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0-11-08 14:05: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套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对当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解决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问题的一套体系。它是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为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范式、人才培养过程的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基于不同职业教育理念,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再到新世纪以来实施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现有的“32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具体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备受关注和重视,也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众多院校、企业部门积极提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代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模式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要。(2)职业性。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具有很强的职业性。(3)双重性。学校与企业结合,两者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4)互利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参与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标准,能够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提升企业的活力。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具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式、“2+1”分段式、学工交替式、项目导向式等。不论何种培养模式,其实质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者的资源及环境,通过课堂教育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取来培养学生,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下面就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目标地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这为学生提前预定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收到了校、企、生三赢的良好效果。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由于单位已定,就业问题已经解决,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麻痹、不思进取的问题。(2)教学条件落后。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训设备设施不足,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致使企业对签订“订单”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3)“双师型”师资队伍缺乏。“订单教育”强调教师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但大多职业院校教师缺乏实践技能,难以适应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的办学。(4)“订单”不足。现有的政策法规强制性和操作性不足,许多优惠政策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加之毕业生总体素质不高,造成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缺乏长期合作的机制,致使职业院校“订单”不足,这也影响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下,学生还没有完全毕业,但大部分主要专业课都已经修完,由于就业机会难得或企业急需技术人员,高职学校允许学生提前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企业正式员工开始工作和锻炼,直接接受企业的考核和绩效评价。
  作为“工学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校内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各种实践,加之企业内部真实的顶岗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就业即能顶岗的要求。但是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忽视。(1)顶岗实习岗位不足问题。由于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张,加之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造成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引起某些专业顶岗实习岗位不足。一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引起了岗位的不足问题。(2)顶岗实习期间教学管理问题。学生顶岗实习后,学校往往将学生的管理交由企业操作,而学校在此期间则处于相对缺位状态,造成对学生的管理不足。(3)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存在问题。目前各职业院校普遍以实习小结等书面形式来考核学生,多以教师或师傅写评语加盖章等来表示。这种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难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且主观性、随意性较大,难以体现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