的除了知识的积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与世界能够和谐相处。最后,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的培养。说、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应用技能,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作为个体,要在社会立足,自然少不了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而交流的效果直接取决于表达的能力。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等方面都会大有收益。而且学生在梳理思路时也强化了分析、提炼、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改革教学内容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长期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注重“史”的讲解,这就使得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独断色彩较为严重,且对作品的解读不够深刻。在这种文学教育观念的引导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必然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模式僵化而呆板。这样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只是知识的承载器,而没有应用能力的锻炼。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固定、理性的思维是对艺术的束缚,文学要有生命力,就势必要追求个性化。

  文学的审美特质就是通过不确定性、多义性的意味、意境表现出来的。所以,以往高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育理念和应用型的目标诉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以文学为本位,淡化“史”的知识,突出作品的审美鉴赏。阅读鉴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与文学创作是等质的、反向运行的,它不仅需要鉴赏者的文学知识的储备和文学修养,更能培养鉴赏者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能力等一系列形象思维的艺术素质。

  作为教师,首先要精选能够锻炼学生开放思维、学生喜爱但理解不够的作品。作品不但会给学生当下的生存带来启发和思考,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爱国意识等,文本的开放性也会带来不同思想的碰撞甚至争论。如卞之琳的诗歌《断章》,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首情诗,亦可以理解为表达事物相对性的哲理诗。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讲曹禺的《雷雨》,教师不必重点讲述创作背景、文学史价值等,而是要抓住最能引人深思、给人震感的地方加以生发:周繁漪到底应如何评价?周冲在剧中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同,每个人都会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知识进行评论,但正是这不同的思考和回答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带着问题进行鉴赏,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言说”作用,使教师由课堂的宣讲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授课方式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比如互动教学法,讲到一个重要问题,让大家各抒己见,教师逐一或综合评价,然后再引领学生进入此问题,这样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讨论式教学,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既定问题进行先期的研究,课堂上由不同组的学生对既定问题进行阐述,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网络资源的使用,当今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在网络中有很多如百家讲坛一样的报告及讲座,它们都有极高的学习价值,为了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可以在讲到某个作家作品时,插播一段与此相关的报告,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课外指导和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教师可以帮扶、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文学活动,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如可以指导喜爱表演的学生成立话剧社,当学完曹禺的创作之后,可以探索着把《雷雨》《日出》等搬上剧社的舞台。这样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文学活动中去,就能搭建起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

  四、改革考核体系

  “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课程改革就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课程的评价方式对课程的教学、学习有着导引的作用,如果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将受到影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离不开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为了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试模式要从“一卷定结果”向多元考核制度转变。如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各占50%。平时成绩又可分为三部分。

  一是阅读分数,阅读是能力培养的前提,每次课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一两名同学与大家分享他近期的阅读体会。另外,在考试中,也有让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发挥的主观试题,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

  二是写作分数,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文章,可以是读书体会,也可以是一篇小论文,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新,锻炼学生的写作及创新能力。

  三是口头表达分数,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讨论及师生互动环节,所以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是否积极,回答的问题是否有新意、是否合乎情理等都可以作为给分的依据。期末试卷中考查知识记忆的题目占 1/3即可,大部分考题应为考查学生素质能力的题目。如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等题目分值控制在35分以内,加大论述、赏析的分值比例。论述题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经典文本,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赏析题要求学生赏析一首(或一篇)课堂没有讲授过的诗歌(或散文)。如此,就能告别以知识为重的陈旧考试模式,向提高人文素质能力的新型素质教育模式转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6

  摘要:这些年以来,笔者对我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性研究,也将相关的文学现象开展了理论性的探索,通过当代传播媒体层面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不单单将报纸书籍当作研究载体,同时也将文学本体拿来探索。为此,此研究能够推动现代文学探究模式、现代文学理念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构建一个新型的探究局面,以此能够增加我们对现代文学的理解深度,基于文学史研究模式总结了现代“大文学”的探索思路,同时开展实践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人们对社会学的“外在探索”产生了疲倦感,那么西方的一些结构主义、语义理论等“内在探索”也随之出现,文体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经济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文学探索。不过通过现代文学的探索历史能够看出,方法并非是全能且唯一的。各类探索方式介绍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那么就会产生新问题。也可以说,当现代传媒和中国现代文学探索的理论范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探索模式,以此会全面地论述我国历代文学的理论特征,以此可以增强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程度。

