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共育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式(2)

时间:2020-11-06 14:50: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加强与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共育创新型人才发展模式

  立足地方,与大型企业,特别是有科研能力、有产品开发能力、有自主产品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一)互派职工进行交流学习,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校企合作交流,在学科教学和技能展开深度交流,相互学习,起长补短,让双方在理论、技能方面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丰富理论,增强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共同进行课题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对相关课程针对工作岗位进行开发研究,增加相关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指导性。在应用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双方潜能,在生产加工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

  (三)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让学生真正实现在“教中学、学中教、学中做、做中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充分发展个性、拓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四)共育创新型人才,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制度上要保障,措施上要有力。通过与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让教师在理论、实践、管理全方位地得到锻炼和培训。在制度方面,第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统领人才人事工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意识,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第二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第三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必须努力形成人才工作的保障机制,多渠道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紧密围绕队伍建设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金、设备和项目的综合效益;第五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好抓实。第六是完善制度。要下大力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主要包括“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高能低”的用人制度;有利于发现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制度;有利于年轻人健康、快速、可持续成长的培养制度;鼓励冒尖、支持创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制度等。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根据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第一正确分析教师队伍现状。如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规模情况、团队情况、制度保障等现状,为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找准突破口和方向。要采取多种形式,开拓多种渠道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也可以利用学术研讨会、师生关系、同门之谊搜集人才信息等。第二对于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情况。可以坚持“明确重点、优先发展、强化配置、以点带面”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发挥能动性,用好自主权。第三对于如何保持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可以坚持“资源优化、重点突出、学科引领、整体带动”的原则,专门制定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条件和培养计划;第四对于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可以坚持“明确定位、合理规划、分布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主动调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思路,实现差异化发展,将学校有限资源向强势学科、优势学科倾斜,将旗帜性人才、学术骨干的引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重点;第五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可以坚持“夯实基础、突出引领、辐射带动、激励保障”的人才培养方针,要夯实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基础作用,突出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发挥科研团队的`带动作用,强化科研管理办法的激励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特别是与我校进行深度合作的大型企业,提高操作技能。第六是重视团队建设。现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无一不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传统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如“小作坊、单干户、父子兵、夫妻店”式的研究行为已不能适应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凝聚团队,形成合力。在人才引进时要建立“量身定制”机制,突出团队力量;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要注意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团队导向;要引进、培养两手抓。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特别是加强与大型企业的深度合作,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团队,实现优势互补,深入挖掘“1+1>2”的团队效应。第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主动出击,破除过去坐等人才上门的陈旧观念。广泛搜集人才信息,发现人才、眷顾人才、延揽人才;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根据学校政策制定学校配套办法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利用分配杠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第八是营造氛围。要兼容并蓄、包容开放,努力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氛围,使优秀人才在高校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要能做到“互敬而致远、求新以升腾”,为人才辈出提供保证,为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五)互惠双赢,着力发展和提高高校的三大职能。

  在当今社会,工资的高低固然是职工是否努力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职业前景和职业生涯则更为被现代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职工所关注。要让多种人才晋升通道畅通,让教职工有奔头,要消除社会普遍存在的行政序列为主的职业前景。正因如此,我校加强了职务职称系列建设,通过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构建教职工发展的四条通道,即管理通道、职称通道、岗位通道、横向通道,为教职工晋升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第一是管理通道。学校为在管理方面有潜质和能力且有志于在管理方面发展的教职工而设置的发展通道;第二是职称通道:学校为在研发、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有潜质和能力且有志于在技术研发方面发展的教职工而设置的发展通道。第三是岗位通道。学校为管理、技术类等岗位的教职工在本岗位的发展而设置的发展通道。第四是横向通道:学校为教职工在各岗位、专业、系统、管理之间横向发展而设置的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