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2)

时间:2020-11-05 10:36: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贺玲玲,张平[14]研究表明,护士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65.86%护士在该维度上呈现高度倦怠;工作冷漠、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均P<0.01),情绪疲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护士在工作倦怠的情绪疲倦、工作冷漠维度与坚韧性人格呈负相关(P<0.05,P<0.01),个人成就感维度与坚韧性人格呈正相关(均P<0.01)。即坚韧性水平较高的护士其情绪疲倦、工作冷漠程度低,而其个人成就感高,证明坚韧性与工作倦怠密切相关,并指出提高护士的坚韧性水平是减轻护士工作倦怠的有效途径。
    1.10  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 
    马贵君[15]的研究表明护士共情能力有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得出,无倦怠的共情商数高于轻度、中度和重度倦怠者, 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这提示共情能力高的护士职业倦怠的程度较低。

   2  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倦怠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 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预防和矫治倦怠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最初干预研究集中于改变个体策略上,即通过教育干预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采用的方法有压力灌输训练、 放松训练、 时间管理、 自信训练、 理性情绪治疗、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培训、 团队建设、 职业要求管理、默想等。
    2.1  职业倦怠内部干预策略
    工作倦怠内部干预策略主要是从个体自身的影响因素出发,旨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改变个体的归因方式,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技巧等。Pines & Aronso提出了个体干预可以使用放淞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以及态度改变等方法。这些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对这些干预训练的有效性检验表明,职业倦怠的核心一一情感衰竭可以被证实的确减少了,尤其是通过应对技巧的使用,如放松技巧、认知重建和社交技巧。
    2.2  职业倦怠外部干预策略
    虽然内部干预的方法相对容易,成本也更低,但其干预效果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影响力却远比不上外部干预,因为与个体因素相比,工作特征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力更大[16]。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组织干预策略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 如制度化管理、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提高工作自主性,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做到公正公平,增加物质和精神奖励,使护士认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以耐受更强的负荷, 促使护士投入工作,减轻倦怠[17]。 
参 考 文 献
[1]Freudenberger, H.J.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 Shirom,A.Job related burnout.In:Quick,J.C.,Tetrick.E.(Eds.).Handbook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M].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245-264.
[3]Capel, S. A. Tracting a phenomen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teachers[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2, 15: 197-211.
[4]孙雅博,王金玲,张建梅等.不同护龄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及工作倦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70-73.
[5]肖永辉,陶舜梅,莫凌婷.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2009,10:68-69.
[6]尚少梅,张磊,金晓燕等.ICU护士工作倦怠感与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61-762.
[7]李永鑫,李艺敏.护士倦怠与自尊、健康和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392-395.
[8]骆宏,孙庆龄,顾利慧.护士情绪工作能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69-971.
[9]李永鑫,谭亚梅.医护人员的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07-509.
[10]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11]赵丽俊,许冬梅,赵志耘.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焦虑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13-1015.
[12]王翠丽,邹凌燕,王克芳等.护理工作倦怠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6,21(14)73-75.
[13]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14]贺玲玲,张平.护士工作倦怠与坚韧性人格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0):52-54.
[15]马贵君.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共情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12):3310-3311.
[16]贾晓燕,朱永新.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现代医院,2006,6(4):6-8.
[17]王艳妮,裴利芳.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水运,2006,12(6):144-145.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的论文11-06

化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因素及措施论文08-06

对初中篮球教学造成影响的相关的因素及策略论文07-29

农田水利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论文05-25

上海市黄浦区常住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论文08-08

建筑项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与加强措施论文08-16

土壤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保护措施论文10-12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措施论文07-02

我国应急管理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政策论文05-11

浅谈蔬菜抽样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论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