  一、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常规关系

  (一)媒体即为载体

  对于信现代传媒而言,它属于古代传媒与传媒模式的创新发展成果,能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明确完善的传媒模式及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媒体即为载体,现代传媒也就是现代文学之载体。无论哪一个文学作品都需要物质载体,比如古时候的竹筒、纸扇、墙壁等,均通过特定物质形式得以展现。现代文学的出现即为现代传媒的出现,没有现代报纸媒体就没有现代文学,此为学术界已达到一致的认同。不过,传播媒体的变化也会带来现代文学的变化,如马拉印刷机时期的期刊与设备印刷机的报纸,它们的出版效率与质量等有明显的差距,文学创作可否随着印刷效率与质量的增强而发生对应的改变呢?不过,此两者并非是正比例关系,文学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成就的大小不会受到媒体改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二)媒体即为中介

  现代传媒属于文字载体,也就是说,报纸期刊属于文学创作的传媒工具,相关作品是利用特点的媒体得以发展的,即,媒体也就是所谓的中介。现代传媒能够将作者与读者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引导及其创作文学的整体倾向。其实,读者也不是被动性地受影响或者被指引,如果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报刊或书籍的话,读者其实属于此“共同体”构成一部分,同时根据个人想法改变这个“共同体”。但是,由于作家力量及文学创作的不断增强,作家与报刊之间的影响力会减弱,个别报刊邀请有威望的学者撰稿并未是为了发行需要,大部分是为了能够点缀门面而已。反之,编辑部在明确选题、方针方面,也需要体现出高尚品格,通过获得大众称赞的方式得到有识人士的认同。

  (三)媒体即为语境

  现代报刊而已,不单单属于载体,也属于创作作品,属于文化形态的展现内容,报刊的发展能够为文学的出现提供特点的文化氛围,明确话语模式,甚至当作文学素材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来。其实,对于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而言,其语境的内联包括两点内容,其一是现代传媒具有的时尚特征,能够指导大众生活、艺术理念的改变,对全社会审美观带来一定的影响。梁启超兴建的《新小说》与《新民丛报》和其“新民”理念、《申报》等明确了不同的建报理念,均展现了报刊面对普通市民的启蒙主义思想,在此氛围中出现的现代文学,通过启蒙为关键引导方向,现代文学具有凝重感,其实这和现代报刊更注重社会、政治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现代报刊对应的传播手段,能够为现代文学的创作语境的出现构建相应的文体模式。现代报刊大多数是稳定连续出版,考虑到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由于此迅速交流的模式与固定持续出版的特征,能够为作家连载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作家实现一次性创作奠定基础,这和基于手抄与说唱的古典文学相比,此传播手段更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二、现代传媒视野里的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文化传播视野里我国现代文化史的构建,必须研究“现代性”和我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形成、发展与其规律。我国现代文学和我国古典文学的关键准则的一个特殊标注即为传播手段与媒体的不同。也就是,文学出现系统的实质改革,是造成文学现代性变化的关键诱因。

  (一)重读“现代性”

  “现代性”属于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关键定义,不过对此定义的了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通常来看,学术界普遍提到的“现代性”定义是由西方国家演变过来的。在西方,“现代性”可以理解为“当下”,大部分是被社会学家引用,属于“当代社会或文明发展的缩略语”。不过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它重点是阐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并且也体现出民族观念的现代化状况,体现出理想化、未来化的特点。这些年以来,个别研究学家也慢慢重视文学史变化过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此过程的现代性开展了深入性探索,并形成了一个较为活跃的现象。杨春时总结出“二十世纪我国文学的近代性”,此观念其实说明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特性,是通过“现代文学”还是“近代性文学”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不单单属于材料凭证的文学,也属于理论研究模式的问题。奕梅健编撰了《前工业文明和中国文学》一书,其通过我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原理与社会变化特征的层面,总结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文化带来影响的相关论点。所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问题,不单单要重视现代文学的根本特性,同时也要重视其传媒媒体与传播手段,站在时间角度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可以发现它比我国古典文学或西方文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在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时,就要重视现代传播媒体对我国文学造成的影响。就拿报刊是载体的现代传统媒体来说,我国现代文学也属于我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异变的一部分,也就是,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文学在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断层”,一个新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也在缓慢地形成。

