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时间:2021-04-24 09:11: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电子媒介易用技术的普及,纸媒体、电子媒体等大众媒体海量化的传播趋势日益厚重,如何改进、强化媒体的传播形式,加大视觉冲击诱惑力度,以满足受众快速攫取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代媒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为了填补由于摄像机无法触及的新闻现场画面而造成的新闻信息空洞贫乏的缺陷,极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数字虚拟技术模拟现场,给观众呈现一种“亲眼所见”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新闻报道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始,随着电子媒介易用技术的普及,纸媒体、电子媒体等大众媒体海量化的传播趋势日益厚重,如何改进、强化媒体的传播形式,加大视觉冲击诱惑力度,以满足受众快速攫取信息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代媒介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电视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总是尽量以多视角的画面叙事元素,将信息以更加准确、具象、生动、易受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尽可能提供生动、准确、形象的新闻视觉元素,是新闻获取最佳传播效果的起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新闻视频却频频出现“空镜头多、重复镜头多、虚假扮演镜头多、准确叙事镜头少”,“三多一少”的尴尬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数字虚拟技术对于无法拍摄或无镜头的新闻的采用了计算机模拟,更直观生动的报道了新闻事件,使新闻报道生动形象。
  
  1 数字虚拟技术的引入
  数字虚拟技术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机动画,大体可以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方面。1996年,媒体还不懂如何应用计算机绘图;但是近年来,电视媒体则逐渐熟练地使用改技术进行新闻画面的处理。2001年美国国家广播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简称NAB)的展览中,展出了相关的新闻绘图软件及仿真角色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当媒体整合与汇流之后,加上计算机化与数字化的趋势,计算机绘图在新闻产制的过程当中更显重要。
  
  2 数字虚拟技术对新闻传播带来的价值
  2.1 新闻保真价值
  新闻画面与新闻文本构成的声画“双主体结构”是新闻保真的最佳模型,为了保证新闻的可视性,在很多无法呈现真实画面的情况下采用了数字虚拟技术,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无法记录事件发生状况。
  在2010年CCTV10《绿色空间》栏目中,介绍冰岛火山爆发,爆发原理是无法用摄像机进行拍摄的,因此栏目里用到了很多数字虚拟技术制作出的片段来模拟火山爆发运动。利用数字虚拟技术的把这些无法被拍摄的镜头再现,地下几百公里的穿越,地壳的运动和岩浆的爆发,直接冲击着接收者的视觉,使其更直观,生动的了解这一过程,并加深了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印象。
  2.2 现场满足价值
  “现场”,是新闻事件赖以生存的时间、空间的物质基础,“现场满足”则是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精神追寻。“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古老格言印证了人们对“现场”的心理依赖诉求。电视新闻是对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时空“现场”的“真实复制”,它通过镜头画面,整合文字、图像等叙事元素,真实地还原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电视新闻在新闻事实叙述过程中,单纯的“口播”往往无法满足完整叙事的信息需求,而图像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与描述,则具有“眼见为实”的证实作用。因此,运用新闻现场画面、新闻照片、动画演绎等其他图形叙事素材来证实与增强新闻信息的现场感,便可使电视新闻在消除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过程中有着“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
  众所周知,电视镜头是无法“回顾”业已发生的事实,而新闻内容又大量包含着“过去时”的内容。不少记者和编辑多是采取补拍再现、角色扮演、现场重现诸手法来填补重要信息的疏漏与缺失;但依然有很多场景无法模拟。为了填补由于摄像机无法触及的新闻现场画面而造成的新闻信息空洞贫乏的缺陷,极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数字虚拟技术模拟现场。在报道飞机失事的新闻里,预先没有拍摄到事故过程,如果用语言文字去直白的叙述,繁琐且难以理解,当采用了计算机动画去演示这一现场事故的发生,可以还原事故现场,给观众呈现一种“亲眼所见”的效果。
  2.3 信息注意价值
  纽约大学心理教育学家詹里姆·布鲁诺(Jerome Burner)经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10%来自于听觉,30%来自于阅读,80%则是通过视觉和实践获得。”从整体感知的角度来看,人所感知的信息有60%以上来自于形体(图像)对于视觉的刺激。“观看,就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如鲜艳的花丛,平坦的公路,布满皱纹的皮肤等等。仅仅是少数几个突出的特征,就能够决定对一个知觉对象的认识,并能够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式样。
  电视新闻传播的对象是观众,吸引对象的第一步就是引起注意。“使对象朝向和集中于一定的事实、问题、知识、观点、形象、声音等等”。观众注意力的背后是其对信息“求真”、“求知”的心理需求。如何聚集、驾驭观众的注意力, 提高电视新闻的注意价值,是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一贯追求。
  新闻现场图像缺失的'屏幕(如口播新闻),常常会造成观众的视觉游移和心理倦怠,信息的到达率必然降低;而在电视新闻的传播叙事过程中增加图像叙事的比率,则会使信息更加具象和生动,通过数字虚拟技术提供给观众在一般情况下无法获取的视觉信息,会更大幅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与视觉凝聚力。
  
  3 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未来
  数字虚拟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已经是不可动摇,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漫画新闻”形式早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认同,这可以说是数字虚拟技术的鼻祖,如今是用发达的科技改善以往的“漫画”形式,给观众带来更真实,更富吸引力的视觉传播方式。
  而近年来随着影院3D大片的上映,全球都刮起一股3D热潮,虽然目前3D影片还需要佩戴沉重的偏振镜来观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都会变得更简单化,平民化,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如果可以利用数字虚拟技术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还原新闻现场,那将是质的飞跃。鉴于目前新闻传播制作成本的前提,不可能对重复观看性很低的新闻传播进行电影制作般的大成本投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如无声片到有声片、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一次科技的重大技术进步都带来了视觉创作的创新与繁荣。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曾说:“在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环境中,人们要计算机去思考难以想到甚至从没有过的东西。新的理念、新的理论、新的技术见解也许会由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