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2-08 15:00:0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 苏州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教学策略

  论文摘 要: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苏州地区的地方美术资源优厚而独特,我们不但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还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吴文化资源。如何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形成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一、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界定与分类
  首先,这里的“课程资源”是指狭义的课程资源,即“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地方美术”一般被理解为“在地方产生和延续的具有本地艺术特色风格的美术创造和历史遗存”。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就是指具有苏州本地美术特征的教学内容的来源。其特点是:种类丰富、内容庞杂、特色鲜明、积淀深厚。针对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本文进行了梳理分类,以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学。总的来说,可以将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划分为以下四类。
  1.具有苏州本地美术传统的经典性资源。
  传统的苏州美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有一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优秀美术遗存,堪称经典,包括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吴门画派,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四大名绣”中的苏绣,被誉为“南桃北柳”之“南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等。这些优秀的美术资源作为美术学习的经典,时常出现在各级各类美术教材当中,使当地的学生了解并熟悉她们。
  2.具有苏州地域特色的自然与社会资源。
  苏州地处江南,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著名的“水上都市”。苏州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市布局,呈现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其自然优美的水乡风光、风格古朴的民居和古建筑遗迹,无不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可以说,苏州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艺术宝藏,在美术课程中体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具有吴文化特色的民俗与民间资源。
  在底蕴深厚的吴文化滋养下,苏州民俗与民间艺术大量涌现。尤其在民间手工技艺方面,以精、细、秀、雅而蜚声中外:丝绸、刺绣精美绝伦,木石雕刻技艺精湛,苏灯苏扇华美精巧。还有剪纸(窗花、礼花、刺绣花样)、编织(草编、竹编、棕编、麦秆编)、食品(面花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多姿多彩的吴地美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作为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艺,了解本地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的重要方式。《美术课程标准》认为,通过美术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活动,是美术课程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苏州民间美术,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吴文化,这是美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4.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与网络资源。
  苏州是一座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满创新与活力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古韵今风和谐交融。因此催生出了新的文化和艺术式样。近几年,“苏州印象”专题海报文化展、“情调苏州”全国创意设计与摄影大赛等文化艺术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以网站、邮件、博客、论坛等形式,相互传递地方美术信息,交流与合作,扩展了苏州地方美术的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因其新颖有趣而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二、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根据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不同种类与特征,美术教师可灵活选择不同的开发策略,以多种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
  1.以苏州经典美术资源为主体,组织“欣赏与评述”。
  经典的苏州地方美术资源是美术学习的主体资源,它们经常出现在美术教材“欣赏与评述”的学习领域中。在日常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和扩展地方美术那些具有经典性和优秀传统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欣赏“中国园林艺术”时,苏州园林就是重点。我们特别安排了两节课,专题欣赏“苏州园林”。利用平时拍摄的园林照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园林中的假山、花窗、门洞等雅致的小景,体验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之美;欣赏文艺纪录片《苏园六记》片段,品味园林中蕴涵的文人情怀、隐逸文化。学生用图文形式评述园林艺术,不少同学在欣赏与分析作品时,附上了收集的图片,用PPT展示自己拍摄的园林美景照片,生动表述了对苏州园林的热爱和赞美。