  (二)媒体属性和雅俗问题

  对于现代文化传统媒体来说,其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缠绕着我国文学数百年的理论问题,即为“雅”“俗”与我国文学的高端化与普及化的问题。这数百年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内在联系,为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学理念。“通俗文学”代表着中性含义,不过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批驳者而言,却体现出贬义意义,此为“五四”文学特别是文学探讨会的批驳方向,也是之后被文学史家丢弃的一角。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也慢慢将目光转向了“被丢弃的一角”,一些探索文献也说明了现代文学发展的缺陷。即①,文学作品具有“通俗文学”内容;②个别学者认为,“文学母体包括两类,即‘纯’与‘俗’。由此可以看出,“通俗文学”属于我国现代文学的关键组成内容,其获得了成果即为我国现代文学的成果。不过,怎么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雅”和“俗”,也是缠绕人们的一个难题。

  (三)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

  通常而言,我国现代文学的理性意识属于我国文学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标识,也属于我国现代文学启蒙思维特点与显著的思想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在我们分析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文化理念的时候,必须重视现代理性和文学的内在联系。但是,对于支持现代理性的科学形态来说,它和现代传播媒体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基于现代文学与工业社会代表的印刷媒体,由物质理念至语言创作,再至传播的实质形态与消费模式,均展现出现代文学里显著的理性意识。和古典物质文化氛围中的理性对比来看,现代传播媒体支撑下形成的理性即为基于技术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理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传播媒体与传播模式的不断改变,也慢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从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得以释放,具备了和“世界”直接互动的特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也慢慢影响着人类形成的文化形态,它属于一种要击垮传统文化的冲击力,以此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的社会地位。同时,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欲望与引导也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文学,不过新的现代理念也在不断地形成,人们在此也慢慢能够看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便我们基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现代文学的时候,也无法真正地认识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理念。为此,现代传播媒体从本质上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同时也对现代文学的变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8(01).

  [2]徐萍.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齐鲁学刊,2008(06).

  [3]崔文斐.现代传媒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8(33).

  [4]管宁,谭雪芳.大众传媒视野下的现代文学——以现代通俗小说与散文文体变革为考察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7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对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融合的有机途径,以及两者结合产生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高职;人文教育

  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势在必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然而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缺乏兴趣,难以对其进行阐释,导致其教学流于形式,为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水平增加了障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且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结合产生的教学价值以及两者结合的途径展开阐述,期望能够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对人价值的肯定及尊重,而且人文教育凸显了人的精神追求(包括情感、审美、道德、认知、创新与创造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总的来说,人文精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生活之根。人文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旨在于: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自主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独具特色的学习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学习质量。人文精神着重强调人的兴趣爱好,尊重人的自由追求与发展,强调人的创造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自我完善,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强化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的融合途径

  (一)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的与时俱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且赞美的文质兼美精品,承载了人类高尚的思想情感、高贵的理想判断,是对丰富人生的记载,囊括了知识、能力、意志、观念等等,涵盖了多种人文素养,是优秀精神文化的集成品。但是,由于经典诞生的时间较为久远,空间、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均与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具有较大的距离,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距离”难以理解,同时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现代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做到立足于“传统”,着眼于“现实”,积极寻找切合点,消除经典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且保留经典特色。如在讲解《家》时,教师可以以家庭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家族中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对家的理解与思考,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融合学生的就业,对经典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掌握经典的内涵。再如《狂人日记》讲解时,传统的阐释往往重在揭示异化现象,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而且该小说的人物、时空、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距离”,若单纯进行说教,学生难以吃透,难以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而且该小说中的四种异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将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影子”与《狂人日记》对应,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生活或者工作压力、亲情的淡化、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格扭曲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批判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制定科学教学目标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蕴藏着深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高职语文的教育对象全是中文专业学生,其语文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太多的急功近利案例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判断,使得学生忽视经典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文学经典教学具有明确的认识,制定科学而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目标,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性专业人才,并且不奢望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文化经典的学习技巧,可以量化文言文知识,鼓励支持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多涉猎经典,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要有专业与非专业的明确划分,对待专业的学生,经典阐释需要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社会思潮等多个领域入手,并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比较,引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思考;针对非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阅读的内心感受。总之,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不能停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系统进行剖析解读。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内在发展需求,需要因材施教,不得将教学目标设置过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要尽可能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内容设置要适宜,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体系,进行文本整合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涉及领域的不同,将经典进行分类归纳,形成良好的文学经典作品阐述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其教学的有序性。如处世待人,可以将《荷塘月色》《阿长与〈山海经〉》分为一类。在《荷塘月色》的讲解中,可以将其观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其中包含的品德修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专门设置一个学习专题或者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转化为学习行动力。再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讲解中,可以将令人讨厌却富有爱心、人情味的保姆——阿长的形象与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相联系,如环卫工人等,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欣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督促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升。

