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去生命化”高校德育范式的现实缺憾及取向

时间:2022-06-10 19:34:4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去生命化”高校德育范式的现实缺憾及取向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命意识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指出生命教育是高校德育价值提升的支撑点,主张高校德育应回归本真教育,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更新。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 德育 缺憾 取向

  德育是一种关涉人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必须通过人的生命来体现,离开人的生命,德育也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抽象的东西,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等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游戏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这种不尊重生命的不和谐之音,使我们看到当下德育中生命教育的空场,对现行德育范式作出重新的思考与抉择已迫在眉睫。所以,有必要把生命教育渗透并应用于高校德育,这对于德育走出目前困局、推进高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本质   生命教育是指向生命自身,针对生命内涵的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精神和终极信仰追求,使受教育者能够生我所生,活我所活,能够喜爱生命与人生,珍惜生命与人生,能够尊重自己、他人及自然,过有意义的人生。生命教育在其本质上又是受教育者对自己与周围一切事物关系(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的认识与反思,正像后现代思想家大卫·雷·格里芬所讲“我们是由我们的关系内在构成的”。透过对与自己相关的一切事物关系的反省,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确定人生方向,主动把握生命。

  二、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现实缺憾

  (一)从高校德育的教育目的来看,渺视学生生命的完整价值

  长期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学校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培养“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德育也因此成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生产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且以社会的要求为基础,以为社会服务为目的,更多关注的是理想性的需要,其个体享用功能等多视野的观照被遮蔽,渺视个体生命的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重要价值,缺少对生命的现实观照,致使道德教育中出现了生命的“空场”,德育于是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二)从高校德育的教育内容看,忽视对生命主体身心发展和生活多样性的关注

  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指出:“只要人们的认识服从某种实际需要、与人们的某种行动相关,那么这种认识必然只是抓住了事物之适应人群的实际需要的那一面i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从而忽视了事物类在、本质的东西。”。目前,高校德育偏重服务于社会与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对学生进行教条的、抽象的原则与规范的灌输与说教,忽视了生命个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情感需求,缺乏对个体自身需要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关注。教育内容盲目追求高、大、全的理想化,背离了当下生活的多样性,缺少对德育的层次性研究,使得课堂教学因缺乏生命与生活基础而显得空洞、枯燥、抽象和僵化。

  (三)从高校德育的教育方式看,漠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

  德育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接受和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应平等参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不可以真理拥有者自居。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关注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经常采取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灌输教育,教育方式单一,漠视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交流。实际工作中,习惯于通过传统报告和讲座等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而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促进情感内化的环节,致使德育过程中德育主体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自我与他人隔膜、疏远,现实生活与学生人格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德育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难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四)从高校德育的评价机制看,无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德育评价合理与否,将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也会制约高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我国高校德育把考试和文字记录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尺度。其教育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无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生命综合体,以学生为对象的德育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重整体、轻个别,物化对象,抹杀个性差异,把学生视作企业里模塑的“产品”,按照相同方式、统一标准评价来实施学校德育,势必使德育沦为“控制”、“训练”、“改造”、“加工”的技术操作,最终导致道德知识无法触及大学生灵魂而没有内化成学生的德行。

  现行德育范式“目的、过程与手段都围绕着将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塑造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人,将一个自然性的生命体塑造为一个社会性的人而展开……这样的道德教育必然将自己置于一个无视和贬低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然性的际遇,变成压抑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的外加于人的枷锁,这就从根本上稀释和消弥了德育的内在魅力”。由此建构形成对生命理解与关注的德育新范式势在必行。

  三、生命教育——高校德育价值提升的支撑点

  鲁洁教授指出:“促使为功利所困的‘失真’的教育回归到‘本真’的教育,这是我们思考德育问题的根本,因为只有在本真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德育才能获得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德育是建立在人的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活动,是唤醒人生命意识的一种活动,其本真回归是德育价值提升的支撑点。

  (一)生命教育使德育回归“以人为本”教育本质

  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不能将学生当成是灌装知识的“容器”,而要关注生命个体。德育的要求并不压缩个体生命的茁壮,“不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高校德育内容只有从学生成长需要的角度去设计、从学生生活环境去选取才会有生命力。因此,生命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也正是德育实效性的终极追求。

