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的育人意识

时间:2021-04-27 11:22: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班主任的育人意识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份特殊的事业,要有责任、超前、效率、持久、创新、大局意识;要有文化、道德、创新等基本素质,要有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班主任;思想意识;教育意识
         职业是人赖以谋生的手段,是生存的必需,是被动的、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是无可奈何的;
 事业是积极的、主动的,是人们倾全部热情、甚至是毕生精力为之奋斗而无怨无悔的。班主任工作,应是一份事业!是一份责任心极强的事业!新时期班主任必须树立新观念,具有更高的素养。 
         一、班主任应具备新时代的思想意识
         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家庭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诚如一位省级优秀校长所言,“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一个班级发展、培育英才的重要指挥者和领导者”。正因如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对班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班主任的思想意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学习,树立超前意识。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能只做“消防队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当立足本班实际,用超前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正确的'理论开道,合理的制度护航;未雨绸缪、胸有成竹,御问题于千里之外。
 如中学生的男女交往问题,如果等到两人关系密切到了相当的程度再去“灭火”,一定是费力不讨好的。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独具“慧眼”,不仅仅是学习,还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行为、穿着、交往等各个方面观察他们,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抓住实质及早下手,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比如,某同学平时学习下不太稳定,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她竟穿了很短的小裙子上课、还染了红红的脚指甲(我校对学生服装有规定,不许穿超短裙、不许染发、染指甲等), 这就是信号!后经多渠道了解果然和我班一男生正在频频交往,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另如师生配合程度,同桌、同宿舍之间的关系等隐性问题的发现和预防,都需要我们具有超前的意识和眼光,对每个同学施以无私的关爱。
         2.热爱事业,树立持久意识。
         班主任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是由教育本身的长期性决定的。首先是班风建设,班风正则学风正。良好班风的形成需从学生思想、纪律、卫生、团队活动等各个方面着手,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其次,班级各项工作要有一个长远计划和奋斗目标,尤其是优秀生的培养与学困生的转化,对他们的成长态势要密切关注、胸中有数。克服功利思想,不能只对近期的显性效应感兴趣,而应用更多的心思和行动去关注潜在的、长期的效果。
         3.努力进取,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至高目标。班主任不能满足于“经验型”“吃老本”,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开拓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班务工作中胆大细心、勇于创新、才能既不丢掉成功的经验,又不拘于老黄历,从而有所发展、与是俱进。并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探索研究氛围的学习环境,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注重知识的同时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出于蓝而胜于蓝”高素质的人才。        二、班主任应具备新时代的教育意识
         1.爱护学生,树立道德意识。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自己的行业行为中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标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道德风貌,国家教委1997年8月公布的《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全国中小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敬家长、廉洁从教、为人表率。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以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影响学生。而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 像花开出来一样美丽动人,自己也结果实。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 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师爱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关系中最有力量,最贴切的连接点。只有真正地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学生,才能以心换心能得到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与支持,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任。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2.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尊重学生就维护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学生是在教师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一个从小失去人格尊严的孩子长大了,很难堂堂正正地做人,很难抬起头来走路。人没有了尊严,哪里还谈得上自信、自强?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但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也就是教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应是平等是“首席”。教师在充分地尊重学生人格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地对待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他们完成应该享受同等的权利、同样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