  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结合所产生的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高尚的三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重点任务,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正确且高尚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的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体系,进行文本整合,并且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多实践,学生可以自主创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兴趣学习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魅力,而且学生还要不断强化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强化科学认知,自主涉猎不同性质的经典,开阔自己的眼界,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将兴趣、感悟等转化为学习行动力,在全面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水平的条件下,及时纠正学生三观的认知偏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高尚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强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结合,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视频、音效、动漫等功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受其魅力,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经典,激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行动,从而对学生起到情操陶冶的作用,同时有效、全面、深刻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学习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学生自主组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兴趣学习小组,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彼此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便会潜移默化将从经典作品中感悟出来的思想情感与自身经历结合起来,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素养,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总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结合产生的教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高尚的三观,也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中文人才打好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高职人文教育是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水平的两大内容,两者的结合,对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整合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备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中文专业人才,同时,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8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重要发展阶段,新的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研究价值,自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以来,就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而又彼此共生。因此,通过现代传媒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必将改变以往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改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般理论和观点。本文通过我国现代传播媒介层面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特征、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以此研究能够推动现代文学探究的新模式,能够增加我们对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关系;文学变革

  现代传媒的到来给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都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现代传媒是现代文化的一种综合呈现,也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传媒越来越依赖于报纸、期刊、电子进行媒介传播,所谓现代传媒,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在给我们带来文化、科技等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在一系列的变革中,成为我们传播信息最得力的武器。现代传媒是中国文化与文学现代性转变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并且加速了中国现代文学更深入的发展。

  一、传媒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对于中国现代传媒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论述,首先二者能够有着密切关联,完全是市场效应的需求,根据市场所需,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从产生到发展都相互促进,相互共生,在这种关系中便产生了新的文化生产体系和文化环境,也成为传媒和文学不断传承的起点。

  (一)传媒与文学相互共生

  “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一种文化。”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便与报纸期刊为主体的现代传媒共生一体,两者相互发展,共同存在,所谓传媒与文学的共生现象,就是指文学通过报刊来发表;两种文本作为同一物质形式呈现给受众,文学作品不是被动的刊载于报纸杂志,而是与报纸共同存在,相互需要而发展。报纸等媒体因为文学性而与文学作品同在。

  (二)传媒的是文学的载体

  任何文学作品的存在都离不开一种的物质载体,即使是以前民间的口传文学,往往也需要文人收集加工,以物质的形式承载文本,进而传承。现代传媒突破古代传媒固有形式,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和传播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现代传媒的存在与发展,这是学术界早已达成的共识。

  (三)媒体是文学传播的中介

  传媒具有中介的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现代文学的载体,报纸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工具,是通过媒体进行传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传媒即是文学的中介。一般而言,媒体作为一种中介,联接着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文学写作者写出的文本一旦见报,都将面对众多的读者,供读者进行阅读、评判。报刊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传下达,通上下之情,通中外只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联系作者与读者。除此之外,传媒还充当着作家与作家之间的中介,使文人联结而形成团体,进而发展成各个不同的流派,这对中国现代文学百花齐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现代传媒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变革

  从人类传播史上来看,每一次媒介革命都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现代传媒在清朝末年从西方进入中国,也给中国文学传播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革命。中国文学的文体从古文变成了现代文,同时,语言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一)中国文学现代性生成

  现代传媒的到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来临。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历史确实短暂的,晚晴时期,西方新生的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传播技术,给中国人在形式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学现代性新体验。现代传媒运用资本主义商业化运作方式,使用机器大量印刷报刊,不仅容量大,周期短,而且价格低,传播范围广泛,这种传媒方式,对文学的影响巨大,使文学走向工业化生产模式。