  (二)生命教育使德育体现“生活化”教育特征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没有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是死的道德教育,就是没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生命”向生活世界开放,使之超越每一种已有的体验和既定的境域,不断对外开放。这样的开放是对生命所有可能性的开放,是个体能够不断地获得新鲜经验,对无限变化的现实世界不断作出的可能性回答。因此,实现生命教育向高校德育的渗透,将使德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每个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事情。通过对每个具体生活事件的加工与提炼,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教育意义。

  (三)生命教育使德育走入“生态化”教育轨迹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过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师生获得富足的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如果从生态视角审视学校德育,就会发现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学生终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使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要走人“生态化”的教育轨迹,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应体现创新性。作为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生命教育,就应走向德育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通过解读生命理念、领会生命目标、体味生命层次,为年轻的生命注入一些激情,创造一些体验,赋予一些憧憬。新型生态德育观的形成,有利于德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现实取向

  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是当代德育深入现代本质的必然要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德育新范式就应首先从生命教育人手,多举措、宽领域地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关爱、尊重生命,发掘和展现自我生命价值,激发生命活力。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细化德育目标,关注学生的生存与生命发展状态

  在现代教育大背景下,“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的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德育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因此,在确立德育目标时,应根据大学生德性水平多层次和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现实,以及因学年、年龄递升而带来的成长现实,制定出于群体、个体都有一定适应性的目标递进层次,并鼓励其分级超越。具体到实践中,就是要针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将不同阶段的德育与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使德育既能满足生命个体的当前需要,又能使其生成在未来自我满足的能力,实现生命发展进程的连续性、持久性和上升性。

  (二)转换德育方法,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

  高校德育与管理应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的基础上,以提升其生命质量为宗旨。这就要求在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制定上,要坚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德育的实施和改革过程中要走出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樊篱,走近大学生的生命世界,充分把握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注意因材施教,依据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帮助其找到最能发挥个人创造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即根据大学生内在思想的知、情、意、信、行,发展建立新的德育方法模式。同时,在尊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要求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和地位与大学生进行“对话式”交流和沟通,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觉到生命存在的尊严和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潜能,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

  (三)整合德育内容,构建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体系

  传统德育是极为抽象的,几乎没有联系到人生历程中的生命个体,缺乏从生命本体出发探索生命价值。这就需要以生命为中心点和统一点,整合德育内容,构建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德育体系,对大学生直接开展有关生命知识的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既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维护生命之权利;生命价值教育,即不仅强调人生命本身的质量,更强调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挫折意识教育,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培养学生的一种耐挫折能力;健康情感教育,既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追求高尚情操,等等。实现道德教育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从关心人的基本需求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从个体生命价值实现到阶级、国家、民族共同体命运、社会发展目标认同等,最终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这也是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关键所在。

  (四)创新德育评价,实现知识评价向发展评价转变

  德育的真正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和独特人格。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德育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标准或一成不变的方式去评价所有学生,而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主动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去评价,关注学生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关注学生生命意义的获得与体现。这就要求创新高校德育评价方式,改变只通过课程考试评价学生接受德育效果的现状,建立一个不仅包括知识、智力和学习成绩,而且还要包括对学生心灵、态度、协作、作风等基本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要坚持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把口头评价、评语评价、体态评价和成长纪录袋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教育评价方式,最终实现知识评价向发展评价的转变,形成合理正面的评价效果。

  (五)优化德育环境,营造生命教育良好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环境的优化,首先应是校内整体环境的优化。学校党政、学生工作等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和宣传教育阵地,以多层次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第一和第二课堂。其次是信息环境的优化。在充分利用网络传递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信息教育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优化生命教育的信息环境。再次是社会环境的优化。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此高校应树立系统意识,整合协调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资源,齐抓共管,聚成合力,从而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

【试析“去生命化”高校德育范式的现实缺憾及取向】相关文章:

试析对国有企业建立产权化激励机制的思考论文04-02

试析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02-25

试析无线定位技术论文04-14

试析“散文热”原因解析03-09

试析法律论证的合理性04-06

试析杜甫诗歌“诗史”性论文04-11

试析工业品品牌营销04-01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论文04-13

试析曹丕的《典论·论文》的文学史价值04-18

试析管理费用控制意义与现状论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