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探讨

时间:2021-05-02 13:46:2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生态视角下大学生德育的探讨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元化取向,大学生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价值观上的冲突。如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取向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德育生态性的视角对目前高校德育现状及如何构建德育生态体系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生态视角 大学生 德育
 
  随着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发展及当代网络媒介等多元模式的渗透与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元化取向,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方面,大学生要寻求个性的独立自由与解放,另一方面,在追求个性解放的同时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价值观上的冲突。从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背离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生摆脱这种文化融合下的迷茫,如何培养具有主流价值取向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德育生态性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现状及构建德育生态体系进行了探讨。

  一、德育生态性

  所谓德育的生态性,即以生态世界观的角度来对待德育。生态系统是指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各有机体之间以及各环境组成要素之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状态。生态学强调的是“关系”、“适应”、“互动”,“生态系统”、“整体性”、“共同体”是生态观念的核心。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子系统,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通过系统内各要素间物质、信息的组合和交换,使受教育者的情智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在德育生态性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强调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注重人性的发展与解放。另一方面,个体的发展与解放必须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人生,从而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并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建构科学有效的德育生态系统,就是把德育以及环境诸因素置于一个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管理者、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和谐构建中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德育形式,但传统的道德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育者和学生。这种“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单向管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单向灌输,以德育成绩为主的单向评价”的教育模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其严重的后果就是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迷茫、道德体验的缺失和道德行为的失范。当前,学校的德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德育生态因子失衡
  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要素之间是一个互动、适应、联系的体系,如果割裂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将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管理工作上多局限于校园内,与外界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较少,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教育体系。德育中教育者也没有充分重视校外德育的途径,使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子之间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进行的,而对于这种“言传”,很多教育工作者可谓是“兢兢业业”,但对于学生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从小学时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到大学的“两课”教学,学生一直受着这种德育的熏陶,但他们却对道德的体验和感悟甚微。很多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大道理太多,与实际联系较少”,“形式呆板”。相比之下,学校内各团体组织的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却很受学生的欢迎,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道德行为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并产生出浓厚的兴趣。这反映出我们的德育生态体系的严重失衡,还无法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
  2.德育形式与方法失衡
  传统的德育模式目前在许多高校仍然采用并占主导地位。教育者在德育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灌输式和训导式。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些固定的道德原则和思想美德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惩罚、考试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的内容。这种形式单一、方法生硬的模式往往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之外,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辅助人员在学生的德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谓苦口婆心。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方法注重的只是教师与辅助人员的单方面灌输,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需要和道德体验,将德育工作变成了繁琐的规范学习和训导、训练。其次,德育管理方法与手段刻板化、程序化和规训化。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设置出各种各样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从多方面约束和控制学生。一旦学生的道德行为与行为规范有差异,学校往往采用规训和惩戒等手段。这种缺乏指引、刻板式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只能成为标准模具的翻版。
  3.德育的主体性失衡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在这个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如果只将德育的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外部施加既定道德规范的过程,其本质只能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追求与感受。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和规范来教育和约束学生,这在很大程度就是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同时也将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在德育的内容选择上忽视了教育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德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脱节,在小学就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到了大学还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大学生对这种教育内容产生淡漠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学生更感兴趣的那些与时代相接轨、与日常实践相联系的日常行为的教育却却往往被忽略。这种脱离了生活性的德育将使学生脱离真实的生活,造成学生对既定行为规范的淡漠与疏离。同时,灌输式的德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面对自然、他人和社会中的位置,缺乏实践的德育将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产生道德认知的迷茫甚至是道德行为的失范。因而如何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知,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自己的道德行为才是高校德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