  (二)传媒促进文学文体转型

  现代传媒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形成,还割裂了我国文学传统,造成传承数千年的文言文变异成白话文,文体类型开始中断,而随着现代传媒进入中国,几乎推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在文学样式、内容、文学体裁、语言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曾经称霸文坛的诗文开始有新诗和散文所取代,文体类型多样化,淡化了古代散文的学术性、应用性、政论性,写作上讲究气势、注重音律声调、追求辞采华美。当一种新的文类出现时,从生产传播到文学思想和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伴随着现代传媒的进入而出现的现代文学文体类型,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现代文学的出现,使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并不断的被大众接受、理解、认可。可以说是现代传媒给文学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结语

  纵观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工业革命给传播媒介带来的变化时不言而喻的,现代文学因此而诞生到发展,几乎完全受益于现代传媒。现代传媒通过报刊等形式使现代文学作品得以传播和发展,使现代文学在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方面而异于传统古典文学,并在读者群众广泛传播,最终被大众接受,现代文学有通过传媒的传播途径,不断加快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读者传播了更广泛多样的先进知识。让全民参与到社会、国家事件当中,也使文学更加平民化、国民化。

  参考文献

  [1]童家麒.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中国式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2]卢兴.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D].辽宁大学2014

  [3]方颖艳.现代传媒促成中国文学转型———小议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J].青年文学家:2012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9

  我国现代文学发端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并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的文学形态。

  1现代文学的精神诉求

  1.1 文学大众化

  语言作为任何民族的标志,其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语言一直是文学的基础,古代学习以文言文写作,这种语言的典型范本是《四书》《五经》,当一个古代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他所选择的就是文言文中的书、经体系,这种体系一直影响并统治着我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白话为基础,强调言语是生活化、个人化,更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代文学起源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的新文化作家采用贴近生活的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使文学大众化。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更便于普通民众的阅读和理解,有利于知识普及。胡适是白话文文学的先驱,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提出创造白话文的活文字,希望通过此将文学从知识分子中解放出来,变成大众化的文学。与此同时,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继发表文章,支持文学白话文这一主张。我国文学大众化起源于现代白话文文学诞生之日,现代文学更加关注普通民众,主题贴近生活,农民、车夫和佣妇等成了文学的主角,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平民主义新传统,这个传统在日后得到了我国作家的继承和不断发扬。现代文学的大众化,让更多的文学作家关注平民,用朴实、易懂的语言来描绘,深刻地揭示平民的生活境遇,流露出现代文学平民主义价值立场。

  1.2 文学创新化

  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和古代封闭的文化环境束缚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现代文学起源于近代,并融入于世界文化之中,现在文学出现了许多不同文化形式,如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等,它们都是在借鉴西方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受到封建思想的约束,更多强调继承,创新较少;而现代文学则以个性化、自由化和创新化为主。现在的文学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所受的约束较少,他们在文章叙述和结构方面更多体现出个性化,以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充分体现个人性和感情性。在小说方面,出现了心理分析小说、书信体小说、抒情小说等等一系列新的小说体式;散文方面则有随笔、美文和生活散文等,这都是现代文学创新的体现。现代文学是我国文学作家摆脱了几千年的束缚,敢于有所突破、创新,现代文学解放了文体,使新文体迎来了大爆发时代。

  1.3 文学人本化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小说被视为非主流的文体,相对于诗词歌赋等主流文体小说的产量和质量皆处于较低水平。而在现代文学中,小说成为各个作家的宠儿,它成为现代文学中的一种主流文体,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文坛就出现了心理分析小说、对话体小说、传记体小说、日记体小说、意境体小说等10多种小说新文体。现代文学所倡导的创新、平民化极大的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小说也逐渐树立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2 现代文学的精神发展趋势

  2.1 强调人性、自由的启蒙文学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导思潮为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思想的高度直接代表着我国现代文学在思想上的成就。启蒙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具有政治民主、法律平等和社会自由等特点。启蒙在我国存在两种思路,分别为客观人本主义思路和主观人本主义思路。客观人本主义思路强调坚持科学和真理,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性认识世界和自我,通过把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获得自由,把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自由有机结合起来;主观人本主义思路忽略人的情感和价值,强调个人的价值要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只有集体、国家和民族得到解放才能将个体生命解放出来。

