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时间:2020-11-03 11:35: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论文摘要]职业性格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基本心理元素,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职业性格在教师专业专长中的作用及其塑造的基本途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 专业成长
  
  目前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高校管理者过于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推动力,忽视教师专业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即教师职业性格,其后果便是教师职业压力加大,专业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渐渐消失,职业倦怠显现。因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灵魂作用、动力作用,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塑造,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保持积极的价值方向和强大的心理动力。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教师职业性格是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适应教育职业要求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意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从表面看,职业性格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关系不大,实际上,二者在各自的成熟和发展中彼此影响,而率先发展的职业性格始终引领着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其发展状态,并赋予教师专业成长以灵魂。没有职业性格的高校教师意味着其职业特质的缺失,其发展也是脆弱和短命的。
  1.职业性格内容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
  灵魂。生长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生长
  欲望和期待。这种欲望和期待是由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所赋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似的职业训练和发展历程,也易具有共性的职业性格。教师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教师职业期待和承载的职业传统构成了其职业性格的主要内容,如职业成长意识、职业兴奋、职业敏感、职业自尊等。这些职业性格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其专业成长所必须的成长欲望,使其始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自信和期待。另外,教师职业性格一经形成,便固着于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其具体内容无时无刻都以外在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核心的职业行为,必然受控于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成为教师职业性格的外显行为和检测标准。可见,教师职业性格的基本内容主宰着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具有职业性格便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是可能的,否则是不可知的。
  2.职业性格的结构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灵魂。感性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和自我调控等,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感性表现,如热爱、忠诚、控制、愉快,这些特质集中反映在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中。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体现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向、职业意志和职业理智几个方面。职业情感包含了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情绪、态度,如对学生的热爱、对情绪的控制等;职业意向包含了教师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期待,对职业公平、职业未来发展预测、自己职业成长的设想等;职业意志代表了从业的坚定性,在职业实践中排除压力和困难,全力维护职业声望的性格特质;职业理智是指教师在职业成长中踏实治学的性格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外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结构,使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激情、富有规划、富有毅力,它所体现出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未来成长的预测和计划、对职业的坚定和维护,都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得以持续的内在灵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高于生长灵魂的感性灵魂所在。
  3.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级灵魂,他统领前两种灵魂,集中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育人性、创造性、无私性、完美性和高尚性。积极职业性格表现为教师自觉体现教师职业性格结构中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所有积极内涵,如富有教育教学的理智感,始终保持求真、求善、求美的职业追求等等,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职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需要的理性灵魂,它以超出社会规则、条例的姿态展示教师的职业良知和职业情操。理性灵魂引导高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抛弃世俗困扰,主动、愉快、持久追求和实现自己高尚的职业理想。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三个灵魂层级代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教师因年龄、修养等因素,其职业性格具有不同的深度、成熟度和完善度,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师专业成长也出现了不同的等级,但无论在哪个等级,教师职业性格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作用都不能忽视。
  
  (二)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动力作用
  1.职业性格影响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心理特点基础上的成长,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受制于高校教师的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是有差异的,其原因可能与学术水平、政策推动、研究环境等有关系,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动力源自内心,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职业性格的动力作用才会凸显出来。在职业性格推动下的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其成长过程是幸福的、可持续的'。否则,其发展是迟缓的甚至会停滞不前。

关于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2.职业性格带给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职业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当人的行为与自身的性格特质相吻合时,个体就表现出愉快、积极、主动的行为,否则就会表现出痛苦、消极、应付性的行为。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职业性格是一种内化的性格特征,教师专业成长是职业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当外化行为与内在性格相吻合时,教师专业成长行为的情绪体验是自觉、主动的,否则就会表现出被动、无奈、倦怠之情绪,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高校管理者急于用成果、量化指标、硬指标来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这些功利性目的自然由高校教师来实现,为了鞭策教师在这些成果上的努力行为,高校将教师的资格、职称、地位、荣誉与这些指标挂钩,完成并超额完成指标的教师被视为学校的财富,被称为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至于他是否承担了本科教学任务,教学投入质量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如何却成为一种形式,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少有问津,而这些又是教师从业以来对本职业工作的基本认同,并已经形成稳定的职业性格。这种浮的“学术环境”使高校所应有的专业成长在导向上出现了问题,教师不再是做学问的教育者,而是不断计算投入和产出的商人,这直接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性格,使教师的职业期待感和认同感发生动摇,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丧失乃至职业道德大幅度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