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

时间:2021-04-23 19:11: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民学者胡适等各自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逐一探析。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

  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在历史沿革的链条中去把握。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背景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言文教学在转型时期中面临许多问题,譬如,如何规定文言文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怎样设计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如何编纂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面对这些问题,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等学者在理论上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探索。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研究他们的论著,还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胡适对国文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其中涉及文言文教学(古文教学)的有多处,至今还有一些看法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他提出了理想的国文标准、假定的国文课程、国语文教材和教授法古文的教材和教授法、文法和作法等。作为第一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胡适对中学国文教育定了四条标准:

  一、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
  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四、人人有获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这个标准和八十年后的今天语文的教学目的:“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相同之处。他当时强调的“国语文”,就是今天的“现代语文”,即当时的白话文。“能看古书、能用古书”的能力,从今天语文教育的目的来看,则仍然是需要的。

  对中学国文每周课程的学习时数,胡适作出如下规划:古文三学时(授课四年),国语文(授课两年)、文法与作文(授课四年)、演说一学时(授课一年),辩论一学时(授课一年)。从课时比例看,文言文的课时比例仍然是最高的。对古文教材,胡适主张第一年专读近人的文章,如梁任公、康长素、章太炎、蔡孑民、李守常等人的近体古文。第二、三、四学年,多读古人的古文。教材分为两类,一类用选本,从《老子》、《论语》、《左传》、《檀弓》、一直到姚、曾国藩。一类自修书,为此他开列了一个史、子、文学书的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