  2.2 强调休闲、性爱的都市文学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作家基本上生活在都市之中,虽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出生、成长于乡村,但是当他们完全学业后留着都市工作。乡村作家和关于乡村生活在文学作品正在不断的减少,而反映都市生活的各种文学作品则层出不穷。都市文学是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现代都市精神状况的文学形式。它深入了解现在都市人的生活和精神品格;同时以休闲和性爱为主题的文学形式来弥补现代都市人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

  2.3 强调娱乐的通俗文学精神

  我国古代文学强调文、雅、智,文学是属于高雅人士。现代文学是大众、平民、朴素的,表现为其白话文的叙事方法和民间化的价值追求。我国古代文学虽说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其读者和传播范围十分有限,经过现在文学作家的不懈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在通俗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现代文学不管是在文章的形式上和思想观念上都与普通大众同一,向大众的价值观靠拢。现在文学在文学通俗方面影响最大是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小说在华人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虽然其文章沿用了古代小说的章回体,人物也基本上是类型化,但是他在技术上达到了传统武侠以及其他通俗小说所不能达到的水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10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有历史现象,一般认为是从1917到1949年间,这段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其代表文学被称为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包含了文学流派和艺术风格等因素,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文化与政治的结合体,体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风貌。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影响

  历史文化对于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制度对于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能够追溯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进人了中华民国时期,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给文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第二,较宽松的文化条件推进了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清政府于1906年开设学堂并将科举制度废除,使得为数众多的读书人免受腐朽思想的继续毒害。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得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人人心;第三,维新时期的人文作品使现代文学思想萌芽有了生长的深厚土壤。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的思想文化作品,为现代文学思潮所借鉴甚至直接引用。

  (二)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作用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外来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在中国近代社会处于万马齐暗的境况时,为了促使社会进步,改变现实,一些时代先驱者和有识之士将西方的社会、文艺思潮引人国内,被称为国外借来的“火种”。有学者曾言:“五四”时期作为中国变革的重要关头,需要借助外国文学来挑战传统落后的封建文化。这时期外国文学的引进是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它除了在文学思想上突破了传统的束缚,艺术手法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使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西方文艺思潮的涌人和推广,使得国人的文学观念得以改变,小说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文学的地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变革民众精神面貌的强有力武器。文学创作方面,更加追求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平民生活以及劳动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同情。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演进的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

  该阶段主要是指1917年到1927年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人民心,诸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文化思想斗争涌现。胡适先生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广为人知的《文学革命论》以及《文学改良当议》两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之后,《新青年》杂志与当时主张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学联合起来掀起了一场影响力巨大的白话文运动。并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杂刊开始使用日话文形式以及标点符号。鲁迅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五四”革命思潮、左翼文艺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多种文化思潮,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也受到了影响。

  但是,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在国民中展开宣传,其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不过其对西方文化的肯定态度,并对西方现代文学和文学思潮的翻译和引进,同时对我国现代文学体系的建构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扩张

  该阶段主要是指1928年到1937年期间,无产阶级文学派别的出现和发展与民主自由主义文学派别的共同发展成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的两大阵营。1928年,共产党员组建的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开始提倡文学革命。但由于这一时期的作品过于公式化和概念化,使得太阳社的作品并未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同时,革命文学受到了以胡适、徐志摩为首的新月派的强烈反对。新月派人士认为革命文学运动践踏和侵害了人类的健康和尊严,并对其进行大力打压。由于新月派对无产阶级的否定和批判,之后的一段时期,新月社和进步文学群体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出现多个文化思潮并存的现象,文学思想和风格不同的文学思潮能够相互影响、共同繁荣,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面貌。

  (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转折

  这一时期是指1938年到1949年期间。该阶段由于受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推动,许多以艺术为主题的作家开始向着爱国主义文章转变,并出现了不少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战争使中国的政治也变得非常敏感,中国的政治区域影响了文学发展的区域,中国被分为了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文学学派也分为相应的学派,这几种学派同时存在,并相互推动。许多作家为中国前途命运担忧,国统区作家开始反思黑暗的现实社会,解放区则歌颂新制度,鼓励人们奋勇抗战,并将写作的焦点放在士兵和农民身上,民间艺术大放异彩,评书小说和民歌体诗歌成为代表。沦陷区则主要揭露了沦陷区人民的艰难生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向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向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思想启蒙的代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同的文化面貌。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流派,也让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发展,其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11

