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3)

时间:2020-10-28 18:23: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


  三、创造性思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提出创新看法。
  拓展环节实际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发展环节。应引导学生依据他对某一现象或材料的观察、分析与综合,经类比或抽象,从而提出尚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比较法。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入思维的亢奋状态,加深理解提出新的问题。
  2.反问法。思维定势易使人从固定的方式看问题,教师可运用反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
  3.观察法。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以发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发展性问题。

  4.联想法。联想可使问题层出为穷。因此,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提出创新性问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就会不断深入。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见拓展环节在一堂语文课中的重要性,教师不要轻易放弃此环节的训练,这也是新课堂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四、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学习指导,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尤其是开始实施模式时,老师更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研究,“扶”着学生走一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由此,语文教师得端正自己课堂教学的角色,只有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在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语文教师应利用好现有的必修和选修教材,活用文本阅读材料,对文本教材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教学活动才不会停留于简单的活动课和流于对几个问题的探讨,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着一个教师的专业学习的结果。这样,课堂才能注入活力,才能带来生机。
  有些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取的是“课堂讨论法”,认为由此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但这种讨论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立。有些老师虽然设计了一些较开放的讨论题,但往往在学生兴致正浓时突然刹车,教师不能很好地发现和抓住教育的机会。有些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一个问题,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还是一个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因此,语文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不能越权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和点拨。
  当然,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无目的性的教学,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仍然不能丢。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时,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便要及时引导点拨,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既获得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场所。同时,教师应极大程度地尊重学生这一主体,让每一个学生在表演时都展现出自己最大的魅力,使每一处都尽可能地达到完美。教师应主动营造亲密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个性及创造力。另外,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紧。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满堂灌”“一言堂”,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填鸭似地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1.
  [4]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6]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7]陆璟.探究性学习.中国科研和教育计算机网.

上一页  [1] [2] 

【浅析新课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尝试】相关文章:

1.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论文

2.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探究的论文

3.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4.农村数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策略

5.企业能力营销模式探究

6.关于合作学习初中的政治探究与分析论文

7.自主学习模式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8.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9.传统企业智能管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