探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


  此外,我们应尽量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地方美术的精品。我校组织参观苏州博物馆,那里藏着不少苏州本土艺术的精品、极品。学生浏览“明四家”的墨宝,欣赏经典的明式家具、瓷器、古玩,参观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参观结束后,学生写了不少“观后感”来表达他们对地方美术精品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对地方美术经典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那些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的苏州地方美术的常识,对苏州地方美术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增强了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之情。
  2.以苏州地方自然资源为素材,进行“造型与表现”。
  在苏州的地方资源中,自然资源及基于自然的人造景观(建筑、遗迹等),是最直观,也是最贴近学生的美术素材。对于苏州的孩子来说,这里的芦荡荷塘、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等景物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常常因为熟视无睹,未能发现其中蕴涵的地域之美。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常见的美术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苏州、表现苏州”。
  比如,组织学生去最具苏州水乡特色的平江路采风,对校园内的控保古建筑——王故居进行调查和写生,利用集体春游和秋游的时间拍摄地方美景,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创作,对苏州的水乡之美、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体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还开展了手工制作和景观仿造的活动。学生利用瓦纸等废旧材料,手工制作苏式民居,仿造古建筑。有同学建造出了粉墙黛瓦的“江南人家”和“水乡风光”,还有的同学建造出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园林景观……学生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学会了表现苏州的地域之美。
  3.以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为依托,参与“设计与应用”。
  苏州的吴文化是民间美术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在传统民间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苏州的民间艺人迫切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美术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老艺人王祖德先生,就希望美术教师能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做些事。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苏州民间艺术,我校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系列活动。聘请知名民间艺人传授棕编、剪纸、面塑等民间手工艺。民间棕编艺人徐荣兴老师教会了学生利用粽子叶编织各种小动物;章维伟老师的剪纸手艺让学生们钦佩不已;叶长林老师的面塑如生,富有江南特色……学生们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极大感染,兴致很高,设计出的作品充满了苏州地方的审美情趣。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近距离欣赏年画作品。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具有装饰效果浓郁、构图丰富及造型夸张等艺术特点,更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了解和体验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设计过程、制作方法,学习创作技巧。这些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生动翔实地展现了苏州地方美术精细、典雅的风格,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这次活动之后,在“藏书票设计”活动中,学生仿照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制作步骤,创造了许多木刻版画作品,获益良多。
  我们对苏州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了民间美术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学生设计和创造的美术作品“苏味”很浓,也为苏州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以苏州民俗文化活动资源为契机,开展“综合与探索”。
  苏州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民俗节日、庙会及社区文化活动等,是开展地方美术学习的契机,也是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是现代美术学习的主题之一。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苏州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开展端午彩粽制作和龙舟设计活动,用彩粽装点教室,营造节日气氛,组织学生观看苏州胥门的划龙舟比赛,开展龙舟造型设计评比,让学生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通过这次综合性的活动,学生了解了苏州端午习俗的特色,加深了对民俗节日的喜爱。
  此外,我们结合平江社区的文化活动,策划了一次美术制作与展示活动。“苏州·桥”是社区开展的“吴风古韵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的主题之一。从中小学生的视角,目光聚焦水乡苏州的桥,开展赏桥、做桥及展示的交流活动。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考察了苏州桥的特点:多而密、小而精、古而秀;收集桥的相关资料,又运用各种不同材料,手工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小桥”。这些“小桥”是学生创造的,很多作品风格古朴,设计独特,有鲜明的苏州特色。完成制作后,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陈列在社区展示,都非常开心,收获不少。此外,元宵节制作苏灯的传统活动,也成为学生了解苏州民俗文化的“窗口”。
  5.以电脑网络资源为媒介,探索地方美术教学新形式。
  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一方面,地方美术资源逐渐信息化、网络化,另一方面,美术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利用新的教学形式,开发电脑网络资源,为地方美术课程教学开辟了新领域。
  网络《姑苏行》一课,是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共同完成的一节网页设计制作和地方美术(人文)展示活动。学生通过电脑美术创作资源库和互联网收集苏州地方美术的相关资料,进行网页设计,教师指导学生美化网页、完善设计。教师扮演来苏州游玩的“游客”,每组学生都作为“导游”,将本组制作的网页通过网络广播介绍给“游客”,有的展示苏州园林,有的介绍姑苏美食,有的推介水乡风情……在虚拟情境中,师生共同完成了网络“姑苏行”。课后,师生通过邮件收发美术作品,利用博客发表美术评论,开展网络评价,等等。
  这些基于网络的美术教学活动,通过教学互动的过程,促成了美术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展示和评价,具有强烈人文性的活动特征,昭示着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由技术层面向美术文化层面转化。
  总之,发掘苏州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掌握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本地美术教师充分利用地方美术资源,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对于合理地改进美术课程结构,以及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弘扬优秀民族和民间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部制订.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钱品花.利用地方美术资源,推动美术教学发展.苏州市沧浪少年宫.
  [3]郑超.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豆丁网(http://www.docin.com).

上一页  [1] [2] 

【探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08-23

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5

幼儿师范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析08-26

探析幼儿环境教育课程的实践与思考06-03

探析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05-23

中职幼教专业美术教学探析08-13

探析高校陶艺课程教学方法论文06-26

关于高校辅导员隐性德育资源探析06-12

探析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的课程设置06-01

探析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