  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主要是以文学独立价值为起点,从文学作品自身切入探讨其价值的一种评价方式。它强调的语言形式是自律,关注的是文学本身语言形式对文学本体的意义,通过语言形式作为对文学作品圆融度的评价标准。文章从四个维度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的价值取向。

  1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历史传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语言批评形式的价值取向大致经历了王国维、五四运动、闻一多、沈从文等对文学语言形式的探讨。王国维是第一批思考文学形式的批评家,在1907年时就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的观点;五四运动期间的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伴随人的觉醒而发生的,主要是对传统文艺观和文学本质的批判。胡适对文学语言形式的思考最多,他认为白话文是最鲜活最能切合表达思想情感的新文学;闻一多则提出新诗格律化,强调诗歌的形式和音乐节奏;李金白则更注重诗歌本身的象征性,他认为意象表达必须出文字之美;30年代后以刘呐鸥等为代表的新派小说家则执着于荒诞和都市异性化的人性;40年代的张爱玲执着于平民实际生活的展示和世俗心态的表现。

  2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与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因为批评家既肯定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也不忽视内容的重要性。王国维没有直接形容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是从他的论述来看,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在王国维看来,想要正确认识理念就要摆脱欲念的束缚,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读者都离不开理念,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理念,读者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形式认识理念。形式在王国维这里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有独立价值的。到五四运动时期,批评家对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的关注主要是以新的語言形式为标准。胡适说过,形式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展示,所以他肯定了白话语言的重要性。白话文学语言不仅作为语言新载体,而且也对思想革命有启蒙作用。闻一多认为新诗与传统诗格律是不同的,因为传统诗格式固定不变,格式与内容无关,但是新诗是根据内容确定格式的,是内容与格式的平衡。戴望舒与闻一多不同,他主张新诗格律化,但是否定闻一多的三美理论,主要强调在表现与隐藏自己之间找平衡。刘呐鸥的观点是文艺是时代的反映。沈从文的观点是语言和技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重视把语言形式和人性展示结合起来。语言和形式是作品的血和肉,只有有机结合才是好作品。袁可嘉的说法是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形式与内容、意境与韵律、现实与理想的有机结合。

  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形式批评方法

  从形式角度来进行文学作品的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虽然形式批评体系并不健全,但是从王国维的诗学到40年代,批评语言形式确实存在。王国维的形式批评方法主要表现在《人间词话》,在《人间词话》王国维提出了境界、写境等概念,按照时间顺序对包括李白在内的大多数诗人的作品的内容风格、体式、语言等进行审美评论,建立了初步的形式批评系统。胡适虽然没有建立形式批评体系,但是他在五四时期对文学形式的批评是最勤的一个,他批评的对象包括白话文、文学本体及相关。他认为文学作品要写的清楚、要能打动读者,要美。在新诗体中他认为只要是好的诗就是可以具体的,就可以用具体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短篇小说是经济学用的文学手段,可以使描写的事实达到读者满意的程度。胡适在探讨理论时会与当下文学实践结合起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或者从理论出发来批评作家的作品,他体现的是理论和批评的结合。闻一多注重更多的是形式,这种注重主要建立在早期文学的审美观念和语言价值取向基础之上。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和建筑之美构成了闻一多批评体系。40年代时“九叶”诗派理论批评家主要从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来评论诗歌。比如唐疏于的语言批评体系包括诗歌和小说在内的非常多的诗人作品,主要以意象创造为切入点,但是最重要的着眼点还是作品的语言形式。

  4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的影响因素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与文学创作是紧密相连的,受西方思潮影响也比较大。王国维的形式批评体系主要是以清末诗词领域的流弊而发的。清初,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流派以“雅正”论词,后来的周济等以“微言大义”论词,这些都对清末的诗词领域造成了很大影响。王国维的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体系主要是要扫清清末诗词领域的流弊。王国维的形式批评体系也与他的实践创作相关,当他从哲学转向文学时,他的诗词创作与理论探讨是同步进行的,所以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此外他的形式批评体系还与王国维从陶潜、李白等大家的诗词中寻找借鉴作为支撑有关。胡适提出的以白话文为正宗文学的观点与晚清时期以后白话文没有真正取得文学作品创作有关,与中国优秀白话文文学创作历史的演进相关。在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中有一半内容是为认证他的理论主张而写,在胡适看来,只有白话文才能将文学作品优秀的展示出来。他的这个看法不仅是是看法,还自身进行实践。刘呐鸥和穆时英等在理论上的建树比较少,他们的理论批评更多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创造上,可以说他们的实践与批评是同一的。闻一多认为诗不一定非用呆板的数字来进行控制。语言形式价值取向与批评形式都受西方文化影响严重。王国维的思想来源于康德,康德的审美无利害的理论帮助王国维确立文学的独立价值,使王国维从美学角度来思考文学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语言价值取向主要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影响严重,唯美主义宣扬的理念虽然曾经消歇过,但是影响是深入人心的。

