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功能(2)

时间:2022-06-10 23:39: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高校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功能

试论高校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功能


  3.教学管理者的制度导向。对高校来讲,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当今的许多高校,不管是科研型、科研教学型还是教学型,管理层偏重科研、轻视教学倾向越来越严重,衡量一个教师水平不是看学生是否欢迎,而是看承担课题和发表论文的等级和数量,这是被社会认可的“硬性指标”。在科研任务重压下,教师很少有精力进行教学研究。而且高校管理层并未认识到中国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性。两院院士潘家铮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今天没有什么改变,这一模式不利于大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教育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必将影响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层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制定工作重点向教学倾斜的政策。(1)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宣传和推广,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为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创造条件。改大班为小班授课,“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看,团队成员想要面对面交流,那么规模最多为12人”,而现在一百人以上教学班级不具备交流条件。(2)改革考评制度。考评制度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体现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决定教学双方追求的价值目标,只有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评制度,交往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展开。(3)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引导学生要有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创新愿望,培养其观察、思考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参与实践,尝试用理论分析现实,积累经验知识,增强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实践的敏感度,使其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表达能力。
  
  (三) 交往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1.设计交往教学方案。教案设计的核心是要在教师、学生、单元教学内容之间找到知识和经验交叉,即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传统教学教师只重视把教材知识如何传授给学生,不重视学生经验、兴趣点及参与意愿。课堂教学中的交往活动应该是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有意识、自觉的活动。因此,在教案设计时,应注重交往课题的选择、交往环节的设计、交往方法的思考及交往效果的预期,而课题的选择能否激活课堂气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应结合教材单元目标、学生经验和兴趣及知识结构与社会问题,预先向学生征集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问题选择要以学生经验作为切入点,不能选择纯理论性问题,也不宜选择特殊、极端、偏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有碍于证实理论,还可能引发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激烈讨论,冲淡教学主旨。这样,课堂效果就存在了多种可能性:有的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有的可能部分达到。当然,不宜过分追求效果的完满,可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加以修正和完善。
  2.交往准备。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制作背景资料的幻灯片,也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和关注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打印相关背景资料、不同观点或课题前沿信息发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准备时间,包括书面准备时间,如果学生准备不足,仓促应答,会挫伤积极性。开始前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传递必要信息和调动激情,还容易产生共鸣,而且有助于交往活动的展开。教学过程是:教师提问或自学提问一讨论交流一教师启发一总结评价一练习巩固。交往准备的步骤,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避免详尽讲解,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
  3.平等探究。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合作、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任务就难以真正落实。因此,合作探究是交往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是一种促使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建构知识,教师不是直接把认识对象的规律和价值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对象的规律和价值,知识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感悟、发现和探究出来的”。当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应注意角色互补,实行角色轮换,以弥补其不足,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合作时,师生还应共同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和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这种合作探索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非常重视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获得,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方式增多,学习质量不断提高。
  4.反馈调节。信息反馈可以说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交往实效的总结,它主要考量交往主体行为和交往过程活动的效果。交往教学模式论认为,学生是交往的主体,课堂交往质量,要观察、评价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是否在课堂中处于激活状态,是否主动地参与了教学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交往中。此外,还要评价教师作为交往的主导作用,是否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参与交往的条件和方法,是否是以平等身份与学生讨论交流。对交往活动的评价,主要是看课堂教学交往有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教学互动的过程,有没有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实现课堂教学交往中的教学相长。所以,只有不断地进行评价反馈,才能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交往的内容、形式、方法,更好地实现交往教学模式的预定目标。交往教学模式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交往过程,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中的、富有潜力的整体的人,强调应在交往中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交往教学模式显示着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着力体现教学与交往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
  
  二、交往教学模式的功能
  
  (一) 有利于发挥高等教育的真正功能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教育不只是传播知识,正如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教授所言,仅有技术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全人,他要有三种能力,即适应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往教学模式确立了教与学双方平等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思考和交流提供了空间。交往教学模式着力培养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因为这是培养以上三种能力的基础。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