  参考文献:

  [1]颜敏。重新图绘: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价值取向[J]《中国图书评论》,20103:122—124

  [2]张毅,王园。《文学研 究的价值取 向与 理论视阈》[J]《学术界》,20081:306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 篇12

  我国是一个文学大国,从最初的《诗经》、《论语》、汉代乐府、南北朝诗歌,再到李杜文章、元朝杂剧以及后期的明清小说,我国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数量数不胜数,可以说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为我国文学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且这种文学创作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文学建设和发展来说,文学理论是将文学为基础进行的一种作品分析和研究出来的一种全新理念。因此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其文学理论都是对当时文学发展的高度概括,但是文学理论中的差别和统一性也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为此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文学理论的区别

  1.1“文”和“人”的区别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管是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在对文学理论概念的研究上往往都是将某个文学大家的理念或是作品作为基本出发点,比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承载着满满的爱国与忠君情怀,而曹植在《洛神赋》中所表达的就是较强的浪漫主义情怀,还有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等人在作品的表达上则更体现了其清高的士大夫思想[1]。古代文学理论相对来讲比较复杂,但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代表者却是十分关键的,提到了某一个文学理论,我们往往想到的都是这些文学理念的创作者和继承者,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的发展较为缓慢,在文学和理念传播上并不如现代社会这样迅速,因此能成为文学家的人也十分有限,在古代文学理论上更注重对某家之言的偏重,所以当时的文学理论往往以“人”为划分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渐加强对教育的关注和发展,这也使得广大文学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并且言论自由和文化的交流上更加畅通,文学理论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趋势。在当前社会中,对我国文学理论进行范畴的划分,已经不能单纯的将文学家作为标准,而是要将文学理论流派的价值和意义为判断标准。

  1.2文学的服务对象不同

  由于古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具备较高的集成性,这和当时我国社会制度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文学作为对社会文明的高度综合与发展的产物,在思想表达环节上也具备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比如唐代时期著名的两个诗人在文学理念和观点上来说,诗人李白在作品中表达的理念和当时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状态是十分吻合的,其用词华丽而浪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政治与文化状态。杜甫则是在籍籍无名中辞世的,其诗歌在半个世纪后才逐渐被诗人认可并称颂,杜甫的文章往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最底层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但是对于现代文学理论来说,文学的作用其实更注重对群众的服务性,因此文学理论中也多是广大群众对精神文明的研究和探究,是面向大众的,但是并不是直接和政府、社会所相关。

  2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同一性

  文学发展往往具备较强的社会功能,这是因为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文学理论的社会功能也通常表现为两个环节,首先是对教育发展环节的指导意义,也就是文学理论发展对社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反促进作用[3]。所以,文学理论的研究也使文学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的越来越明显。在此环节中,不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是现代文学理论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次就是文学理论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文学作品中所涵盖的生态思想、人权呼吁等元素往往也是借助文学理论进行表达,这也是文学理论对文学作用的精神意义的加工和发展。在此种再加工之后,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也将被进一步发展和升华,也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因此文学作品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具备较强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文学理论上还是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具备较强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在社会阶级性上也有着较为明确的划分,文学家自身的理论观念甚至超越了作品本身,这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古代文化自身的私有性所体现的。但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现代文学理论也具备较强的同一性,因此我们更需要对二者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在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古代文学理论将对我国古代文学价值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因此现代文学理论不仅有对古代文学理论的继承,也有着十分显著的发展,体现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时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大学教学(精选12篇)】相关文章:

互动式教学大学声乐教学论文08-10

中国民族下的声乐教学理念论文08-06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06-15

大学美育教学路径论文08-12

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09-22

试析大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打研究论文09-24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ESP教学研究论文09-22

关于中国二语教学背景下浅析输入假说论文08-16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解析论文08-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